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973”专项

  • 现代针灸教材治疗疔疮“同功穴”分析

    杨康;王富春;

    目的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疔疮的腧穴应用,归纳总结出主治疔疮的"同功穴",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疔疮的腧穴,分析疔疮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频次、归经、所在部位及规律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疔疮的"同功穴"有15个。应用频次较高的为灵台、郄门,经脉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为主,部位以上肢为主,规律谱中以1级谱为主的灵台、郄门2穴为针灸治疗本症最常用亦为最主要的腧穴。结论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疔疮提供了最佳的选穴方案及科研思路,进一步佐证了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081-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学术探讨

  • 从“伏邪”理论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晁俊;谢春光;方传明;钟文;覃海知;李海洋;富晓旭;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属于中医"脉痹"范畴,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房事不节、劳欲过度等病因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痰浊、瘀血阻滞脉络,致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医的"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致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痰浊、瘀血是伏邪的主要物质,经脉是伏邪隐匿之所,正气亏虚是伏邪致病的必要条件。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未发病之前,痰浊、瘀血之邪已经伏于脉络,伏邪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正邪的平衡被打破,终致痰瘀痼结,损伤脉络。因此,在伏邪引而未发之时,应予以积极防治,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谢春光教授应用具有养阴益气活血功效的参芪复方以补虚为主,化痰活血为辅,使"痰瘀"伏匿之邪消散,阻滞其对血管的持续损伤,达到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084-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健康管理的外感热病防治体系

    郭永胜;张思超;

    健康管理是为解决当前人们的健康需求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分析当前外感热病的发病与防治现状,应重视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外感热病的防治体系之中;运用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实施中国特色的外感热病防治,并着重从外感热病相关信息收集与评估、零级预防、综合干预、自我调治管理及群体干预管理等方面对外感热病进行防控,初步构建中医健康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外感热病防治体系。

    2016年11期 v.36 1088-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

    王辉;

    研读《内经》《医学心悟》《诸病源候论》《金匮要略》《针灸大成》《类证治裁》有关中风的记载,结合临床进行理论探析。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时,语言、吞咽等人体功能的修复要顺应天意,也就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既重视"人"的恢复,又重视"天"的影响,注重气、血、脏腑、经络的辨证施治,使康复方法不再孤立、局部,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2016年11期 v.36 1091-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思路与方法

  • 血瘀证与代谢综合征的辨证关系

    钱春伟;孙升云;

    代谢综合征涉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血瘀证是瘀血内停的一种状态,是由瘀血内阻引起。探讨血瘀证的本质,分析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及病理过程,瘀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重要的病理因素,与其发展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中应谨守病机,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遣方用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临床表现随症治疗。

    2016年11期 v.36 1094-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伏寒伤肾、致瘀损络”思维探讨

    张天婵;王宇非;孙博;丛慧芳;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普遍接受"瘀血"为其发病原因,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发现伏邪致病"动态时空""隐匿性""自我积聚性""休作有时"等特征与内异症发病特点高度相符。伏邪藏于肾,伤于肾,寒邪能恰当描述其痛经的症状特点;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的特点与病入络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病理特点甚为符合。故提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及发病特点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认识。临床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转归拓宽思路。

    2016年11期 v.36 1097-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从“体病相关”论肿瘤术后中医防治

    孟庆岩;相光鑫;颜培正;张庆祥;

    因体质具有可调性和可预测性,其为诸多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着新思路。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由来已久,体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防关系密切,将"体病相关"理论运用于肿瘤患者术后调理恢复中,进行"质病同治",有助于巩固前期治疗,提高临床疗效,防止肿瘤复发。将体质学说引入到肿瘤术后治疗过程中,可以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2016年11期 v.36 1101-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林钟香辨治冠心病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高继梅;汤诺;

    林钟香教授辨证论治冠心病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即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日久累及肺肝脾肾,使其功能失调,血脉瘀阻,痰浊内生,水饮内停。在治疗上以固本为主,标本兼治,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的治疗原则。

    2016年11期 v.36 1104-1106+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

    周文娟;桂涛;万贵平;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病多由外邪入侵、情志内伤、先天不足以及手术损伤等致使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冲任受损,进而瘀血阻滞胞宫、胞脉而发病。该病以瘀血内阻为其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为其基本治疗原则。临床上又因个体差异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故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常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临床上主要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辨证论治、周期疗法、专方治疗,外治法主要包括肛门导入、针灸治疗、中药穴位贴敷及针药联合等。中医药在缓解患者痛经症状、减少月经量、缩小子宫体积、提高受孕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展示了其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优势。

    2016年11期 v.36 1107-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

    蒲新宇;谢晶日;

    谢晶日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认为该病在病因病机上主要由情志、外伤、饮食或久病等因素引起肝络不通或不荣而致,临床上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及肝阴不足为主,在辨证方面则是以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瘀血内阻等为主,治疗上擅用疏肝理气兼理脾法、清热化湿法、化瘀通络法,并辨证论治,强调因人而异,并随症加减。着重强调利胆通腑、疏肝健脾、久病祛瘀的重要性,并在清湿热同时注重防止伤阴以及饮食情志护理。

    2016年11期 v.36 11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祛湿化斑颗粒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马丁妮;潘月丽;

    目的观察祛湿化斑颗粒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糖浆、芦丁片、潘生丁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湿化斑颗粒口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皮肤紫癜消退平均时间、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及治疗后复发率、肾脏损害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实验室指标(APTT)改变、复发率及肾脏损害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斑颗粒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湿热痹阻证)可缩短病程,改善凝血功能,有效降低复发及肾脏损害率,提高治愈率。

    2016年11期 v.36 1114-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曾旭;张鹏;徐如祥;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每组30例,对60例患者各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2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GC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痰停清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与脑气不通证、痰热蒙窍证、元神外脱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0.0%(24/30)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56.7%(17/3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包括4个实证和3个虚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疗效确切。

    2016年11期 v.36 1118-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活血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马胡晶;周君琳;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自拟活血补骨汤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加用自拟活血补骨汤,对照组仅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自拟活血补骨汤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术后1周、2周时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治疗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住院时间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自拟活血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病程,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6年11期 v.36 112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刘爱林;袁志军;

    目的探究与分析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糖代谢情况、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正中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糖代谢及神经传导速度。

    2016年11期 v.36 1125-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伊犁牧区膝骨关节炎患病率及分布特征

    张彦峰;彭进;栾立;马鑫文;刘俊昌;王新军;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牧区膝骨关节炎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461名该地区常住居民进行入村入户封闭式问卷调查,对疑似膝骨关节炎阳性者进行体格检查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新疆伊犁牧区膝骨关节炎总患病率24.23%,男性患病率12.83%,女性患病率34.10%,伊犁牧区男女患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新疆伊犁牧区膝骨关节炎患病率较高,本次对该地区膝骨关节炎患病率的调研,旨在加强当地膝骨关节炎患者日后的防治以及完善我国膝骨关节炎数据库。

    2016年11期 v.36 1128-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脱敏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

    张永政;王海;

    目的观察应用益气脱敏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益气脱敏汤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啶进行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评定疗程结束时以及停药后3个月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2种治疗方案在3个疗程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3.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益气脱敏汤治疗后患儿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比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益气脱敏汤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在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方面中药益气脱敏汤与氯雷他啶临床近期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但停药3月后中药益气脱敏汤的临床疗效较西药氯雷他啶稳定持久。

    2016年11期 v.36 1132-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动物药

  • 近5年动物药药理研究新进展

    张静;李晶峰;杜延佳;刘侗;张红印;李志成;孙佳明;张辉;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动物药的药理作用广泛。通过查阅近五年动物药相关文献,从动物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入手,对其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的强心作用和抗血栓作用、对免疫系统的抗疲劳作用、抗炎作用和抗肿瘤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136-1137+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复方蜂胶灵芝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丁云录;初洪波;刘艳华;

    目的观察复方蜂胶灵芝片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脉康颗粒2.7 g/kg剂量组;复方蜂胶灵芝片1.2、0.6和0.3 g/kg3个剂量组。正常对照组10只动物,其余各给药组均20只动物,给药治疗8周。在实验周期内观察检测动物一般状态,空腹血糖(FBG),糖耐量(OGTT)及血液流变学。结果复方蜂胶灵芝片1.2 g/kg和0.6 g/kg剂量在给药后2周即可明显降低动物血糖(均为P<0.05);给药8周时,1.2 g/kg和0.6 g/kg剂量在灌胃葡萄糖60 min及120 min时表现出一定的改善糖耐量作用(分别为P<0.01或P<0.05);1.2 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高、中切)和血浆黏度(均为P<0.05)。结论复方蜂胶灵芝片有治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动物空腹血糖、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具有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138-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芳香通络饮组方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孙光伟;曹峰昊;孙文瑞;隋欣;贾琼;崔洪涛;

    目的大鼠通过口服给与芳香通络饮组方,观察药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缺血治疗给药组。在乙醚麻醉下仰位固定于手术台,测定大鼠Ⅱ导联正常心电图后,自左侧3~4肋间开胸,暴露心脏,于肺动脉圆锥及左心房间找出冠脉左前降支,以0号丝线立即结扎冠脉,将心脏送回胸腔,并挤出胸腔内血液和气体,迅速关闭胸腔,开胸时间不超过30 s,假手术组仅置缝线不结扎冠脉。手术后心肌缺血治疗给药组口服给与芳香通络饮组方,大鼠按100 g体质量给药1 m L,日3次口服,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药1 h后处理,取出大鼠心脏,用生理盐水洗去心腔内血液,福尔马林浸泡以备组织病理学切片。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心肌三酶、SOD活性,MDA、TNF-α含量,数据做组间t检验统计。结果心肌缺血治疗给药组大鼠CK、LDH、AST、MDA、TNF-α明显低于心肌缺血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心肌缺血模型组。结论芳香通络饮组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142-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健脾法在肝郁脾虚证IBS-D动物模型中的疗效研究

    郑欢;黄绍刚;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中药复方对肝郁脾虚证IBS-D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参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IBS-D模型(除正常参照组外),分别给予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疏肝健脾中药复方煎剂、马来酸曲美布汀、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增长率变化、腹部回缩反射(AWR)的阈值和避水应激后大鼠排便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的体质量相对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相对于对照组均能显著升高大鼠的内脏敏感压力阈值(P<0.05);经急性避水应激实验,中药组及西药组排便次数及排便重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中药复方能有效降低肝郁脾虚证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减少应激状态下排便反应。

    2016年11期 v.36 1146-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保元汤对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干预作用

    赵雷;刘真如;苏鑫;

    目的选用温阳补气的保元汤,观察其对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第7、14、28天肺系数、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培土生金法对肺纤维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博来霉素造模,预防组在造模前7天灌以保元汤汤剂,成模后预防组与治疗组持续给药,于造模后第7、14、28天取材,称取肺重量,计算肺系数,并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治疗组和预防组3个时间点与空白组在肺组织外观、肺系数、羟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方面差异明显。第28天预防组与模型组肺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3个时间点羟脯氨酸差异明显,第28天预防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二醛含量在第7、14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4、28天时预防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培土生金治法选用保元汤对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151-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青蓝口服液质量研究

    王志慧;陈颖;刘立舟;于秀华;

    目的确立青蓝口服液制剂中各药材的检测方案。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山豆根、玄参、板蓝根、麦冬四味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四味药材的薄层色谱中主斑点与各自的对照品色谱或对照药材色谱的主斑点相比,具有Rf值、颜色的一致性,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实验确定的鉴别方法,操作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对青蓝口服液的质量具有监测作用。

    2016年11期 v.36 1154-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智力低下患儿85例

    袁嫣;孙宇博;冯涛珍;刘玉堂;宋虎杰;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疗法对肝肾亏虚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85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六位地黄丸加减结合靳三针针法和益智聪慧针法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口服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Ⅲ)对2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IQ分值提高率(IQ分值提高率=(疗后IQ评分-疗前IQ评分)/疗前IQ评分×100%)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智力评分结果与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结合针刺可明显提高智力低下患儿的智力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临床辨证给予中药结合针刺能够改善智力低下患儿的脑功能,提高其智力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2016年11期 v.36 1157-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穴位注射加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

    徐国栋;阮彩莲;

    目的分析讨论穴位注射加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面肌痉挛患者共计88例,根据患者意愿自主选择治疗方式并以此作为分组依据,43例患者选择电针透穴治疗,为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选择穴位注射加电针透穴治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率分别为72.09%、97.78%,2组治疗时间分别为(36.8±7.65)d、(23.3±5.74)d,3个月内复发率30.23%、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加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可有效提高临床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2016年11期 v.36 1160-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

    邵波;艾怙怙;

    目的探究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22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45例,显效5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T-1、NO与CEC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12个月后,2组患者的ET-1、NO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ET-1、NO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CEC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性较小(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ET-1、NO水平,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高。

    2016年11期 v.36 1163-1165+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多针浅刺治疗眼肌痉挛

    杨东红;于水源;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针刺法和多针浅刺法在治疗眼肌痉挛疾病方面的效果,突出在治疗眼肌痉挛中多针浅刺方法的优势。方法将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人和治疗组30人。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组采用多针浅刺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分别统计治疗后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对照组有效率66.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可以引皮毛之邪外出,相对于常规针刺法效果显著,更有利于眼肌痉挛的恢复。

    2016年11期 v.36 116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刘富群;陶钧;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及中药熏洗,总疗程4周。并通过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视觉模拟、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VAS、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洗与普瑞巴林单药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相似,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16年11期 v.36 1169-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宋挺伟;张森;靳志超;曹雪;邱文竹;张新;刘畅;许广里;胡松涛;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腰部最痛点(阿是穴),腰痛穴(经外奇穴),针刺的同时配合做前屈、蹲起、旋转的动作,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1次/d,3 d为1疗程。结果 105例患者中,治愈56例(53.3%),显效30例(28.5%),有效17例(16.1%),无效2例(0.19%),总有效率97%。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本病,局部针刺可疏通筋络,活血止痛,从整体而言可调动人体全身气血,动静结合,促使机体快速恢复。

    2016年11期 v.36 1172-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医史文献

  • 《本草纲目》谷部释名项声训研究

    鞠芳凝;崔为;

    李时珍《本草纲目》之释名,对药物命名的原因及异名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集本草释名之大成。在李时珍本草名物训诂的方法中,最有学术价值的当属声训部分。但声训往往掺杂着一些穿凿附会的解释。通过深入研究《本草纲目》谷部73味本草释名项的相关内容,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将《本草纲目》谷部释名项中涉及到声训的部分,按照"同字为训""同音为训""音近为训"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出相关条目共23项。除将相关条目逐条罗列外,还对其中有争议的条目做进一步的考证,以期得到相对公允的校释。

    2016年11期 v.36 1175-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黄连解毒汤系列制剂临床应用研究

    张綦慧;张丽;刘晶;张艳霞;牛焕敏;张允岭;

    黄连解毒汤出自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该方为清热解毒方中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对黄连解毒汤的临床研究几乎涵盖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中,特别对急性感染性疾病,以黄连解毒汤为主或联合西药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疗效,符合中医清热泻火解毒的传统理论,举案分析。近年来黄连解毒汤系列制剂在各种疾病的临床应用,黄连解毒汤及其加减方的应用在不断拓宽,黄连解毒汤系列制剂治疗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进一步思考及展望。

    2016年11期 v.36 1181-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李佳;王兴荣;张有花;

    目的评估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中医治疗和联合治疗等治疗方法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阅读并筛查国内外关于糖尿病黄斑水肿各种治疗方法的文献,比较各实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与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变化。结果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抗VEGF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治疗选择,其早期应用和联合激光、中医药应用较各治疗方法的单独应用疗效显著,是未来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热点。结论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中医治疗和联合治疗等治疗方法对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显著。

    2016年11期 v.36 1185-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