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欣;于惠博;杜炎远;郭秋均;郑红刚;花宝金;
历代医家对下焦积聚的发生形成了不同病因理论,结合不同的病程阶段与病人体质,提出各种治疗理念,积之始起属寒,当顺气通络化痰瘀、平调寒热解恶气、解毒调血散固结,用辛暖药物消导之。积若久化为热,用辛凉药以推之,并鼓舞胃气、固护真阴,攻消补散,因势利导。若积病新起,正气未伤,当以积聚为急,速功为宜,若积久伤元,当以恢复元气为要,缓行其法。临床分期拟定其治则治法,达到扶正固本祛邪等目的。
2024年08期 v.44 873-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元馨;刘金民;王苏妹;周玉嘉;王文鑫;姜俊辰;张帆;陈俊龙;刘佳霖;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属于中医学络病范畴,脑微出血的微血管病灶符合中医络病理论中脑络迂曲、多虚易瘀的病理特点。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从影像学的角度对中医“久病入络”的现代医学理论进行阐释与补充,并且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基于“久病入络”理论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的诊断提供较为精确的影像学依据。因脑微出血病灶较小且脑微出血本身发病隐匿,故早期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故结合历代医家对络病学说及“久病入络”理论的认识,从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角度探讨络病学说中“久病入络”的理论,可为临床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8期 v.44 878-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一东;冯晓纯;周静冬;段晓征;赵育玮;朱浩宇;张秋霞;闫煦;
“脏络”辨证始载于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此辨证是由传统辨证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辨证方法,且属于络病辨证中循行于体内脏腑的一个分支。冯晓纯基于“脏络”辨证理论指导临床内外合治儿童病,以内服入脏、通络,外治入络、达脏为治疗大法,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出“脏络”辨治儿童病的学术思想,为儿童临床辨证提供了新方法。
2024年08期 v.44 883-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亚男;唐鑫;高宇;杨艳秋;
明代医家徐亦稚所撰《运气商》,对《黄帝内经》运气理论有所创悟。认为五运六气为阴阳五行所化生,六气各有主时,司天只主三之气,不可拘泥司天之说而不明间气;运气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运气的胜复变化,而人体于呼吸之间感受邪气,肺胃二脏首先受病;在诊断时要脉症合参,脉象的诊断不必以左手侯外感之说为拘,症状多见于肺胃二脏的异常变化;在用剂方面徐亦稚认为诸名医家所创方剂周详完备,所以并未收录以及创立方剂,而是提出了运气致病的处方用药原则当参以《内经》治法。其五运六气诊疗特色值得当代医家继承与发展。
2024年08期 v.44 887-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晶;周海龙;林烜宇;何梅雅;黄春元;
痿证者,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痿证在临床中属于疑难杂症,病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亦有多种原因致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现代医学多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疾病等。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阳明主阖”的理论论治痿证,探讨阳明“阖”的功用,即收敛阳气,使得阳气蓄积于体内。从“阳明主阖”功能脏腑出发,梳理相关古代文献以及历代医家名医验案,针对本病病情的发展进行论治:阖阳明之气,祛痿证之基;调阳明之脏,化精血之源;补阳明之本,复先天之元。治疗痿证通过恢复“阳明主阖”的功能,使阳明得阖,湿邪不生,痿证不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
2024年08期 v.44 890-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洁超;刘添娇;杜林;高胜男;吴学敏;朴春丽;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机责之于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在肝脾肾,可涉及于心,病性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导师朴春丽教授师从仝小林院士,将仝小林院士“态靶医学”的辨证组方体系运用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以柴归类方疏肝解郁,抑木扶土,调病之“态”;针对本病TPOAb及TgAb两项抗体滴度、肝酶升高之“标靶”和情志不舒、瘿肿、突眼等“症靶”,选择相应的靶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08期 v.44 894-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殿明;张福利;
《温疫论》所载疫疠与病毒性肺炎发生、治疗颇具相似之处,其论治疫疠之“截断扭转”治法对治疗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同病程阶段先证而治,谨防变证。病毒性肺炎初期,治以开达膜原,扭转病所,病程中客邪早逐,截断病因,病传虽多,依“九传治法”灵活用方,以达里通表和。预后扶正,防止邪伏体虚而病复。
2024年08期 v.44 898-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黎;史凌云;郭晓斌;张丽;
目的 探讨复元止痛方辅助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元止痛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VAS和OD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腰痛如针刺、疼痛拒按、腰椎活动受限、舌质紫黯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TNF-α、IL-6、CRP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P<0.05)。结论 采用复元止痛方配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缓解,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4年08期 v.44 93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新彦;孔一卜;郭亦男;
目的 观察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固本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保儿宁颗粒口服,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中医证候(气短自汗、面色少华或萎黄、神疲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缓)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患儿血清中嗜酸性炎症和免疫相关指标(EOS、IgA、IgE及IgG含量)、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nNO)浓度和肺功能(PEF日间变异率、FEV_1/FVC)变化情况;随访1年,观察1年内哮喘发病次数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血清中嗜酸性炎症和免疫相关指标(EOS、IgA、IgE及IgG含量)、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nNO)浓度和肺功能(PEF日间变异率、FEV_1/FVC)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年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固本胶囊短期可以改善哮喘患儿肺脾气虚型体质、减轻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长期可以控制儿童哮喘反复发作,同时可以减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
2024年08期 v.44 93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先炎;牛耕;陶录岭;
目的 探讨黄连素(BBR)对糖尿病脑病(DE)患者miR-132-3p、miR-137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脑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及基础血糖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黄连素片治疗。30 d治疗后,进行组间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外周血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比较,并对观察组行组内外周血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与HOMA-IR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血糖指标、HOMA-IR及miR-13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胰岛素功能指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miR-132-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IR与外周血miR-132-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外周血miR-13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HOMA-IR变化显著受外周血miR-132-3p、miR-137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可提高常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或是通过影响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调节患者胰岛素抵抗以降低血糖的同时,保护患者大脑功能。
2024年08期 v.44 94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成秋;包晗;郭桐桐;陈亮;
目的 探讨超低温冷冻消融保肛术对于低位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超低温冷冻消融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患者36例,在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对其主要症状、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存活率、复发率、转移率、生命质量评分、肛门直肠功能评分等方面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治疗后6个月患者梗阻症状、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及腹胀腹痛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质量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6 个月后躯体形象、未来期望、胃肠症状、排便问题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发现生存率为100%,有2例出现复发,没有1例发生新的转移灶。结论 超低温冷冻消融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备“消瘤、减瘤、抑瘤”的三大特点,能使人体原有的消化道直肠肛门保持通畅,避免了既往腹会阴联合切除造成的直肠肛门被切除、腹壁造瘘、排便方式改变的痛苦。
2024年08期 v.44 946-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小刚;李康;王思乂;姜宝芝;周国徽;李向欣;李跃飞;
目的 验证超声可视化引导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精准度、高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2023年 11 月我院疼痛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90 例,按照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盲法定位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和治疗后 3 个月的有效率均较高于盲法定位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不良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超声可视化引导下膝关节腔精准注射治疗可提高治疗精准度与安全性,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2024年08期 v.44 95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志涛;李明彦;陈晓乐;朱沛文;李波;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为30例。A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B组给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C组给予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C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程度、食管动力指标、Hill分级、细胞因子变化均优于B组、A组,B组优于A组(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院时间短于B组、A组,B组短于A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可显著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食管反流病程度,改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Hill分级及相关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而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较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优势明显。
2024年08期 v.44 955-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