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天姝;王富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为肺失宣降,痰气搏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穴位贴敷取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方面功效相互激发、协调治疗本病。药物多选择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穴位选择肺俞、脾俞等,贴敷时间有依据时令贴敷,亦有不拘时令贴敷。
2017年03期 v.37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璐;傅海燕;
明代儿科诸医学著作中,对于疾病论述较为详尽系统者《保婴撮要》为其一。作者对于准确辨证的重要性和参考吸收前人经验尤为重视,认为"小儿之热,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不同;虚实温壮,四者之不一;及表里血气、阴阳浮陷,与夫风湿痰食,各当详之"。该书广泛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明代以前中医儿科小儿发热的证治理论,从辨热之所在脏腑(心肝脾肺肾)、热之病因病机(风湿痰食)、热之病位(表、里及表里之间)、热之性质(虚热与实热)、发热在气在血及热之类型(壮热与温热)5方面对小儿发热进行辨治,构成了小儿发热的诊治框架。值得强调的是,发热作为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常作为其他疾病的兼症,而非单一出现。又因小儿易感易受、易于传变的生理、病理特点,治则治法方面难免呈现碎片化的形式,不易形成体系。故临床上应提纲挈领,追本溯源,方能得其根本。
2017年03期 v.37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燕;朱佳;
朱佳教授认为,老年性哮喘患者年老体衰,肺脾肾三脏亏虚,更易受六淫、饮食、情志及劳累等因素诱发,虚实夹杂,交互为患。治疗上,发作期不可单纯治标,当治标固本;平时亦不可全部治本,当治本顾标。麻黄是为肺经之专药,功擅宣肺平喘,但也有很多不良反应,如兴奋、出汗、心动过速等,严重中毒时还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等。朱佳教授一分为二辨证看待麻黄的治疗作用及其毒副反应,临证时加减,尽量发挥麻黄的治疗作用,减少毒副反应。
2017年03期 v.37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钱美加;崔庆科;苏培迪;冯晓纯;谢天龙;
冯晓纯教授治疗小儿湿疹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临证尤重脾;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易从热化,认为小儿湿疹的发生责之"脾胃受损,湿热为患"。临证亦重湿热,以健脾解毒、清利湿热为治疗大法。内服紫苓疹消汤,外用黄连膏涂于皮疹处,配合小儿捏脊以调理脾胃,从病因病机、脾胃论治、内外合治等方面综合治疗。
2017年03期 v.37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张帅;刘胜;
综合顾氏外科几代人的临床实践总结,"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病机,"余毒"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临床以益气养阴、养血疏肝、温肾扶阳为治则,"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复发转移;因乳腺癌术后余毒残留体内,日久痰毒瘀结致毒性渐变而易旁窜他处的特点,以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为治则"截断扭转"防止复发转移。临证以生黄芪、淫羊藿、麦冬等安未受邪之地,以山慈菇、露蜂房、八月札等截断扭转。诸药合用组成乳腺术后方,防止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
2017年03期 v.37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辜锦川;张静;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桂枝茯苓汤合黄连解毒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桂枝茯苓汤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西医临床效果显著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3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较低,HDL-C水平较高,心肌缺血频率、胸痛发作频率较低,心肌缺血时间、单次最长缺血时间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HDL-C水平较高,心肌缺血频率、胸痛发作频率较低,心肌缺血时间、单次最长缺血时间较短(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合黄连解毒汤可以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使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降低,对粥样硬化斑块起稳定作用,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淤毒论治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37 245-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秀娟;李琳;刘玮;刘佳妮;石晶;洪畋;
目的探讨通络消癥汤加减辨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3例,采用拉米夫定100 mg,阿德福韦酯10 mg,恩替卡韦0.5 mg抗病毒治疗,以上剂量1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消癥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4.53%,总有效率79.24%,观察组临床治愈率39.62%、总有效率9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在LN、HA、IV-C、PCⅢ、脾脏厚度、门脉宽度上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N、HA、IV-C、PCⅢ、脾脏厚度、门脉宽度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显著(P<0.05)。2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通络消癥汤加减辨治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临床效果。
2017年03期 v.37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钟丽艳;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与中医药组,每组各45例。西医组给予氨基水杨酸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中医药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主要症候积分、临床活动指数、内镜指数、血小板计数及生存质量。结果中医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腹泻、腹痛、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积分均降低,中医药组较西医组相比上述积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临床活动指数、内镜指数、血小板计数均降低,中医药组较西医组相比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组较西医组相比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缓解,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17年03期 v.37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浩;庄威;薛晓鸥;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1号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31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清热利湿1号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与31例单纯应用保妇康栓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疗效。结果自拟清热利湿1号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100%,治疗中度糜烂总有效率90.9%,治疗重度糜烂总有效率33.3%;单纯应用保妇康栓治疗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73.3%,治疗中度糜烂总有效率69.2%,治疗重度糜烂总有效率33.3%。轻度、中度糜烂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利湿1号方以清热利湿为法,改善了宫颈的微环境及宫颈病变的程度。
2017年03期 v.37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齐;
目的探讨抗病毒滴眼液与中药熏眼在单纯疱疹病性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83例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眼共10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阿昔洛韦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中药熏眼)和对照组(阿昔洛韦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体征消退情况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7.12%)较对照组(74.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刺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完成随访,研究组6眼(11.76%)复发,对照组15眼(30.00%)复发,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眼视力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滴眼液联合中药熏眼可有效改善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视力。
2017年03期 v.37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劳慧敏;刘建民;于科;张葆青;曹宏;陈鲁;
目的研究清肠止泻散对轮状病毒(RV)模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粪便Na~+、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止泻散组、病毒唑组,每组10只。通过对实验小鼠造模、给药、取材,观察各组小鼠病死率、平均稀便级、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检测小鼠粪便Na~+、糖含量,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清肠止泻散组死亡数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清肠止泻散组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数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清肠止泻散组平均稀便级低于模型组(P<0.05);清肠止泻散组Na~+、糖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在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止泻散组可明显降低TNF-α、IL-1β含量(P<0.01)。结论清肠止泻散组对轮状病毒感染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缓解腹泻、降低病死率、病毒阳性数,可提高小肠对Na~+、糖的吸收,可调节血清TNF-α、IL-1β水平。
2017年03期 v.37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琼;李艳茹;张松;沈冰冰;张卓琦;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Hydroxysaffl or yellow A,HSYA)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该作用与Mst1/YAP信号中Mst1激酶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孵育48 h,细胞贴壁,然后进行分组实验。正常对照组(Con组):正常条件下孵育36 h;缺氧复氧组(A/R组):正常孵育24 h后行缺氧10 h复氧2 h;羟基红花黄色素处理组(A/R+H组):正常孵育24 h后行缺氧10 h同时加用HSYA,后复氧2 h;Mst1si RNA后缺氧复氧组(Mst1si RNA+A/R组):小干扰转染后6 h,换正常培养基,孵育18 h,缺氧10 h复氧2 h。收集各组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测LDH,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水平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stl,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A/R组ROS升高,凋亡率增加,活化Mst1的表达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R组比较,A/R+H组ROS水平降低,凋亡率下降,P-Mst1蛋白表达下降,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R组比较,Mst1si RNA组ROS无明显变化,凋亡率下降,总Mst1及P-Mst1的蛋白表达下降,cleaved caspase-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R+H组比较,Mst1si RNA组ROS水平较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YA处理能减轻原代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部分依赖于抑制Mst1蛋白激活有关,但存在其他通路。
2017年03期 v.37 270-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斌;曹金霞;王保森;闫文昊;仇志凯;林贺;律广富;林喆;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饮食饮水。按体重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鹿茸多肽提取物高剂量组、鹿茸多肽提取物中剂量组、鹿茸多肽提取物低剂量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2周后开始灌胃(Ig)给药,给药13周后观察鹿茸多肽提取物对大鼠骨密度(BMD)、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磷(P)、钙(Ga)、肌酐(Gr)等指标,以及肾、子宫、阴道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血清中E_2、P、Ga、Gr以及ALP指标的变化。结论鹿茸多肽提取物能有效的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状。
2017年03期 v.37 27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金迪;张守琳;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对Ig 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MMP-9、TIMP-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7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尿胶囊对照组,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中药汤剂高、中、低剂量组(简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检测大鼠各时相尿红细胞计数,血清中MMP-9、TIMP-1含量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1)空白组大鼠一般状态良好,造模后大鼠第4周开始出现精神不振,进食及活动减少,毛色晦暗,尿色改变,体质量下降。给予药物治疗后,各症状均有所改善;2)与空白组相比较,造模后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自第6周开始升高,至第8周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降低(P<0.05),组间比较,中药中剂量组明显优于血尿胶囊组。3)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MMP-9含量降低,TIMP-1含量升高,MMP-9/TIMP-1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MMP-9含量明显升高,TIMP-1含量明显降低,MMP-9/TIMP-1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中剂量组明显优于血尿胶囊组(P<0.05)。结论 1)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能够降低Ig A肾病模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2)造模组大鼠血清中MMP-9含量降低,TIMP-1含量升高,MMP-9/TIMP-1降低(P<0.05),说明MMP-9、TIMP-1参与了Ig A肾病发病机制;3)给予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血清MMP-9含量明显升高,TIMP-1含量明显降低,MMP-9/TIMP-1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明显优于血尿胶囊组。笔者推测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Ig A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整血清中MMP-9、TIMP-1的含量。
2017年03期 v.37 280-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尚坤;杨明慧;张凤瑞;
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机体抗药性的增强,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不明显,中西药联合用药往往能够达到增强药效、减少毒性以及降低抗药性等作用。小建中颗粒、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以及参附注射液4种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能够减少并改善不良反应,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且耐受性好。
2017年03期 v.37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闫文昊;林贺;律广富;林喆;
目的总结芒果苷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为芒果苷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主要根据近3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研究,对芒果苷的现代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通过查阅、总结相关文献,发现了芒果苷在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氧化、降血糖、抗炎、退热镇痛、免疫调节、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现代药理作用。结论芒果苷的作用所涉及范围极为广范,值得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7年03期 v.37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侯鑫;李超英;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白发症的病因病机、乌须发的药物、作用机制、给药途径及剂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探究乌须发制剂的研究现况,总结近年来乌须发制剂在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乌须发制剂的研究提供思路。目前乌须发制剂在白发症的病变机理和病因、药物的种类及各类型药物的作用机制、给药途径、口服给药制剂的剂型种类等方面研究比较全面,但在化学药物的安全性研究、生物制剂的应用研究、中药外用制剂的新剂型研究、制剂功效的规范性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研究等方面报道较少。
2017年03期 v.37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保森;吴中波;李斌;闫文昊;仇志凯;林贺;律广富;林喆;
目的研究榛子油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大小。方法冷榨榛子油用80%乙醇提取,配成不同浓度的样品,以维生素C作对照,通过测定还原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探讨榛子油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大小。结果榛子油乙醇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还原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随着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结论榛子油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2017年03期 v.37 294-296+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季存蕊;杜延佳;孙佳明;张辉;
目的比较桦褐孔菌不同极性有机试剂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从中筛选出抗肿瘤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桦褐孔菌依次进行梯度提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70%乙醇层、水层和粗多糖等7个不同极性部位,以MTT法考察桦褐孔菌各极性部位对肝癌细胞、肺癌细胞及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7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均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癌细胞生长,且氯仿层对癌细胞的抑制率最高。结论氯仿层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抗肿瘤活性部位,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2017年03期 v.37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郎明健;陈琴华;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中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inksil-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的冰醋酸=32:68;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原儿茶醛在2~20μg/m 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平均回收率在97.8%(n=5),RSD=1.70%。结论所建立原儿茶醛含量测定HPLC方法准确性好,重现性好,快速准确。
2017年03期 v.37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浩铭;陈天丽;李艳杰;陈新;张晓荧;
目的本实验建立止哮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Hyper Clone B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3%三乙胺,磷酸调p H 2.8)=2:98;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042~0.42μg范围内,盐酸伪麻黄碱进样量在0.0204~0.20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97.48%,RSD为0.71%(n=6)。盐酸伪麻黄碱平均回收率97.78%,RSD为0.64%(n=6)。结论该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以作为止哮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7年03期 v.37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帅;李超英;董婉;
目的优化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包合丹皮酚,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β-环糊精与丹皮酚的主客分子投料比、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包合物最佳处方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二次多项式方程的复相关系数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性较好,相关系数r=951;优选的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丹皮酚的主客分子投料比为8:1,包合温度为38℃,包合时间为42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方程预测值偏差小于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且科学可行。
2017年03期 v.37 307-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