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学术探讨

  • 温潜法辨治肺癌思路浅析

    陆家星;周红光;

    临床发现,正虚为肺癌发病之内因,癌毒内侵为发病病机,对于下焦虚寒、虚阳上浮者,主张辨证使用温潜法。温潜法通过温阳药与潜镇药的配伍,可使外浮之阳回归本位,水火阴阳回归常态,临床中应用广泛。另外,在治疗中尤应重视阳气的固护,忌投大量清热解毒药物。温潜法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有显著疗效,为临床中医药辨治恶性肿瘤提供思路。

    2019年08期 v.39 981-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肾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刘娜;李翠娟;巩振东;孙理军;佟雅婧;

    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肾的生理功能和肾经的循行部位密切相关,从肾论治、兼调它脏、多法并用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探讨从肾论治干燥综合征治疗的理论基础、现代研究进展、常用治则治法,总结名医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可为临床认识和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2019年08期 v.39 984-986+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葛根芩连汤治流感的可行性

    肖奕珂;邓力;陈孝银;

    葛根芩连汤是表里双解剂,符合国医大师周仲瑛"汗和清下、表里双解"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葛根芩连汤治疗流感的中医理论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黄连、黄芩、甘草都具有直接或间接抗病毒作用,还能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机体物质代谢,降低流感对心血管的破坏作用。葛根、黄连、黄芩能消炎抗菌,影响免疫细胞、抑制免疫因子的生成,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恢复内环境稳态。葛根芩连汤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病毒吸附细胞、抑制病毒复制、阻碍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避免过度天然免疫应答、降低细胞组织炎性损伤等功能相关。

    2019年08期 v.39 98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心胀病源流探析

    王丽丹;李文杰;

    心胀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其勾勒了心胀的基本框架,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其后直到清代中期,心胀理论伴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药源性心胀、酒精性心脏损伤、小儿心胀等相继提出。胀病病因病机论述更加深入、全面,治疗方法更加多样。清代晚期,心胀理论以独立姿态初步形成。费伯雄将心胀单独列出系统论述,开启了心胀理论独立发展的篇章,对心胀理论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民国以后心胀理论持续发展,丁甘仁在费伯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创造,发展了心胀理论。

    2019年08期 v.39 990-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周亚滨教授论治心脏神经症经验

    范增光;李悦;周亚滨;

    周亚滨教授认为心脏神经症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机体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经脉痹阻为主要表现,其病机主要为情志失调、肝气郁滞、心失所养,病虽与五脏六腑相关,却与心、肝二脏有重要的关系。在治疗上重视疏肝行气,宁心安神,临证多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2019年08期 v.39 994-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侯丽辉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崩漏的临证经验

    张美微;侯丽辉;李妍;王颖;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侯丽辉教授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痰瘀胞宫"的中医病机理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以肾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崩漏的治疗基本原则是:急则治标、塞流止血,急性期以止血预防或纠正贫血为主;缓则治本、澄源复旧,血止后应根据病因调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功能。

    2019年08期 v.39 997-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方邦江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

    彭博;方邦江;邓冬;马智慧;叶苗青;陈振翼;彭伟;汪翔;

    方邦江教授认为痛风应从标与本2方面来看待。标主要关乎于痰、毒、瘀、热,其病机主要与饮食起居失宜,风寒湿热外侵有关,本则责之肝、脾、肾。正虚卫外不固为发病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发病的外在条件。对于痛风的辨证施治,可予清利湿热除痹、化瘀通络止痛、培补脾肾扶助正气等为治法,总以祛邪通络为治疗原则,应注意攻与补的先后与度,结合疾病各期的病机特点,临床中需详细诊查后辨证施治,并强调了预防与调摄的重要性。

    2019年08期 v.39 1001-1003+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量效研究

  • 酸枣仁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刘晟;吉红玉;王青;邸莎;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酸枣仁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的用量范围是10~200 g,可根据病情程度决定用量,而针对顽固性的失眠,最多可用200 g。2)结合疾病、症状选择酸枣仁的最佳剂量,如治疗失眠时,常为10~90 g,最多可用200 g;治疗心悸、怔忡时,为30 g;当酸枣仁用以治疗便秘时,常为3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养血安神常配伍当归、生地、白芍、龙眼肉;滋阴除烦安神常配伍知母、麦冬、远志、茯神;养心宁神常配伍柏子仁、五味子、茯神等。

    2019年08期 v.39 1004-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黄柏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唐爽;李修洋;邸莎;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黄柏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3~45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黄柏最佳剂量,如黄柏发挥清热泻火解毒功效时,治疗高血压病、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尿路感染等代谢性、传染性、泌尿系统疾病,为6~30 g;发挥滋肾降火功效时,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少精、阳痿、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疾病,为3~45 g;发挥清热燥湿功效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银屑病、疱疹、尖锐湿疣等皮肤黏膜疾病,口服剂量为3~20 g,外用剂量为9~3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泻火解毒常配伍大黄、黄连、栀子;滋肾降火常配伍芍药、仙灵脾、知母、五味子;清热燥湿常配伍枳壳、苍术、萆薢等。

    2019年08期 v.39 1008-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当归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高立霞;潘韦韦;金美英;王美玲;朴春丽;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当归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多为6~41. 4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补血行血、调经止痛时,治疗妇科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系疾病、皮肤病、风湿性疾病等,为6~41.4 g;养血行血、温通经脉时,治疗腹痛、头痛、关节痛、周围血管病、痛风、产后痹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为9~41.4 g;养血润肠通便时,治疗便秘,为9~15 g;降逆止咳时,治疗感冒,为12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补血行血、调经止痛时常配伍白芍、黄芪、桃仁;养血行血、温通经脉常配伍桂枝、羌活;养血润肠通便常配伍肉苁蓉、何首乌;降逆止咳常配伍桔梗、杏仁、紫菀。

    2019年08期 v.39 1013-1016+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王新苗;邸莎;王青;吴浩然;仝小林;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赤芍具有以下特点:1)用量范围为0.925~300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赤芍最佳用量,如赤芍凉血活血、利胆退黄时治疗重度黄疸肝病、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为60~300 g;清肝泻火治疗眩晕、胃痛、小儿咳嗽、月经不调,为0.925~30 g。3)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配伍,如凉血活血、利胆退黄常配伍三棱、莪术、桃仁、红花;清肝泻火常配伍龙骨、陈皮、白芍、黄芩。

    2019年08期 v.39 1017-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桂枝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

    冯晓芳;

    目的探讨桂枝汤加减辅助辨治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单双分成2组,对照组58例,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58例,加用桂枝汤治疗,以疗效和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作为观察项目,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痊愈率27.59%,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痊愈率50%,总有效率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结束后2周在瘙痒程度、灼热感、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积分上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以上4个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结束后2周Ig E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 <0.05),而Ig A、Ig G治疗前和治疗结束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Ig E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桂枝汤加减辅助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可通过阻止组胺及其抗炎介质从效应细胞上释放,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019年08期 v.39 1021-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孕合并宫腔积液

    王晓涛;朱虹丽;李楠;陈梅;白俊;王丽君;

    目的观察以寿胎丸加味加地屈孕酮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早孕合并宫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早孕合并宫腔积液的患者,其中寿胎丸加味加地屈孕酮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组40例和地屈孕酮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孕合并宫腔积液在减少宫腔积液及减轻临床表现方面优于单纯西药。

    2019年08期 v.39 1024-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皮肤解毒汤治疗湿疹作用机制研究

    曾培;范文涛;王倩;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皮肤解毒汤治疗湿疹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预测皮肤解毒汤中已知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皮肤解毒汤中化合物与其靶点网络,并用DAVID 6.8平台对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GO)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KEGG),揭示皮肤解毒汤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结果 TCMSP平台发现皮肤解毒汤中8个主要化合物作用于133个靶点蛋白,化合物靶点网络解析发现该受体辅激活蛋白2(NCOA2)、一氧化氮合酶(NOS2)、凝血因子Ⅶ(F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化合物-靶点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蛋白,同时靶蛋白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主要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正向调节、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负调控、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活性、γ-氨基丁酸A受体活性、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有关。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大多数基因富集到了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出皮肤解毒汤治疗湿疹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2019年08期 v.39 1027-1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治疗高龄晚期结直肠癌

    杨得振;惠阳;吴易超;江静;贾勇;田博;董明;冯飞雪;杨洋;侯俊明;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Danggui Buxue Decoction,DBD)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治疗高龄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高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41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组(DBD加MCG)21例,给予当归补血汤(当归6 g,黄芪30 g)和卡培他滨500 mg,日2次口服,28 d为1周期。卡培他滨组(MCG)20例,仅给予卡培他滨500 mg,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时间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组有效率28.6%,疾病控制率71.4%;卡培他滨组有效为20.0%,疾病控制率为65.0%;结果提示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9.9个月;卡培他滨组7.8个月;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及反应级别都较低,其中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组较卡培他滨组在乏力的发生率方面明显较低(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有所上升,但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组平均血清二胺氧化酶仅为(2.11±0.52),而卡培他滨组为(3.31±0.66)(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高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中安全可行,能够减轻不良反应,并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19年08期 v.39 1032-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逐瘀温经汤配合振腹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李晶晶;李丹丹;阮迪;王程;

    目的探讨逐瘀温经汤配合振腹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振腹组、中药加振腹组,每组25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痛经疼痛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_2)和前列腺素F_(2α)(PGF_(2α))水平。结果中药加振腹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振腹组,P <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其中中药加振腹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振腹组(P <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PGE_2和PGF_(2α)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中药加振腹组降低最为明显。结论运用逐瘀温经汤配合振腹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缓解痛经患者疼痛症状。

    2019年08期 v.39 1037-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

    王莹威;李亚男;方慧敏;杜思达;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40例治疗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每日1次,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艾司唑仑片1 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柴胡舒肝散加减,水煎服,300 mL,早晚分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得分,中医的症候得分,6 min步行距离,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疗效(90%)优于对照组(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得分,中医的症候得分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胆固醇、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有效减轻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年08期 v.39 1040-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大秦艽汤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郭冬丽;周哲屹;徐宏;王洁琼;卢昌均;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面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针灸科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大秦艽汤配合西药组,每组40例。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大秦艽汤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大秦艽汤。结果西药组有效率92.5%,中药配合西药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面神经麻痹程度方面、面神经功能、H-B评分方案、面部残疾指数方面、面神经CMAP 5个方面,中药加西药组均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瞬目反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秦艽汤能够抑制血管的通透性、减轻局部水肿等,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其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确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2019年08期 v.39 1044-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括约肌间肛瘘

    李永海;姚玲;吕文辉;刘远成;叶伟明;

    目的观察虚实结合挂线法与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治疗高位括约肌间肛瘘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高位括约肌间肛瘘患者,随机入组实施手术。试验组采取虚实结合挂线法,对照组予以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两组的观察指标为术后疗效、主观疼痛强度、肛门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治愈率为96.7%,对照组总治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 <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疼痛稍重,其中术后第3天差异明显(t=7.490,P <0.05),术后第7天两组疼痛评分接近;两组患者术后2月肛门功能比较对照组较好(t=2.649,P <0.05),但术后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3,P> 0.05)。结论对于高位括约肌间肛瘘,虚实结合挂线法在保护肛门功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9年08期 v.39 1048-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芪归八味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王姿了;职利琴;

    目的探讨芪归八味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缺血心肌病心力衰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归八味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及NT-pro BNP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其中气虚血瘀组19例、痰浊闭阻组21例、气阴两虚组24例、心肾两虚组23例,比较不同证候患者芪归八味汤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P <0.05);心功能方面,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NT-pro BN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气阴两虚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 <0.05)。结论芪归八味汤有助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9年08期 v.39 1052-1054+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中医证候规律及其相关性

    李玉玲;杜念龙;黄穗平;时昭红;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消化内科门诊60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确定中医证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虚湿蕴占31.7%,寒热错杂占26.7%,气血亏虚占18.3%,大肠湿热占15.0%,脾肾阳虚占5.0%,肝郁脾虚和阴血亏虚各占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中医证型与年龄及病程的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病变范围、缓解率的关系无明显差异(P> 0.05)。且年龄越小,复发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虚湿蕴型最多,寒热错杂型、气血亏虚型较多,其次为大肠湿热、脾肾阳虚。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其虚为脾虚血亏,实为湿热留恋,肠络瘀阻。脾虚在发病及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贯穿于本病的始终,脾虚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之根本,因此健脾补肾、调和气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维持缓解、防止复发的首要治法,同时兼以清肠化湿。

    2019年08期 v.39 1055-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箭羽散对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

    梁宏;蔡惠芳;徐佳妮;

    目的探究箭羽散对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箭羽散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箭羽散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箭羽散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VAS、NRS-11评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尿酸(Uric acid,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箭羽散组患者VAS评分、各项NRS-11评分、主症评分、次症评分、UA、ESR、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箭羽散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箭羽散对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控UA、ESR、CRP水平,抑制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2019年08期 v.39 1059-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运用《普济方》数据库探讨明代以前咳嗽证治规律

    孙宁;王瑾;梁茂新;

    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全面检索咳嗽及其相关病种的治疗用药、药物使用频次和含药方剂数。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该书以"咳嗽"为单一病证类别,相关热痰、寒痰等26种病证治疗咳嗽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基本药对等用药情况。以药测证,确认明代以前以"咳嗽"为单一病证类别相关的26种病证治疗咳嗽多从痰湿和气虚诊治咳嗽,治疗上以化痰止咳、宣肺平喘、补气为主。采用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该类病证证治规律,是深入探究明以前咳嗽证治规律迈出的第一步。

    2019年08期 v.39 1063-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补脾益肾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刘锋;张静;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临床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钙锌治疗,治疗组辨证给予补脾益肾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比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各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脾益肾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补脾益肾能明显提高脾肺气虚患儿的免疫指标水平,能够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起到防治的作用。

    2019年08期 v.39 1066-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七方胃痛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胃炎伴肠化生

    覃深;唐梅文;唐燕;楼茜欣;黄春全;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疗效。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64人,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液40 mg静脉注射,日1次;共10 d,10 d后改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粒,日2次,实验组用药同对照组,同时加服七方胃痛方加减1剂,日2次。将1个疗程常规设定为8周,其中6周为用药期,2周为观察期。结果完成1个治疗周期(8周)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征象评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评分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征象评分、胃镜病理评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试验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征象评分、胃镜病理评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方胃痛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病变。

    2019年08期 v.39 1069-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针刺肾俞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张寒;王树东;董宝强;

    目的研究针刺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雄性40只,为SPF级,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肾俞组(n=10)。正常组不造模、不予针刺、正常饲养。模型组麻醉后断尾,切开尾部椎间盘,取髓核制成混悬液。对L4—L5棘突间隙进行穿刺,使用9号腰椎穿刺针实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将自体髓核混悬液注射入大鼠体内。肾俞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造模3 d后针刺大鼠肾俞穴,每天1次,治疗5次。结果模型组和肾俞组造模后3 d的大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同组造模前一天对比,有显著性差别(P <0.05);肾俞组治疗5 d后的大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同组造模后3 d对比,有显著性差别(P <0.05)。结论针刺肾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对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019年08期 v.39 1072-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症大鼠治疗机制研究

    郑跃;刘丽;马莹;刘建秋;

    目的在构建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手术组(S)、模型组(M)、复合模型组(F),中成药组(C),中药低、中、高剂量组(D、Z、G),每组13只。第1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第8天开始构建气滞血瘀症候模型,第29天D、Z、G分别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生药1.485、2.970、5.940 g/kg;C组给予康妇炎胶囊0.064 8 g/kg,给药体积均为0.1 mL/kg,K组、S组、M组、F组用等体积纯净水代替,连续治疗28 d。以ELISA法检测输卵管炎症大鼠TNF-α、TGF-β1的表达,以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输卵管炎症大鼠输卵管中TLR2、TNF-α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可显著降低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大鼠血清中IFN-β、TNF-α的表达,与复合模型组比较,P <0.01;亦可显著降低慢性输卵管炎大鼠输卵管中TNF-α、TLR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复合模型组比较,P <0.01。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并缓解机体的血瘀症状与炎性病理改变,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大鼠的疗效确切。

    2019年08期 v.39 1076-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养生类医方探析

    马焰瑾;张烁;王群;罗浩;李锦江;熊益亮;

    养生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医家的青睐与追捧。医籍中有关养生的方药层出不穷,通过对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养生类方书的探索,从方剂分类、药物组成、方药特色等三个方面分析先秦两汉医家的养生观念。当时医者对于中医药养生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对养生方剂、药物功效、采摘时节、药食配伍、辅药利用、服药方法等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一些总结。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思想作为中医早期的养生思想流传至今,被历代医家传承与发扬。因此,先秦两汉简帛中养生类医方的价值值得肯定与发掘。

    2019年08期 v.39 1082-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院内制剂补肾养血颗粒制备工艺的建立及质量标准研究

    王宏安;刘鹤;刘艳华;初洪波;张守琳;

    目的优化和建立补肾养血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方法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实验条件,优选最佳工艺;对处方中的熟地黄、赤芍、炙甘草和茯苓进行薄层色谱法的定性鉴别。结果确定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每次加入的水量是药材量的10倍(A_3),煎煮3次(C_3),每次1.5 h(B_2);制粒的赋形剂为可溶性淀粉,辅料的比例为:稠膏:可溶性淀粉=1:2,制成的颗粒溶解性和成型性好;TLC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无干扰。结论熟地黄、赤芍、炙甘草、茯苓的薄层色谱无干扰,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制备工艺可靠,稳定。

    2019年08期 v.39 1085-1088+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0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温针灸联合手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

    李楚健;老锦雄;苏维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手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均来自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科及针灸科门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一周为1个疗程,2组均为2个疗程,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膝关节评分(KSS)。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VAS评分及K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手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疗效优于局部封闭治疗。

    2019年08期 v.39 1089-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走罐治疗腰背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周文娟;史晓;施丹;鲍晓敏;姜凤依;

    走罐疗法是近现代兴起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属于拔罐法范畴,其操作方法兼具拔罐与刮痧疗法的特点,即将罐吸附于皮肤后,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通过反复推动罐具,使罐体在皮肤表面一定范围内运动,至局部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走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腰背痛的治疗,无论作为单一疗法,还是协同治疗手段,皆被证明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走罐疗法的施术部位广泛,介质选择和补泻手法多样,但尚缺乏一套标准的操作规范,仍需通过设计严谨、合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一步完善治疗准则。

    2019年08期 v.39 1094-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

    李明高;唐纯志;

    目的探究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2组各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痤疮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治疗组总显效率(86.66%)比对照组高(6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2019年08期 v.39 1098-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针刀治疗腰大肌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上封;马军虎;周钰;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大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治疗的腰大肌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尺VAS)及腰椎活动度(MMS),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及MM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VAS及MM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灸结合针刀治疗能有效减轻腰大肌损伤引起的腰部疼痛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019年08期 v.39 1102-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地黄饮子治疗老年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谢芳;谢宁;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脑病患者越来越多,而老年脑病的发生多与肾精不足,痰浊瘀血相关。地黄饮子是古代著名方剂,能够滋肾阴、补肾阳、化痰浊、开脑窍,与老年脑病的发病机制相符合。老年脑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脑萎缩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地黄饮子在治疗老年脑病方面疗效显著。

    2019年08期 v.39 1105-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杜立娟;谈钰濛;王凡;倪青;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包含多种组分的代谢异常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升高,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建立科学、稳定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防治。目前,代谢综合征的动物模型有诱发性模型、遗传模型、转基因和基因剔除性模型,各种模型均有一定的优缺点,尚不能完全体现人类发病的实际过程。

    2019年08期 v.39 1109-11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韦丽双;韦维;韦德锋;梁镫月;李月月;张雪莲;黄春全;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中医药具有作用温和、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治疗该疾病拓宽了途径,其可以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如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安胃汤及二参三草汤等可调控PI3K/AKT信号;黄芪甲苷、人参皂苷、二氢丹参酮、姜黄素可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黄芩素、芍药苷、姜黄素、萎胃康及安胃汤可调控NF-κB信号通路;氯化两面针碱、苦参碱、安胃汤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青蒿素、参芪苡术汤、健脾益气方、荣胃理气方联合守宫方调节Wnt信号通路,均影响胃细胞增殖、凋亡、转化等过程。因此,寻找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成为开发逆转或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的新策略。

    2019年08期 v.39 1112-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女贞子的研究进展

    毕莹;赵源;李知晓;张贺铭;孙云龙;尚坤;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女贞子化学成分、炮制工艺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整理。女贞子是一味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作用的中药,其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多糖、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保肝、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现代炮制工艺以酒制为主,部分地区采用盐炙、醋制等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的不同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化学成分的改变必然会对其药理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中药女贞子活性成分和炮制工艺尚未完全明确,如何使中药女贞子最大化发挥药物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2019年08期 v.39 1117-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2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6 ] |[阅读次数:0 ]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设有本部、附属经开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和烧锅医院,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 903张,诊疗设备先进,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建院60年来,医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质量兴院"战略,誉满杏林,被评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西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

    2019年08期 v.39 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