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肺胃同治”理论在肺癌术后胃瘫综合征中的运用探析

    张阿润;许绍典;刘传波;胡凯文;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 PGS)多见于腹部手术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机械性梗阻性胃排空障碍。一般认为PGS的病因与迷走神经损伤有关,但最近有研究发现,即使患者手术前后迷走神经功能异常也不一定出现胃瘫症状,PGS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可能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多项研究发现胸部手术后也会出现PGS,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手术切除是其唯一可能治愈方法。中医认为,肺癌术后肺脏受损,致气机升降失调是肺癌PGS重要的发病因素,肺胃同治理论是治疗肺癌PGS的关键。本文从经络、藏象、病机3方面论述肺胃同治的理论基础,总结肺胃同治理论可指导治疗肺癌PGS的遣药组方,并结合临床典型病案加以阐述,为肺癌PG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08期 v.43 869-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依据“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扶阳育阴法在心衰水肿中的应用

    崔玮璐;李梓宁;娄雨晴;钟佳意;焦倩;李海霞;

    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水肿是心衰的常见症状,与疾病愈后及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心衰水肿以“阳化气”不足为本,以“阴成形”太过为标,水邪失气化无法自行,阴精失阳助无法归位,以阳虚为本,又有阴阳两虚之忧,故治当扶阳育阴,使阴阳平调,水气自去。

    2023年08期 v.43 874-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三焦-玄府-气液”与慢性腹泻理论阐微

    沈爱花;赵鲁卿;李丹艳;王瑞昕;屈凡凡;张声生;

    慢性腹泻的中医发生发展机制与三焦、玄府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内经》指出,三焦主通行诸气、主运行水液;玄府是津液流通和气机升降之“门户”,三焦和玄府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焦通路的畅达和玄府开阖有度,在整个人体气液代谢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从“三焦-玄府-气液”理论出发,可以为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3年08期 v.43 878-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根据“脾虚毒损胃络”探讨胃“炎-癌”转变的论治思路

    丁鑫;刘冬梅;袁方;

    “炎-癌转化”是炎症相关性疾病从炎症到癌症发生、发展、转化过程的总称。基于“脾虚毒损胃络”理论并结合古今对炎症和癌症的认识,详细论述辨治胃“炎-癌转化”思路,应健脾益气以治其本,祛邪解毒以治其标,凉润通降以顺其性,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胃“炎-癌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08期 v.43 882-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三焦及营血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截断扭转治疗思路

    陈玉鹏;汤怡婷;庞晴;杨亚男;吴倩;倪青;

    2型糖尿病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常兼痰湿、瘀血,病变部位涉及广泛,病机复杂。本文基于三焦及营血理论并结合导师临床经验,从三焦及营血角度阐释糖尿病病机演变规律,以“截断扭转”思想为指导应用透热转气、化痰祛瘀、益气养阴、正确养生调摄,可预防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2023年08期 v.43 885-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从“气血津液-络病-肺浊”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动态演变

    李慧;陈国忠;唐曦平;安晓霞;

    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结合中医整体观、络病学说、中医时空学,基于“气血津液-络病-肺浊”理论,明确疾病病位及传变规律。该病以气机不畅为主,气血津液失衡为始动因素,气血津液失常导致络病,痰瘀毒是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由络及脏,病理因素积聚肺脏形成肺浊。病理演变过程为早期气血津液输布异常,中期痰瘀毒胶结,由络及脏,晚期脏腑失司。治疗应调畅气机,调节气血津液运化输布,兼顾痰瘀毒,脏腑同调,注意病位、病性改变,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提供辨证新思路。

    2023年08期 v.43 890-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痛泻要方浅论方剂变化应用之内涵

    李志翔;付强;曲春成;牛丁忍;唐明哲;李冀;

    痛泻要方功擅调和肝脾,治疗脾虚肝郁之痛泻,配伍精当,药简力宏。在其沿革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对病机方药之不同见解,而调整方剂的药味与剂量,其功效表现出异方同治、异方异治、同方异治之情况。本文通过辨析痛泻要方之方论及其组成药物等配伍变化,以阐明“方之用,变也”之理,即方剂之用重在变化,方剂之效靠治法彰显、由君效引领、因药力实现。

    2023年08期 v.43 894-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赵建军教授从肝、脾论治癫痫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探析

    孙梅;赵建军;赵婧彤;付强;任吉祥;徐云龙;吴大龙;

    赵建军教授对于癫痫擅从肝、脾论治,认为癫痫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肝的生理功能失常,包括肝郁气滞、肝血亏虚、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方面,主张以疏肝理气、柔肝养血、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为治疗原则;癫痫的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水湿不化,日久蕴结为痰,痰蒙清窍,神机失常,发为本病,因而主张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原则。

    2023年08期 v.43 897-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光熙教授从邪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张金枝;李光熙;

    总结李光熙教授从邪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证经验。认为本病急性恶化源于邪郁,即卫闭营郁、络气郁滞、痰郁血凝。该病的核心病机为邪实蕴郁兼脏腑虚损,治疗上总以祛邪为主,并在祛邪的基础上适时补虚。提出分期论治,急性加重早期以邪郁肌腠为主,治宜表散邪滞、辅正匡邪,以败毒散加减;进展期以邪滞肺络为主,予泄肺顺气、发越郁热,常用麻黄升麻汤化裁;恢复期以邪恋正虚为主,治宜金水并调、防邪复燃,常予金水六君煎加减。根据六淫、痰湿、瘀血、浊毒等邪气性质及程度灵活加减,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2023年08期 v.43 901-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鸿彦教授根据“大气下陷”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郭鹏;李睿;武晓璐;白昕越;贾馨蕊;蔡鸿彦;

    文章总结了蔡鸿彦教授基于“大气下陷”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蔡鸿彦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并依据“大气下陷”理论提出,大气不足,上焦阳弱,为本病的发病基础;大气虚弱,宣降失司,为本病的起病之根;大气下陷,饮停痰阻,为本病的核心病机;大气虚脱,阴阳失维,为本病的危重之候。依此确立益气升阳、豁痰降气、止咳平喘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的基本原则,用于临床,达到控制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2023年08期 v.43 906-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戴丽三辨治血证心法

    许珂;罗布金模;刘娟;王璐;严继林;王兴才;李垚;

    戴丽三先生为云南四大名医之一,笔者通过学习先生遗作《戴丽三医疗经验选》,发现先生在治疗血证时,临证上机圆法活,常另辟蹊径,屡起疑难重症,颇具特色。故从该书中涉及血证的案例,探讨戴丽三先生治疗血证重视脾土、水中置介、调摄冲任、巧用寒温、先因伏主的思想经验,并介绍先生所创制之有效良方。

    2023年08期 v.43 911-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黄舒眠饮治疗顽固性失眠临证经验

    曹云松;韩振蕴;常泽;田丹枫;马华萍;胡玉立;武越;李红培;陈润铭;

    顽固性失眠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缠绵性、顽固性等特点,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涉及心、肾两脏,但关键在肾,核心病机为肾精亏虚、痰浊阻滞,临证采用地黄舒眠饮治疗取效颇佳,处方以生熟地黄、天麻、五味子补肾填精、宁心安神,石菖蒲、远志、胆南星以化痰祛浊、通利心窍,郁金、香附以调气和血、宣化郁结,共达补肾填精、化痰祛浊、宁心安神的功效。临证中可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如夹心肝火旺者佐丹皮、炒栀子清肝泄热,梦多烦扰者酌加龟甲、石决明、珍珠母、煅磁石重镇安神;痰热壅盛者更加枳实、海蛤壳、竹茹清化胶痰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23年08期 v.43 914-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研究

    霍燕;魏晓鹏;史会娟;崔彩霞;王玉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2019年6月-2022年6月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绞痛发生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及血脂。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每周心绞痛发生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2组SAQ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胸闷、胸痛、心悸气短、面色紫黯、倦怠乏力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经血府逐瘀汤治疗后中医证候得到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得以降低,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及疗效得以提高。

    2023年08期 v.43 918-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疗效观察

    邢齐树;刘汉顺;陈继群;黄春华;吴蓉;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高血压病伴焦虑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另外联合草酸艾司西肽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另外联合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胸部刺痛、胸胁胀痛、抑郁或易怒急躁、腹胀)、血压水平(SBP、DBP)、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分、单胺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SBP、DBP、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评分、DA、NE、5-HT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柴胡疏肝汤加减结合常规降压措施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调节单胺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焦虑症状。

    2023年08期 v.43 92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中医证候、阴道炎症的影响和安全性探讨

    郜蕾;胡建伟;苗珺珺;田丹丹;王晴雯;齐子威;陈媛媛;崔芒芒;侯光营;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中医症候、阴道炎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20例2019年5月-2022年5月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二科收治的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常规阴道冲洗,试验组给予清热解毒中药进行阴道冲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阴道酸碱度值(p H值)、阴道症状、免疫功能、阴道炎症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80.00%)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93.33%,P <0.05)。治疗6个月后,2组外阴瘙痒、干涩灼热、带下量多、色黄味腥臭、阴道清洁度评分、阴道p H值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阴道局部体征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1.67%)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可有效调节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 H值,改善阴道症状和中医证候,并可减轻患者阴道炎症,改善免疫功能,进而可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3年08期 v.43 926-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平喘通窍方协同小剂量激素雾化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鼻炎

    沈毅韵;周荣;黄思红;张思曼;

    目的 观察平喘通窍方联合小剂量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鼻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以平喘通窍方口服联合小剂量布地奈德(每次0.5 mg,每日2次)雾化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布地奈德(每次1.0 mg,每日2次)+特布他林雾化,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检测实验室指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以及测试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安全性指标。结果 2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日间及夜间咳嗽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次要证候积分(咳痰、睡眠、饮食、大便),中医证候总积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2组治疗后血清EOS%、总Ig E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1),对照组在EOS%改善上,优于治疗组(P <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及治疗组对FEV_1、FVC、PEF、FEF50、FEF75有显著改善作用(P <0.01),对FEV_1/FVC有改善作用(P <0.05),2组治疗后总体肺功能改善相当(P> 0.05)。治疗后Fe NO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均无安全性指标异常。结论 平喘通窍方协同小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咳嗽及鼻部症状,改善饮食、大便、睡眠等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气道炎性物质,改善小气道阻塞性病变来实现的。研究发现患儿对于FeNO检查的配合度高,值得推广。该方案能够减少激素的使用,减少西药口服药物的使用,具有较出色的协同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2023年08期 v.43 931-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消化道出血后腹痛

    周莉;熊国卫;王玖;朱利;王猛;

    目的 探究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消化道出血后腹痛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出血后腹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主证评分、次证评分、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清β-内啡肽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消化道出血后身体疼痛患者镇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2023年08期 v.43 936-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冯永波;周忠海;高玉华;徐丽;邢文文;夏娟;张一滕;韩春霞;邢磊;

    目的 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甘草泻心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及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75.61%)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5.12%,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痛、小便短赤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 <0.05);2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 <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头痛,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皮疹,但未出现肝功能异常,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可能与其调节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表达有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3年08期 v.43 940-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自噬表达的影响

    张赛;沈正东;郑凌琦;刘小平;侯秀娟;朱跃兰;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自噬表达的影响。方法 活血解毒方中药冻干粉干预IFN-γ+TRAIL联合诱导的HSG细胞凋亡,以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TGP)作为阳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内源性途径中及自噬相关蛋白与m RNA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自噬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x、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1),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Bax、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1),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1);与TGP组比较,中药组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x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1),Bcl-2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Bax mRNA、LC3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1),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_(TGP组)<0.05,P_(中药组)<0.01);与TGP组比较,中药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1);空白组呈现正常的自噬过程,模型组表现为大量的自噬溶酶体和自噬体聚集物,两治疗组表现为相对较少的自噬体和的自噬溶酶体聚集物,且中药组自噬程度更低。结论活血解毒方可以通过调节内源性途径延缓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发生。

    2023年08期 v.43 945-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臻源胶囊对免疫力低下脾虚证小鼠增强免疫力和健脾功效研究

    乐娜;姜砚馨;余淑惠;张惠;郑婷;王林元;李军;张建军;

    目的 探究臻源胶囊增强免疫力作用及健脾中医功效,阐释健脾与免疫相关性。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无比山药丸组,臻源胶囊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第12~14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造模,连续3 d。记录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Elisa法检测IL-2、TNF-α、IFN-γ、IL-6、Ig G、Ig M、IL-10、TGF-β、IL-17、sIg A、VIP、MTL、GAS、SS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IV含量,分光光度法测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WB法检测T-bet、GATA-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臻源胶囊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L-2,IFN-γ含量升高,TNF-α含量降低,小肠IL-17、s Ig A、MTL和Gas含量升高,TGF-β及VIP、SS含量降低,肝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链I升高,脾脏T-bet和T-bet/GATA-3比值升高,GATA-3降低(P<0.001,P<0.01,P<0.05)。臻源胶囊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增加,血清中Ig M及肝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链IV含量及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增加,小肠IL-10含量降低(P<0.05,P<0.01,P<0.001);臻源胶囊低剂量组血清IL-6水平升高(P<0.001)。结论 臻源胶囊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T-bet/GATA-3和Th17/Treg的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调节免疫,改善胃肠激素的分泌和能量代谢情况发挥健脾中医功效。

    2023年08期 v.43 950-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含量

    余淑惠;费文婷;梁唯灿;李萃鲜;王卫茜;谷洪顺;王林元;张建军;

    目的 提升臻源胶囊质量标准,完善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 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平均含量分别为0.27 mg/g和0.34 mg/g,平均加样回收率标准偏差值(RSD)分别为1.63%和1.69%,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结论 在臻源胶囊现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更好控制臻源胶囊产品质量以及探究功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8期 v.43 957-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院士态靶辨治卵巢癌术后化疗期不良反应验案1例

    周凌;罗金丽;唐程;韦宇;王涵;

    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常有明显下降,影响身心健康。在应用西药抗肿瘤、升白细胞等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对于改善化疗后不良反应有独特疗效。本案为一则卵巢癌术后化疗期不良反应病例,治疗上基于从本调态、由标打靶两个层次进行态靶同治。患者初次化疗之后呈现出虚、瘀、热等态,兼发诸多症状、指标异常,治疗全程把握宏观与微观结合之原则,以仝氏气血阴阳并补方、仝氏坎离既济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作为调态方。合大量针对全身麻木、僵硬,汗出过多,排便困难,咳嗽,肿瘤标志物等症状及理化检查指标的专药靶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传统临床诊疗思路,助力现代医学诊疗中的疑难问题,展现了态靶理论指导下的复杂性、难治性疾病辨治全过程。

    2023年08期 v.43 96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赤芍-附片”对肝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

    唐陈琴;谭年花;曹钰楠;杜珊;陈斌;

    目的 基于磷脂酰激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信号通路,探讨“赤芍-附片”对肝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育L02细胞株,设立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浆组、“赤芍-附片”组、Copanlisib(PI3K抑制剂)组,采用D-半乳糖联合脂多糖干预构建肝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筛选含药血浆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通路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较之正常组,模型组受损细胞器及自噬体数量增加,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 <0.01),PI3K、Akt mRNA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1)。较之模型组,“赤芍-附片”组细胞形态相对正常且自噬体数量减少,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降(P <0.01),PI3K、Akt mRNA及磷酸化蛋白表达上调(P <0.01或P <0.05)。结论 “赤芍-附片”药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IL-1β、IL-6、TNF-α分泌,从而减轻D-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2023年08期 v.43 96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CysC、HCY水平的影响

    王海涛;王颖;吴海洋;韩为;计海生;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休息1 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ADL)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HCY、Cys C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NIHSS、ADL、Fugl-Meye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均可降低血清HCY、Cys C水平,2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症状,降低血清HCY、Cys C水平。

    2023年08期 v.43 970-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治疗慢性失眠

    张圣宏;张琰彬;陈跃来;

    目的 比较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与常规针刺法对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76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2例脱落。观察组采用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干预,取穴:合谷、丰隆、公孙、神门、后溪、申脉、照海、内关、外关、足临泣、太冲;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干预,取穴:神门、安眠、百会、三阴交、申脉、照海,结合辨证加减。2组每次留针20 min,隔日1次,均干预8周。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针刺感受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为89.47%,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2组干预后IS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睡眠维持困难、对其担忧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干预后观察组针刺感受度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各出现3例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能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综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且其刺激小,疼痛轻,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2023年08期 v.43 975-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晏圣松;尉迎丽;唐流刚;

    目的 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颈功能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73.08%)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38%)更高(P <0.05)。治疗2周后,2组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活动受限评分、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前列腺素E(PGE2)、环氧化酶-2(COX-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左旋转颈功能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厥、皮下出血等情况。结论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可有效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验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及颈功能活动度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3年08期 v.43 980-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进展

    魏敏章;潘韦韦;于斌;李书博;金美英;赵文海;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在中医学范围内,将其归为“消渴”继发“骨痿”进行讨论,“消渴”患者患病日久,后期继发骨痿,涉及多脏腑,病久气阴亏虚,肾气虚衰,从而肝血化生不足,脾胃无法运化,进而筋骨无以所养,导致骨枯髓减。临床现阶段主要以对症治疗、病因论治、脏腑论治、分期辨证等进行治疗。

    2023年08期 v.43 985-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张鹏起;黎明全;

    脑肠轴理论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起到干预作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通过治疗中焦郁闭使脑髓为代表的上焦与以肾精为代表的下焦盛衰既济,二者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解毒益智方作为该理论的临床应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体体现,也为中西医结合在脑病病理机制进展和新药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脑肠轴理论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相结合,以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

    2023年08期 v.43 989-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