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于气络学说论治新冠顶焦病

    王新苗;王馨宇;宋珏娴;仝小林;

    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存在,即“长期新冠”。大脑是新冠病毒除肺以外的重点攻击器官,主要表现为头痛、味觉障碍、嗅觉减退、失眠、焦虑、抑郁等。新冠病毒引起的大脑损害可定义为新冠顶焦病。基于“气络学说”论治新冠顶焦病,病机为邪伏顶焦气络,气血运行受阻于顶焦颅脑神经(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治疗当以芳香畅达通络法、脑肠联动通络法疏通顶焦气络,临床疗效明显。

    2024年08期 v.44 869-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下焦积聚类病分期辨治特点

    陈欣;于惠博;杜炎远;郭秋均;郑红刚;花宝金;

    历代医家对下焦积聚的发生形成了不同病因理论,结合不同的病程阶段与病人体质,提出各种治疗理念,积之始起属寒,当顺气通络化痰瘀、平调寒热解恶气、解毒调血散固结,用辛暖药物消导之。积若久化为热,用辛凉药以推之,并鼓舞胃气、固护真阴,攻消补散,因势利导。若积病新起,正气未伤,当以积聚为急,速功为宜,若积久伤元,当以恢复元气为要,缓行其法。临床分期拟定其治则治法,达到扶正固本祛邪等目的。

    2024年08期 v.44 873-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探讨“久病入络”理论内涵

    张元馨;刘金民;王苏妹;周玉嘉;王文鑫;姜俊辰;张帆;陈俊龙;刘佳霖;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属于中医学络病范畴,脑微出血的微血管病灶符合中医络病理论中脑络迂曲、多虚易瘀的病理特点。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从影像学的角度对中医“久病入络”的现代医学理论进行阐释与补充,并且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基于“久病入络”理论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的诊断提供较为精确的影像学依据。因脑微出血病灶较小且脑微出血本身发病隐匿,故早期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故结合历代医家对络病学说及“久病入络”理论的认识,从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角度探讨络病学说中“久病入络”的理论,可为临床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8期 v.44 878-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脏络”辨治儿童病

    李一东;冯晓纯;周静冬;段晓征;赵育玮;朱浩宇;张秋霞;闫煦;

    “脏络”辨证始载于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此辨证是由传统辨证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辨证方法,且属于络病辨证中循行于体内脏腑的一个分支。冯晓纯基于“脏络”辨证理论指导临床内外合治儿童病,以内服入脏、通络,外治入络、达脏为治疗大法,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出“脏络”辨治儿童病的学术思想,为儿童临床辨证提供了新方法。

    2024年08期 v.44 883-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气商》五运六气诊疗特色探析

    胡亚男;唐鑫;高宇;杨艳秋;

    明代医家徐亦稚所撰《运气商》,对《黄帝内经》运气理论有所创悟。认为五运六气为阴阳五行所化生,六气各有主时,司天只主三之气,不可拘泥司天之说而不明间气;运气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运气的胜复变化,而人体于呼吸之间感受邪气,肺胃二脏首先受病;在诊断时要脉症合参,脉象的诊断不必以左手侯外感之说为拘,症状多见于肺胃二脏的异常变化;在用剂方面徐亦稚认为诸名医家所创方剂周详完备,所以并未收录以及创立方剂,而是提出了运气致病的处方用药原则当参以《内经》治法。其五运六气诊疗特色值得当代医家继承与发展。

    2024年08期 v.44 887-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内经》“阳明主阖”理论在痿证中的运用

    金晶;周海龙;林烜宇;何梅雅;黄春元;

    痿证者,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痿证在临床中属于疑难杂症,病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亦有多种原因致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现代医学多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疾病等。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阳明主阖”的理论论治痿证,探讨阳明“阖”的功用,即收敛阳气,使得阳气蓄积于体内。从“阳明主阖”功能脏腑出发,梳理相关古代文献以及历代医家名医验案,针对本病病情的发展进行论治:阖阳明之气,祛痿证之基;调阳明之脏,化精血之源;补阳明之本,复先天之元。治疗痿证通过恢复“阳明主阖”的功能,使阳明得阖,湿邪不生,痿证不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

    2024年08期 v.44 890-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态靶辨证在肝郁脾虚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运用

    蔡洁超;刘添娇;杜林;高胜男;吴学敏;朴春丽;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机责之于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在肝脾肾,可涉及于心,病性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导师朴春丽教授师从仝小林院士,将仝小林院士“态靶医学”的辨证组方体系运用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以柴归类方疏肝解郁,抑木扶土,调病之“态”;针对本病TPOAb及TgAb两项抗体滴度、肝酶升高之“标靶”和情志不舒、瘿肿、突眼等“症靶”,选择相应的靶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08期 v.44 894-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疫论》“截断扭转”论治病毒性肺炎

    王殿明;张福利;

    《温疫论》所载疫疠与病毒性肺炎发生、治疗颇具相似之处,其论治疫疠之“截断扭转”治法对治疗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同病程阶段先证而治,谨防变证。病毒性肺炎初期,治以开达膜原,扭转病所,病程中客邪早逐,截断病因,病传虽多,依“九传治法”灵活用方,以达里通表和。预后扶正,防止邪伏体虚而病复。

    2024年08期 v.44 898-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仝小林应用桑白皮、地骨皮、白鲜皮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经验

    薛崇祥;陈颖;鲍婷婷;王涵;

    仝小林院士认为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往往由于老年阴分不足,郁生内热,煎灼上焦发为肺热,并生温燥扰动皮毛。临床常在滋阴润燥的基础上,加用桑白皮、地骨皮、白鲜皮组成的三皮止痒方清热养阴止痒。方中桑白皮清泻肺热,善治浮风燥痒;地骨皮常与桑白皮同用,滋阴降火解决老年患者阴虚体态,且平肺气、除郁热,使肺热宣泄而皮毛开;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为治皮肤瘙痒之靶药。三者配伍,态靶结合,既合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病机特点,又能针对性减轻患者瘙痒症状,临床常用剂量均为15~30 g。

    2024年08期 v.44 902-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式丽教授从脾胃论治膜性肾病经验

    邢晶晶;邢海涛;

    总结曹式丽教授从脾胃论治膜性肾病一体化临证经验。膜性肾病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重视脾胃调节膜性肾病免疫发病机制,针对低蛋白血症治疗一方面以泻心汤类辛开苦降恢复脾主升清及胃主降浊之功能畅达气机,以香砂养胃丸和/或健脾丸配伍黄芪、党参及甘草等顾护脾胃元气;另一方面以升阳益胃汤合祛风胜湿类中药提升脾胃清阳,调理胃纳脾运功能以增进食纳利消化。针对蛋白尿治疗提出脾肺同治重卫气及脾肾同治重固摄的治疗方法。随着改善胃肠功能障碍纠正低蛋白血症,蛋白尿、凝血等也会随之好转。综上,从新的角度治疗膜性肾病,临证验方随症加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24年08期 v.44 905-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寒湿气滞论治银屑病

    赵子慧;仪凡;王晓旭;张广中;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是皮肤疾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其病情反复,病势缠绵。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一些病程日久、情志不畅、感寒复发的患者,按既往清热凉血等治疗方法效果常不尽人意。在结合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后,引入寒湿气滞这一病因病机,治以温阳散寒、利湿健中法,往往攻克顽敌,取得满意疗效。附寒湿气滞病机论治银屑病思路及验案二则,以供参考交流。

    2024年08期 v.44 910-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凤斌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钟晓莹;黄远程;杨泽虹;文艺;庄昆海;刘凤斌;李培武;

    刘凤斌教授善于运用中医药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独特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气滞、湿(热)阻、血瘀为标,患病日久、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终至脾气亏衰、瘀毒胶结则发生“炎-癌前”转化,即脾虚为本、瘀毒为变是异型增生的关键病机。经多年临床实践和验证,形成确有疗效的扶正通络解毒方,作为治疗本病的核心方药,同时根据五脏相关理论灵活选用不同药对,注重和胃通降,使气行则瘀毒得散,灵活运用疏肝解郁以助胃气通降、宣肺调达以助脾升胃降。此外,强调安心神以使脾胃升降自和,提倡治后天不忘先天,补肾以健脾;善于使用活血解毒药对直捣病处,使病变得以迅速逆转。

    2024年08期 v.44 914-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正望教授运用金匮温经汤辨治月经后期用药规律

    冯恩敏;林安盈;张楠楠;陈思源;杨璐瑜;孔倩;杨正望;

    杨正望临证擅于将经方理论体系与妇科辨治体系相结合,尤在应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时,明确常用加味药物为鸡血藤、香附、葛根、陈皮、柴胡、白芷、仙鹤草等,联合组方为逍遥散、当归四逆汤、当归芍药散,通过总结温经汤组方及随证加减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运用金匮温经汤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44 919-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随证施量

  • 穿山龙随证施量策略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自身抗体治疗中的运用

    高晴;王涵;康晓敏;连凤梅;姬航宇;

    通过分享仝小林院士使用穿山龙降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的一则病案,分析其随证施量策略。在慢性疾病长期用药的调量过程中,除“病重药重、病轻药轻”“不效加量”“中病即止/减”“效不更方”策略外,初始加量应谨慎,“慢加快减”也是重要的随证施量策略。

    2024年08期 v.44 924-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院士缓解1型糖尿病肾病进展验案1则

    杨浩宇;谢伟楠;韦宇;周凌;高泽正;

    1型糖尿病肾病可由于其初始血糖高,进展迅速,其治疗侧重控制血糖和蛋白尿,以延缓肾脏损伤进展。仝小林院士将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归纳为“虚、瘀、浊”,虚是始动因素,瘀是全程表现,浊是最终结局,并指出“瘀”贯穿整个糖尿病肾病全过程,在治疗时应“全程通络”。本验案患者从2017年确诊糖尿病肾病Ⅲ期后,于仝小林院士门诊规律就诊,从2020年11月至今,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稳定在100 mg/24 h以下,未再升高到异常值。治疗过程中,仝小林院士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方剂,补气活血通络,缓解微血管损伤。现将总结医案,望对1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44 928-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复元止痛方辅助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

    史黎;史凌云;郭晓斌;张丽;

    目的 探讨复元止痛方辅助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元止痛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VAS和OD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腰痛如针刺、疼痛拒按、腰椎活动受限、舌质紫黯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TNF-α、IL-6、CRP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P<0.05)。结论 采用复元止痛方配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缓解,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4年08期 v.44 93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余新彦;孔一卜;郭亦男;

    目的 观察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固本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保儿宁颗粒口服,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中医证候(气短自汗、面色少华或萎黄、神疲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缓)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患儿血清中嗜酸性炎症和免疫相关指标(EOS、IgA、IgE及IgG含量)、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nNO)浓度和肺功能(PEF日间变异率、FEV_1/FVC)变化情况;随访1年,观察1年内哮喘发病次数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血清中嗜酸性炎症和免疫相关指标(EOS、IgA、IgE及IgG含量)、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nNO)浓度和肺功能(PEF日间变异率、FEV_1/FVC)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年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固本胶囊短期可以改善哮喘患儿肺脾气虚型体质、减轻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长期可以控制儿童哮喘反复发作,同时可以减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

    2024年08期 v.44 93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连素对糖尿病脑病患者miR-132-3p、miR-137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周先炎;牛耕;陶录岭;

    目的 探讨黄连素(BBR)对糖尿病脑病(DE)患者miR-132-3p、miR-137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脑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及基础血糖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黄连素片治疗。30 d治疗后,进行组间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外周血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比较,并对观察组行组内外周血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与HOMA-IR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血糖指标、HOMA-IR及miR-13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胰岛素功能指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miR-132-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IR与外周血miR-132-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外周血miR-13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HOMA-IR变化显著受外周血miR-132-3p、miR-137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可提高常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或是通过影响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调节患者胰岛素抵抗以降低血糖的同时,保护患者大脑功能。

    2024年08期 v.44 94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冷冻疗法治疗低位直肠癌

    闫成秋;包晗;郭桐桐;陈亮;

    目的 探讨超低温冷冻消融保肛术对于低位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超低温冷冻消融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患者36例,在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对其主要症状、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存活率、复发率、转移率、生命质量评分、肛门直肠功能评分等方面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治疗后6个月患者梗阻症状、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及腹胀腹痛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质量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6 个月后躯体形象、未来期望、胃肠症状、排便问题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发现生存率为100%,有2例出现复发,没有1例发生新的转移灶。结论 超低温冷冻消融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备“消瘤、减瘤、抑瘤”的三大特点,能使人体原有的消化道直肠肛门保持通畅,避免了既往腹会阴联合切除造成的直肠肛门被切除、腹壁造瘘、排便方式改变的痛苦。

    2024年08期 v.44 946-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注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郝小刚;李康;王思乂;姜宝芝;周国徽;李向欣;李跃飞;

    目的 验证超声可视化引导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精准度、高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2023年 11 月我院疼痛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90 例,按照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盲法定位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和治疗后 3 个月的有效率均较高于盲法定位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不良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超声可视化引导下膝关节腔精准注射治疗可提高治疗精准度与安全性,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2024年08期 v.44 95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梁志涛;李明彦;陈晓乐;朱沛文;李波;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为30例。A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B组给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C组给予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C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程度、食管动力指标、Hill分级、细胞因子变化均优于B组、A组,B组优于A组(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院时间短于B组、A组,B组短于A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可显著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食管反流病程度,改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Hill分级及相关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而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较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优势明显。

    2024年08期 v.44 955-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大柴胡汤含药血清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AR42J细胞炎症反应

    赵东颖;王清华;于艳;姚旭;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含药血清对胰腺腺泡细胞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HPLC法检测大柴胡汤中指标成分含量;采用雨蛙肽处理AR42J细胞复制急性腺泡细胞炎症模型,采用CCK-8方法检测大柴胡汤含药血清对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JAK2、STAT3及NFκB 磷酸化程度;ELISA法检测IL-6和TNF-α含量。结果 大柴胡汤中黄芩苷和芍药苷含量分别为13.02 mg/mL、7.19 mg/mL,大柴胡汤含药血清用量不超过20%;大柴胡汤含药血清降低炎性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降低细胞内JAK2、STAT3及NFκB磷酸化作用,减轻细胞炎症反应;STAT3抑制剂cucurbitacin可减弱大柴胡汤的炎症抑制作用。结论 大柴胡汤含药血清可减轻腺泡细胞急性炎症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内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而降低NFκB活性,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合成。

    2024年08期 v.44 960-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沙苑子

    赵金悦;谢娜;田正云;于泳江;段丽云;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沙苑子功效主要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症靶为遗精、视物模糊;标靶为蛋白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沙苑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补肾固精、明目、调脂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本品无毒,但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临床常用剂量为9~1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沙苑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4年08期 v.44 96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象思维下大枣功效浅析

    陈雪爱;王翠芳;胡树毅;

    象思维来源于《周易》,是通过将自然界万物相似或者相近的事物,相互联系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事物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象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对于中药大枣的认识更是离不开象思维的指导。大枣作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可入脾、肺、心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作用。基于对象思维的认识,从大枣的生理特性、作用功效、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对大枣的药用价值进行重新梳理解读,希望在临床发挥更多作用。

    2024年08期 v.44 96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罗华;王聪;林丽;倪嘉纳;

    目的 探讨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炎症因子、骨代谢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莱氏(Lysholm)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骨钙素(BG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TNF-α水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BALP水平、IGF-1水平、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2024年08期 v.44 974-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墨烯新型灸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徐晓红;杨娜;于迪;刘慧莹;隋贵峰;王富春;

    目的 观察石墨烯新型灸贴与活络止痛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探讨石墨烯新型灸贴的有效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平均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石墨烯新型灸贴,对照组采用活络止痛贴,2组均选取患侧的阿是穴(最痛点)、曲池和手三里,每穴1贴,隔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6 h,2组均治疗14 d。分别对比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上肢功能评定量表评分(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及无痛握力值(Pain-free Grip Strength,PFG)。结果 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DASH评分均降低(P<0.05),PFG值较治疗前增高(P<0.01)。组间比较发现,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0%。结论 石墨烯新型灸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优于活络止痛贴。

    2024年08期 v.44 979-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刘惠;郑曦;王金莲;谢礼丹;

    目的 探讨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86例,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观症状积分、眼压和视功能、眼血流参数[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的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压、视力、视敏度、视野平均损失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A和PCA的PSV、EDV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RI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RA和PCA的PSV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用于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功能,改善眼部血流循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4年08期 v.44 983-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桑源药材的化学成分及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艳娇;马凯乐;张宇昕;方心怡;苗润宇;尹瑞阳;关惠芳;田佳星;

    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等药材源于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桑源药材中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酚酸类、Diels-Alder型和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或生物碱是其特征性活性成分。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线粒体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途径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本文对桑源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桑源药材的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2024年08期 v.44 987-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