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花;谭畅;
目的 探讨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生化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2组心悸气短、胸痛胸闷、面色紫暗、身倦乏力、身体困重、痰多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LVEF、LVESD、LVEDD等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p-PLA2、IL-6、Hcy、hs-CRP等生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痹复律安心加减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
2024年11期 v.44 1309-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育林;赵紫嫣;刘鑫;
目的 探讨三味经方理血角药丹参、川芎、赤芍治疗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妇可婧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三味经方理血角药丹参、川芎、赤芍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P<0.05),观察组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味经方理血角药丹参、川芎、赤芍在改善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证候和体征、缩短病程方面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314-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燕博;曲静;丁丽;
目的?探究清热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患者72 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与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益气法方剂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 4 周,2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9%,32/36)高于对照组(72.2%,26/36)(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多汗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多汗症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益气法方剂联合降糖、营养神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多汗症,可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2024年11期 v.44 1318-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郝亮;仕丽;孙峰;于洪鹏;王秀江;
目的 观察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肺脾阳虚型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0 d。对比2组治疗效果,2组中医证候评分、简易咳嗽程度评分表(CET)积分、莱彻斯特咳嗽问卷(LCQ)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83.33%,30/36)(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CET积分、LCQ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理气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脾阳虚型,可显著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1期 v.44 1321-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宏安;刘洪凯;周青山;
目的 观察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研究过程中各退出3例,完成研究均为33例。对照组采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固肾丸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8、16、24 周后观察2组24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3.64%,21/33)高于对照组(33.33%,11/33)(P<0.05),治疗24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85%,28/33)高于对照组(54.54%,18/33)(P<0.05);治疗8、16、24周后,2组24h-UT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ALB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治疗16、24周后24h-UTP、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ALB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固肾丸能提高IMN治疗缓解率,可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尿蛋白,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1期 v.44 1326-1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璠;刘建;梁星旺;阮征;赵为民;
目的 探讨参枣饮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观察组予参枣饮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PSQI、HAND、HANM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8.24%,30/34)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HAND、HAN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变化,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胃肠道反应及其他明显不适。结论 参枣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可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1期 v.44 1330-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灿;孙卫卫;王晓楠;李晓婷;王耀献;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DKD)湿浊证相关性。方法 纳入糖尿病肾脏病 231例,湿浊证109例,非湿浊证122例,统计2组FAR及肾功能化验指标,对糖尿病肾脏病湿浊证及FAR等指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因素校正。结果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湿浊证发生率47.2%,湿浊证患者FAR高于非湿浊证患者(P<0.05),湿浊证患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UTP)均高于非湿浊证患者,eGFR低于非湿浊证患者(P<0.05)。随着糖尿病肾脏病进展,湿浊证发生率、FAR水平均逐步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AR与Scr、BUN、UTP、湿浊证比例均呈正相关,FAR与eGFR呈负相关。湿浊证与FAR四分位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二分位组、三分位组、四分位组患者湿浊证比例OR值分别为1.460、3.285、3.148,模型调整后仍呈现上升趋势(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的增加与糖尿病肾脏病湿浊证增加密切相关,高FAR值可能与糖尿病肾病进展有关,是糖尿病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标志物。
2024年11期 v.44 1334-1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