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王富春穴位贴敷疗法临证经验

    赵雪玮;李铁;王富春;

    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承,因其临床具有“简便廉验”特点,故常被用在疾病各个阶段发挥治疗作用。王富春教授一直致力于穴位贴敷疗法标准化的推广与应用,并提出了“百穴、百贴、百病、百治”的穴位贴敷疗法创新理念,创建以优势病种为中心的病症体系,在“辨病选药,同功配伍”思想指导下,将药物与穴位极大融合,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2023年04期 v.43 37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根据“伏毒”理论从扶正祛毒论治肺结节病

    刘颖;马君;

    通过追溯“伏毒”理论的源起、研究进展,认为“伏毒”理论与肺结节病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肺结节病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病势上表现出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以“益气扶正,祛毒化浊”为原则治疗肺结节病,展现了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病的临床价值。

    2023年04期 v.43 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依据《湿热病篇》论治消化系统疾病湿热证的思路和方法

    张荣涛;沈洪;朱磊;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证型,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临床上湿热证的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湿热致病,病情缠绵易反复,薛生白《湿热病篇》中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论述详细、说理透彻、立论精当,为湿热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2023年04期 v.43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肿瘤术后不完全肠梗阻

    葛媛莎;王新苗;李杰;吴静远;朱潇雨;

    基于肠梗阻病理生理学知识与中医学认识,提出肿瘤术后不完全肠梗阻应重视“阳化气,阴成形”的病机特征,具体而言,“阴成形”过盛是机械性肠梗阻病理基础;“阳化气”不足是动力性肠梗阻病机特征;阳气转枢失司易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治疗应以“扶阳消阴”为大法,以疾病早期-中期-晚期发展3阶段为线索,明辨不同脏腑阳虚偏重,有目的地充养脏腑阳气,并佐以转枢阳气、消阴抑瘤之法,以达到治病求本之效。

    2023年04期 v.43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黄帝内经》膏脂理论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

    亓新庆;亓雪梅;刘甜梦;龚梦姣;田云远;司毅;陈峰荣;粟栗;

    膏脂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现已广泛用于辨治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障碍等疾病,膏脂化生于饮食五谷,与精血津液同源,而抑郁症的出现是以膏脂异常为源头,气机不畅为基础,痰瘀互结为开始,脏腑失调为表象,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基于《黄帝内经》“膏脂”理论探讨抑郁症的发病,不仅丰富了抑郁症的中医理论学说,同时也为临床指导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023年04期 v.43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帝内经》伏邪作疟探微

    张鹏起;李忱;王田野;黎明全;

    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对疟病的病因、机制、表现、分类传变、治疗进行了全面探究,重点分析其病因与发作机制。疟病的发生由内外病因相互影响而产生,二者缺一不可,在内伏暑耗炽营阴,蒸发腠理,在外风邪、水气相继从腠理侵入机体。疟病的发作与卫气日循于阳,夜入于阴,抵御邪气的生理特性关系密切。其产生寒热往来的实质为卫气、营阴、水气、风邪的虚实更替交错。传变上,起于风疟,循经为六经疟,再次为五脏疟和胃疟。治疗上开创性地提出发作前干预并应用截断法针刺、放血使邪有出路,对现代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

    2023年04期 v.43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国医大师班秀文运用疏肝、柔肝法治疗月经病经验

    张亚萍;陈百晓;钟莹;李永亮;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肝之法是前贤留下的治疗月经病的宝贵经验,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继承和发扬前贤经验,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施法,以“疏肝”“柔肝”为主,即“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或“柔养其精,恢复肝阴”,取得显著疗效。

    2023年04期 v.43 397-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寒梅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症经验

    张昕绮;林寒梅;

    林寒梅教授认为盆腔炎性不孕症病位在胞宫、冲任、胞脉,病机是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正虚以脾肾肝三脏虚损为主。邪实以血瘀为主。正虚日久邪气必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实又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使盆腔炎性不孕症病程漫长,病情难愈。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以补肾健脾调肝,祛邪以活血化瘀。林寒梅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扶正的基础上,重视各种兼证的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证论治,调周助孕,同时配合中药灌肠,微波,督脉灸等外治法,必要时结合西医腹腔镜手术治疗。提高了疾病治愈率及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

    2023年04期 v.43 400-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周建华运用逆流挽舟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支晨阳;胡婷;杜宇;闫成秋;徐龙飞;于哲;雷雨婷;周建华;

    “逆流挽舟法”是由喻嘉言首次提出,该理论是在“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指导下,针对外邪陷里之痢疾,提出寓散于通,使陷里之外邪由表外出。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日益增加,病因不清,但普遍认为是免疫系统疾病,而伏邪是引发免疫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周建华教授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认为“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临证常以“逆流挽舟法”,用自拟败毒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扶正以祛邪,通过解表外透使邪从外解,疗效显著,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2023年04期 v.43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青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

    陈洋;郭泉滢;

    目的 观察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青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5例中青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加佐匹克隆片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匹兹堡睡眠指数(PQ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物质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青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可提高患者疗效,稳定血压,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3年04期 v.43 41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对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

    李寿林;林小飞;李赛;

    目的 观察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对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58例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2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检测2组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CD3~+、CD4~+、CD4~+/CD8~+升高,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3/31),与对照组的7.40%(2/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可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的偏移,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提高疗效。

    2023年04期 v.43 415-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镜指标和胃蛋白酶原变化的影响

    李天伦;李芳;邢艺子;黄敏;欧诒菲;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黄芪建中汤治疗前后胃镜指标和胃蛋白酶原变化。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分析2组治疗2个月后疗效,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内镜病理评分、胃蛋白酶原及胃肠道激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后2组萎缩、慢性炎性反应、肠腺上皮化生、胃窦部小弯、胃窦部大弯、胃角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 <0.05);2组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 <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衡(12.73%vs 7.27%,P> 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促进胃蛋白酶原及胃肠道激素分泌,进而改善胃镜指标,安全性良好。

    2023年04期 v.43 419-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联合中药熏洗对心衰伴利尿剂抵抗(气虚血瘀水阻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陈晨;宋红莉;陈会娟;范凌云;张卫红;李然;许建;石影;温石磊;范新发;

    目的 研究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联合中药熏洗对心衰伴利尿剂抵抗(气虚血瘀水阻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7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66例心衰伴利尿剂抵抗(气虚血瘀水阻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组(33例)和茯苓杏仁甘草汤组(33例)。常规西药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茯苓杏仁甘草汤组在常规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联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结果 治疗2周后,茯苓杏仁甘草汤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组(P <0.05);治疗期间,茯苓杏仁甘草汤组日均速尿剂量低于常规西药组(P <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心功能分级(NYHA)降低,茯苓杏仁甘草汤组低于常规西药组(P <0.05);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6 min步行试验(6MWT)、24 h尿量升高,茯苓杏仁甘草汤组高于常规西药组(P <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联合中药熏洗对心衰伴利尿剂抵抗(气虚血瘀水阻型)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日均速尿剂量,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其心功能,促进患者排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2023年04期 v.43 42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通络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王静芳;蔡冬燕;赵丽颖;毕超;王东红;

    目的 探讨通络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将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络止痛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及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子宫和卵巢的PI和RI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低于对照组(P <0.05),子宫PSV指标和卵巢PSV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和卵巢的PI和RI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络止痛汤能够调节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盆腔血瘀微环境,缓解患者寒凝血瘀络阻症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2023年04期 v.43 42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补肾宁心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季虹;盛磊磊;华彩凤;顾小青;

    目的 探究补肾宁心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AI)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2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敷贴,观察组在穴位敷贴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宁心方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患者疗效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治疗有效率、FSH水平、优势卵泡、妊娠率直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及总评分均降低(P <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P <0.05);2组治疗后P、LH水平降低,FSH水平升高(P <0.05);观察组P、LH水平、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量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优势卵泡直径增加,卵巢体积减小,窦卵泡数量减少(P <0.05);结论 补肾宁心法配合穴位贴敷能够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及性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容受性,增加排卵,提高患者妊娠率。

    2023年04期 v.43 43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减毒抑癌汤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颖倩;管群;周洪亮;

    目的 探讨减毒抑癌汤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2~3周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TC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减毒抑癌汤。2组每3周均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共治疗18周。结果 治疗18周后,观察组Ⅲ~Ⅳ级骨髓抑制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的50.00%(P <0.05)。2组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低;外周血CD3~+、CD4~+水平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LQ-C30)评分比治疗前高,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治疗前高,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低(P <0.05)。结论 减毒抑癌汤能够有效降低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年04期 v.43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实验研究

  • 温阳强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许阳明;刘畅;王星烨;王冰梅;王微;

    目的 探讨温阳强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心脏供血,再恢复血液供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温阳强心组,每组20只。全程监测各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以及心电图,用于评价心脏功能的变化。再灌注2 h后采集血清,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损伤标志物SOD、MDA、CAT,血清心肌酶活性CK、CK-MB、AST和LDH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在各个时间点上,阳性对照组和温阳强心组大鼠T波幅高度均显著降低(P <0.01),LVSP和+dp/dt_(max)显著升高(P <0.01),-dp/dt_(max)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温阳强心组大鼠血清SOD和CAT显著升高(P <0.01),同时MDA水平显著降低(P <0.01),血清各项心肌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 <0.01),血清IL-6和TNF-α均显著降低(P <0.01)。结论温阳强心颗粒预处理减缓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增强了大鼠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伴随的炎性反应,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2023年04期 v.43 44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茱萸碱通过调控Notch通路抑制Skp2的表达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蹇强;李明月;安建峰;李丹;

    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处理的过表达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Kyo T2的腺病毒载体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以30 mg/kg的吴茱萸碱溶于生理盐水灌胃,其中,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经鼻滴入5×10~8pfu的Kyo T2腺病毒干预,其余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4和OVA特异性IgE和IgG_1;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检测气道杯状细胞增生;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现象;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Hes1、Skp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 <0.05),TNF-α、IL-1β、IL-4因子水平上升(P <0.05),α-SMA、Hes1和Skp2的表达上调(P <0.05)。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 <0.05),TNF-α、IL-1β、IL-4因子水平下调(P<0.05),α-SMA、Hes1和Skp2的表达降低(P <0.05),气道炎症得到明显改善;与吴茱萸碱组相比,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炎性因子显著降低,通路蛋白下调,气道炎症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改善,可能与Notch通路抑制Skp2的表达相关。

    2023年04期 v.43 445-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疑难病例

  • 反复发作性寒湿型慢性湿疹验案1例

    陈科宇;刘文科;孙楠;高泽正;仝小林;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外用、抗组胺药口服等对症治疗,易产生药物依赖,存在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问题。传统中医认为湿疹与风、湿、热相关,治疗多从祛风、除湿、清热入手,但对于一些难治性慢性湿疹疗效不佳。仝小林院士认为,此案患者湿疹因胃肠表感受风寒湿邪气而发,邪气伏留中焦,郁而化热,遇风寒湿邪引动则病情加重,属于寒湿型慢性湿疹,可从脏腑风湿论治。治疗上予散邪透邪之法,以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收效明显。

    2023年04期 v.43 45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山楂

    姚晨思;张伟;罗金丽;

    中药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综合临床医家应用经验及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认为,山楂的症靶为消化不良、月经不调,标靶为高血脂。此外,山楂及其有效成分还具有促进消化酶分泌、调节胃肠动力、降脂减重、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等作用。山楂的毒性实验显示其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及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孕妇不宜过量服用山楂,大量食用山楂会刺激子宫收缩,甚至导致流产。山楂临床经验用量范围为5~30 g,使用本品时当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态靶结合,随症施量。

    2023年04期 v.43 45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重构本草——瓜蒌

    林潼;胡诗宛;周凌;张伟;鲍慧玮;

    通过对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多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瓜蒌:功效主要为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症靶为胸闷胸痛和燥热咳嗽。标靶为高血糖。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瓜蒌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改善糖脂代谢、祛痰止咳、致泻等作用。本品无毒,但脾胃虚寒,便溏及寒痰、湿痰者需慎服。临床使用剂量6~40 g,当辨病辨证使用。

    2023年04期 v.43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 ]
  • 重构本草——苍术

    金籽杉;张伟;张湘苑;张博荀;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苍术:功效主要为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症靶为腹胀、腹泻、肢体肿痛。标靶为高尿酸。现代药理发现苍术及其有效成分等具有调节消化系统、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的作用。本品无明显不良反应。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9~25 g,旨在积极探索苍术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3年04期 v.43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重构本草——瓦楞子

    胡诗宛;沈梦菲;张湘苑;孙郡;张伟;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确定:瓦楞子功效主要为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症靶为反酸;标靶为消化道溃疡、结节肿块;现代药理发现瓦楞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中和胃酸以保护胃黏膜、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等作用;本品无毒,孕妇和过敏体质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9~6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瓦楞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3年04期 v.43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重构本草——穿山龙

    耿雯雯;张湘苑;乔丽萍;王昭博;王佳;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穿山龙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症靶为关节肿痛。标靶为甲状腺抗体阳性。现代药理发现生地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炎、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本品古籍中未言明毒性,不良反应少见。临床使用剂量为30~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穿山龙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3年04期 v.43 468-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防风辨治慢性肝病探析

    强睿;吕文良;吴继萍;

    肝病以慢性病程为主,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变证叠出,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极大负担。中医认为慢性肝病的病机以肝脾俱病最为常见,治疗当把握病机要点。防风应风木之象,顺肝性之求,气轻味薄,轻能升散,薄能宣泄,开郁畅气,使郁结散而气血通,血脉和而肝体荣,体用同调,不忘舒脾助运,复其升降,以通为补,胜湿利水,木土兼顾,使疾病有向愈之机,还具有醒脑开玄、祛风止痒等功用特性,一药多能,同时明确了防风的用法用量,为临床高效选用提供参考借鉴,并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确证疗效,以期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04期 v.43 47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张越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分析

    李萌;王博;张越;

    目的 探析张越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吉林省名中医张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门诊治疗肺癌患者的中药处方,整理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药物的用药频次、气味归经、关联、聚类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病历248例,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年龄集中在50~80岁,其中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90岁。用药频次≥80的有16味药,浙贝、黄芪、白术、佛手等药物为高频药物。药物多苦、甘、辛味,四气以平药居多,主要归肺、脾胃、肝经。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生津养血、补气升阳等。结论 张越中药治疗肺癌强调“治人而非治病”的整体辨证思路,扶正祛邪兼顾,寒热平调,扶正重点在于补气健脾,疏肝益肺;祛邪重点在于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2023年04期 v.43 47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针灸推拿

  • 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唐映;陶思攸;刘杰文;吴洪;

    目的 分析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ed lumbar disc,HLD)过程中,应用电针疗法对患者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院内收治的HLD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采用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应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电针疗法。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Pain Score,VAS)、生活质量量表(Visual Analog Pain Score,SF-36)对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还对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85.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2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为(1.06±0.02)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05±0.01)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程度为观察组更优(P <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各项指标下肢疼痛、下肢麻木、肌力恢复、步行能力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相比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观察组1.67%更低(P <0.05);观察组患者总健康状况、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HLD治疗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治疗方案,而与常规用药对比,电针疗法更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且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促使疼痛程度得以缓解,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023年04期 v.43 480-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王松;熊壮;姜雨辛;刘铁军;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干预肝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中医理论、实验研究整理汇总,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3年04期 v.43 484-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临床研究进展

    谭会;张雪锋;陈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慢性胃炎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西医治疗以抑酸护胃、促进胃肠动力、抗焦虑抑郁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疗效欠佳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在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前景广阔。本文查阅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从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疗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辨证用药、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43 489-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调脾法”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尹玉;姜斌;李国峰;

    “调脾法”在《外科正宗》应用极为广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这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来说,通过调理脾胃达到调理肠道菌群丰富度的目的,从而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发生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按照UC发病机制判定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病机,总结近年来根据《外科正宗》应用健脾、燥湿、清热等一系列“调脾法”对UC肠道菌群失调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将中医中药广泛应用到炎症肠病临床中去,利用中医药优势在防治UC的医学研究道路上提供新思路。

    2023年04期 v.43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