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中风风险人群及高危人群中医状态辨识

    陈青;师雨晴;熊华忠;谢红艳;胡雪梅;黄颖;赵建军;任吉祥;

    任继学教授认为中风病机为虚风上冲,挟营阴上扰于脑。中焦虚满态及下焦失藏态为中风病风险人群的中医状态,痰火内郁态及肝阳上亢态为中风高危人群的中医状态。按此理论体系。中风高危人群治疗原则为行气解郁、清泻痰火,平肝潜阳、降气泻火。在调护时须注重脾胃的调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控。

    2021年01期 v.4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讨

  • 明代女医谈允贤治疗脾胃病临证特色

    张易从;刘绍能;

    明代女医谈允贤上承丹溪东垣,仿效先贤从气血出发论治脾胃病。其临证常内外治疗相结合,先以灸法温脾开郁,配合用药以加强健运中焦、调理气机之功。谈允贤治疗其他内科杂病时善究疾病根源,认为杂病多由情志与脾胃虚弱所致,故治疗当以脾胃为根基,并时刻顾护脾胃。

    2021年01期 v.4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肺肾相关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感邪易发及防治

    姜盈盈;任献青;丁樱;张霞;吴静静;

    小儿肾病综合征之频复发与正气亏虚、易感外邪密切相关。肺肾两脏在生理病理上互资互传,从"肺肾相关"理论探讨其防治,应把握病因病机,注意补其肺气,固肾之阴阳,清咽之伏毒,使阴阳气血平衡。辨治上轻重兼顾,标本兼施,调其体质,增强机体调节能力,减少复发。

    2021年01期 v.4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湿热毒邪辨治早期帕金森病

    马琳;毕海洋;韩亚鹏;于楠楠;刘征;

    从湿热毒邪角度出发探析湿热、毒邪与早期帕金森病的关系。早期帕金森病湿热毒邪为患,会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如头屑垢积、面尘脱色,甚则面微有尘,且此类患者往往易患多种慢性疾病。在论治思路上应固本祛邪兼顾,即培本固元、补益肝肾与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并施,方药以土茯苓、土大黄、土贝母、土牛膝组成四土汤,根据病情加减化裁。

    2021年01期 v.4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三味方萃

  • 仝小林运用淫羊藿、莪术、三七治疗肝癌经验

    杜林;陈德瑶;顾成娟;李培;

    仝小林院士认为,肝癌发生因正虚邪实,核心病机为虚损生积,毒瘀内结,治疗上宜通络、扶正、祛邪,结合临床靶药治疗经验,提出淫羊藿、莪术、三七为治疗肝癌的靶药,其中淫羊藿温补脾肾,扶正以攻无形之癌毒,莪术消积止痛,消有形之癌块,三七活血止血,通络以抗纤维化。用于治疗肝癌,淫羊藿入汤剂用量15~30 g,最大可用至60 g;莪术用量15~45 g,最大可用至120 g;三七粉剂冲服用3~6 g,饮片入煎剂用9~30 g。

    2021年01期 v.4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仝小林运用茵陈、红曲、生大黄治疗中重度脂肪肝经验

    杨浩宇;金籽杉;顾成娟;韦宇;

    仝小林院士认为,中重度脂肪肝多由患者长期嗜食肥甘厚味,膏浊内蕴于体内所导致,肥甘之品易影响脾胃正常运化,精微堆积,滋生病理之膏浊。中重度脂肪肝患者临床多见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茵陈、红曲、生大黄三味小方消膏调脂,通腑降浊,可治疗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异常,减轻内脏脂肪堆积,达到改善脂肪肝的效果。茵陈常用15~45 g,红曲一般用量为15~30 g,生大黄为9~15 g。

    2021年01期 v.4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仝小林运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茱萸治疗湿热蕴结型肠上皮化生经验

    顾成娟;杨才佳;吴学敏;

    仝小林院士认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为癌前病变,应当重点关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湿热蕴结型是肠上皮化生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因饮食不调,久食膏粱厚味,日久酿生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胃喜润恶燥,治疗要点一为改善胃内湿热环境,改善黏膜生存状态,使其滋润;二为保护消化道黏膜,不局限于胃黏膜;三是仍需要继续寻找针对某一靶点的特效药。仝小林临床常使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茱萸为基础方配伍治疗此病。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清泻胃热,解毒利湿,切断来路,二药均为甘凉之品,燥湿而不伤胃阴;山茱萸为治疗肠上皮化生的经验用药。方中蒲公英常用剂量为15~30 g,白花蛇舌草常用剂量为9~15 g,山茱萸常用剂量为9~30 g。

    2021年01期 v.4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仝小林运用茯苓、生白术、泽泻利脾湿经验

    段丽云;顾成娟;

    茯苓、生白术、泽泻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利脾湿三味小方。仝小林认为,现今多种疾病以脾虚湿困为基本病机。茯苓可利水渗湿,常用剂量为9~120 g;生白术可健脾燥湿,常用剂量为9~90 g;泽泻渗湿化浊,常用剂量为15~30 g。利脾湿三味小方用于代谢性疾病、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脾湿之证。

    2021年01期 v.4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仝小林运用椿根白皮、黄柏、茯苓治疗黄带经验

    马旭;赵林华;

    黄带为妇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热内侵,损伤带脉,致秽浊之液下流是黄带的主要病机,治以清热止带,健脾利湿,椿根白皮、黄柏、茯苓是临床治疗黄带时常用的三味小方。方中椿根白皮清热燥湿止痒,常用量为9~15 g,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常用量为9~30 g,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常用量为9~30 g。热邪重时可加知母、栀子等,湿邪偏胜可加生薏苡仁、陈皮等。

    2021年01期 v.4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仝小林论治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安学冬;金德;段丽云;赵艺如;赵生慧;周容戎;段莹莹;连凤梅;

    根据仝小林提出的"郁热虚损"理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虚、损"阶段,络病范畴,其中最为顽固难治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气血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涉及寒入骨髓,表现为阳虚寒凝血瘀。辨治过程中首控血糖,糖络并治,扶正补虚,助阳透寒。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糖络并治"贯全程,扶正补虚要求"衡"。多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寒凝痛显者则加乌头汤。

    2021年01期 v.4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梅国强教授运用舌诊思路探析

    刘昊;陈雨;许乐思;岳滢滢;周贤;刘松林;

    国医大师梅国强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拓展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绛舌""白苔绛底"等舌象的代表意义及应用范围,将本是应用于外感温病的舌象用于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临证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详察舌质之淡、红、绛、紫,舌苔之厚、薄、润、干等,以寻求病机之苗窍,拟定适宜的治法方药。应对慢性、疑难病患者则依据舌象的动态变化判断病机的发展趋势,把握时机及时调整处方以契合病机变化。将舌象作为部分经方的使用要点之一,为准确选用经方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21年01期 v.4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居祥治疗胃癌经验

    陶鹤云;邹玺;

    王居祥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气结,其发病以脾胃虚寒为本,气机郁结为标,痰湿瘀血为病理产物,亦为促进病情发展的病理因素。治疗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重在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祛邪重视疏肝理气和胃,结合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坚持中西医综合治疗结合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强调长期调治。

    2021年01期 v.4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姚魁武通调气血法治疗高血压性头胀

    郑旭彤;姚魁武;肖烨;董金典;

    姚魁武教授认为,高血压性头胀的病机主要与气血失调有关,以气血郁滞、肝郁血虚为主,和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病机有所不同。姚魁武重视气血功能的调理以及气血与病症的关联性,认为通调气血法是该病症的重要治则,调节气血的失衡,使气血调和从而缓解病症,临证常用四逆散等柴胡剂以及越鞠丸、黄芪赤风汤等经方。

    2021年01期 v.4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洁从心肺论治缓慢性心律失常

    袁金英;孙辰莹;李洪艳;李佳佳;刘德亚;李久军;闫昕;

    刘玉洁教授认为心搏之原动力源于心阳与宗气,与心肺二脏关系甚密。缓慢性心律失常所呈之心悸、胸闷诸症多因心阳不足,胸中宗气匮乏虚而下陷所致。然"大气"即宗气,故其病机关键为心阳虚、大气下陷。辨证上应从心肺着手,当独重心阳与"大气";治疗上以温补心阳、升提大气为总则,酌加活血固本敛气之品。方用自拟"律升心康方"切中病机,终使心阳充盛,大气复升,心搏动力之源不竭,诸症自消。

    2021年01期 v.4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杜晓泉教授应用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腹胀

    王延秋;郭星;杜晓泉;

    杜晓泉认为功能性腹胀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是其基本病机,食积、湿浊、瘀血则是腹胀发生的关键致病因素。临床须审证求因,注意辨别脾虚与食积、湿浊、瘀血的相兼关系及腹胀时间的不同。治疗上以健脾理气为基石,以自拟香苏六君子汤为主方,兼消食化积、行气消滞、化湿消浊、通络祛瘀。组方用药宜平和轻灵,配伍精当,不宜长期应用辛燥之品,当中病即止,并重视饮食调护,以助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

    2021年01期 v.4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实炎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唐诚;吴闯;彭云花;杨巍;

    目的探讨实炎方治疗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UC患者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实炎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每日4 g。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主要症状、疾病活动度、结肠镜指数、C反应蛋白等方面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泻、脓血便、腹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ayo活动指数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结肠镜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降低C反应蛋白数量方面较对照组起效显著(P<0.05)。结论实炎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

    2021年01期 v.4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龙藤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研究

    王异玲;田君健;周欢欢;魏照晴;吴沙;李元;周静威;

    目的观察龙藤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缓解关节疼痛程度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龙藤汤治疗,观察2组DAS28评分、HAQ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补体C3、C4及免疫复合物C1q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DAS28评分和HA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明显降低(P<0.01),IgE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1q显著下降(P<0.01),补体C3、C4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龙藤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能进一步缓解关节疼痛,对体液免疫有一定影响,可能与降低IgG、IgA、IgM和C1q水平有关。

    2021年01期 v.4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加味一贯煎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纤维化

    杜进军;刘惠武;严红梅;余首德;

    目的观察加味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一贯煎,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中医证候评分、ALT、AST、HBV-DNA、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肝纤四项,APRI评分和FIB指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40%,12/30)(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乙肝DNA、ALT、AS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肝纤四项,APRI评分和FIB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一贯煎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相关指标和症状。

    2021年01期 v.4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益肺消癌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MMP-2及MMP-9的影响

    张春玲;潘殿柱;于欣;

    目的探讨益肺消癌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晚期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肺消艾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KPS评分、VEGF、MMP-2、MMP-9水平、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CC)评分。结果对照组总缓解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KPS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EGF、MMP-2及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VEGF、MMP-2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MMP-9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躯体、心理、社会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消癌汤联合化疗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降低VEGF、MMP-2及MMP-9的水平,与单独进行化疗比较,疗效更显著。

    2021年01期 v.4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化痰活血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林莹宣;李卉;黄静;马丽荣;

    目的分析健脾化痰活血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健脾化痰活血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血清TSH、TGAb、TPOAb、血脂水平及动脉硬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32/40)显著低于观察组(95.00%,38/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2组血清TSH、TGAb、TPOA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颈-足背动脉脉搏波速度(cd-PWV)、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健脾化痰活血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SH、TGAb、TPOAb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有效改善机体脂质代谢情况,促进动脉硬化好转。

    2021年01期 v.4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骨蚀汤对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髋关节影响的临床观察

    康斯文;邰东旭;

    目的探讨自制骨蚀汤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髋术后髋关节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8例,对照组42例。2组均行股骨头坏死病灶切除人工骨植入术,术后予常规预防感染、镇痛等治疗,观察组加用自制骨蚀汤,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至术后9个月,观察2组Harris评分、SF-36评分、血清BMP-2、TRACP-5b、VEGF的含量表达以及骨密度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自术后3个月后Harris和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BMP-2和VEGF含量均随时间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且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TRACP-5b含量在各时间稳定(P>0.05),与对照组TRACP-5b含量由高到低的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值在术后6个月时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髋术后应用自制骨蚀汤可提高患者的Harris、SF-36评分,增加患者血清中BMP-2、VEGF表达含量,减少TRACP-5b的升高,增加患区骨密度值。

    2021年01期 v.4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补肺活血中药对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KL-6、CXCL13及预后的影响

    田琳;袁成波;姜威;陈梦竹;刘玥;王檀;

    目的探究补肺活血中药治疗对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肺活血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KL-6和CXCL13水平,肺总量(TLC)、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KL-6和CXCL1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LC、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KL-6、CXCL13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和血气分析指标,增强患者肺功能,安全性高。

    2021年01期 v.41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升清降浊胶囊治疗前后血清Hcy、FGF-2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陶丹;汪燕云;何鑫;李燕平;袁漫秋;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经升清降浊胶囊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 12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依据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92例)和无效组(30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和FGF-23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治疗后,有效组的血清Hcy、FGF-23水平相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无效组的血清Hcy、FGF-23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的血清Hcy、FGF-23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患者(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血清Hcy、FGF-23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检测血清Hcy、FGF-23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升清降浊胶囊治疗后疗效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021年01期 v.4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参红宁心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李明晓;师卿杰;

    目的观察加味参红宁心方联合西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PCI术后再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片75 mg,阿司匹林片1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 mg,均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参红宁心方。2组治疗均为12周,观察2组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2组hs-CR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TC、LDL-C 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加味参红宁心方联合西药能较好地降低PCI术后再狭窄患者的血脂,抑制炎症反应。

    2021年01期 v.4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大黄?虫丸对TGF-β1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蒋锋利;蔡松;任士杰;孙文丽;张晶;赵明镜;张立山;

    目的基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存在肺络干血"假说,观察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TGF-β_1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5 ng/mL的TGF-β_1对其干预后,Masson染色观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选择吡非尼酮作为阳性对照药,采用血清药理学和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TGF-β_1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取发生EMT的A549细胞;24 h,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空白对照组(K组)、大黄?虫丸含药血清中剂量组(Z组)、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小剂量组(X组)、模型组(M组)、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大剂量组(D组)、西药组(P组);48 h,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K组、M组、Z组、X组、P组、D组;72 h,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K组、M组、D组、Z组、P组、X组。结论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TGF-β_1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率有影响,推测大黄?虫丸对IPF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不同程度阻断或逆转了TGF-β_1诱导的EMT有关。

    2021年01期 v.41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EKR/AKT信号通路探讨湿热中阻方改善脾胃湿热小鼠症状的分子机制

    尤文;周丽雅;魏岩;曹路;张益蒴;

    目的探讨湿热中阻方改善脾胃湿热症状小鼠胃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小鼠胃组织损伤程度作出病理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RK/AKT信号通路上关键基因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p-ERK相对蛋白表达。结果湿热中阻方可有效增加小鼠胃肠组织中胃泌素、胃动素表达水平、减轻肠胃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显著抑制小鼠胃肠组织ERK和AKT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以及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湿热中阻方干预脾胃湿热症状小鼠后,改善了患鼠的胃黏膜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症状,这可能与ERK/AKT通路有关,初步判断是通过抑制p-ERK、p-AKT的相对表达,不同程度地减少脾胃湿热引起的胃组织损伤症状,提高胃肠的正常生理能力,达到有效拮抗湿热所引发的胃肠疾病的效果。

    2021年01期 v.41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紫菀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田慧;徐坤元;毕超然;杭俊升;朴春丽;

    通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总结出紫菀具有以下特点:临床应用范围为2~69 g。临床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紫菀剂量,如温肺润燥、止咳平喘、止血治疗咳嗽、哮喘、肺痨、肺痿、肺痈,其用量为2~69 g;宣通肺气、润肠通便治疗便秘、肠痈,用量为10~20 g;宣肺通利水道治疗癃闭,用量为10~30 g;止痛治疗头痛、胸胁脘腹疼痛,用量为20~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润肺止咳常配伍百部、款冬花、麻黄;宣肺通利水道配伍桔梗、茯苓、麦冬;宣通肺气、润肠通便,配伍薏苡仁、桔梗、杏仁等。

    2021年01期 v.4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枳实的临床应用及其量效关系

    于同月;张斌;韦宇;马将;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枳实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多为6~60.34 g,常用剂量为6~15 g,丸、散剂用量多为0.75~5.1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破气消积、理气通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汤剂为6~60.34 g,丸、散剂为0.75~5.1 g;理气解郁治疗神经官能症、失眠等,汤剂为10~25.86 g,散剂为2.5 g;开胃导滞治疗厌食症等,为6~15 g;化痰泻热治疗发热、慢性咽炎等,为10~18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破气消积、理气通腑常配伍槟榔、大黄、厚朴等;理气解郁常配伍柴胡、白芍等;开胃导滞常配伍厚朴、白术等;化痰泻热常配伍大黄、黄芩等。

    2021年01期 v.4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款冬花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朱思宇;张海宇;徐坤元;杭俊升;朴春丽;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款冬花具有以下特点:用量多为6~41.4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润肺化痰、下气止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为6~41.4 g;化痰下气治疗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为2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润肺化痰常配伍炙百合、炙紫菀、黄芪;下气止咳常配伍贝母、白果、射干等。

    2021年01期 v.41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药证规律

    李文;车立娟;张梦思;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药证规律。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19年12月31日知网、万方、维普及SinoMed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用方,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6篇文献,89个中药处方,其中4种高频描述的证型为脾虚湿盛证、乳食积滞证、脾虚湿困证、脾虚肝郁证,共记载中药112味,常用药物组合共3对,新方组合共6条。

    2021年01期 v.41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萧霆《痧疹一得》组方用药规律

    蔡佳丽;王利锋;王焱;徐方易;苏颖;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萧霆《痧疹一得》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对《痧疹一得》全书所涉及的41首方剂进行整理、录入,对用药类别、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及常用药对和新方进行分析。结果萧霆治疗痧疹以清热类药物为首,苦寒药物次之;药物归经以肺胃两经为主;常用药物7味,核心药物组合10个;基于熵聚类的候选新处方5首。结论萧霆治疗痧疹在使用清热解表药物之时,亦多使用补益药物,注意固护人体正气,注重全身气机的协调,为后世医家治疗瘟疫类疾病提供了思路。

    2021年01期 v.41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针刺奇穴结合辨证选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

    王志杰;刘朝晖;杨敏;刘睿;

    目的观察针刺奇穴结合辨证选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便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每日25 mL,早餐时一次口服,连续服用10 d。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治疗结束后至首次排便所需要的时间)、便秘评分(治疗后、随访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9.19%,优于对照组的75.68%(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为(28.56±14.13)h,优于对照组的(45.07±23.28)h(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随访时的便秘评分为(3.68±2.35)分和(5.13±1.65)分,优于对照组的(5.08±1.62)分和(7.22±1.97)分(均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奇穴结合辨证选穴能较好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比较,具有见效快、疗效优、效果持续时间长的优势。

    2021年01期 v.4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导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概况

    矫俊东;邢杰;闫雪;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术后恢复缓慢,复发率高,成为目前医学上的难题;中医导引是中国古代养生、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经过后世不断改革,现推广较多的是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临床医家将中医导引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康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中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导引与多种疗法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并对其功效、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中医导引干预本病的利与弊,为临床更有效地推广中医导引提供依据。

    2021年01期 v.4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癃畅颗粒结合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赵猛;郑雪;杨珊珊;孙一诺;刘征;

    目的观察癃畅颗粒结合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癃畅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针刺选穴气海、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留针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2组治疗周期均为14 d。治疗14 d后,对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RV)以及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指数(I-PSS)及生活质量(QOL)进行测评,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减少I-PSS评分,提高Qmax,改善PRV及QOL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改善PV方面疗效不显著(P>0.05)。结论癃畅颗粒结合针刺可有效改善BPH病人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1年01期 v.41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感冒后咳嗽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张丽秀;刘铁军;杨海淼;安芮;

    古代医家认为外感、内伤、内外合邪等因素均可致咳,现代医家借鉴前人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风、寒、湿、热、燥、痰等邪单独犯肺,或外邪相兼为病阐述病因病机,或从肺、脾、肝、肾等脏腑失衡,亦或从正气本虚、邪气留恋等方面论述其发病原因,本文对感冒后咳嗽病因病机进行简要综述。

    2021年01期 v.41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学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

    王喜臣;张珊珊;李亚红;胡英华;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现代医学尚无针对性用药,文章搜集了近五年中医药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报道,总结了脂肪肝的中西医发病机制,论述了中医内外治法。中医学通过调节肝脾肾三脏,疏通经络气血运行,减少痰瘀化生,同时拮抗炎症损伤、抑制氧化应激,进而保护肝细胞,提高临床疗效。

    2021年01期 v.41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教授受聘为《吉林中医药》《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

    <正>~~

    2021年01期 v.4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中医药》稿约

    <正>《吉林中医药》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期刊精品奖)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辟有院士专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理论研讨、经验传承、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药纵横、针灸推拿、综述等栏目。现诚向国内外征集优秀论文,要求来稿须保证稿件真实性以及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对于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形成的论著尤为欢迎,一经录用,将优先发表。

    2021年01期 v.41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正>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是为推进吉林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和东北亚中医药产教研协同发展,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支持、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建设的一所中医药研究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型科研组织新体制和新机制的重点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任院长,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柏林任执行院长。

    2021年01期 v.41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