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学术探讨

  • 《医宗必读》痢疾之论临床启示

    任晓颖;王荣;周天羽;

    整理《医宗必读》痢疾篇条文,李中梓论述了痢疾的病因病机特点,疑似之症辨析、治疗及据脉象推断疾病转归,通过症状结合舌脉进行寒热虚实辨析,疑似之症更须详辨。治疗上明确病因辨证施治,认为痢疾病证与脾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强调临证注重补益脾肾。

    2019年05期 v.39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忍三分寒”源流考辨及其现代保健意义

    王一辰;林殷;张聪;廖艳;李孟慧;韩悦;杨亚洁;热依拉·吐尔逊;刘红双;

    "忍三分寒"作为一种小儿基本保健方法为历代医家所关注,但由于其概念、应用方法及价值等问题不够明晰,以至于不能引起现代人的足够重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出现"蒙被综合征"甚至冬季"中暑"的情况。从文献角度研究,探知"忍三分寒"诸语肇始于隋唐,形成于南宋,发展于明清。其理论依据是小儿纯阳之体以及稚阴稚阳理论。重在使小儿穿衣适度,以令小儿无汗出为度。具体为薄衣之法、不衣裘裳与新绵和头胸部保持微凉3条。"忍三分寒"能够预防"暖病",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代保健意义。

    2019年05期 v.39 56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运用气机升降组方治病

    武子健;张雪松;董鑫;金娟;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2019年05期 v.39 570-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围性面瘫中医分期治疗

    田卫卫;赵林华;

    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发展规律显著。急性期风邪上受,面部经络亏虚,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牵正散祛风通络、化痰止痉为首选,配合针灸面部患侧穴位,以浅刺、轻刺为主;静止期邪气渐入,正虚邪盛,治疗时桃红四物汤活血通络,佐以祛风止痉,针灸局部取穴与远端循经取穴相结合,则风邪得去;后遗症期气血亏虚,脉道不利,应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改善面肌功能,针刺多采用透刺法、深刺法,同时配合远端取穴。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特征各异,分期治疗,针药并用,经络、脏腑通治。

    2019年05期 v.39 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秦亮甫治疗偏头痛经验

    海亚美;何东仪;

    秦亮甫先生擅长针药合用,综合舌脉,同时抓住基本病机特点。偏头痛发病急骤剧烈、时发时止,具有风的特性,治疗上应用轻轻之品疏风散邪。肝胆经循行病所,针刺胆经腧穴条达阴阳,疏通头部经络气血,从肝论治泄肝清火、养肝阴,同时加入引经药使药致病所。久病气血亏虚,首诊多不以大量攻伐药物治疗,而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加入驱邪通络、平肝熄风之品,配合针刺疏通经络,标本兼治,注意保护正气。总的治疗思路是理气活血、疏风止痛、平肝潜阳,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证型变化调整用药。

    2019年05期 v.39 578-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胆论治创伤后应激障碍

    孙天石;李卫红;宋月晗;胡艳红;张凡;张楚焌;董一昕;刘燕;于雪;

    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医治疗大多将病位定位于肝和脑,但治疗效果欠佳。中医理论认为,胆的异常变化可导致脏腑和气机的变化,以胆为切入点,从中医特有理论出发探讨胆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从气机和五脏的变化探讨胆腑失常导致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证实胆的功能变化在创伤后应激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胆论治创伤后应激的理论拓宽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找到新的治疗方法和有效药物。

    2019年05期 v.39 58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量效研究

  • 白术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包琦;邸莎;赵林华;仝小林;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白术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为1.37~15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如白术发挥健脾益气功效,治疗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糖尿病及其胃肠病变(如糖尿病胃轻瘫)、妇产科疾病(如月经紊乱、妊娠恶阻、妊娠眩晕)等,为1.37~150 g;发挥燥湿利水功效,治疗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内分泌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水肿、肛肠疾病、泌尿系结石,为20~12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不同,白术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健脾益气配伍茯苓、附子、干姜等,燥湿利水配伍茯苓、泽泻、桂枝等。

    2019年05期 v.39 58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1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生姜、干姜、炮姜量效配伍及临床应用

    周琦;王世琪;朱向东;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生姜、干姜、炮姜用量具有以下特点。1)生姜临床用量范围为3~120 g,可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最佳剂量及配伍。如生姜调和营卫、发汗祛邪常用3~41.4 g,可配伍桂枝、白芍、大枣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常用10~69 g,可配伍法半夏、木香、吴茱萸等;温通血脉、化饮消痞常用15~120 g,可配伍附子、桂枝、肉桂等。2)干姜临床用量范围为1~500 g。干姜与黄连相伍辛开苦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常用1~15 g;温肺化饮常用5~50 g,可配伍细辛、五味子、桂枝等;温心除痹、温肾回阳常用10~120 g,可配伍附子、肉桂、仙茅等。3)炮姜临床用量范围为0.18~60 g。炮姜温中散寒常用6~30 g,配伍干姜、制附子、小茴香等;温经止血常用6~60 g,可配伍当归、桂枝、吴茱萸等。

    2019年05期 v.39 589-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1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苦参量效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白雅黎;朱向东;樊俐慧;兰雨泽;宋宁;

    整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苦参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临床用量多在6~125 g。2)应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苦参最佳剂量。如苦参发挥清热燥湿功效时,治疗妇科疾病(带下病、痛经等)、心系疾病(心悸、胸痹等)、泌尿系统疾病(梦遗、淋证等),为6~60 g;祛风止痒,治疗皮肤疾病(湿疹、风疹、荨麻疹等),为8~30 g。3)为发挥苦参最佳功效,临床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燥湿常配伍龙胆草、栀子等,燥湿杀虫常配伍皂角、荆芥等。

    2019年05期 v.39 594-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金银花量效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樊俐慧;吉红玉;兰雨泽;白雅黎;宋宁;朱向东;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金银花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临床用量多为6~90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发挥泄热和胃、化瘀通络功效,治疗消化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平滑肌痉挛、带状疱疹等,为10~15 g;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疗暑温病、高热不退等,为15~30 g;解毒化痰、软坚散结,治疗慢性咽炎、外寒内热证、急性盆腔炎、热毒炽盛之脱疽等,为6~90 g。3)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泄热和胃、化瘀通络配伍知母、生石膏、滑石,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配伍杏仁、大青叶、连翘,解毒化痰、软坚散结配伍代赭石、生牡蛎、葱白。

    2019年05期 v.39 597-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0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前列活血通络汤联合八正散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袁远;黄恩应;陈小刚;

    目的探讨自拟前列活血通络汤联合八正散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确诊治疗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拟前列活血通络汤联合八正散。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NIH-CPSI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优于对照组的68.57%(P <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NIH-CPSI和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4.21±4.15)分和(5.36±1.27)分,优于对照组的(18.53±5.22)分和(6.08±1.49)分(P <0.05)。结论自拟前列活血通络汤联合八正散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异常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2019年05期 v.39 60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哮喘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分析

    杨洪伟;徐蕙;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前后肺功能和血清炎症指标变化。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指标的差异。记录2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较对照组的74.47%明显升高(P <0.05)。2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 <0.05)。2组患儿治疗后循环内皮细胞(CE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哮喘患儿应用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指标的浓度,减少气道损伤,改善临床症状。

    2019年05期 v.39 604-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辨证治疗

    步翠芬;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中医辨证对症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患者不同中医类型的临床特征,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分析患者中医类型后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胃痛,总发生率为5.40%,对照组包括恶心呕吐、胃痛、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32%,对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治疗后,不同类型的患者评分明显降低(P <0.05),以观察组脾胃湿热型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合理分析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特征,予以针对性的辨证治疗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兼顾不同类型的身体调节,临床疗效确切。

    2019年05期 v.39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填精健脾逐水法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刘坤;董立明;邱菁菁;李怡良;张君玲;

    目的探讨填精健脾逐水法联合足量激素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炎性水平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填精健脾逐水法治疗,总疗程90 d。分别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积分、炎性水平及纤溶指标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的TNF-α、hs-CRP和IL-6等炎性水平相关因子,以及D-D、FIB及MPAR等纤溶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降低水平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填精健脾逐水法联合足量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近期疗效明确,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性细胞水平,调节机体纤溶指标。

    2019年05期 v.39 61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康复联合羟考酮改善肺癌骨转移疼痛临床研究

    陈颖;刘玮;孙炜;王婷婷;蒋慧;刘亚萍;曲柳;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对改善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生理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8例中重度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实施盐酸羟考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康复疗法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2组患者的生理疼痛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生活质量量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显著(P <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显著(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更加少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显著(P <0.05);随访半年发现,2组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生理症状及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2019年05期 v.39 61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王强;彭友林;王冉;黄凯;吕敏;

    目的探讨中医药与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增生性瘢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评分、瘢痕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02%(P <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治疗次数和瘢痕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药外敷结合电疗仪、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疗法能够有效提高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瘢痕评分,减少治疗次数。

    2019年05期 v.39 618-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朱美文;袁晴;朗苗苗;倪建俐;

    目的观察痛经Ⅰ号方和痛经Ⅰ号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经气滞血瘀型患者90例,分为痛经Ⅰ号方组、膈下逐瘀汤组和西药组;痛经寒凝血瘀型90例,分为痛经Ⅰ号方组、少腹逐瘀汤组和西药组。西药组均服用散利痛片。结果痛经Ⅰ号方组、痛经Ⅰ号方组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疼痛积分、疼痛持续时间积分均优于膈下逐瘀汤组和少腹逐瘀汤组(P <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痛经Ⅰ号方组、痛经Ⅰ号方组总有效率优于膈下逐瘀汤组、少腹逐瘀汤组和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痛经的近期疗效中,痛经Ⅰ号方、痛经Ⅰ号方和散利痛均优于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在远期疗效中,痛经Ⅰ号方、痛经Ⅰ号方均优于散利痛和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2019年05期 v.39 62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补肾疏肝活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魏玲;张宗敏;辛秀玲;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活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疏肝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分别为97.30%和67.57%,均明显高与于对照组的78.38%和40.54%(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9.73%(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疏肝活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促进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恢复,提高妊娠率。

    2019年05期 v.39 625-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化痰通络理气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

    赵芸芸;王凯;米佳;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理气法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化痰通络理气中药汤剂口服同时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1%;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痰通络理气法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

    2019年05期 v.39 628-630+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王元利;漆丽;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运动康复器+伸筋汤熏洗)对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伸筋汤熏洗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较对照组的63.64%显著升高(P <0.05);联合组肢体短缩、关节黏连、关节内翻及骨愈合不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5%,较对照组的27.27%显著降低(P <0.05)。结论关节运动康复器与伸筋汤熏洗联合应用可起到疏导腠理、活血止痛和疏松关节筋络的作用,改善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2019年05期 v.39 631-63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动物药

  • 鹿胎药理作用研究

    张凯月;杨小倩;张辉;孙佳明;

    鹿胎是传统的名贵滋补品,用于肾虚经亏,体弱无力,经血不足,妇女虚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久不受孕等症。近年来,随着鹿胎的不断应用,国内外学者借助现代的方法和手段,鹿胎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逐渐被发现。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鹿胎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滋补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炎镇静等药理作用对鹿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鹿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05期 v.39 634-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二色补血草总黄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欧莉;苗彦霞;高峰;李敏;

    目的观察二色补血草总黄酮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大鼠的止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药物致早孕大鼠流产的方法建立功能性子宫出血模型,观察二色补血草总黄酮给药后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大鼠的止血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含量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增加,全血低、中、高切WBV值及PV值均出现明显升高(P <0.05),血清TXB_2含量下降(P <0.01),TXB_2/6-keto-PGF_(1α)比值降低(P <0.01);TFLB高剂量组能显著性减轻功血模型大鼠的子宫出血量(P <0.01),降低全血WBV值(P <0.05),并升高TXB_2/6-keto-PGF_(1α)比值(P <0.01)。结论二色补血草总黄酮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其作用机制通过调节6-keto-PGF_(1α)和TXB_2的失衡状态,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小血管的收缩,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可降低大鼠全血黏度,改善瘀血阻滞型崩漏的机体血液高黏高凝状态。

    2019年05期 v.39 638-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表达的影响

    蔡娲;马文;王观涛;沈卫东;

    目的通过探究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S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8只/组。采用中脑动脉闭塞(MCAO)和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法(CUMS)建立PSD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神庭,1次/d,共治疗28 d。观察大鼠糖水偏爱比及旷场实验行为;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OD、MDA、GSH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爱比(P <0.01),移动次数显著减少(P <0.001),MD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SO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的糖水偏爱比(P <0.01)、移动次数显著上升(P <0.001),MDA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 <0.05),SOD、GSH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结论针刺能够通过增加抗氧化物SOD、GSH水平,同时减少氧化产物MDA的产生来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轻PSD的抑郁症状。

    2019年05期 v.39 64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原粉与配方颗粒外敷干预甲状腺肿大鼠的比较研究

    陈雪莹;赖倚文;刘雨薇;高天舒;

    目的比较外敷瘿肿消配方颗粒与药材原粉对甲状腺肿大鼠的疗效。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1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丙硫氧嘧啶(PTU)灌胃2周复制甲状腺肿模型。2周后在空白对照组和PTU灌胃大鼠中各随机选取1只验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剩余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颗粒组、原粉组,给予相应剂型瘿肿消外敷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甲状腺相对质量、甲状腺组织形态恢复情况及甲状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甲状腺相对质量显著升高(P <0.05),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原粉组甲状腺相对质量显著下降(P <0.05),颗粒组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镜下观察原粉组甲状腺组织形态恢复情况好于颗粒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CNA表达显著上升(P <0.05);与模型组比较,颗粒组和原粉组PCNA表达显著下降,原粉组下降幅度更大,但与颗粒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瘿肿消中药原粉外敷治疗甲状腺肿优于配方颗粒。

    2019年05期 v.39 646-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味药-配伍的合欢花与酸枣仁水提取物对抑郁性失眠动物模型的影响

    欧喜燕;李驰坤;李晓兵;丁云录;王中男;

    目的对酸枣仁、合欢花水提取物单味药和配伍应用进行抗抑郁性失眠研究,探讨其配伍应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抑郁性失眠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合欢花水提取物单味药和配伍应用对行为学、海马组织内单胺神经递质和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及比值的影响。结果酸枣仁-合欢花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及其单味药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旷场实验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都明显提高(P <0.01,P <0.05)或有升高趋势,海马组织中单胺神经递质含量也明显增高(P <0.001,P <0.01)或有增高趋势,氨基酸神经递质Glu含量及Glu/GABA明显降低(P <0.001,P <0.01,P <0.05)或有降低趋势,GABA含量明显增高(P <0.01,P <0.05)或有增高趋势。结论酸枣仁、合欢花提取物单独或配伍应用,都能发挥改善抑郁性失眠的功效,并以配伍应用更佳。

    2019年05期 v.39 649-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的影响

    于跃;刘铁军;杨月;王汉;刘扬扬;

    目的观察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以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二甲双胍组、肝脂溶颗粒组、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对大鼠称质量、测量空腹血糖值,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恢复糖尿病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 <0.05)。给药4周和8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糖耐量试验显著改善(P <0.05)。结论肝脂溶颗粒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2019年05期 v.39 65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灸血清保护人黑素细胞对抗H2O2诱导细胞损伤凋亡的机制研究

    陈杨;成玉;刘佳;闵仲生;

    目的观察艾灸血清对人黑素细胞对抗H_2O_2诱导的细胞损伤凋亡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IG1细胞,根据干预措施不同设置空白对照组,H_2O_2+生理盐水组以及H_2O_2+艾灸血清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观察艾灸血清干预后的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0.75 mM H_2O_2处理24 h后,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胞体变圆,树突减少。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形态较模型组规整,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升高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显示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降低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75 mM H_2O_2处理24 h后,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的Caspase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降低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血清能够有效缓解H_2O_2对PIG1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艾灸血清降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2019年05期 v.39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神经细胞凋亡干预机制的研究

    刘珊珊;朱晓婷;黎明全;

    目的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细胞凋亡干预作用的研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AD组、解毒益智方高、中、低剂量组。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微镜下观测细胞数量,RT-PCR法测β-APPmRNA的表达。结果相对于对照组,AD组细胞存活率略有减少,凋亡率上升,镜下观察细胞数目减少,对β-APPmRNA的表达相对升高。相对于AD组,解毒益智方各组细胞存活率均略有升高,与剂量无相关性,凋亡率略有减少,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增多,对β-APPmRNA的表达略有抑制。结论解毒益智方能干预体外细胞凋亡,可抑制β-APPmRNA的表达。

    2019年05期 v.39 66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汤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杨璐;陈又华;杨明明;曹霞;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对病毒性肺炎血清免疫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拟中药汤治疗,包括麻黄、厚朴、陈皮、柴胡等,分别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6%(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gA和IgG、IgM等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而IgE水平却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 <0.05);2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的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中药汤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可有效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有助于促进患儿预后康复。

    2019年05期 v.39 66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方证相应”理论探讨麻黄类方中麻黄配伍规律

    隋博文;王浩;张婧;魏常娟;陈宏;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疾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其组方严谨,用药精当,疗效显著,此书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为了更加深入理解和寻求仲景选方用药的精髓,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经方"来合理治疗外感疾病。文章基于"方证相应"理论,以药物麻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以麻黄为主的核心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麻黄的重要性以及在《伤寒论》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思想,加深了对仲景选方用药精髓的理解。

    2019年05期 v.39 669-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结合药性理论分析僵蚕及其配伍在哮病治疗中的应用

    刘聪;王盛隆;刘伟;

    僵蚕药用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古今应用证实其对哮病的治疗疗效确切。药性理论作为药效分析的基本思维模式,为临床辨证遣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僵蚕性平,调和、辛散、咸软,归肝、肺、胃经,随证配伍治疗哮病可发挥其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无论哮病之寒、热、风、痰皆可治之。

    2019年05期 v.39 674-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补阳还五汤方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符文雄;陈刚;徐玉婷;吴淑君;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方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法选取111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为(11.58±4.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2±7.01)分(P <0.05);NIHSS评分为(12.63±7.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5±4.83)分(P <0.05);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9.85±19.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22±19.26)分(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87.50%、7.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09%、12.73%(P <0.05)。结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中医症状评分和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2019年05期 v.39 678-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按摩手法联合补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徐佳音;

    目的探讨按摩手法联合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按摩手法联合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进行治疗,按摩患者的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穴位,40 min/次,并联合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配合治疗,穴位按摩和补气养阴通络方,1次/d。分别对患者的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血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震动感觉阈值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按摩手法联合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病变速率,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备推广优势。

    2019年05期 v.39 681-683+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组织中bFGF的影响分析

    丁益;廖华;

    目的探讨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组织中bFGF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饮食和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踝肱指数进行客观比较,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组织中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改善水平更显著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 <0.05),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改善治疗前后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局部组织中bFG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局部炎症水平,故具推广优势。

    2019年05期 v.39 684-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与肿瘤干细胞关系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

    邹剑铭;王学谦;张英;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ET)是绝经前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首选。但其耐药和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改善ET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改善ET引起的不良反应,而且能通过抑制ET耐药而发挥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作用。本文就ET药物耐药与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中医药抑制ET相关不良反应和抑制ET耐药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中医药在雌激素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2019年05期 v.39 687-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肝癌前病变发生发展及恶变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董夏;焦佩娟;芮冉;孟博博;潘艳芳;方艳;李宏;应小平;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病情隐匿、预后凶险等临床特征,在我国发生率较高。肝癌前病变是指使肝脏发生恶变可能的良性病变,若长期不愈则可能转变为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文章总结了Hippo-YAP/TAZ、Wnt/β-catenin、Hedgehog、Notch、JAK-STAT等信号通路与肝癌前病变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肝癌前病变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019年05期 v.39 691-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苏景深;刘恩顺;赵鑫民;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危重症医学领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LI/ARDS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成果。该文回顾近年来中医药对ALI/ARDS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ALI/ARDS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思路,对指导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具有较大意义。

    2019年05期 v.39 696-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设有本部、附属经开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和烧锅医院,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03张,诊疗设备先进,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建院60年来,医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质量兴院"战略,誉满杏林,被评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西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师

    2019年05期 v.39 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