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项颗从神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韩琦;刘寅;艾春玲;项颗;

    项颗教授基于从神论治理论,从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延缓进展的角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神明之体受损,神机失用,在临证时,应以动态的演变规律来全面客观地着手AD的治疗,补中有施,缓中有急。在从神论治的治疗原则下,或治以填精养神,或治以开窍醒神,或治以补肾安神,或治以养心调神,从而延缓AD的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年12期 v.42 1365-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型肥胖人群的中医干预技术研究

    赵明;姚璠;阮征;张程伟;赵为民;

    目的 通过对腹型肥胖人群给予中医健康管理方案,观察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等指标的变化,验证在治疗方面增加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重要性。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的腹型肥胖人群5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给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的腰臀比、体质量指数判定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给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腹型肥胖人群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控制腹型肥胖人群体质量,验证了在治疗方面增加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重要性。

    2022年12期 v.42 1370-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从“左寸沉细者怔忡不寐”探析脉证相参对失眠疾病诊疗的意义

    巩祥贺;何平鸽;吴辉;

    高速的社会发展使失眠疾病呈现高发态势,诸多失眠患者表现为“心阴血虚”的病态,且这类患者多出现左寸脉沉细的特征性脉象。临证时依靠良好的脉诊能力往往能做到驭繁为简、蔓引株求,该文以“心阴血虚”不寐为例,将其特征脉象“左寸沉细”作为切入点追溯该型“不寐”的因机证治,从而探讨脉诊对失眠疾病处方用药以及判断病情演变的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12期 v.42 1373-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肝脾-冲任同调”论疏肝健脾方干预乳腺癌患者肠道菌群与肿瘤脂质微环境对话

    刘佳楠;刘立萍;李然;

    肠道菌群和肿瘤脂质微环境对话与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妇人以冲任为本,冲任之为病多责之于肝脾,土虚木乘、冲任失调是乳腺癌发生与发展的核心病机。丹栀逍遥散可以“肝脾-冲任同调”,可能部分通过干预肠道菌群与肿瘤脂质微环境对话,从而影响乳腺癌的进展与转移。

    2022年12期 v.42 1377-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以九味羌活汤为例解析辨经论治法的用药规律

    江明霞;王超杰;程光宇;程为平;

    经络辨证是中医经典的辨证理论之一,是根据经络循行分布,确定病变具体位置和与之关联的脏腑,从而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的治疗理论。该文从辨经论治源流考、其理论的代表方剂九味羌活汤的组方规律以及辨经论治临床新用3方面,挖掘古方辨经论治理论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从而加强对古方及古法的认识,以期更好的采用及传播古法及古方指导现代临床应用。

    2022年12期 v.42 1381-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胖病证治探源

    马金针;崔为;

    黄胖病在现代医学范畴中被归为钩虫病、贫血及脾胃虚损性疾患。古代医籍文献中对于黄胖病的记载极为丰富,但在病名问题上,与黄疸、虚劳等病存在诸多混淆,需探寻黄胖的相关古病名及病名间的演变规律。通过搜集与梳理历代医籍文献,理清古代各医家对于黄胖病因病机的认知,总结其治疗原则和方法。可以丰富和完善学界对黄胖病发生发展的认识,对现代治疗积滞、钩虫病、贫血等虚损性疾病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2年12期 v.42 1385-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韩旭从虚、瘀、郁论治老年性痴呆经验探析

    毕雪梦;韩旭;

    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性痴呆发病病机总属肾虚、血瘀、气郁交杂为病。肾虚无以充髓益脑,为致病之本虚,郁瘀相搏为致病之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当从虚、瘀、郁入手,补肾益髓充脑、化瘀行郁开窍,兼顾标本缓急,明辨寒热虚实,临证拟方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效果颇佳。

    2022年12期 v.42 1390-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运用张鸣鹤教授清热除痹学术思想治疗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江梦瑶;张华东;陈锐;

    结合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中医病因病机,传承全国名老中医张鸣鹤教授“清热除痹”学术思想,以异病同治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根本,将本病分为风寒痹阻、湿热入络、热入营血、痰浊瘀阻、气血亏虚5型,将其名方“疕方”灵活应用,选方用药讲究精准,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在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元化、疗效更佳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v.42 1394-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力群多维度辨治儿童肺系疾病的临证思路

    陈海鹏;吴力群;

    吴力群教授根据五脏系统,天人相应等中医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恢复小儿肺脏生理功能为治病核心要义,提出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3个维度。即针对肺脏单独为病者,注重恢复肺脏清虚;针对肺脏兼别脏为病者,协调肺脏与脾脏、心脏、肾脏、肝脏之间的平衡;针对岁金之太过与不及加于人身脏腑且使之失和者,“抑其太过、扶其不及”以调和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22年12期 v.42 1398-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维昌“三位三重三才”辨证用药体系思路探微

    蒋高锋;亓丁;李呈佳;王硕琪;李红梅;

    王维昌深究医理,首重阴阳,本于医经,权衡辨证,重视妇人气血。且勤求古训,法古创新,总结“三位三重三才”辨证用药体系。“三位”即“三位一体”:“定性-定位-定向”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系统用药思维;“三重”即“三重为攻”:重用刚烈猛峻之剂,重温补通利之法,重视血肉有情之品;“三才”即“三因制宜”: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三因辨则。本文对王老“三位三重三才”辨证用药体系思路进行浅析并做阐述,力求把握其辨证用药思想的具体内涵及现实意义,以求更好地指导、运用于临床。

    2022年12期 v.42 1402-1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锐从“寒”论治糖尿病经验

    杨晗;陈锐;

    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陈锐教授师从仝小林院士和南征教授,启古通今,基于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针对现代糖尿病病机变化,提出“阳虚致寒”的糖尿病病机,认为大气亏虚之寒,脾胃阳虚之寒,气滞血瘀之寒,阴精不固之寒是糖尿病之“寒”的四大主要病机,建立以益气通络,祛浊扶阳为治疗大法的糖尿病治疗思路,认为治当壮真阳而祛浊阴,疗阳虚之本,化阴邪之围,除虚热之标,攻补兼施。

    2022年12期 v.42 1407-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基于舌诊客观化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诊断模型的构建研究

    朱英豪;程思文;周佳慧;魏丽娜;

    目的 基于舌象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在现代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基础上,探讨舌象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闭肺证之间的联系,为中医药防治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新诊断思路。方法 纳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病例450例,分为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组、肺炎喘嗽非痰热闭肺证组、正常组,通过舌诊仪对3组的舌象资料进行客观化判定,构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诊断模型。结果 将3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得出,舌色及苔色的客观参数R、G、B的P值均<0.05,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舌色RGB值分别在(115.09±12.63)(74.89±11.79)(71.10±7.41),苔色RGB值分别在(108.64±7.29)(80.20±9.37)(76.21±7.20)间的肺炎喘嗽患儿可诊断为痰热闭肺证,与非痰热闭肺组、正常组间舌象有显著差异。结论 舌诊客观化下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舌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12期 v.42 1411-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四君子颗粒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刘继民;李丽杰;李振宇;刘通;李萌;王檀;

    目的 探讨加味四君子颗粒剂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予加味四君子颗粒剂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疗法的形式以四肢联动为主;对照组40例,每日给予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每日1次,每次吸入量为18μg。疗程均为4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6MWT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mMRC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EV_1%pred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 加味四君子颗粒剂联合运动疗法可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患者FEV_1%pred,明显降低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次数,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方案、新思路,值得推广。

    2022年12期 v.42 1414-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加味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证抑郁焦虑、生命质量、炎症标记物及肺功能的疗效观察

    孙锦贤;余静珠;屠春林;胡建荣;朱丽萍;

    目的 观察加味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证患者抑郁焦虑、生命质量、炎症标记物及肺功能的疗效。方法 81例支气管扩张慢性持续期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1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中药加味桔芩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抑郁焦虑、生命质量、炎症标记物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汉密顿抑郁评分表(HAMD)、汉密顿焦虑评分表(HAMA)、抑郁自评分表(SDS)、焦虑自评分表(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的肺部症状、疾病影响、活动限制评分和SGRQ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l)、一秒率(FEV_l/FVC)、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水平均无改善(P>0.05)。结论 加味桔芩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证效果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炎症标记物水平并改善肺通气功能。

    2022年12期 v.42 1418-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右向左分流性偏头痛研究

    牛萍;于子乔;马春玉;王旭;

    目的 通过调查100例右向左分流(RLS)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探讨右向左分流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并探讨血脂水平与中老年人右向左分流性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 对患者性别、年龄、中医体质、右向左分流类型、VAS评分、共患疾病等数据进行分析。并选取右向左分流性偏头痛患者为试验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清中TC、TG、LDL-C的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年龄35.37岁,男性25例,女性75例;右向左分流小型55例,占比最多,大型34例,中型11例;中医体质中,气郁质、血瘀质和痰湿质患者居多;VAS平均4.57分。且右向左分流性偏头痛组TC、LDL-C水平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组TG水平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青年女性是右向左分流偏头痛发生的主要人群。气郁质是右向左分流偏头痛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痰、瘀是右向左分流偏头痛患者常见的兼夹体质。TG可能是影响偏头痛的因素。

    2022年12期 v.42 142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减毒增效汤防治HER-2阳性乳腺癌经分子靶向治疗后糖代谢异常

    张红艳;施阳;周莉娜;

    目的 观察减毒增效汤防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经分子靶向治疗后糖代谢异常的疗效。方法 将96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DC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减毒增效汤治疗。记录2组化疗期间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血糖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标变化。并统计化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化疗期间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45%(4/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4%(11/62)(P <0.05)。与化疗前比较,2组化疗第3周期、第6周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较高(P <0.05),且化疗第3周期、第6周期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化疗前比较,2组化疗第3周期、第6周期血浆IL-6较高(P <0.05),且化疗第3周期、第6周期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化疗临床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减毒增效汤可显著降低HER-2阳性乳腺癌经分子靶向治疗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减毒增效功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2022年12期 v.42 1426-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壮骨活血方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型)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林强;苟波;于继岗;霍小静;白明华;

    目的 探讨壮骨活血方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型)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联合壮骨活血方服用6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6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腰膝酸软、腰脊刺痛、下肢无力、走路吃力、耳鸣头晕)、左股骨颈骨密度、腰椎L_(2-4)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水平,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2组治疗6个月后腰膝酸软、腰脊刺痛、下肢无力、走路吃力、耳鸣头晕积分,β-CTX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6个月后左股骨颈骨密度、腰椎L_(2-4)骨密度,PINP、BALP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9/44),高于对照组的68.2%(30/44)(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壮骨活血方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够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型)患者骨代谢指标,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

    2022年12期 v.42 1430-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风冷式光谱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高险峰;王龙;李春禄;张义龙;徐百灵;许文迪;方得祚;

    目的 对风冷式光谱冲击波(失眠)治疗仪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将12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分为2组,治疗仪组(n=60)采用风冷式光谱冲击波(失眠)治疗仪治疗;针刺组(n=60)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仪组有效率为93.3%,显效率为83.3%;针刺组有效率为81.7%,显效率为65.0%。2组显效率、有效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治疗仪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 <0.01);治疗仪组依从率为96.7%;针刺组依从率为83.3%,2组依从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风冷式光谱冲击波(失眠)治疗仪是一款新型失眠治疗仪器,用其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2022年12期 v.42 1435-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基于PI3K/AKT/Gsk3β/p53信号通路探究解毒益智方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神经毒性保护作用机制

    冯丽娜;温泉;王杰;王琦;张馨月;黎明全;王庆伟;

    目的 基于PI3K/AKT/Gsk3β/p53信号通路探究解毒益智方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神经毒性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以解毒益智方含药血清作为治疗药物。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益智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毒性;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WB)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0μmol/L Aβ25-35为阿尔茨海默病最佳诱导浓度;10%解毒益智方大鼠含药血清为最佳干预浓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密度较小,无明显触角,形态类似圆形,且PI3K、p-Akt蛋白表达下调及GSK3β、p53蛋白表达上调(P <0.05);与模型组相比,解毒益智方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增多,细胞悬浮死亡现象好转,以高剂量组效果显著;解毒益智方各剂量组PI3K、p-Akt蛋白表达上调及GSK3β、p53蛋白表达均下调(以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 <0.05)。结论 解毒益智方可通过调控PI3K/AKT/Gsk3β/p53信号通路,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神经毒性起保护作用。

    2022年12期 v.42 1439-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宣痹通瘀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丁云录;唐皓洁;吕喜月;李晓兵;刘迎辉;

    目的 研究宣痹通瘀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宣痹通瘀胶囊组、宣痹通瘀+LY294002组以及阳性对照药通心络胶囊组。各组动物每日给药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实施肋间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下降支,缺血30 min后松解结扎线进行再灌注2 h,建立NAFLD大鼠动物MIRI模型。检测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EDP、±dp/dtmax;血清酶学指标CK-MB、LDH、SOD、c Tn活性以及MDA含量;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宣痹通瘀胶囊3.2 g/kg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DH、c Tn I、CK-MB含量显著降低;可明显升高LVSP、+dp/dtmax;可以明显减小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有明显改善;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分别与MIRI模型组比较,P <0.01或P <0.05。结论 宣痹通瘀胶囊预防性给药后,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22年12期 v.42 1445-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院士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痛验案1例

    周凌;鲍婷婷;罗金丽;王涵;

    骨转移癌痛是癌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以WHO阶梯镇痛法为主,但受限于耐药与药物不良反应。仝小林院士从态靶同调角度出发,围绕一则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痛病例,提出此患者以“虚、老态”为本,兼郁热,癌毒、瘀血为标,故发诸症。治疗时首治其标,缓求其本,将中医传统临床诊疗思路与现代医学中的疑难问题有机结合,拨开表象,揭示疾病本质,把握病机核心,态靶同调、量效并举,展现了态靶理论指导下的疑难病辨治过程。

    2022年12期 v.42 1449-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方药纵横

  • 淫羊藿及其相关提取物质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崔镇海;于斌;李书博;金美英;魏敏章;尹宏兵;赵文海;

    对近些年有关淫羊藿及其相关提取物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淫羊藿、淫羊藿苷以及联合运用其他疗法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s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但目前关于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仍存在很多问题,今后研究应需设计大规模严谨性强的临床试验以探究其具体效果,并且淫羊藿及其复合物还需大规模方药量效验证。今后相关研究应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以及中医诊治的前瞻性。

    2022年12期 v.42 1453-1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温阳强心颗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原黛;刘群;朱姝悦;刘畅;王冰梅;王微;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温阳强心颗粒复方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找出温阳强心颗粒复方12味中药所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n Cards数据库中筛选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靶点,找出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应用Matescape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富集分析,揭示温阳强心颗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了65个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温阳强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涉及(PI3K)-Akt、IL-17、TNF、HIF-1、AGE-RAGE等信号通路。结论 温阳强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多组分来实现的,用温阳强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22年12期 v.42 1458-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针灸推拿

  • 刃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纪晓东;李旭东;方爱仙;陈利群;蒋宁峙;柴林巧;牧佑志;

    目的 观察和评价刃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行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温针灸治疗,每次30 min,每2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Lequene&Mery严重度指数评分、滑膜厚度及髌上囊积液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Lequene&Mery严重度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滑膜厚度及髌上囊积液深度均小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滑膜厚度及积液深度均较对照组减少(P <0.05)。结论 电针治疗和刃针结合温针疗法都对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刃针结合温针灸治疗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滑膜厚度及髌上囊积液深度方面效果更佳。

    2022年12期 v.42 1463-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毫火针疗法对脾虚型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腹围、腰臀比影响的临床研究

    苏南;吴珺;

    目的 观察毫火针治疗对脾虚型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腹围、腰臀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脾虚型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治疗。治疗16周后,记录体质量、腹围、臀围、腰臀比、中医证候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腰围、腰臀比优于对照组(P <0.05)。在中医证候评分中,治疗组在“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等主症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毫火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脾虚型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2022年12期 v.42 1466-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治疗卵巢癌及并发症的优势分析

    黎卓涵;王艳萍;蔡娱飞;

    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已进展至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极易复发,使卵巢癌治疗愈加棘手。近年来,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在治疗卵巢癌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化疗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卵巢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治疗4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卵巢癌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卵巢癌及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

    2022年12期 v.42 1469-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析肠道菌群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影响

    金世峰;周建华;刘焜剑;隋楠;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多见老年患者。脾肾两虚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脾肾两脏分别为人体先天、后天之本,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二者维系。肠道菌群的失调能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且常与脾肾两脏相互影响。本文将从“脾肾相关”理论出发,探析肠道菌群对于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影响,为老年功能性便秘从脾肾论治提出理论依据,为中医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拓展思路与方法。

    2022年12期 v.42 1473-1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给药系统在经皮给药中的研究进展

    金媛媛;周栩妍;陈江丽;姜坦;陈然;李弘鹏;金叶;卓越;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者与患者对于药品如何降低药物刺激性,减少不良反应、用药次数和提高患者的用药顺应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药物剂型的选择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的关键。经皮给药具有避免首过效应,减少不良反应、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等优点,传统的经皮给药剂型(如软膏剂、贴剂等),药物不易透过皮肤组织进入体内血液循环,为了克服药物经皮渗透效率低的缺点,新型给药系统在经皮给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脂质体、类脂质体、醇质体、传递体以及微乳等常见新型给药系统在经皮给药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几种新型药物载体的结构组成、特征、优缺点及其应用现状,为其在临床、药品、美容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12期 v.42 1477-1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2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