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缅怀任继学先生深谙国学原理 我主人随扬中医临床优势

    王永炎;

    <正>继学任先生中医学家、临床家、教育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任先生治学执教五十余年,重始源,刻苦攻读中华深邃哲理,指导临床实践,以疗效为中医命脉。生前垂教后学认真体悟洛书太极图说。宇宙寥廓幽玄,人的生命天人合德,物我合一,知行合一,“揆度奇恒,道通为一”,人身——太极之全体,寓有象数,易混沌易变,以为中医中药学理之本。联系临床诊务观象议病,易理医理相通,法于经旨,理法方药和合。先生多次引述宋代邵康节《皇极维世》:“太极一也,不动,一则生二,

    2022年05期 v.42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南征教授调散膏治疗消渴病用药经验

    祝志岳;宋超群;南征;

    南征教授认为治疗消渴病用药应重视调散膏。散膏为消渴病的核心病位,消渴病的形成不离散膏,治疗亦不离散膏。散膏为脾之副脏,调散膏治疗消渴病要重视脾经用药,并将散膏用药分为健益类、疏气类、消导类、化湿类4类,临证辨证施用。

    2022年05期 v.42 499-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肠玄府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探赜

    刘宁博;孙慧霞;袁媛;韩捷;

    肠玄府理论是韩捷教授源于刘完素建构的玄府理论而提出的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理论。该理论主要认为肠玄府的启闭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密不可分,其发病常起源于玄府启闭功能失常,并以开通玄府、理肠之性作为治病之本。在此基础上立足五脏辨证,分别从清心通玄、解郁开玄、健脾开玄、宣肺开玄、温肾固玄5个维度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开拓思维,提高疗效。

    2022年05期 v.42 503-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从气虚血瘀探讨肺纤维化的氧化应激机制

    都姝麟;顾硕;李丽荣;王丽娜;李霞;

    氧化应激反应是肺纤维化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当气虚血瘀因素存在时,易破坏机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肺纤维化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久病伤气,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留而为瘀,故气虚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以气虚血瘀为理论基础,探讨肺纤维化的氧化应激机制,在治疗上遵循益气活血化瘀的基本治则。

    2022年05期 v.42 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玄府理论新视角初探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郭玥;王旭;

    “玄府”一词始于《内经》,刘完素以此为基,提出“玄微府” “玄府闭密”等概念,最终形成全新的玄府理论体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因风邪外袭皮毛,阻滞气机,郁遏肌表,玄府腠理闭塞;内有食伤脾胃,湿热内蕴,气血瘀滞,继则血热搏结,津液暗耗,玄府衰竭自闭,终发瘙痒。临床当以开通玄府为基本治则,透邪止痒,内外兼顾。基于玄府理论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以期为临床辨治糖尿病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症提供思路。

    2022年05期 v.42 51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承宣布化”理论论治大肠癌

    韩朵朵;王新苗;李杰;

    “承宣布化”是指大肠具受承胃之营气、助肺宣发、布散吸收津液、固化粪便的作用,其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基于此理论,大肠癌分三阶段论治:大肠癌术后,正气虚耗,气机受阻,影响大肠“承”“宣”功能,治疗当顺应大肠“以通为用”之性,以调气为先,宣肺顺肠;放化疗阶段,体内气血亏虚,耗伤胃阴,津液损耗,大肠“布”之功能受损,当养胃阴,调津液,增强胃肠动力;晚期正气不足,癌邪滞留肠内,脾肾两虚,当扶正解毒,温肾健脾利湿,固化大肠。

    2022年05期 v.42 516-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从《湿热病篇》看薛生白对脉诊的认识

    曾璐;李耀辉;许建秦;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记录了16种脉象,很有湿热病特色。虚脉是湿热伤气的脉象,也代表着湿邪内阻脾阳不足;细脉不是阴虚,而是寒湿伤阳的脉象;脉细如丝或绝不是真阳外脱,而是湿热邪气内阻,表里气机不通;脉洪大而长为热重于湿的典型脉象;脉伏是脾胃之阳为寒湿所蒙,不得升越之象;数脉是湿热病中最常见的脉象,可以表现为细数、软数、滑数、脉数大按之豁然空者以及尺脉数、左关弦数等。这些代表湿热病主证的脉象,大大开阔了临床对湿热病脉象的认识。

    2022年05期 v.42 520-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论疫学术思想探析

    张林枝;崔妍;岳冬辉;

    清初温病医家周扬俊对疫病的论述有独到见解,对后世研究疫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周扬俊论述疫病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主要从运气角度认识疫病病因,发挥“三虚致疫”观点;阐发喻昌三焦传变学说,辨证认识三焦怫郁与三焦定位理论;发挥吴有性治疫学术思想,提出疫病应根据不同阶段治疗,倡导“疫邪贵乎早下”,先治疫病后顾旧疾;提出“寒凉解毒”为治疫大法等方面进行整理挖掘。

    2022年05期 v.42 52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伤寒论》中狂证现代临床应用探讨

    艾霖霞;高蕾;陈潇予;王军;

    通过对《伤寒论》中狂证相关条文以及相关方药的研究,本文以《伤寒论》狂证的病因痰、瘀进行探究,探讨狂证的病因、病机、病位,并分析狂证三方的作用机理。现今社会精神类疾病多发,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情志等因素,精神疾病患者多为痰、瘀体质,且后世医家对于狂证的论述和治疗经验多来源于仲景治狂之法,因此关于《伤寒论》中狂证的现代临床应用探讨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5期 v.42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郭维琴辨治心肌炎经验

    杨睿;梁晋普;张冬梅;

    心肌炎是各种非缺血性原因诱发心肌急性、慢性炎症病变,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本病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且多反复发作,部分会迁延难愈,可进展为扩心病、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现代医学治疗心肌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心肌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郭维琴认为,心肌炎发病关键在于“正虚邪侵”,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早期以清热透邪为主,夹湿则治以清热化湿;中、后期益气活血、补益阴阳、调养心神,清热解毒药贯穿治疗始末。本文总结郭维琴辨证论治心肌炎的思路及经验用药。

    2022年05期 v.42 5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素清从“脏腑之痰”论治痤疮经验

    安月鹏;王姗姗;刘畅;

    痤疮是临床上的常见皮肤疾病,既往针对痤疮的治疗多为肺热、湿热、血瘀等。杨素清教授通过系统分析脏腑与痰的密切关系,将不同脏腑之痰所致痤疮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方药、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依据“脏腑之痰”辨治痤疮的理论框架。同时,将针法、灸法、火针、面膜等中医外治特色疗法的治痰之道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期为临床辨治痤疮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05期 v.42 535-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珉教授治疗慢性肝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杨月艳;何晶;周珉;

    江苏省名中医周珉教授创新性地提出“肝既为刚脏,又为娇柔之脏”的学术观点,完善了中医对肝病的认识,形成了论治慢性肝病的基本大法,治疗上制其“刚”性,用药宜“柔”宜“轻”,刚柔相济,疏肝理气、顾护脾胃、活血化瘀诸法并用,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肯定的疗效。

    2022年05期 v.42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锐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周兴庆;陈锐;

    “毒”由正虚、邪盛难解而成,伏藏体内而不觉,伺机而发病且多变,严重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糖尿病肾病证属本虚标实,其标之痰瘀互结可阻碍气血生化运行,因而毒邪不解、诸药不运则难获良效,故治疗当先解毒通络。基于“毒损肾络”思想及“态靶”辨证理论,陈锐教授注重糖尿病肾病之“态”,针对痰毒、瘀毒、糖毒、脂毒、本虚等数个靶点,有机组合多个小靶方,创立“态方”——消肾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2022年05期 v.42 54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胡国华教授“三调法”治疗不孕症

    毕丽娟;胡国华;

    胡国华教授认为不孕症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均与患者体质密切相关,其主要病因病机以体质易感为本,同时与月经失调、精神因素紧密相关,提出运用“三调法”治疗,即调体、调经、 调神。非经期以调节患者体质为主,如痰湿质以健脾化痰为主,阳虚质以温补脾肾之阳为主、阴虚质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气虚质以补气养血为主,瘀血质以活血化瘀为主。经前或经期以调经为主,调经常用温经、清经、调经、通经、益经、摄经六法。调神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主要从心肝着手,在调体或调经的基础上参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等。

    2022年05期 v.42 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芎芷地龙汤联合局部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偏头痛

    车思瑶;王爱成;赵永烈;周培娟;

    目的 观察芎芷地龙汤联合局部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4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西比灵预防性治疗,观察组以芎芷地龙汤联合局部电针刺激疗法为主。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芎芷地龙汤联合局部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2022年05期 v.42 550-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通窍活血汤联合rTMS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

    牛玉莲;吴海威;支颍川;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卒中认知障碍(PSCI)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PSCI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抽签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rTMS治疗,观察组予通窍活血汤联合rTMS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维多利亚版Stroop测验(VST)、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BM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脑电图异常程度,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显效率(9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0%,28/4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V明显升高,PI、R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V明显高于对照组,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oCA、RBMT、MBI明显升高,VST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RBMT、MBI明显高于对照组,V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电图正常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联合rTMS治疗PSCI,能够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参数,促进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恢复。

    2022年05期 v.42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红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用药规律

    钟观兰;梁婧;阿依达娜·毛兰;刘琦;张红;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张红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红教授门诊月经过少的中药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熵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05首,涉及药物122味,性味以甘温类为主,主归肝肾脾经;得到用药频次>60次的有20味药,高频用药模式48个,含有16味中药;核心药物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 张红教授治疗月经过少以调肝为要,主以调补肝肾以益精血,辅以调和肝脾以生气血,并且分期论治以和阴阳;临床常用核心处方为寿胎丸、逍遥散、五子衍宗丸化裁,用药具有中正平和,动静结合,善用子类药的特色。

    2022年05期 v.42 558-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发枝应用桑皮饮加味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

    陈芳;赵璐;张静思;

    目的 观察李发枝应用桑皮饮加味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8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李发枝应用桑皮饮加味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后,2组口干舌燥、多饮多渴、心烦失眠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49/50)优于对照组(85.41%,41/48)(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李发枝应用桑皮饮加味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的,能够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2022年05期 v.42 56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张明明;郝娜;李玉玲;国赢男;肖文霞;葛俊领;

    目的 观察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桑桂双枝方湿敷加蜡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关节活动度(ROM)、上肢运动功能评测(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95/100)高于对照组(87.0%,87/100)(P<0.05)。结论 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2022年05期 v.42 56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振腹环揉法对PCPA失眠模型大鼠脑电活动及下丘脑5-HT、β-EP含量的影响

    郅晓宇;刘鹏;丛德毓;张野;刘杨圣洁;张红石;

    目的 通过实验动物脑电实验以及血清酶联免疫检测,观察振腹环揉法对PCPA(对氯苯丙氨酸)失眠模型大鼠脑电活动及下丘脑5-HT、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月龄SD大鼠18只(雌雄各半),在电极埋置术后1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n=6)。对模型组和推拿组大鼠进行PCPA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于束缚鼠板仰卧位每日1次;对推拿组大鼠进行“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治疗每日1次,连续7 d;7 d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脑电监测和血清酶联免疫检测。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δ波百分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θ波、α波、β波百分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内5-HT、β-EP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推拿组与模型组相比,δ波百分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θ波百分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内5-HT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EP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振腹环揉法对PCPA失眠模型大鼠脑电活动及下丘脑5-HT、β-EP含量有影响作用。

    2022年05期 v.42 570-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肝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研究

    谢杨益;林洪升;孔茵芝;潘爱萍;李明芬;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对肝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选CD133~+肝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133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全细胞转录组学分析mRNA表达变化;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评估mRNA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与肝癌细胞比较,肝癌干细胞中CD133~+细胞所占比例增高;肝癌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高;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干预后,肝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WNT1、GBP1、CTNNB1、STBM、PRICKLE1和JNK表达降低;WNT1、GBP1、PRICKLE1高表达组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结论 鳖甲煎丸抑制肝癌干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下调Wnt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2022年05期 v.42 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柔肝化纤颗粒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及TGF-β1、Numb表达的影响

    吕艳杭;吴姗姗;王振常;温智稀;段桂姣;符燕青;苏晓文;农小欣;

    目的 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活性氧(ROS)、丙二醛(MDA)、4-羟基壬烯酸(4-HNE)的生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Numb表达的影响,探究柔肝化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CCl_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7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阳性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予柔肝化纤颗粒低剂量(2 mg/kg)、中剂量(4 mg/kg)、高剂量(8 mg/kg)进行灌胃,每周3次,共8周。在药物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和血清。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治疗后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MDA、4-HNE含量;采用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_1、Numb的表达水平。结果 柔肝化纤颗粒可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并非呈剂量依赖型;模型组大鼠血清ROS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柔肝化纤颗粒可显著降低血清中ROS水平(P<0.05),柔肝化纤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MDA、4-HNE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柔肝化纤颗粒可明显抑制TGF-β_1、Numb的表达(P<0.01)。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及TGF-β_1和Numb表达相关。

    2022年05期 v.42 579-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山楂叶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病变及Akt/Nrf 2通路的影响

    刘书红;

    目的 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92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LF(25、50、100 mg/kg)组和维拉帕米(Ver)1 mg/kg组,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通过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10 min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0.9% 氯化钠溶液)。再灌注2 h后,硝基蓝四氮唑(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体积;苏木精-尹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行损伤评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法、钼酸铵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2)、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HLF 50、100 mg/kg组和Ver 1 mg/kg组心肌梗死体积降低,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损伤评分降低,胞膜、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超微结构病变明显改善,MDA含量降低且SOD、CAT活力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降低,p-Akt、Nrf2蛋白表达上调且NF-κB表达下调(P<0.05或P<0.01)。与Ver 1 mg/kg组比较,HLF 100 mg/kg组心肌梗死体积降低,损伤评分降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病变明显改善,MDA含量降低且SOD活力升高,TNF-α、IL-6含量降低,p-Akt、Nrf2表达上调且NF-κB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HL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和细胞超微结构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Nrf2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2022年05期 v.42 585-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院士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量白蛋白尿期验案1例

    谢伟楠;鲍婷婷;黄一珊;张莉莉;赵林华;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期时,由于需要考虑患者的心、肾功能等,使用药物时会受到限制。仝小林院士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治未病”和“络病”理论指导下,提出该病的核心病机是气虚络瘀,其病理特点为“虚、瘀、浊”,治疗上提倡将益气活血通络贯穿治疗的始终。通过对仝小林院士治疗的1例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量白蛋白尿期的整理分析,总结其临床用方、用量经验。

    2022年05期 v.42 59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广西壮瑶药的传统炮制特色

    谢锋;曾春晖;周改莲;朱华;

    广西壮瑶药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壮医瑶医虽大多喜用生药和鲜品,但也要进行必要的加工炮制以适应临床需要。本文通过对壮瑶药炮制目的、炮制辅料及特色炮制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和整理,为广西壮瑶药传统炮制特色技术的传承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2022年05期 v.42 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推拿结合运动头针对中风后痉挛患者的睡眠、抑郁、疼痛相关因素影响研究

    张野;丛德毓;汲广成;张红石;

    目的 评价推拿结合运动头针对中风后痉挛患者的睡眠、抑郁、疼痛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OT)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运动头针进行治疗,评定2组治疗前后PSQI睡眠指数量表、HAMD抑郁评定量表、VAS评分,对比疗效。结果 2组受试者PSQI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抑郁量表评定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运动头针与单纯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患者的失眠、抑郁、疼痛均有效,可改善症状,且前者优于后者。

    2022年05期 v.42 599-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研究的手法量学启示与探讨

    桑博默;卓碧芳;秦晨阳;张梦龙;邓士哲;赵晓峰;孟智宏;

    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针刺治疗在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过程中表现出确切的疗效。针刺的刺激量是起效关键。然而,目前针刺手法量学的发展在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中仍存在瓶颈,具有确切疗效的针刺手法可重复性较低,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可推广性较差,因此,在针刺手法量化的基础上,针刺手法参数的可测量性对于针灸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创新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针刺手法参数客观化测量技术发展迅速。基于此,建立针刺手法参数大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平台共享对于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及针灸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5期 v.42 603-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

    姜荣生;张晓林;张龙;谭怡;刘明军;

    目的?基于SPSS Statistics 26.0和SPSS Modeler 18.0平台,总结近10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相关文献,分析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11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识平台、维普数据库的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利用 Excel的频数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利用 SPSS Modeler 18.0对筛选出的高频使用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相关文献148篇,获得穴位处方163条,涉及腧穴142个。选穴以头项部腧穴、经外奇穴及督脉腧穴为首,核心腧穴配伍为申脉-照海、百会-足三里-神庭、百会-印堂-神庭等,聚类分析可将高频腧穴聚为4个处方组。结论?筛选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优选处方:申脉、照海、百会、印堂、神庭、四神聪、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以调神为主要治疗方法,其腧穴配伍体现了“通督养心,调神补元”的总体原则。

    2022年05期 v.42 608-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火针配合针灸疗法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行为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韩志敏;王玄;苗晋玲;

    目的 探讨火针配合针灸疗法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行为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1年5月收治的66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配合针灸疗法,为期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行为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均较治疗前好转(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配合针灸疗法能够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提高临床疗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年05期 v.42 613-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估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赵增杰;齐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估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多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以及检查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文章中列举了DPN的评分方法:神经缺陷评分(NDS)、神经症状评分(NSS)、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积分(DN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系统(MNSI);DPN的检查方法:10 g尼龙丝检查和128 Hz音叉检查等以及不同评估方法在DPN中医临床的应用效果,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将评估方法结合到中医药对DPN的治疗中,也为中医特色诊断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5期 v.42 617-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