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郭志强教授崇阳理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肖慧;张雨辰;纪子柔;李军;

    郭志强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肾阳虚衰,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肾与生殖系统的直接关联。病机的关键在于肾阳不足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和激素的平衡。临床上,本病呈现的新特点包括年轻女性月经不调和生育能力下降的早期表现。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重在扶阳补肾,调整和优化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在治法上,郭志强采用温阳散寒、补肾益精的方法;方药上,选用具有补肾温阳功效的中药组合,如地黄、肉桂及鹿角胶等,以调节内分泌和改善卵巢功能。此外,郭志强还强调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情志调摄和生活方式的整体调整。通过这种综合治疗方法,旨在恢复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郭志强提出的理论强调了中医崇阳理论在现代疾病中的实际应用,坚持了以人为本,整体调治的治疗原则。

    2025年02期 v.45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理论研讨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与治疗

    江珊;孙萌;补娟娟;刘颖;叶放;

    高血压常见病理因素包括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痰饮等,是血脉内外气血津液失调所致气血水同病类疾病的典型。本文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从气-血-水病理关系层面阐释高血压的病机,以期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新的治疗思路。

    2025年02期 v.4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肝郁-脾虚-肾损”分期探讨“木郁达之”在原发性甲减中的应用

    于汶仟;傅强;任怡宣;于国竞;颜瑀彤;周泓;

    本文在“肝郁-脾虚-肾损”病机演变规律基础上分期探讨“木郁达之”在原发性甲减中的应用,探讨“肝郁-脾虚-肾损”与原发性甲减病机符合。该病起始于肝气郁滞,发展于脾胃亏虚,危重于邪滞伤肾,并通过梳理古代文献、临床报道及现代医学证据证实原发性甲减与木郁关系密切。在治疗上应全程贯彻“木郁达之”理论,在疾病初期应在疏肝理气基础上善用风药,疏肝解郁以达之;脾胃亏虚阶段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善用芳香药,运脾散郁以达之;邪滞伤肾阶段应在补益脾肾基础上,注意祛除实邪,活运气血,补而不滞,益肾祛邪以达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甲减提供新思路。

    2025年02期 v.45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基于“土壅木郁”理论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思路

    周桐宇;李德顺;卢绮萍;曹秋实;孙雅琴;刘哲;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个体遭受外界强烈刺激或伤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应激障碍,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肝脾气机失调,痰饮水湿停滞的病机,以往多以疏泄肝胆作为主要治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效果,扩展治疗思路,文章从“土壅木郁”理论的角度进行探究,认为脾胃壅滞反侮肝胆所致的肝脾失调,亦是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病机。并提出了通腑泻下、消积化湿、益气滋阴等以调理脾胃为主的治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寻求新的见解与思路。

    2025年02期 v.45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态靶辨治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策略

    廖焰;陈彤;征征;郁悦;刘新敏;

    态靶辨治理论是仝小林院士根据临床实践提出的创新理论。笔者将该理论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过程,认为根据体型可将本病分为肥胖型、瘦型两类,其中肥胖型多见“壅态”,瘦型多见“郁态”“虚态”,态下分证若干。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以症状、血清异常激素等指标作为靶点,选择靶方、靶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梳理基于态靶辨治理论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策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5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经验传承

  • 国医大师徐景藩从肺论治脾胃相关疾病经验

    石川;郑浩;叶艋玮;沈志祥;刘芓妘;雷梦园;陆为民;

    脾胃相关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其涉及广泛,表现多样,理论丰富。国医大师徐景藩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其潜心经典,联系临床,认为脾胃、大肠、肝脏与肺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认为治疗脾胃相关疾病也可考虑从肺论治,注重中医整体观念,临证时常以宣降肺气、理肺化痰、清补肺金之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诸药合用,以达到肺体安而脾胃病愈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为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2期 v.45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从《伤寒论》津液理论探析腹泻的证治规律

    唐镔镔;苏成霞;文娜;黄超群;胡运莲;

    本文根据《伤寒论》条文分析其所体现的津液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探析腹泻的证治规律。本文探讨了津液的“一元论”属性(包含阴阳两种功能),津液的阴阳两种功能下降均可导致腹泻发生,而输布流转不利(表上津液凝滞、中焦津液亏虚以及津液的凝滞和耗散过度)均是腹泻的重要病机。根据腹泻的津液病机不同,治疗时可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及不同性味组合采取解表治里、补中益津、温里治水、清热通里及调和寒热等方法予以对治,并举一医案予以论证。

    2025年02期 v.45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国医大师韦贵康阴阳五行手法治疗脊源性内分泌疾病经验

    刘粮酺;周红海;林泽宏;梁基耀;黄新冰;

    总结国医大师韦贵康的阴阳五行手法治疗脊源性内分泌疾病的经验。针对临床常见的脊源性内分泌疾病,分别取颈、胸、腰骶段各一种疾病为例(甲亢、糖尿病以及月经失调),运用阴阳手法与五行手法相结合,调整阴阳使筋骨关系保持相对平衡以达阴平阳秘,重建阴阳;梳理局部筋脉肉皮骨、调节整体金木水火土,使五行平衡、通条舒畅,病邪自除;同时临证三因制宜,随证变化而治。

    2025年02期 v.45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穿山龙、刘寄奴、徐长卿治疗免疫毒性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刘珂;罗宝灵;张琳琳;于晓彤;杜林;

    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相关抗体或炎症水平的升高,仝小林基于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这类疾病可使机体发展成炎毒、热毒、血毒等状态,故统称为免疫毒性,临床常表现为疾病反复发作,并伴有免疫相关抗体的升高。仝小林将其归属为“脏腑风湿”的论治范畴,并认为“风湿内伏,瘀毒交错”是其核心病机,治疗原则应以祛风除湿,调平免疫为主。结合态靶辨治理论,精心化裁穿山龙、刘寄奴、徐长卿作为三味基础小方,用以祛风除湿,解毒通络,旨在改善免疫失调内环境,入汤剂时,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穿山龙15~90 g,刘寄奴9~15 g,徐长卿9~15 g,同时配合相应调态方和打靶药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025年02期 v.45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灶心黄土、干姜、诃子治疗虚寒泻痢——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杭行;谢鹏飞;高晴;罗金丽;

    中焦虚寒性久泻久痢,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脾胃系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里急后重、迁延难愈等为主要特点。仝小林认为,中焦阳气损伤为本病始动因素,日久伤及肾阳,最终进展为脾肾两虚。中焦虚寒为久泻久痢的关键病机,且泻痢反复发作与邪伏黏膜,沉疴日久不愈,感邪复发而成的脏腑风湿病有关。本病治以温中涩肠止泻,兼顾健脾燥湿。常用灶心黄土温燥止泻、干姜温中散寒、诃子涩肠止泻组成三味小方配伍治疗。方中常用剂量,灶心黄土为30~120 g,干姜为9~30 g,诃子为6~15 g。

    2025年02期 v.45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穴位埋线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选穴思路及实践

    何媛;王昌辉;李国峰;姚明;辛健鹏;项鑫;

    原发性痛经约占临床痛经的90%以上,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多见于年轻女性,西医多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居多。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非药物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本团队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其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为妇科病的常见证型,穴位埋线为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方法之一,并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病因、病机有自身的独特见地,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穴位埋线治疗处方。

    2025年02期 v.45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治疗回纹型风湿症验案1例

    周凌;罗金丽;唐程;赵林华;

    回纹型风湿症是一种反复发作关节红肿热痛的风湿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于该病常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抗风湿药治疗,但疗效有限,不良反应较多。仝小林从“脏腑风湿”学说及“态靶辨治”理论体系出发,围绕本案久病回纹型风湿症病例,指出病因风寒湿邪伏踞于内脏,又受外邪侵袭所致,治以祛风除湿为法,用药上调态打靶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辨治该病提供值得参考的临床方案。

    2025年02期 v.45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临床研究

  • 474例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胡少丹;崔英子;杨薇;曹政华;李晓红;仕丽;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春市474例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感染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2年4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感染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感染的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并对出院患者在6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总结新冠后遗症的出现的比例及伴随症状,总结和分析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感染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研究患者男女比例相近,以中青年为主,聚集性发病达到40.51%,疫苗接种率可达到92.62%;合并基础疾病前三的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脂肪肝,危险因素与BMI、年龄和高血压相关;临床症状以发热、身疼痛和有痰相关,中医证型以肺经郁火证为主;转阴时间为(10.57±5.47)d,中位数为10 d,住院时长为(15.04±6.67)d,中位数为14 d;随访成功中新冠后遗症的患病率为9.64%,以乏力为主。结论?474例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感染的COVID-19患者的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中医证型以肺经郁火证为主,治疗中要时时顾护阴液与心脏,对疾病后期更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2025年02期 v.45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miR-1、miR-155、miR-126水平的影响研究

    胡光柱;罗丽娟;李钰珑;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清miR-1、miR-155、miR-126水平的影响,旨在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纳入84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冠脉搭桥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术后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试验组则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片,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和3个月后的心功能、心肌损伤、血清miR-1、miR-155、miR-126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较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更高(P<0.05)。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期射血分数(RVEF)、心排血指数(CI)、miR-126升高,试验组更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肌肌钙蛋白I(cTnI)、miR-1、miR-155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较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试验组更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调节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清miR-1、miR-155、miR-126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2025年02期 v.45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抗炎消肿丸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高宗跃;周晓丽;

    目的?探讨抗炎消肿丸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屏障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9月,收集地点为河南省中医院,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抗炎消肿丸,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6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临床症状相关评分、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肠道微生态变化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48% vs.78.26%,P<0.05)。2组治疗6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Baron评分、改良Mayo评分、血清DAO、D-LAC、LPS、TNF-α、IL-1、IL-6水平及肠杆菌、肠球菌含量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更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血清IL-10水平升高,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7% vs.17.39%,P>0.05)。结论?抗炎消肿丸可减轻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肠黏膜屏障及肠道微生态,进而可促进症状的改善,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2期 v.45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化瘀理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

    丁夏楠;郭秀娟;郭丽;

    目的?观察化瘀理气汤灌肠加内服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生物电活动与抗炎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 2023 年 7 月 85 例相关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瘀理气汤灌肠与内服,2组均治疗 7 d。比较手术一般情况与不良反应率,检测胃肠递质、炎症因子、肠道菌群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等多项时间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 48 h,观察组胃肠多处平均慢波峰值幅度与主频率高于对照组。治疗 7 d,观察组 VIP 、NO、CRP、TNF-α、PCT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MOT、GAS胃肠递质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群指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也低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理气汤灌肠加内服可改善胃肠生物电活动,抗炎、调节胃肠递质并减轻症状,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2025年02期 v.45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神应养真汤治疗血虚风燥型脂溢性脱发

    夏丽晔;汪文翠;尚智伟;

    目的 探讨血虚风燥型脂溢性脱发(SA)患者采用神应养真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于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血虚风燥型脂溢性脱发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8月,共纳入60例,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诺地尔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应养真汤。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微量元素、性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 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睾酮(T)、TGF-β_2水平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更低;2组头发中锌(Zn)、铜(Cu)、铁(Fe)、钙(Ca)及血清雌二醇(E_2)、IGF-I、HGF水平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 vs 16.67%,P>0.05)。结论 神应养真汤治疗血虚风燥型脂溢性脱发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调节患者头发中微量元素、性激素及相关因子水平,进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2期 v.45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实验研究

  • 基于PI3K p85/AKT/GSK-3β通路探讨隔药饼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调控机制

    崔云华;朱璐;陈珂旭;陈子怡;吴璐一;马金丹;刘雅楠;黄艳;赵继梦;李昆珊;吴焕淦;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甲状腺PI3K p85/AKT/GSK-3β通路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采用抗原免疫联合碘剂诱导法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在隔药饼灸组中,采用“大椎与命门”或“天突与关元”穴位交替干预的方式,西药组采用优甲乐溶液灌胃,均干预30 d。治疗结束后,通过HE染色对大鼠甲状腺组织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的浓度,RT-qPCR法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IFN-γ、TNF-α、IL-1β、IL-18、PI3K p85、pAKT、GSK-3β、β-catenin的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组织PI3K p85、pAKT、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隔药饼灸和西药均能改善EAT大鼠甲状腺组织炎症损伤;隔药饼灸降低血清TPOAb、TGAb浓度;降低甲状腺组织IFN-γ、TNF-α、IL-1β、IL-18 mRNA及PI3K p85、pAKT、GSK-3β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西药组降低IL-1β mRNA表达。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抑制PI3K p85/AKT/GSK-3β通路的异常激活,减少促炎症因子IFN-γ、TNF-α、IL-1β、IL-18的表达,减轻甲状腺炎症反应。

    2025年02期 v.45 20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相关因子及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吴明莉;常文涛;段昭远;冯晓东;

    目的?探讨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自噬相关因子、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脊髓打击器制备SCI模型(参考改良Allen's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以任何治疗,电针组予以为期14 d的电针督脉治疗。14 d后采用BBB评估3组大鼠后肢运动情况;HE染色法观察脊髓组织损伤恢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自噬相关蛋白PI3K、Beclin-1、LC3及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及Rt-PCR分别检测自噬相关因子PI3K、Beclin-1和LC3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的BBB评分降低(P<0.05);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增加;PI3K、Beclin-1、LC3、Nestin的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I3K、Beclin-1、LC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加,且LC3II/LC3I比值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BB评分显著增加(P<0.05),脊髓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电针组PI3K、Beclin-1、LC3、Nestin的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I3K、Beclin-1、LC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LC3II/LC3I比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电针督脉可能通过激活PI3K、Beclin-1、LC3自噬相关因子表达,增强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脊髓修复。

    2025年02期 v.45 207-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白术

    赵旌屹;马凯乐;张伟;张博荀;田佳星;王涵;李敏;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白术:功效主要为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症靶为腹胀、泄泻、便秘、疼痛、水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修复胃黏膜、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菌群、利尿、降糖、免疫调节等作用。已有的临床与基础实验数据证实,白术无明显毒性。临床使用剂量为6~15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白术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5年02期 v.45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重构本草——独活

    张文林;刘扬扬;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独活: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症靶为疼痛、咳喘,标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独活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保护骨质和活血等作用。独活有可能会导致过敏,使用时应注意。临床适用剂量为3~60 g。

    2025年02期 v.45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方药纵横

  • 基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NMDAR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国一秀;匡逸;李冰;王潇慧;张敬;李彬;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NMDAR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DSS低剂量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DSS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术后根据组别分别采用蒸馏水、尼莫地平、当归芍药散灌胃,持续4周,采用Morrirs水迷宫实验检测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NMDA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水迷宫实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海马组织中的Caspase-3、NMDAR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与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的水迷宫实验结果明显改善(P<0.05),阳性对照组和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的Caspase-3,NMDAR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

    2025年02期 v.45 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以《辨证录》疏肝健脾方逍遥散加减为例探析陈士铎用药特点

    李蓝;李然;刘立萍;

    目的?以陈士铎《辨证录》中所用逍遥散方的组成药物以及主要加减药味为切入点探析陈士铎的用药特点。方法?对《辨证录》中明确提及的逍遥散加减的方剂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用药频次佐证所用方的构成药物,并对构成药物在加减方中剂量情况进行统计,绘制剂量分布图。结果?陈士铎所用逍遥散的药物组成为白芍、柴胡、甘草、陈皮、当归、白术、茯苓(茯神);主要加减药味为栀子、半夏、牡丹皮等;君臣佐药的常用量分别为5钱、3钱、1钱。结论?陈士铎所用逍遥散与《医贯》古方逍遥散组成相近;陈士铎临证主要围绕散表里邪、解郁清火、疏肝健脾三个功效对逍遥散进行运用,主要加减药味药用以增强清火消痰之效;其组方药物的剂量分布体现陈氏组方中君臣佐药逐渐减量的特点。

    2025年02期 v.45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针灸推拿

  • 雷火灸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疗效分析

    李莹;王辉;于璇;康莹月;高展;

    目的?探究雷火灸联合穴位埋线法对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12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胰岛素抵抗(IR)、脂联素、瘦素。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均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IR、瘦素水平均降低,脂联素升高(P<0.05),试验组IR、瘦素低于对照组,脂联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可改善中医证候,降低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等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2025年02期 v.45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醒脑开窍、补肾健脾养心针法治疗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的疗效研究

    孙攀;赵云霞;张杨萍;庞中良;高永强;朱登纳;

    目的?观察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实施醒脑开窍、补肾健脾养心针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GDD住院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2组各脱落3例,最终2组各纳入3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醒脑开窍、补肾健脾养心针法。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应用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 2运动发育评估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及精细运动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粗大运动商(gross motor quotient,GMQ)、总体运动商(total motor quotient,TMQ)和自我管理、独立生活、作业操作、参加集体活动、运动、交往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试验组大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DQ及FMQ、GMQ、TMQ和自我管理、独立生活、作业操作、运动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而2组精细运动DQ和参加集体活动、交往评分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补肾健脾养心针法可改善GDD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及社会生活能力。

    2025年02期 v.45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论“据脉而刺”

    盖晓丽;

    本文立足于寸口脉诊断与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将寸口脉诊与针灸治疗相结合,以寸口脉诊为针刺选穴、中药处方依据,据脉而刺,以脉诊病、以脉辨证、以脉选穴、以脉处方,将理(脉)、法、方、药(穴、术)相统一,一线贯穿,使针灸临床各个环节具有衔接性,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打破了目前针灸临床摒弃脉诊的学术壁垒,有较强创新性和先进性。

    2025年02期 v.45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综述

  • 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和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侯博;梁家浩;王海;张永政;

    气阴两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病情隐匿渐进,病程缠绵反复,涉及多种疾病体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构建动物模型是研究气阴两虚证的重要手段,现代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认识该证的物质基础、效应机制以及其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检索了气阴两虚证相关文献,发现该证模型制备方法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操作性强,分为单因素造模法、复合双因素造模法与复合多因素造模法。整理该证生化指标、影像学、组学技术、肠道菌群等相关文献,发现近期以病证结合研究为主,单纯对证候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本研究为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5 24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