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锴;林盛毅;吴娅妮;
目的 观察自拟方调中复胃汤治疗脾虚气滞血瘀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脾虚气滞血瘀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调中复胃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82.9%,29/35)(P<0.05);治疗组胃镜检查有效率(91.4%,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85.7%,30/35)(P<0.05),病理检查有效率(88.6%,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27/35)(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复胃汤治疗脾虚气滞血瘀型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
2022年07期 v.42 785-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林;孙元鹏;杨军;濮忠建;王亚军;
目的 探讨清肺解毒汤联合百合固金汤防治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RP)的效果。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部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肺解毒汤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比较2组放疗期间及放疗后6个月内RP发生率(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化),对比放疗前、放疗6周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及放疗前、放疗6周后、放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并比较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6周后,2组血清CRP、PCT、TNF-α、TGF-β水平高于放疗前,观察组血清CRP、PCT、TNF-α、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6周后,观察组CD3~+、CD4~+大于放疗前,对照组小于放疗前,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放疗6周后、放疗后6个月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解毒汤联合百合固金汤应用于肺癌放疗患者可降低RP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2年07期 v.42 78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勃;卢霞;刘海阳;刘娜娜;王华中;
目的 观察温补脾肾法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出现腹泻症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ICIs治疗并出现相关II级腹泻的晚期NSCL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泼尼龙治疗,治疗组给予温肾补脾法,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腹泻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变,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疗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2组疗效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评分、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温补脾肾法可有效改善ICIs导致的NSCLC腹泻症状,临床疗效与糖皮质激素相当,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较激素治疗更具优势。
2022年07期 v.42 792-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燕妮;苗群英;郭秋野;王晓雪;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予柴胡疏肝丸+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清5-HT、NE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2hPG、HbA_1c及HAMD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HbA_1c、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NE水平均升高(P<0.05),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HbA_1c水平及抑郁症状评分,调节血清5-HT、NE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2022年07期 v.42 796-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心蕊;黄萍;张舒;路霞林;
目的 观察清利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用于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碳酸氢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利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治疗3 d后评估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肌酐(Cr)、血尿酸(SUA)]水平差异,统计并比较2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84.13%,53/63)优于对照组(66.67%,42/63)(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利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降低血清TCRP、ESR、Cr、SUA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2年07期 v.42 800-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新响;李伟明;张妙奇;焦鹏;
目的 探讨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对过敏性鼻炎患者(AR)肺功能及血清IgE、s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过敏性鼻炎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77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呼气峰值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_1)]、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四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70/78)高于对照组(79.12%,54/77)(P<0.05);2组VC、PEFR、FEV_1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C、PEFR、FEV_1高于对照组(P<0.05);2组IgE和sIgE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IgE和sIgE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安全性好。
2022年07期 v.42 804-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丽波;王睿琼;王昊;王一佼;
目的 观察益气化气养血法联合头颈部推拿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其对主客观睡眠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6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33例,头颈部推拿手法2次;实验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化气养血加减汤,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睡眠客观各项数据指标比较,睡眠主观指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指标与客观数据具有一定一致性;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化气养血法结合头颈部推拿疗效显著,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慢性失眠。
2022年07期 v.42 83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雪;石欢;马菊梅;谷秀丽;朱文增;
目的 探讨针刺单穴内睛明治疗中重度干眼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共治疗8周,随访32周。观察指标为Schirmer?I试验(SIT)值、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针刺可接受性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SIT值针刺组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OSDI评分在8周和随访时组间有显著差异。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变化在8周时没有显著差异,其中5例出现针刺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针刺单穴内睛明能显著促进泪液分泌,改善多种眼部不适症状。针灸对中重度干眼的疗效优于人工泪液。
2022年07期 v.42 83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宁;杨丽红;李雪莉;种月先;张平;李阳;陈杰;
目的 分析头针联合艾灸子母补泻对发育迟缓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发育迟缓高危儿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头针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头针组在物理治疗基础上增加头针联合艾灸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Gesell测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头针组患儿AIMS原始分数比较在俯卧位、站位方面分数均高于康复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头针组AIMS百分位25%~50%人数明显高于康复组;Gesell量表精细动作评分头针组高于康复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针联合艾灸子母补泻能有效提升发育迟缓高危儿发育水平,改善患儿发育落后情况。
2022年07期 v.42 838-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全成;刘建浩;萨仁;刘道龙;王天磊;冯星源;朱金莉;曾令慧;符海燕;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的同时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4周后,2组口眼歪斜、意识不清、言语謇涩、肢体偏瘫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4周后,2组全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治疗2、4周后低于治疗前,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且治疗4周后低于治疗2周后(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中医证候、疾病相关因子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2年07期 v.42 842-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少萍;梁超;张燕珍;张萌芮;陈义坤;欧阳礼;林明慧;
目的 分析铺棉灸结合毫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对患者血常规、疱疹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甲钴胺片、泛昔洛韦片、加巴喷丁胶囊)口服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铺棉灸结合毫火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2周后的综合疗效有效率、疱疹愈合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疼痛程度、带状疱疹病情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末梢血、局部血的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带状疱疹病情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VAS、带状疱疹病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2组末梢血、局部血淋巴细胞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铺棉灸结合毫火针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愈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降低患者末梢血、局部血淋巴细胞比例,有助于促进其病情缓解,疗效显著。
2022年07期 v.42 846-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越;原霞;郭姗姗;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DPN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评估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SCV]、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二醛(MDA)]。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67%,55/60)优于对照组(73.33%,44/6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MNSI评分、神经传导速度、2组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BDNF、IGF-1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DPN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机体氧化应激程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2年07期 v.42 850-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颖;甄玉婷;杨海波;徐朝辉;高爱民;任红;李轩;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口服中药并结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优势逐渐加大;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r评分及SS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4/100)显著优于对照组(76%,76/100)(P<0.05)。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脑梗死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和痉挛,改善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07期 v.42 85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