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从苏东坡“圣散子方”谈仝小林“寒湿疫方”

    宋斌;王涵;李修洋;李青伟;郑玉娇;杨映映;丁齐又;唐爽;林家冉;

    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历史悠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使用"圣散子方"治疗寒湿瘟疫取得辉煌战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亲临武汉一线,通过对当地气候、地理的观察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诊疗,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中医"寒湿疫"的范畴,并为此创立了"寒湿疫方(武汉抗疫1号方)",广泛运用于临床,救治了大量的患者,尤其在仝小林院士所推行的防治新冠肺炎"武昌模式"中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两张名方的学习,并从疫情背景、创制过程、治则治法、药物方解、使用方法等方面对两张名方进行对比解读,加深对"寒湿疫方"的理解与运用,以期作为当代中医防治"寒湿疫"的核心成果,"寒湿疫方"能受到广泛重视与借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寒湿疫"的防治水平。

    2021年10期 v.41 1261-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从寒饮伏肺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探析

    杨凯;史利卿;季坤;马建岭;王梁敏;李扭扭;董尚娟;温绍惠;李渊;王丽云;王颖;

    中医多将咳嗽变异性哮喘归属于"咳嗽"范畴加以论治,本文认为寒饮伏肺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机之一,该病机具有内外合邪、兼夹风邪、肺脾相关,虚实夹杂的特点。临床治以疏风宣肺、温阳化饮为法,可取较好疗效。

    2021年10期 v.41 1267-1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论甘温除热法在虚热肺痿证治中的应用

    蒋於琨;杨帆;张伟;

    肺痿是一种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虚热肺痿常见,其本质离不开内伤而呈现一派虚热之象。甘温除热法由李东垣始,是一种以性甘温药物治疗内伤发热的治则。通过对前者病因的整理和后者理论的探析,认为甘温补法在临床虚热肺痿的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

    2021年10期 v.41 1270-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温病条辨》“顾护阴液”思想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胡骏;谈钰濛;倪青;

    "顾护阴液"是《温病条辨》的重要思想,本文对《温病条辨》"顾护阴液"法从三焦辨证和药味配伍的制方法则两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糖尿病"阴虚为本"的病机特点,联系临床中针对该病"阴虚"本质的治疗,解析"顾护阴液"之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2021年10期 v.41 1273-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相火理论探讨慢性咽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隋博文;乔虎;付恒财;魏常娟;

    慢性咽炎多由五志过极、饮食劳倦、情志不舒等因素,引起相火妄动离位,客于咽喉而发病。本文以"相火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相火安位"为治疗目的,从清降心火,肃降肺气,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滋养肝肾,引火归元辨证论治,达到相火安位,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津液正常输布,慢性咽炎诸症痊愈的目的。

    2021年10期 v.41 1276-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析支气管扩张

    贺梦雪;孙增涛;

    "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土之气在人体气机中的斡旋作用,以中气带动左路、右路正常升发敛降的循环轮转,以达到阴平阳秘之平衡状态。治疗支气管扩张可以"一气周流"为理论指导,使中气旺而四维圆,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具体治则包括:补中气以斡旋气机、调肝气以条达气机、通肺气以敛降气机,形成以中气健旺为轴,左路肝木正常升发,右路肺金自然敛降的循环周流来指导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及用药。

    2021年10期 v.41 1279-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三味方萃

  • 仝小林运用石膏、知母、川黄连清胃热经验

    赖杏荣;顾成娟;王涵;赵锡艳;

    胃热证常见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口腔炎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石膏、知母、川黄连三药合用以直折胃热,石膏配知母清热而不伤阴液,黄连尤善清中焦之郁热,方中石膏常用剂量为15~30 g,知母为15~45 g,川黄连为9~30 g,若胃热伤阴,可加人参益气生津,津液伤甚者,可加石斛、麦冬、玉竹、沙参。临床应用中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021年10期 v.41 1283-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仝小林运用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治疗老年哮喘经验

    杨才佳;胡翀妮;崔星;黄剑浩;王泽宇;

    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三味小方用于治疗老年肺肾虚型哮喘,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哮喘的病因之一,是风寒湿邪侵袭在表为标;其次是素体虚弱,年老体虚,肾阳虚衰在里为本,病位在肺肾、脾胃,治疗上以扶阳补肾止咳为原则。仝小林院士多用淫羊藿、巴戟天调态,温补肾阳用以固本,维持肾可纳气作用,以平喘;枇杷叶打靶,补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量方面,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常用剂量各为15 g,临床中可根据病情酌情调整用量,其最大剂量可至30 g,但须注意淫羊藿、巴戟天类激素作用对患者的影响。

    2021年10期 v.41 1286-1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金小晶用通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李湘蓝;金小晶;

    金小晶教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因以食积、气滞、寒凝为主,倡导集诸通法于治疗始终,临证活用温通助运、疏通肝气、通下积滞诸法,并合用消导法,且兼顾次症,辨证裁方,着力于改善患者症状,凸显中药的远期疗效。

    2021年10期 v.41 1289-1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抓主症入手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黄千千;刘南阳;吴陈娟;刘平;代华冬;李振华;

    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李振华教授认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详辨主症,将腹痛、腹泻与便秘作为本病的主症,具体分析腹痛的性质与发作时间,排便性状与习惯,结合整体,辨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2021年10期 v.41 1292-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伟从“金水相生”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探析

    尹玥;孙伟;丁绍芬;

    慢性肾脏病病机错综复杂,往往本虚与标实并见。孙伟教授将慢性肾脏病的病机概括为"肾虚湿热(瘀)",提出以补益肺肾,活血清利之法治疗慢性肾病,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肺肾相依的生理特点,介绍了孙师从"金水相生,肺肾同治"角度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经验,并从肺肠肾轴、粘膜免疫等角度提出相关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021年10期 v.41 1295-1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志雄用和法治疗恶性血液病经验

    罗曼;陈志雄;古学奎;蓝海;

    陈志雄教授认为"阴平阳秘""内外调和"则邪气不能侵,而恶性血液病多为气血、营卫、五脏等诸多不和导致正虚邪实,因而倡导以"和法"来进行治疗,使气血、营卫、五脏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本文对其临床使用"和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之发热、出血、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带瘤生存的相关经验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1年10期 v.41 1299-1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丛慧芳从心肝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

    宋雯;丛慧芳;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大多医家从肾论治,丛慧芳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发病机制除与肾密切相关外,心、肝在辨证论治中同样起重要作用,临证采用宁心安神、疏肝理气等治法,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防治于未然,取得颇高疗效。

    2021年10期 v.41 1302-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戴宁治疗男性不育症经验

    马焕焕;徐新宇;戴宁;李大伟;王天枢;李宏阳;陈乔;程易;

    戴宁教授认为不育症是一种受多因素调控的综合性疾病,与饮食、环境、情志、女方状况等密切相关。根据临证经验,主张将其分为肾虚型、肝郁型、脾虚型、湿热瘀结型论治,分别确立效法效方,并注重调节情志、饮食,中西方法合用,男女同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治男性不育症的理论框架,临床意义尤大。后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2021年10期 v.41 1305-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沈丕安辨治银屑病关节炎经验

    唐华燕;姚重华;苏晓;沈丕安;

    沈丕安教授认为银屑病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治疗本病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药须注重顾护脾胃。临床多见热瘀风毒证,治以凉血活血、祛风化瘀为主,常用自拟经验方红斑汤、地黄金雀根汤等。

    2021年10期 v.41 1309-1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氏妇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经验

    韩雪;黄宏丽;董莉;

    国医大师朱南孙教授系朱氏妇科的第三代传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之不孕,常常攻补兼施,七补八消,尤善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药消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病灶,同时审机夺势,适时促孕。临床治疗多分三步走,备孕前以攻为主,兼以充养气血,预培胎元;备孕期,守方治疗并补肾促孕;孕后,补肾安胎、理气化痰。

    2021年10期 v.41 1312-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从“内外通达”角度应用解肌清热、宣肺化痰法治疗COVID-19重型验案2则

    胡少丹;王檀;仝小林;李浩;王彬;仕丽;冯少华;李修洋;徐雁南;林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王檀教授及其团队根据《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结合吉林省地域特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之法,从"内外通达"角度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通过介绍2则该法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理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2021年10期 v.41 1315-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甘麦大枣汤联合栀子豉汤治疗更年期女性慢性咳嗽

    张灏;许鹤龄;吕红;陆兵;舒君;钱星佳;师董芳;余静;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联合栀子豉汤治疗更年期女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更年期女性慢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治疗组采用甘麦大枣汤联合栀子豉汤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2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咳嗽症状积分、咽疾症状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0%)低于对照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7.86%)低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联合栀子豉汤治疗更年期女性慢性咳嗽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

    2021年10期 v.41 1319-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右归丸对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钟于科;董博;袁普卫;王占魁;康武林;刘德玉;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于每日晨起服用,每日1次,每次1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右归丸汤剂口服,日1剂,分2次服用。2组均治疗1个月。评估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比较治疗前与服药3个月后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I)、血骨钙素(BGP)、β-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CTX)水平变化。结果服药3个月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NTXI、BGP、β-CTX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在服药3个月后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阿仑膦酸钠可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提高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

    2021年10期 v.41 132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早期鼻饲生大黄粉防治危重症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何晨曦;张卉;谢秀春;金暄;于瑛;吴夏颖;郭小霞;冯爱民;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危重症早产儿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符合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中晚期早产儿72例,按照2:1随机分为生大黄粉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鼻饲生大黄粉给药时间,分为出生后6~24 h内、出生后24~48 h内两组。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后开奶时间、胎粪排空所需时间、奶量达到20 mL/kg·d所需时长、住院时长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早产儿出生后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可减轻胃肠功能障碍程度,缩短治疗周期,尽早促进肠内营养,且无不良反应。

    2021年10期 v.41 1325-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0例中医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袁成波;王檀;仕丽;陈梦竹;刘琪华;

    目的?探讨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中医辨证治疗等方面的规律。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16日-3月3日通化市医院收治的70例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资料,在依据国家救治指南治疗基础上,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西医对症治疗为辅的诊疗思路,分期辨治。总结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脉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存在的新特点。结果?患者低热、咳嗽、咯痰、咽干、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症状消失率较高,舌苔、脉象好转明显。结论?采用针对个体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适症状,避免出现轻症转重症的情况,疗效颇好。

    2021年10期 v.41 1329-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恶性肿瘤伴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

    许炜茹;杨中;薛娜;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恶性肿瘤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伴痰热扰心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连续观察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卡氏(KPS)评分、免疫相关检测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HAMA评分、CD4~+、CD4~+/CD8~+比值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7.78%,优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能减轻痰热扰心型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中医证候。

    2021年10期 v.41 1333-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疏肝汤加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杨薇;郭新苗;张英泽;张美倩;刘瑞云;张玉璞;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汤加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心肝火旺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片联合柴胡疏肝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免疫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FT3、FT4、TT3、TT4、TG、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同时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1年10期 v.41 1337-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与西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清醒镇痛作用比较研究

    郭舒欣;刘步平;梁启放;齐劲;欧镭颖;杨艳芳;

    目的系统比较针刺与西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取卵术清醒镇痛的作用。方法 2021年2月10日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建库至检索日针刺与西药对IVF-ET取卵术清醒镇痛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篇,涉及患者1896例(试验组893例、对照组1003例),针刺在清醒状态下降低IVF-ET取卵术疼痛的VAS评分(P<0.01,MD=-1.28,95% CI=[-2.20,-0.37])和疼痛积分(P<0.05,MD=-1.23,95%CI=[-2.16,-0.30])方面优于西药,但镇痛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RR=1.18,P>0.05,95% CI=[0.94,1.37])。结论针刺对IVF-ET取卵术清醒镇痛的作用优于西药,但两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

    2021年10期 v.41 1341-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复方肠泰抑制小鼠结肠癌血管生成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刘静冰;李灵常;余佳霖;魏国利;姜子瑜;霍介格;

    目的?研究复方肠泰对小鼠结肠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结肠癌CT26.WT小鼠移植瘤模型,测量复方肠泰给药后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MVD,ELISA检测小鼠血清VEGF、CD44v6和MMP-2表达;RT-PCR检测肿瘤组织VEGFR2和HIF-1α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VEGFR2、HIF-1α、p-AKT和AKT的表达。结果?复方肠泰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P<0.05),抑制肿瘤组织MVD,下调血清VEGF、CD44v6和MMP-2的水平(P<0.05,P<0.01),抑制结肠癌组织VEGFR2和HIF1α的转录(P<0.05,P<0.01),抑制VEGFR2、HIF-1α和p-AKT的表达。结论?复方肠泰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具有抗小鼠结肠癌血管生成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表达和下调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2021年10期 v.41 1345-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自噬作用的影响

    申萌萌;周雨玫;吴彦辉;赵秀萍;刘雁峰;

    目的观察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自噬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4只ICR妊娠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二补助育汤组,每组小鼠6只。胚胎着床障碍小鼠模型采用米非司酮制备,每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妊娠第5天脱颈处死。计算各组小鼠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检测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Ⅱ(LC3-Ⅱ)、Beclin-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细胞中自噬小体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平均着床位点数低于空白组(P<0.05),补佳乐、二补助育汤组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小鼠子宫内膜细胞中均见自噬小体,空白组见少量自噬小体表达;模型组部分细胞有破坏、坏死,内膜发育不良,细胞内自噬小体多于其他组;补佳乐组和二补助育汤组子宫内膜腺体和血管较模型组丰富,细胞内自噬小体表达虽多于空白组,但较模型组少。模型组LC3-Ⅱ、Beclin-1蛋白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其中LC3-Ⅱ有显著差异(P<0.05);补佳乐组和二补助育汤组LC3-Ⅱ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二补助育汤组Beclin-1表达高于模型组和补佳乐组(P<0.05)。结论二补助育汤能够通过调节子宫内膜自噬作用,维持细胞稳态,从而利于胚胎着床。

    2021年10期 v.41 1350-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化瘀解毒方对HBV相关性肝癌中乙肝病毒x蛋白的影响

    俞淑娴;曾普华;郜文辉;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乙肝病毒x蛋白(HBx)是HBV引起疾病过程中的关键致病基因。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对HBV相关性肝癌中HBx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益气化瘀解毒方组、重楼皂苷I组、二甲双胍组、益气化瘀解毒方加重楼皂苷I组、益气化瘀解毒方加二甲双胍组,以HBV质粒转染HepG2的受体细胞(HepG 2.2.15)作为观察对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不同药物组对HepG 2.2.15细胞中HB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重楼皂苷I作为益气化瘀解毒方中的一部分,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重楼皂苷I对肝癌的影响。结果?益气化瘀解毒方组、重楼皂苷1组、二甲双胍组、益气化瘀解毒方加重楼皂苷I组、益气化瘀解毒方加二甲双胍组组均能不同程度下调HBx、mRNA表达(P<0.0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重楼皂苷I与HBx有较好的亲和性。结论 益气化瘀解毒方可通过下调关键致癌基因HBx的方式来抑制肝癌的发生,从而对肝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重楼皂苷I可能为该方的主要活性成分。

    2021年10期 v.41 1354-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豆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代丹;吴浩然;胡春晨;邵蒙苏;

    通过搜集古、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豆蔻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多为1.875~30 g,丸散剂用量范围为0.03~1.05 g。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豆蔻最佳剂量,如芳香化湿,治疗湿邪内盛所致血栓性静脉炎、肾病综合征等,常用3~15 g;行气健脾,治疗脾虚气滞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汤剂常用3~30 g,丸散剂常用0.03~1.05 g;和胃降逆,治疗胃失和降所致胃食管反流、化疗后呕吐等,常用1.875~1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芳香化湿常配伍藿香、苍术;行气健脾常配伍白术、薏苡仁等;和胃降逆常配伍厚朴、半夏等。

    2021年10期 v.41 1359-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茺蔚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金籽杉;韦宇;赵锡艳;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茺蔚子用量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临床用量范围为8~45 g,常用剂量8~15 g,入丸散剂量为0.042~0.059 g,外用剂量为22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活血化瘀治疗妇科疾病(月经不调、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眼科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少年假性近视眼),用量为9~30 g;平抑肝阳治疗高血压,用量为9~45 g;活血利尿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用量为15 g;清泻肝火治疗目痛,用量为0.042~0.059 g(丸、散);祛风止痒治疗瘾疹,用量为220 g(外用)。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活血调经常配伍桃仁、益母草;清肝明目常配伍车前子、丹参;清泻肝火常配伍石决明、菊花和枸杞子。

    2021年10期 v.41 1363-1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荆芥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朱瑞雪;卫若楠;曾方兴;郑仲华;

    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荆芥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临床用量为2.37~30 g,常用剂量为3~15 g,散剂中为0.006 6~2.76 g。根据疾病、症状、证型寻求荆芥的最佳用量,如散风解表治疗五官科疾病(眼轮匝肌痉挛、耳痛诸证等)、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肾系疾病、小儿热证等,汤剂多用2.37~15 g,散剂中用量为0.006 6~2.76 g;轻透升发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尿潴留、二便不通等)、化脓性中耳炎等,为3~30 g;透疹止痒治疗皮肤病(荨麻疹、面部痤疮、湿疹等),为8~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散风解表常配伍防风、连翘、金银花等;轻透升发常配伍大黄、柴胡、薄等;透疹止痒常配伍羌活、地肤子、蝉蜕等。

    2021年10期 v.41 1367-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当归道地产区及历代炮制方法考证

    王康宇;陶雪慧;刘小康;李妍;何文媛;高文义;

    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方剂中所用当归品种、道地产区以及历代炮制方法进行探讨。当归最优产区为甘肃,四川、云南、湖北等地次之。当归炮制方法不断创新,相继出现熬制、酒制、米炒、醋炒、土炒等一系列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当归炭等至今被广泛使用,但不同时期炮制方法、辅料种类及用量等有较大差异,其工艺及标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2021年10期 v.41 1371-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1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其华论治正虚邪盛前列腺癌遣方用药规律及相关机制初探

    刘德果;李姿蓉;胡金辉;陈其华;徐文静;赵姣;

    目的探析陈其华教授治疗正虚邪盛型前列腺癌的用药规律,初步探析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陈其华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专家门诊治疗正虚邪盛型前列腺癌的处方,分别采用层次、迭代两种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对陈其华教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陈其华教授治疗正虚邪盛型前列腺癌处方共337首,涉及药物94味,共聚为2类,第一类16种药物的用药剂量、使用频次、君药占比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对陈其华教授治疗正虚邪盛型前列腺癌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最终得到高频药物共16味,但药物功效涵盖温中散寒、燥湿健脾、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滋阴养血、利水渗湿等多类,足见陈其华教授治疗正虚邪盛型前列腺癌的"整体调治、扶正祛邪"原则及辨证论治的层次性、时序性与因果相关性,同时体现了陈其华教授治疗本病的制方对称性,及在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病证结合"的原则。

    2021年10期 v.41 1375-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近五年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田秀燕;覃业校;朱世婷;刘玲玲;李晓宁;

    脊髓损伤的治疗是世界性的难点和热点,中医电针疗法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其可加速体内经脉和气血运行,达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和平衡阴阳的积极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在于电针能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促进受损神经恢复;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来治疗脊髓损伤;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减少胶质瘢痕形成;通过提高BNDF、NGF和NT3的表达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增加,神经纤维的再生等。

    2021年10期 v.41 1380-1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细胞凋亡蛋白、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杨浩建;房雪;苏布衣;倪金霞;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细胞凋亡蛋白、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细胞凋亡蛋白、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脑卒中自我效能问卷(SSEQ)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OD升高(P<0.05),Caspase-3、脂肪酸合成酶(Fas)及其配体FasL、MDA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MDA、细胞凋亡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SSEQ评分升高(P<0.05),NIHSS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可通过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达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目的。

    2021年10期 v.41 1383-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从肿瘤微环境角度探讨中晚期肺癌的中医治疗

    张昱航;许鹏;

    肺癌是迄今为止发现和诊断最多的癌症,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具有低氧、低PH值及高压、高凝的特点,又是复杂、多因子机制作用的免疫场所,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背景环境。根据中医整体观类比肿瘤微环境免疫特点,其低氧酸性特点类似痰湿、高压高凝特点类似血瘀痰凝,治之当以通化,中晚期肺癌中医治疗应重视补肺、健脾、益肾扶正。

    2021年10期 v.41 1387-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1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研究进展

    解相蕊;刘春雪;张童;李慧璟;刘明军;项鑫;

    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常用中医外治法包括针刺疗法、灸法、中药外敷法、中药离子导入法、耳穴贴压疗法、埋线疗法、皮肤针疗法、三棱针疗法等。众多医家实践证明,中医外治法可以缩小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缓解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甲状腺结节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治愈率,易被患者接受。

    2021年10期 v.41 1393-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2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进展

    陈星宇;于子乔;苏卓异;赵德喜;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特色和优势的集中体现,本研究收集了近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文献,从诊断方式、治疗方案、评价标准、预防观念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诊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探索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新方法、新观点,体现我国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优越性。

    2021年10期 v.41 1397-1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