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刘伟胜教授治疗胃癌经验

    王盼盼;邓宏;廖桂雅;甘紫胭;刘伟胜;

    刘伟胜认为胃癌多因脾胃损伤、正气亏虚,加之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外感六淫等致病邪气聚积而成之癌毒侵袭所致,正虚是发病的本质因素,癌毒是致病的直接原因,证属标实本虚,病位在胃,与脾、肝、肾有关。治疗上强调扶正培本,攻补兼施,调畅情志;善用峻猛攻伐之品攻克癌毒,酌加搜剔走窜之虫类药物。辨病、辨证相结合,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22年11期 v.42 1241-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基于“脾肾亏虚”探讨肠道微生物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

    吴桐;张艺缤;张冬梅;卢靖;兰天野;吴雷;刘淼;陈助明;王健;

    肠道微生物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不仅与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也在一些自身免疫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医“脾肾亏虚”的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与重症肌无力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对于从脾肾防治重症肌无力有重要意义。肠道微生物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为中医药防治重症肌无力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2022年11期 v.42 1245-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饮、瘀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

    王谦鑫宏;刘俊楠;成光宇;苏文龙;赵冬雪;赵东凯;

    研究发现,饮、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肺脾肾等脏腑虚损,阳气不足,易生寒饮,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使饮邪凝聚,瘀阻脉络。逐饮化瘀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

    2022年11期 v.42 1251-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策略初探

    高宏伟;韩继成;邓伟;王建宇;于东旭;齐万里;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多变,目前临床缺乏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通过查阅文献及总结临床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外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医、西医指南,确定根据患者不同疾病分期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策略。确定初期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医传统治疗、中期采用膝关节镜/针刀镜微创联合截骨术结合中医传统治疗、晚期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传统治疗的阶梯化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2022年11期 v.42 1255-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从郁、热、虚、损演变规律认识性早熟

    段娟;刘莱莱;

    性早熟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性早熟的自然演变过程同样经历郁、热、虚、损4个阶段,分别代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同阶段病机及证候表现不同,如郁的阶段主要表现为痰湿壅滞证、肝郁气滞证,热的阶段主要表现为痰热互结证、肝郁化火证,虚的阶段主要表现为阴虚火旺证、脾虚肝郁证、上热下寒证等。不同阶段治疗原则亦有差别:郁的阶段以理气化痰、开郁清积为治疗根本,热的阶段以清热泻火为主,虚的阶段则虚实并重,滋阴疏肝和中、益肾养元壮骨为本。因此,对性早熟的论治应把握其全貌,明确其发展阶段,根据疾病的自身发展规律分阶段辨证论治。

    2022年11期 v.42 1259-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晋翔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肺结节经验

    丁璐;杨晋翔;陈周燕;张春花;赵亚亭;朱冰冰;周钰苑;

    杨晋翔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肺结节的发生发展与脾肺气虚、气机郁滞、湿邪痰浊、瘀毒内阻密切相关,故治疗上常采用补养脾肺、调气通降、祛湿化痰、化瘀解毒之法。

    2022年11期 v.42 1264-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鸣鹤教授清热解毒法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曹培晨;付新利;

    张鸣鹤以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诸多中医经典论述,提出了“热毒致痹”这一独到见解。组方用药清热解毒贯彻始终,活血通络、调护中焦、调补先天,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2年11期 v.42 1269-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宫晓燕教授“久咳从喘治”病机探讨

    高滢;宫晓燕;王爽;

    宫晓燕认为久咳的病机多涉及“风”“虚”“痰瘀”等方面,治疗首推祛风宣肺、熄风解痉、温肺化痰。因其与喘病的病机及治则多有相似,故提出“久咳从喘治”,理法方药,辨证思用。

    2022年11期 v.42 1273-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永烈以脉为主辨治偏头痛

    刘美斯;王一程;赵仕博;林婧婧;刘雪颖;符浩楠;赵永烈;

    偏头痛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疼痛为特点,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非特异性镇痛药难以有效改善病情。中医药治疗偏头痛历史悠久,脉象为辨治关键。以脉象为主遣方用药,随症加减,临床收效甚佳。弦脉以疏,滑数以清,浮紧以散,沉涩以补,常用散偏汤、温胆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其中黄芪、川芎、白芍等适投重剂以益气、活血、止痛,半夏、附子等不拘常量以化痰、温经。

    2022年11期 v.42 1276-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风运用“升补化通清”五法辨治难治性偏头痛

    张燕;曹方;林雪宇;马源;张文风;

    张文风教授认为,难治性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与“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有关,病机关键是病损后天致清阳不升,阳之气化不足而致阴浊内生,痰浊、瘀血阻滞脑络而成,临证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原则以扶正祛邪为主,予“升清阳、补元气、化痰浊、通经络、清虚热”等五种综合治疗方法,派方遣药时统筹全局、五法并用,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共同增效,为丰富难治性偏头痛的中医论治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2022年11期 v.42 1280-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卒中后抑郁障碍评价工具的国际应用现况

    童若一;张鑫宇;王彩薇;吴大嵘;王宇峰;万赖思琪;陈建斌;蔡坚雄;

    目的 为卒中后抑郁评价工具选择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和分析Pubmed等数据库文献中相关评价工具的应用情况。结果 常用工具包括量表、实验室及影像学评价三种,以量表应用最广泛,其中卒中人群抑郁量表尚未体现其评价优势,而一般人群抑郁量表的适用性更高;实验室和影像学评价工具少量用于科研或辅助评价。结论 目前该领域评价工具种类较多,缺乏规范的选择指引,降低了相关研究结果的共性价值。有必要深入对比研究这些工具的测量特性、选择偏好等内容,以提升工具选择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022年11期 v.42 1284-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固肾降浊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黄瑜坤;郑爽;郭晓媛;贾晓蕾;田震;王友;周洛卿;吕翠岩;刘铜华;

    目的 观察固肾降浊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196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95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固肾降浊法中药方,12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1%,86/101)高于对照组(71.6%,68/95)(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24 h UT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肾功能指标BUN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HbA1c%较对照组低(P<0.01),血脂指标TC、TG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肾虚浊毒瘀阻型患者采用固肾降浊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24 h UTP、HbA1c%、TG、LDL-C水平降低显著,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22年11期 v.42 1290-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补中益气汤治疗肺癌康复期癌因性疲乏

    姜爱萍;仲巧玲;杭燕;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肺癌康复期癌因性疲乏(CRF)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康复期癌因性疲乏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知识宣教、心理干预和饮食指导等基本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总评分、疲乏自评量表(PFS)评分(行为疲乏、情绪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血清内分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or)],统计观察组用药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症状积分、PSQI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及次症症状积分、PSQI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FS评分各维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FS评分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CTH、TSH均显著低于治疗前,Cor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ACTH、TSH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o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补中益气汤治疗康复期肺癌癌因性疲乏,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疲乏症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紊乱,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42 1294-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加味茯苓甘草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应卫真;夏娟;

    目的 探讨加味茯苓甘草汤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价值。方法 选择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氧疗、祛痰、运动康复训练、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茯苓甘草汤。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CD4~+、CD8~+及CD4~+/CD8~+)、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最后分析其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06%,57/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48/64)(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TT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 加味茯苓甘草汤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治疗能改善CD4~+、CD8~+及CD4~+/CD8~+水平,提高PT、APTT、TT,治疗效果明显。

    2022年11期 v.42 1298-1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固冲止血汤对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杨东艳;肖西峰;田颖;

    目的 探讨固冲止血汤对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2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冲止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出血控制情况、月经周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月经周期、月经量、宫内膜厚度、PT和APT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快速控制出血率和快速完全止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42/46)高于对照组(71.74%,33/46)(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固冲止血汤可调节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月经紊乱状态,改善凝血功能指标,能够快速控制出血,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2年11期 v.42 1302-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自拟醒脾养胃中药膏治疗儿童厌食症

    梁京;张英博;李楠;王洪岗;

    目的 观察自拟醒脾养胃中药膏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厌食症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醒脾养胃组,各49例。对照组予白苓健脾颗粒治疗,醒脾养胃组予自拟醒脾养胃中药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积分,检测2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及神经肽Y(NPY)、促食欲素、瘦素水平,记录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体质量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醒脾养胃组血清T_3、T_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促食欲素、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瘦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醒脾养胃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醒脾养胃组体质量及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醒脾养胃组总有效率(91.84%,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37/49)(P<0.05);2组进行肝、肾、心功能检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醒脾养胃中药膏治疗儿童厌食症,可显著改善患儿体质量,减轻厌食、食量少等症状,并可促进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安全性高,机制可能与改善患儿瘦素、NPY等食欲调节因子有关。

    2022年11期 v.42 1306-1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

    陈红岭;王坤;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和清热利湿解毒法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观察组,各32例。2组均治疗2周。统计2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神经肽、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2/32)低于观察组(90.63%,29/32)(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清P物质(SP)、炎性因子水平及外周血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及外周血CD4~+水平、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功能与神经肽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2022年11期 v.42 1310-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积雪草酸对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杨越;潘燕;王枚;丛丽娜;

    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功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5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积雪草酸-L组(50 mg/kg),积雪草酸-M组(100 mg/kg),积雪草酸-H组(200 mg/kg)。各组通过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后给予积雪草酸治疗。3 d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循序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开展梗死体积、脑水肿、血脑屏障完整性检测,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试验。结果 与脑缺血组相比,积雪草酸可明显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5),减少伊文思蓝穿透量(P<0.05)、脑水肿程度(P<0.05)、脑梗死体积(P<0.05)。积雪草酸可增加大鼠缺血区CD31/Ki67双阳性染色(P<0.05),且脑组织中VEGFA与Ang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Claudin-5与ZO-1表达增加(P<0.05)。结论 积雪草酸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提高VEGFA与Ang1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帮助血脑屏障结构的修复。

    2022年11期 v.42 1314-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的调控作用研究

    王镌;李玥;蒋伟;王宁;

    目的 探讨电针“夹脊穴”调控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 60只Wiste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将3组再分为治疗7 d与28 d 2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重物坠落法(WD)制备SCI模型,造模成功后,夹脊电针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7 d和28 d,采用BBB评分量表和斜坡试验评价大鼠后肢功能、平衡功能的恢复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中Brdu的阳性表达,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AMPKα、HDAC5、HIF-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7 d与28 d后BBB评分和斜坡角度明显降低,脊髓组织病理损伤严重,Brdu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HIF-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AMPKα和HDAC5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经夹脊电针治疗7 d与28 d后,大鼠BBB评分和斜坡角度显著升高,脊髓组织损伤明显减轻,Brdu的阳性细胞数及HIF-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进一步上调,同时明显上调了AMPKα和HDAC5的蛋白及mRNA水平(P<0.01)。结论 夹脊电针治疗可能通过促进脊髓组织中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活化,介导损伤组织血管新生,改善SCI脊髓形态,恢复运动功能。

    2022年11期 v.42 1319-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院士治疗水厥证验案1例

    陈科宇;唐程;高泽正;王涵;

    水厥证属中医“厥证”范畴,以饮水后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仝小林院士认为,水厥证为多病因疑难疾病,在现代医学无明确诊断且无具体病理指标靶向干预的情况下,中医态靶同调可发挥优势。宏观治疗以健脾利湿活血为法,调其“湿态”内环境,微观治疗兼顾关键“症靶”进行打靶,改善饮水后晕厥、水肿等临床症状,把握方药量效,收效明显。

    2022年11期 v.42 1325-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论黄芪主痈疽久败疮

    申艳;王可彬;杜雅薇;吴圣贤;

    黄芪为“疮家圣药”,有“补气之长”,从古至今在医学界占据重要作用。随着黄芪功用的不断演变,其补诸虚劳损治小儿百病之功日趋凸显,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痈疽久败疮之功效逐渐淡化。事实上,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现代医学药理作用研究,均表明黄芪在痈疽及难愈疮面诸疾方面疗效颇佳。

    2022年11期 v.42 1329-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栀子保肝和肝毒性双重作用研究进展

    李春楠;吕经纬;兰梦;程端端;赵峻璐;张辉;

    栀子为临床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消炎等功效,但近年研究发现栀子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剂量较大或服用不当对肝脏影响较大。栀子既保肝又伤肝,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总结,对栀子在护肝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进行概述,阐明栀子物质基础和机制,为其合理安全应用及临床配伍提供一定参考,充分发挥药效而避免其不良反应。

    2022年11期 v.42 1337-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1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推广应用研究

    严振;孙武权;沈国权;朱清广;房敏;纪清;盛锋;朱烱伟;罗永宝;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医院不同医生使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0家不同类型医院推拿科挑选20名医生进行脊柱微调手法培训,考核合格后用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每周3次,共4周,共收集了273例病例,然后分析不同医院医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组间VAS、NDI、SF-36的差异。结果 各医院患者治疗前比较,三个观察指标VAS、NDI、SF-36等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三个指标VAS、NDI、SF-36等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岳阳医院(A组)与4家三、二级中医院(B组)、5家社区医院(C组)治疗后相比,VAS、NDI、SF-36等评分差异及各组之间临床疗效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手法简便快捷,操作流程标准规范,经过培训,手法操作者的临床使用具有同质性,值得广泛推广。

    2022年11期 v.42 1341-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尺胫针加电针合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前列腺素E2、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立颖;张健;王向向;柴雪姣;郭会敏;

    目的 分析尺胫针加电针合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前列腺素E_2、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分别给予电针合熏蒸治疗和尺胫针加电针合熏蒸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血清前列腺素E_2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76.74%(P<0.05)。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E_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尺胫针加电针合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清列腺素E_2水平,疗效较好。

    2022年11期 v.42 1345-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针药联合“预培其损”辅治反复种植失败辨治思路

    王肖;黄鲜菊;董方莉;

    针药联合辅治反复种植失败的辨治思路:孕前“未病先防”,针药联合,以补肾健脾、疏肝养血、调理冲任为主,同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孕后补肾固胎,益气摄胎,治病与安胎并举。同时嘱患者调畅情志,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反复种植失败的防治始终。

    2022年11期 v.42 1350-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陈顺泰;郑红刚;花宝金;

    肺癌作为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治疗上存在诸多难点有待突破。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疗法是目前主流治疗方式,但对于免疫力低下、不良反应明显或是不耐手术的病人效果甚微。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独特优势的医疗体系,已成为肺癌辅助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肺癌的发生发展甚至转移均与“痰”密切相关,化痰法是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基本治法之一,在肺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特色,通过与益气、清热、健脾、逐瘀、扶正等方法相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可对控制或延缓肺癌的发生发展甚至转移起到积极作用。

    2022年11期 v.42 1353-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探析抑郁症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樊帅;金红;高美云;高敏香;齐泰煜;梁莹;钱家坤;谢雨虹;李光英;张敏;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不明、致病因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日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为国家医疗支出增添了巨大负担。近些年,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成熟,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探索广泛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阐明其发病机理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回顾既往的研究报道,本综述着眼于抑郁症生物标志物主流假说,从脑组织、脑脊液、海马组织、下丘脑、外周血、尿液、肠道菌群对其中潜在标志物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拓宽对抑郁症生理病理机制的认知。

    2022年11期 v.42 1359-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