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满意;王道成;严士海;马小东;薛刚;屈长宏;鲁月凤;殷俊;徐盛颖;王月琴;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称为心衰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难治病,王道成教授从阴阳学说论治心衰病,认为其病位主要在心,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气虚为其本,瘀水为其标,阳虚为病进之要,阴虚可为其伴随症状,后期阴阳两虚。治疗特点主要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中求阳,以平为期;因时制宜,天人相应;心神同治,阴阳相交;善用药对,阴阳相伍;长于膏方,统调阴阳。并自创“芪参益气活血方”,辨证加减,临床疗效可观。
2022年04期 v.42 40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冯志涛;邱占爽;杨新月;王之虹;
任继学教授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反复发作、治疗始效渐差主因是伏痰、伏瘀、伏寒3种伏藏邪气隐匿于脑络,且伏邪致病易损伤脾胃,使发病趋向于年轻化。本文总结任继学的学术思想,提出未病时调控身心,急性期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恢复期健脾强胃,后遗症期防治复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提供了新的临床理念,以期增进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2022年04期 v.42 405-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志云;王捷虹;杨燕燕;张大鹏;冯亚雄;
总结沈舒文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认为胃癌前病变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毒瘀交阻,病性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因脾胃气阴两虚,标实则有气滞、食积、痰湿、瘀毒之别。治疗上重视辨证施治,善转滞为通,复中焦气机;常以健脾益胃、解毒化瘀、补气养阴为大法,临证时随症加减,每获良效;同时重视心理调节,防治癌变效果显著。
2022年04期 v.42 408-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文华;吴玉坤;张佳宁;袭雷鸣;刁娟娟;潘月丽;
潘月丽教授治疗小儿疾病注重脾胃后天之本,擅用消食药。根据消食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性,辨证配伍其他方药治疗小儿诸病,一则助运药力;二则调节脾胃升降纳化功能;三则对证治疗。本文总结其辨证配伍鸡内金治疗小儿水肿、尿频,麦芽治疗小儿乳蛾、紫癜,莱菔子治疗小儿哮喘、鼻渊等六则病例,以飨读者。
2022年04期 v.42 41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杨成;韩斐;
韩斐教授认为抽动障碍合并口腔溃疡的基本病机是心神失调,风、火为其关键因素,治以调养心神、息风泻火,结合脏腑辨证施治,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2022年04期 v.42 417-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桂华;刘闪;叶晟桢;宋玮;陈明岭;
陈明岭教授认为面部皮肤屏障疾病临床辨证多为少阳胆热、太阴脾寒,提出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面部皮肤屏障疾病。活用此方上清少阳之郁热,下温太阴之寒湿,调节少阳枢机,临床效果颇佳。
2022年04期 v.42 420-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柏岩;闫冰;赵雪玮;蒋海琳;王富春;
从病因特点和针法特色两方面阐述王富春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王富春认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是小儿遗尿的常见病因病机,调胱固摄针法具有“注重手法、善用效穴、针灸并用、协调阴阳”的特点,临床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2022年04期 v.42 42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松;刘宏岩;
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排泄功能障碍的倾向,易患便秘。刘宏岩教授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及临证观察,认为老年性便秘病因以受寒、过劳为主,其根本病机为“气虚为基,阳虚湿盛,气机升降失调”,并结合“胃肠道以通畅为要”提出采用益气温里化湿法治疗老年性便秘,旨在恢复胃肠道运化、传输功能,进而改善便秘,且临证疗效显著。
2022年04期 v.42 427-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