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国医大师班秀文治疗妇科肿瘤

    廖原;张璐砾;

    总结国医大师班秀文治疗妇科肿瘤临床经验。班秀文认为妇科肿瘤为胶固顽结之证,病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互结”为标,以“正气亏虚,内外合邪于胞宫”为关键病机,主张以“治用、治体、治阳明”为治法,通过合理“角药”配伍,以达缓消肿瘤的目的。

    2024年11期 v.44 1257-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基于《金匮要略》“正虚感邪,外风致中”理论论感染性卒中

    陈俊龙;刘金民;王苏妹;汤阳;周玉嘉;王文鑫;张帆;姜俊辰;张元馨;刘佳霖;

    感染是诱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视域下,感染与卒中在病机上同属“正虚感邪,外风侵袭”,通过深度剖析“正虚感邪,外风致中”理论的历史渊源、理论内涵及理论应用,从中医角度分析感染与卒中之间关系,阐述感染性卒中以“正虚”为本,“受风”为渐,“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衡”为著的病机演变规律,强调“正虚”与“外风”具有相因积损,恶性往复的特点,以期能从“外风致中”角度为中医药防治感染性卒中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丰富“外风致中”理论的现代内涵。

    2024年11期 v.44 1261-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辨构论治”与“以痛为腧”诊疗经筋病刍议

    刘家邑;刘彤;张成;钱鑫;麻东阳;齐伟;

    “以痛为腧”理念多以局部、近部取穴治疗软伤类痛症,效若桴鼓,自阐发以来一直被历代医家用为治疗经筋病的首方。然而在时下应用中,却逐渐凸显出一定局限,整体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对古今经筋病之病因、病位及诊断要点等方面阐幽探赜,剖论“辨构论治”实以“以痛为腧”为纲,灵活运用、辨证传承。分析病处解剖结构、病理变化,寻伤疾之“标”“本”“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2024年11期 v.44 1266-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异病同治”思想探析桂枝茯苓丸加减在妇科癥瘕病中的应用

    梁伟;贡欣;李树苗;张晓晓;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其共同的病因病机,同属于“癥瘕”范畴。这与“异病同治”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即“疾病不同,病机相同”。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功专活血散瘀消癥,为治疗妇科癥瘕病的代表方剂,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即“疾病不同,治法相同”。从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入手,揭示“异病同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结合“异病同治”思想,探究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癥瘕病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4年11期 v.44 1269-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论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陈旭;苏柏豪;于会勇;刘燕妮;刘慧兰;

    “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理论认为季节性疾病可以用五行相胜的原则施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等,发病常呈季节性,尤其在春季多见,属四时之病。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因春季肝木升发太过导致,金克木,故治疗上可依据肺-肝“五行相胜”原则,以经方小青龙汤为例,强肺以克肝木升发太过,以期为中医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提供新的思路。

    2024年11期 v.44 1274-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手足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辨治思路探析

    张梦凡;卢雯平;崔永佳;卓至丽;

    手足皮肤不良反应(HFS/HFSR)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皮肤毒性反应,影响患者抗肿瘤治疗进程和日常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手足皮肤不良反应属于“窩疮”“浸淫疮”“血痹”等范畴,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古籍、医案,手足皮肤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辨证,可分为气滞血瘀、热毒瘀积、血虚风燥、阳虚血瘀四个证型。论述手足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治思路,予内服外治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024年11期 v.44 1279-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验传承

  • 从“毒损心络”探讨国医大师南征治疗消渴心病经验

    陈鼎;薛聪;杨虎虎;刘真如;南征;

    消渴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国医大师南征提出消渴心病“毒损心络”病机学说。通过探讨消渴心病发病机制,认为“毒损心络”与消渴心病关系密切,其发病过程为消渴日久,缠绵难愈,络脉空虚,毒邪内生,自络而行,其先损及散膏,久之毒邪伏于孙络,渗及大络,损及心络,心之体用皆损,发为消渴心病。故从“毒损心络”角度探讨南征论治消渴心病临床经验,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借鉴。

    2024年11期 v.44 1284-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姚春运用气机升降法治疗不寐经验

    王萌;姚凡;秦琴琴;陈月桥;秦伟彬;赖菁菁;张荣臻;

    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目前,不寐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长期不寐会造成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姚春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是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临证应注重调营卫,温心阳,降太过之火,升不及之气血,针药结合以达通阳气、调阴气之效,使其“阴阳通,卧立至”,临床中擅长运用气机升降法治疗不寐,调节阴阳平衡,改善营卫之气运行,恢复脏腑功能,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288-1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朱世增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期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朱英豪;吴佳琦;段晓征;朱世增;

    朱世增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机关键是风邪和瘀血,提出风是内外邪风,血是络脉瘀血和脏腑血虚,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提出“诸般哮证皆因气壅,止哮贵在理血息风”,主张分期论治。哮即发主攻邪,发作期息风活血,化瘀定喘,常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为基础,配合“风药”与“血药”进行加减治疗;哮已缓主固本,缓解期养血和血,固护营卫,常用玉屏风散、肾气丸,配合蛤蚧与皂荚、熟地黄与何首乌等对药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292-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跃来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性失眠经验

    尹平;刘璐慜;陈跃来;

    乳腺癌相关性失眠可出现在癌症的各个阶段,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后续治疗及生存转归。陈跃来临证中运用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性失眠时,认为本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多见,总以“阴阳失和、脏腑失调”为基本病机,重视“治病求本”,以“调和阴阳、调神理气”为治疗基本原则,针刺取穴时结合经络脏腑理论辨证,配合特色针刺手法以求气至病所,同时辅以睡眠卫生指导,临床中常颇获良效,远期效果满意。

    2024年11期 v.44 1296-1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随证施量

  • 牛膝与茺蔚子随证施量策略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运用

    杨李洋;王昭博;李梦甜;姬航宇;连凤梅;王佳;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综合征,可损害多靶器官。仝小林教授准确分析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得出“三期六态”理论,针对“虚态”“水态”型高血压合理运用靶药牛膝、茺蔚子,降压效果明显。随证施量策略可依据血压水平与患者症状以效择量、因势施量,提高中药疗效和安全性。

    2024年11期 v.44 1301-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疑难病例

  • 基于脏腑风湿理论态靶辨治梅尼埃病医案一则

    韦宇;张莉莉;赵林华;唐程;仝小林;

    梅尼埃病是一种慢性内耳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丧失、耳鸣及耳内饱满感,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其确切病因尚不明晰,一般认为与内淋巴积水相关。结合脏腑风湿理论和态靶辨证体系,探讨梅尼埃病的中医诊治方法,通过一则典型病例的治疗过程,观察葛根汤加减方治疗梅尼埃病的思路与疗效。治疗时基于态靶辨治体系,紧扣寒湿虚态,结合态靶同调药物靶向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明显,且需注意药物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4年11期 v.44 1305-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何花;谭畅;

    目的 探讨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生化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2组心悸气短、胸痛胸闷、面色紫暗、身倦乏力、身体困重、痰多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LVEF、LVESD、LVEDD等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p-PLA2、IL-6、Hcy、hs-CRP等生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

    2024年11期 v.44 1309-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三味经方治疗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李育林;赵紫嫣;刘鑫;

    目的 探讨三味经方理血角药丹参、川芎、赤芍治疗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妇可婧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三味经方理血角药丹参、川芎、赤芍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P<0.05),观察组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味经方理血角药丹参、川芎、赤芍在改善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证候和体征、缩短病程方面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314-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清热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

    燕博;曲静;丁丽;

    目的?探究清热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患者72 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与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益气法方剂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 4 周,2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9%,32/36)高于对照组(72.2%,26/36)(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多汗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多汗症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益气法方剂联合降糖、营养神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可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2024年11期 v.44 1318-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脾阳虚型

    郝亮;仕丽;孙峰;于洪鹏;王秀江;

    目的 观察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肺脾阳虚型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0 d。对比2组治疗效果,2组中医证候评分、简易咳嗽程度评分表(CET)积分、莱彻斯特咳嗽问卷(LCQ)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83.33%,30/36)(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CET积分、LCQ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脾阳虚型,可显著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1期 v.44 1321-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

    王宏安;刘洪凯;周青山;

    目的 观察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研究过程中各退出3例,完成研究均为33例。对照组采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固肾丸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8、16、24 周后观察2组24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3.64%,21/33)高于对照组(33.33%,11/33)(P<0.05),治疗24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85%,28/33)高于对照组(54.54%,18/33)(P<0.05);治疗8、16、24周后,2组24h-UT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ALB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治疗16、24周后24h-UTP、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ALB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固肾丸能提高IMN治疗缓解率,可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尿蛋白,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326-1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枣饮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

    姚璠;刘建;梁星旺;阮征;赵为民;

    目的 探讨参枣饮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观察组予参枣饮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PSQI、HAND、HANM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8.24%,30/34)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HAND、HAN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变化,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胃肠道反应及其他明显不适。结论 参枣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可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1期 v.44 1330-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糖尿病肾病湿浊证的相关性研究

    曹灿;孙卫卫;王晓楠;李晓婷;王耀献;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DKD)湿浊证相关性。方法 纳入糖尿病肾脏病 231例,湿浊证109例,非湿浊证122例,统计2组FAR及肾功能化验指标,对糖尿病肾脏病湿浊证及FAR等指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因素校正。结果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湿浊证发生率47.2%,湿浊证患者FAR高于非湿浊证患者(P<0.05),湿浊证患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UTP)均高于非湿浊证患者,eGFR低于非湿浊证患者(P<0.05)。随着糖尿病肾脏病进展,湿浊证发生率、FAR水平均逐步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AR与Scr、BUN、UTP、湿浊证比例均呈正相关,FAR与eGFR呈负相关。湿浊证与FAR四分位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二分位组、三分位组、四分位组患者湿浊证比例OR值分别为1.460、3.285、3.148,模型调整后仍呈现上升趋势(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的增加与糖尿病肾脏病湿浊证增加密切相关,高FAR值可能与糖尿病肾病进展有关,是糖尿病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标志物。

    2024年11期 v.44 1334-1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实验研究

  • 白虎加人参汤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谷月;高蕾;

    目的?白虎加人参汤对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阳性药物组和白虎加人参汤组。正常组小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余各组小鼠灌胃次黄嘌呤500 mg/kg和腹腔注射氧嗪酸钾200 mg/kg诱导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模型,阳性药物组每日灌胃非布司他5 mg/kg,白虎加人参汤组小鼠每日灌胃白虎加人参汤54 g/kg,连续给药21d。采集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测定小鼠血清中SUA、Scr和BUN含量;HE染色,镜下观察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测定小鼠肾脏组织中GSH-Px、SOD、CAT及MDA水平;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表达;Western blot 法测定小鼠肾脏组织中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和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生化结果显示,白虎加人参汤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血清中SUA、Scr和BUN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白虎加人参汤可以减轻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肾脏损伤。白虎加人参汤能够抑制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肾脏组织中MDA表达,促进GSH-Px、SOD和CAT的表达,抑制TNF-α、IL-6和IL-1β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虎加人参汤能够促进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肾脏组织中p-AKT、p-GSK-3β、Nrf2和 HO-1蛋白表达,抑制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结论?白虎加人参汤通过激活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性小体,改善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减轻高尿酸血症肾病。

    2024年11期 v.44 1338-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何首乌

    段莹莹;谢伟楠;王昭博;刘珂;张湘苑;赵锡艳;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何首乌:功效主要为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症靶为脱发。标靶为高血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何首乌及其有效成分具有生发、乌发、降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何首乌有一定肝毒性、胃肠反应,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炮制后毒性可下降。何首乌临床常用剂量为3~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何首乌用量与症靶、标靶量效关系构建。

    2024年11期 v.44 1343-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构本草——蒲公英

    马凯乐;赵旌屹;张艳娇;田传玺;金籽杉;张伟;李敏;

    通过对古籍文献调研、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实践应用经验,综合归纳出蒲公英: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症靶为乳房肿痛、胃痛、痤疮。标靶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抑菌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利尿等作用。蒲公英是无毒或低毒性物质,阳虚外寒及脾胃虚弱者忌用,用量过大可致缓泻。临床使用剂量为4.5~100 g,外用常用量为5~50 g,内服时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用量可有所调整,并积极探索蒲公英用量与症靶、标靶之间量效关系,有助于更精准的发挥药效,提升临床疗效。

    2024年11期 v.44 1346-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甘草减轻心脏衰老作用研究

    任婧;任菲菲;鄂明尧;

    目的 探讨甘草对心脏衰老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挖掘GEO数据库,获取小鼠心室RNA测序基因集;通过Herb网站挖掘甘草相关靶基因,DAVID网站进行差异基因通路富集分析,Metascape网站进行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通过60 μM H_2O_2诱导心肌细胞衰老,细胞衰老β-gal染色评估衰老细胞数量;通过qRT-PCR检测衰老标志物p21表达、甘草靶基因与心脏衰老差异基因共有基因表达。结果 在GEO数据库中挖掘到基因集GSE12480,其与甘草靶基因有4个共有基因,这些基因在心肌细胞衰老模型中表达上调;甘草提取物可以减少60 μM 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衰老细胞数量,降低心肌细胞p21表达,并降低VCAM1、ICAM1和PTGS1的mRNA表达。结论 甘草提取物可以减轻H_2O_2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衰老,减少衰老细胞数量,降低p21表达,且其发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VCAM1、ICAM1和PTGS1的表达有关。

    2024年11期 v.44 1349-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针灸推拿

  • 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黄雪;刘竞鹏;贠启龙;于洋;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简式 McGi1l 疼痛问卷(SF-MPQ)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指标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S-14评分、FAI评分、FSS评分、ESS评分、SF-MPQ评分、负性情绪评分、IL-4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性情绪评分、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IFN-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疲劳程度和疼痛症状,改善主观情绪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355-1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慢性失眠

    杨涵棋;

    目的?探讨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日间脑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思诺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中医心脾两虚证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疲劳量表-14(FS-14)、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日间脑功能状态、血清褪黑素(MT)、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改善状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心脾两虚证证候积分,PSQI评分,ISI评分,FS-14评分,睡眠潜伏期、入睡后的觉醒时间、日间脑功能状态评分、D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MT、5-H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8.00%,39/50);2组均未发生因服用药物或针灸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慢性失眠疗效明显,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机体疲劳感,改善日间脑功能状态,提高整体睡眠质量,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44 1360-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透穴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

    张艳梅;王晓燕;郑晓娟;孔令霞;杨亚峰;罗真;

    目的 探讨透穴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症状积分、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过敏性鼻炎患儿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糖浆治疗,观察组给予透穴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均随访2个月。比较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个月后复发率,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免疫指标及炎症反应,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56/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P<0.05);观察组随访2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嗜伊红性白血球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透穴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调节患儿免疫炎性反应指标,减少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4年11期 v.44 1365-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针刺膝八针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

    何苏云;龚琴;丁勇;翁小春;

    目的?观察针刺膝八针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探讨两者协同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与针药结合组。针刺组予针刺激痛点治疗,中药组予独活寄生汤治疗,针药结合组予针刺激痛点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统计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膝骨性关节炎WOMAC评分,检测3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3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VAS评分、WOMAC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针药结合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独活寄生汤或激痛点针刺疗法,激痛点针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可活化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信号级联,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产生,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临床疗效明显。

    2024年11期 v.44 1370-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中医药防治睡眠剥夺引起机体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高宇;周世弟;王冰;杨琳;高险峰;卢琦;魏巍;

    睡眠是机体维持稳定并且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生理过程,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习惯的改变,睡眠剥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长期睡眠剥夺会累积成睡眠债,影响机体健康。睡眠剥夺能引起广泛的机体功能损伤。长期不寐会导致阴阳失衡、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论治、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预防与治疗结合,可改善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障碍、负面情绪以及疲劳状态。目前,中医药改善睡眠剥夺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总结睡眠剥夺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作用机制,探讨中医药防治睡眠剥夺的机理与特点,以期为临床防治睡眠剥夺提供参考。

    2024年11期 v.44 1376-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