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冬;赵慧辉;王娟;陈静;高阔;李雪丽;王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例共411例,参照心功能分级标准,结合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主要以心功能Ⅰ级、Ⅱ级和Ⅲ级为主,出现心功能Ⅳ级可能性极小;其中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出现心血瘀阻证、心气不足证、气虚血瘀证可能性更大;与心功能Ⅰ级、Ⅱ级相比,心功能Ⅲ级出现痰浊闭阻证和痰瘀互结证概率增大。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西医检查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指导临床。
2016年09期 v.36 883-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敏;邵南齐;马霄;崔伟峰;
目的对国内已发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2005—2015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非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利用Rev Man 5.0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异质性检验。再用森林图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相对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加中医非药物治疗组更能提高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P<0.01。对剔除小样本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原结果相似。绘制非药物疗法的漏斗图,但图形不对称。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由于文献数量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6年09期 v.36 88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向磊;胡冬青;孙欢娜;李勇;
目的探讨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降低血浆内毒素及TNF-α、IL-6、IL-8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慢乙肝相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180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分为口服乳果糖组、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每组各9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及TNF-α、IL-6、IL-8变化,并比较2种药物的疗效差别。结果2组血浆内毒素、炎性细胞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护肠清毒微丸疗效优于乳果糖组(P<0.01)。结论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可有效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改善机体内环境,从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达到修复肝组织损伤的目的,整体疗效优于乳果糖。
2016年09期 v.36 89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方智;符佳;杨亚荣;蒋卫东;张涛;
目的提高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治疗过程中选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50例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均按照西医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患儿同时加用活血退黄经验方,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72例),而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2.67%(62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儿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在按照常规西医药物方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活血退黄经验方治疗能够改善肝脏内循环,减轻肝内炎症,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的代谢。
2016年09期 v.36 894-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薇;陆源源;詹群;李苗苗;任庆龄;陈盛君;季露;
目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护胎饮)31例和对照组(优甲乐)29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TSH的变化情况,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2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阴道出血、出血时间、出血色质、小腹疼痛、腰骶疼痛、头晕耳鸣症状的改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SH均下降,2组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健脾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从而防治先兆流产的发生。
2016年09期 v.36 897-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田黎明;彭圆;许斌;
目的评价变通白虎汤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口服变通白虎汤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照组32例,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1周后进行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同时采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面部红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88%和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VISIA红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红斑、灼热程度以及VISIA红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通白虎汤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减少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面部红斑和面部灼热感有较好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抗炎、抗过敏,减轻毛细血管扩张有关。
2016年09期 v.36 90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江艳;
目的探究与分析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凡士林布包扎,观察组给予二黄油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皮肤刺激反应级数及外观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提高,VAS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红斑及焦痂、红肿0级所占比例较高,2级、3级、4级所占比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观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外观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外观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避免对皮肤造成严重刺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2016年09期 v.36 905-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莹;林琳;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冰片外敷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恶性腹水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药外敷36例作为观察组,单纯内科处理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临床症状(腹胀、睡眠、饮食症状改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77.77%,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70%,2组近期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冰片外敷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腹胀、饮食及睡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09期 v.36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晓丽;
目的观察扶正消岩汤联合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转移性乳腺癌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NP方案化疗为主治疗,治疗组(35例)在NP方案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积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化疗后毒副反应、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KPS积分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实体瘤疗效情况等。结果治疗组除失眠健忘、手足麻木及肝肾功损害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症状改善程度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D3+、CD4+、CD4+/CD8+、Nk细胞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细胞阳性率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53、CA125数值较前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积分分别为(89.118±4.125)(78.371±3.663),说明治疗组在改善KPS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1.2%、68.6%,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情况比较,2组有效率(RR)分别为41.18%、14.2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06%、91.43%,治疗组在R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DCR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岩汤联合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在增强化疗效果,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免疫,降低肿瘤标志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2016年09期 v.36 911-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吕炳涛;窦翼飞;
目的探讨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期乳腺癌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CEF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黄芪、百合、党参、仙鹤草、枸杞子、当归、山慈菇等)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为(86.3±6.2)分,对照组为(82.1±5.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和心功能损害等,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可提高疗效,减轻肝肾损伤,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36 915-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惠;李全富;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对小鼠前胃癌所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影响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用75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均为雄性,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空白组灌注生理盐水,其他4组先进行胃癌诱导肿瘤造模,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组予生理盐水灌胃3周,中药组予扶正解毒方治疗,化疗组予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1周,中西医结合组先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1周后再中药灌胃3周,然后采用相关检测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相关指标含量。结果 CD68+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上,模型组为3+,中药组为2+,化疗和中西医结合组为1+;M2型巨噬细胞含量中模型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L-4、IL-10、IL-13、TGF-β含量上,空白组和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能通过降低CD68+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减轻M2型巨噬细胞含量,降低炎症指标IL-4、IL-10、IL-13、TGF-β含量等对小鼠胃癌起抑制作用。
2016年09期 v.36 92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虹霖;徐飞;夏昆鹏;张淼;王玉珏;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MAPK信号中的erk、jnk、p38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每组各12只。经过4周干预后,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组织中p-jnk/jnk、p-erk/erk、p-p38/p38的变化。结果头穴丛刺组、传统头针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nk/jnk表达变化: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p-erk/erk表达变化:体针组与头穴丛刺组和传统头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穴丛刺组较优,头穴丛刺组与传统头针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38/p38表达变化: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结论头穴丛刺通过上调p-erk、下调p-jnk及p-p38的表达,进而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2016年09期 v.36 925-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九如;于江波;吴迪;曲波;王永彬;张丽莉;张昊旻;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疾病进行整体分析并作理论指导,探讨归脾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归脾安神颗粒发挥药效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的wistar大鼠,并经过处理后制成失眠大鼠模型,然后将失眠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失眠模型组、归脾安神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枣仁安神胶囊)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各18只。观察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对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总时间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激素PGD2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GD2 mRNA、L-PGDS mRNA、DPR mRNA的表达。结果归脾安神颗粒可增加失眠大鼠模型的总睡眠时间,并且可以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PGD2含量及PGD2 mRNA、L-PGDS mRNA、DPR mRNA的表达的作用。结论归脾安神颗粒能够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睡眠,延长总的睡眠时间。药效发挥机理基本确认为通过干预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激素而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
2016年09期 v.36 929-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钱玮;申院生;
目的探讨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对产后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锌、铜、皮质醇、环磷酸腺苷影响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70只大鼠为研究对象,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调气血组、养心脾组、马普替林组,每组10只,参考Katz刺激方法制备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产后抑郁模型,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铜、锌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环磷酸腺苷含量,邻甲酚酞络合法侧血清钙(ca2),硫酸铝发测定无机磷(P),对硝基苯磷酸法测定血清践行磷酸酶(ALP),苦味酸发测定空腹尿肌酐(Cr)。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在铜、锌、皮质醇、环磷酸腺苷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锌、皮质醇水平均提高,柴郁温胆汤组和调气血组铜水平降低,环磷酸腺苷水平提高,马普替林组铜、皮质醇水平降低,锌、环磷酸腺苷水平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小鼠ca2、P、ALP、Cr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ca2、P、ALP、Cr水平均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能通过改变锌、铜、皮质醇、环磷酸腺苷等指标而起到良好的抗产后抑郁作用。
2016年09期 v.36 933-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聪;于冰;张永臣;
李学川是清代著名医家,撰有《针灸逢源》一书,其中除记载大量的针刺处方外,对灸法亦有着独到而全面的论述。在施灸原则上,李氏强调辨证施灸,按穴施治,同时又要求艾灸有序,先后有则,采用自上而下、先阳后阴、先左后右顺序施灸法;在施灸操作上,除了广泛使用直接灸法,李氏更是善于运用隔物灸法与缪灸法,将灸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同时李氏又注重艾灸禁忌,除了特殊腧穴禁灸外,亦要根据具体病证及年龄大小等因素考虑禁忌;以及李氏所言的艾灸预后与调理之法,使灸疗学科的趋于完整,为我国灸疗学科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09期 v.36 944-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寇吉友;冯海霞;卫彦;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治疗阳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5例阳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治疗,针刺选取牵正、金津、玉液、睛明等穴位,1次/d,同时口服温润附葛汤(方药组成:附子15 g,干姜15 g,党参20 g,黄芪30 g,茯苓20 g,麦冬30 g,山药30 g,葛根15 g,炙甘草10 g),1剂/d,早中晚3次分服,7 d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方糖试验计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5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前后方糖试验计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可明显改善阳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其方糖试验计分。
2016年09期 v.36 94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胡洁;吴中朝;
目的观察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火针齐刺留针与常规针刺合用。对照组仅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除常规针刺外,每3天行火针1次,2次/周,3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对照组常规针刺1周5次,3周时间观察研究。观察治疗前后JOA腰椎功能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各组治疗后下腰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改善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各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常规疗法,是传统针具采用经典刺法针对具体疾病的治疗。火针疗法可同时产生针和灸的双重作用,通过"齐刺"和留针两个办法将火针的功效加倍发挥出来是该法的精髓。
2016年09期 v.36 95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贺淑文;李吉平;杨海涛;
目的观察银质针梅花围刺法治疗骶髂筋膜嵌顿型脂肪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梅花围刺疗法,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1组予以传统针刺疗法,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2组予以常规封闭疗法,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经治疗4周、12周时,采用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4周及12周时VAS、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以上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质针梅花围刺法通过增加病变区的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加速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的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还可松解肌肉痉挛、黏连等而解除炎症致痛及缺血致痛等。
2016年09期 v.36 955-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迪;任睿双;
目的为了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治疗过程中选取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遵照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同时给予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中医牵引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患者腰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试验组患者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更显著,且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36 959-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