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洋;杨婷;李壮;高傲;赵妍;柏立群;曹蕾;
目的 观察三仁汤加减对湿热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湿热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四妙丸治疗,2组均给予湿热体质的常规中医体质调理方案,共观察12周。治疗结束后结合湿热体质转化分、躯体和心理健康报告表(SPHERE量表)及血清自由基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湿热体质转化分、躯体和心理健康报告表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P <0.05或P <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自由基代谢指标SOD、GSH-Px及CAT均有提高(P <0.01);脂质过氧化指标MDA和LPO的含量均降低(P <0.01);治疗后,观察组自由基代谢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 三仁汤加减对于湿热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四妙丸,可明显改善患者湿热质体征,降低SPHERE量表积分,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躯体和心理疲劳状态。
2023年01期 v.4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子元;王檀;王科举;王菁;李振宇;
目的 归纳王檀教授门诊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病历,分析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型分布与季节的相关性,初步总结王檀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 通过收集王檀门诊间质性肺疾病病历,归纳整理基本信息及证型,运用统计学分析,总结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季节的关系。结果 通过收集分析病历,初步总结王檀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得出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季节的关系。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型季节分布特点具有一定规律性。春季出现最多的证型为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证;夏季出现最多的证型为肺脾气虚证;秋季出现最多的证型为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证;冬季出现最多的证型为大肠湿热证。其中寒饮伏肺,肺络痹阻证、脾经伏火,痰瘀痹结证、痰热壅肺,气阴两伤证全年出现频次较高,是间质性肺疾病的常见证型。
2023年01期 v.4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百亮;杨丽娟;黎文琴;陈星宇;赵钢;
目的 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情况、血糖水平、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丙二醛(MDA)、全血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踝肱指数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联合组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情况及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年01期 v.4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赫岩;张守琳;邹迪;
目的 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结合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长春中医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透析中心规律性血液透析病人,通过横断面调查,分析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询问、核查以及收录,根据结果完成《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的各项内容。结果 39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阴阳两虚患者占比最多(33.41%),其次是气阴两虚患者(24.23%)与脾肾阳虚患者(18.62%)。患者中患有肝肾阴虚以及脾肾气虚在数量上比较接近,且数量相对来说较少;在标实兼证的患者里,血瘀证最为常见,湿热证排在次位,然后是水气证以及风动证。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或是肝肾阴虚的病人群体中,症状属于合并血瘀证的患者占多数;气阴两虚以及阴阳两虚的病人群体中,症状兼夹湿热,除此之外存在血瘀证患者占多数;风动证以及水气证只出现在患有肝肾阴虚、气阴不足或阴阳两虚的患者群体里。结论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阴阳两虚证兼血瘀证最为多见。
2023年01期 v.4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邬政付;李正胜;毕莲;谢娟;张雄峰;王治义;
目的 观察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结透组、中药组、序贯组及安慰剂组,各40例。结透组予结肠透析治疗,隔日1次;中药组予益肾结透汤中药保留灌肠,隔日1次;序贯组予结肠透析联合益肾结透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隔日1次;安慰剂组予结肠透析联合生理盐水保留灌肠,隔日1次。治疗8周后观察4组治疗前后微炎症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4组治疗后hs-CRP、IL-6、BUN、Scr、CYS-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结透组、中药组、安慰剂组治疗后β2-M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序贯组治疗后β2-M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治疗后4组间比较,结透组、中药组及安慰剂组治疗后hs-CRP、IL-6、BUN、Scr、CYS-C、β2-M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治疗后hs-CRP、IL-6、BUN、Scr、CYS-C、β2-MG均低于其他3组(P <0.05)。结论 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能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结肠透析及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模式。
2023年01期 v.4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丽梅;王健;史亮亮;左晓娜;
目的 探讨加减柴胡温经汤治疗围绝经期肝郁阴虚夹瘀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6例围绝经期肝郁阴虚夹瘀型失眠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坤泰胶囊治疗,观察组予加减柴胡温经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改善状况,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减柴胡温经汤治疗围绝经期肝郁阴虚夹瘀型失眠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IL-6、IL-1β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且不良反应少。
2023年01期 v.4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