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973”专项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鼻渊临床选穴配伍规律

    曹方;李铁;哈丽娟;王富春;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文献治疗鼻渊临床选穴配伍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9—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鼻渊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38篇,分析现代针灸治疗鼻渊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结果分析发现,现代文献针灸治疗鼻渊有着以本经配穴法、局部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和三部配穴法为主的规律。结论针灸治疗鼻渊,应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将辨证选穴与对症选穴有机结合起来,选取以位于鼻部周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为主进行配伍,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增强针灸治疗鼻渊的临床疗效。

    2016年09期 v.36 865-86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01 ]

论著_学术探讨

  • 宋金元时期老年养生思想及对现代老年养生的启示

    席鹏飞;南金妮;何倩;孟静岩;

    宋金元时期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国家政策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对该时期不同医家和学者养生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在老年养生方面都有很大影响,从理论方法和具体实践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出现了专门论述老年养生学专著及药膳专著。研究发现,老年养生的根本在于调养脾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调理,并辅以导引气功以疏通气血,调和脏腑。

    2016年09期 v.36 869-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3 ]
  • 封髓丹方义主治演变与古今中医学派发展

    刘微英;常久;吕艳;李晓君;付帮泽;

    封髓丹首见于元《御药院方》,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易水学派将其修改为清相火,补肾水,并衍生出黄柏补肾水理论。这一理论被丹溪学派继承,王好古还提出了与封髓丹结构相同的凤髓丹及其系列加减方。明清时期,封髓丹主要用于遗精早泄的治疗,对组方机制的认识由滋肾水拓展到封固,代表人物为赵羽皇;清代火神学派提出潜阳封固理论,将封髓丹主治拓展到了各种虚阳上越证。封髓丹的发展展现了中医学派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当今学派发展提供借鉴。

    2016年09期 v.36 872-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0 ]

论著_思路与方法

  • 肥胖痰湿体质与肥胖非痰湿体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NO相关指标比较研究

    李玲孺;王济;姚海强;陈禹;李英帅;张妍;王琦;

    目的检测肥胖痰湿体质人群血清一氧化氮自由基(NO)及其相关指标,并与肥胖非痰湿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比较,揭示肥胖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平和体质组(N)25例,肥胖痰湿组(OPD)33例,肥胖非痰湿组(ONPD)31例,代谢综合征组(MS)26例,进行BMI、WC、体脂率等肥胖相关指标检测及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i NOS、NOS含量,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值(HOMA-IR)。结果 1)与N组相比,各组肥胖程度和代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P<0.05或P<0.01),除MS组外其余均不够构成MS诊断。ONPD与OPD相比,肥胖程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DBP、TG有显著增高(P<0.05)。2)与N组相比,NO含量ONPD无明显变化,OPD及MS组有显著降低(P<0.05,P<0.01)。NOS含量OPD组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2组无变化,MS组与OPD组相比亦有显著降低(P<0.05)。i NOS在ONPD组无明显变化,OPD和MS组有显著升高(P<0.05)。OPD与ONPD相比亦有显著升高(P<0.05)。3)MS和OPD组水平显著增高(P<0.01),ONPD组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OPD和MS组较ONPD组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肥胖痰湿体质人群在构成MS诊断前即出现内皮功能紊乱征兆,是否具备痰湿体质是肥胖者内皮功能紊乱危险度的关键因素。早关注痰湿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早干预,对预防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9期 v.36 875-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89 ]

论著_经验传承

  • 名老中医刘德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董博;姚洁;袁普卫;李小群;康武林;余红超;

    刘德玉教授认为,颈椎病发病外因为风寒湿邪侵袭,客于筋脉,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经络。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凝滞,湿性重浊,导致颈项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其内因是慢性劳损及元气不充,正气亏虚。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感风寒湿邪是其发病之始因,倡导以预防为先、整局兼顾、病症位三辨结合的整体诊治策略,应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系统性、多样性。

    2016年09期 v.36 880-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7 ]

论著_临床研究

  •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邓冬;赵慧辉;王娟;陈静;高阔;李雪丽;王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例共411例,参照心功能分级标准,结合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主要以心功能Ⅰ级、Ⅱ级和Ⅲ级为主,出现心功能Ⅳ级可能性极小;其中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出现心血瘀阻证、心气不足证、气虚血瘀证可能性更大;与心功能Ⅰ级、Ⅱ级相比,心功能Ⅲ级出现痰浊闭阻证和痰瘀互结证概率增大。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西医检查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指导临床。

    2016年09期 v.36 883-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57 ]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陈晓敏;邵南齐;马霄;崔伟峰;

    目的对国内已发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2005—2015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非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利用Rev Man 5.0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异质性检验。再用森林图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相对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加中医非药物治疗组更能提高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P<0.01。对剔除小样本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原结果相似。绘制非药物疗法的漏斗图,但图形不对称。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由于文献数量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6年09期 v.36 88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60 ]
  • 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降低血浆内毒素及TNF-α、IL-6、IL-8临床研究

    张向磊;胡冬青;孙欢娜;李勇;

    目的探讨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降低血浆内毒素及TNF-α、IL-6、IL-8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慢乙肝相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180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分为口服乳果糖组、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每组各9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及TNF-α、IL-6、IL-8变化,并比较2种药物的疗效差别。结果2组血浆内毒素、炎性细胞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护肠清毒微丸疗效优于乳果糖组(P<0.01)。结论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可有效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改善机体内环境,从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达到修复肝组织损伤的目的,整体疗效优于乳果糖。

    2016年09期 v.36 89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

    贺方智;符佳;杨亚荣;蒋卫东;张涛;

    目的提高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治疗过程中选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50例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均按照西医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患儿同时加用活血退黄经验方,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72例),而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2.67%(62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儿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在按照常规西医药物方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活血退黄经验方治疗能够改善肝脏内循环,减轻肝内炎症,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的代谢。

    2016年09期 v.36 894-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7 ]
  • 益肾健脾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赵薇;陆源源;詹群;李苗苗;任庆龄;陈盛君;季露;

    目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护胎饮)31例和对照组(优甲乐)29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TSH的变化情况,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2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阴道出血、出血时间、出血色质、小腹疼痛、腰骶疼痛、头晕耳鸣症状的改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SH均下降,2组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健脾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从而防治先兆流产的发生。

    2016年09期 v.36 897-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30 ]
  • 变通白虎汤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

    田黎明;彭圆;许斌;

    目的评价变通白虎汤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口服变通白虎汤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照组32例,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1周后进行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同时采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面部红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88%和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VISIA红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红斑、灼热程度以及VISIA红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通白虎汤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减少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面部红斑和面部灼热感有较好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抗炎、抗过敏,减轻毛细血管扩张有关。

    2016年09期 v.36 90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23 ]
  • 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

    杨江艳;

    目的探究与分析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凡士林布包扎,观察组给予二黄油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皮肤刺激反应级数及外观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提高,VAS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红斑及焦痂、红肿0级所占比例较高,2级、3级、4级所占比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观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外观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外观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避免对皮肤造成严重刺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2016年09期 v.36 905-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7 ]
  • 大黄芒硝冰片外敷治疗恶性腹水

    左莹;林琳;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冰片外敷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恶性腹水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药外敷36例作为观察组,单纯内科处理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临床症状(腹胀、睡眠、饮食症状改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77.77%,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70%,2组近期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冰片外敷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腹胀、饮食及睡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09期 v.36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0 ]
  • 扶正消岩汤联合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吴晓丽;

    目的观察扶正消岩汤联合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转移性乳腺癌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NP方案化疗为主治疗,治疗组(35例)在NP方案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积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化疗后毒副反应、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KPS积分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实体瘤疗效情况等。结果治疗组除失眠健忘、手足麻木及肝肾功损害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症状改善程度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D3+、CD4+、CD4+/CD8+、Nk细胞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细胞阳性率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53、CA125数值较前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积分分别为(89.118±4.125)(78.371±3.663),说明治疗组在改善KPS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1.2%、68.6%,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情况比较,2组有效率(RR)分别为41.18%、14.2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06%、91.43%,治疗组在R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DCR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岩汤联合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在增强化疗效果,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免疫,降低肿瘤标志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2016年09期 v.36 911-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0 ]
  • 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

    吕炳涛;窦翼飞;

    目的探讨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期乳腺癌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CEF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黄芪、百合、党参、仙鹤草、枸杞子、当归、山慈菇等)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为(86.3±6.2)分,对照组为(82.1±5.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和心功能损害等,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可提高疗效,减轻肝肾损伤,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36 915-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05 ]

论著_动物药

  • 蛤蚧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臧皓;张海丰;徐倩;张辉;

    近年研究表明中药蛤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氨基酸、脂类、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为平喘、免疫调节抗肿瘤、性激素样作用及保肝等;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等症,毒副作用小。根据蛤蚧的众多优点和价值,动物药蛤蚧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016年09期 v.36 919-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283 ]

论著_实验研究

  • 扶正解毒方对小鼠前胃癌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影响

    李惠惠;李全富;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对小鼠前胃癌所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影响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用75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均为雄性,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空白组灌注生理盐水,其他4组先进行胃癌诱导肿瘤造模,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组予生理盐水灌胃3周,中药组予扶正解毒方治疗,化疗组予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1周,中西医结合组先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1周后再中药灌胃3周,然后采用相关检测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相关指标含量。结果 CD68+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上,模型组为3+,中药组为2+,化疗和中西医结合组为1+;M2型巨噬细胞含量中模型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L-4、IL-10、IL-13、TGF-β含量上,空白组和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能通过降低CD68+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减轻M2型巨噬细胞含量,降低炎症指标IL-4、IL-10、IL-13、TGF-β含量等对小鼠胃癌起抑制作用。

    2016年09期 v.36 92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36 ]
  • 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MAPK信号的影响

    李虹霖;徐飞;夏昆鹏;张淼;王玉珏;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MAPK信号中的erk、jnk、p38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每组各12只。经过4周干预后,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组织中p-jnk/jnk、p-erk/erk、p-p38/p38的变化。结果头穴丛刺组、传统头针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nk/jnk表达变化: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p-erk/erk表达变化:体针组与头穴丛刺组和传统头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穴丛刺组较优,头穴丛刺组与传统头针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38/p38表达变化: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结论头穴丛刺通过上调p-erk、下调p-jnk及p-p38的表达,进而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2016年09期 v.36 925-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3 ]
  • 归脾安神颗粒对失眠模型大鼠PGD2表达的影响

    吴九如;于江波;吴迪;曲波;王永彬;张丽莉;张昊旻;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疾病进行整体分析并作理论指导,探讨归脾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归脾安神颗粒发挥药效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的wistar大鼠,并经过处理后制成失眠大鼠模型,然后将失眠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失眠模型组、归脾安神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枣仁安神胶囊)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各18只。观察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对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总时间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激素PGD2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GD2 mRNA、L-PGDS mRNA、DPR mRNA的表达。结果归脾安神颗粒可增加失眠大鼠模型的总睡眠时间,并且可以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PGD2含量及PGD2 mRNA、L-PGDS mRNA、DPR mRNA的表达的作用。结论归脾安神颗粒能够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睡眠,延长总的睡眠时间。药效发挥机理基本确认为通过干预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激素而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

    2016年09期 v.36 929-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1 ]
  • 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对产后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钱玮;申院生;

    目的探讨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对产后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锌、铜、皮质醇、环磷酸腺苷影响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70只大鼠为研究对象,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调气血组、养心脾组、马普替林组,每组10只,参考Katz刺激方法制备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产后抑郁模型,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铜、锌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环磷酸腺苷含量,邻甲酚酞络合法侧血清钙(ca2),硫酸铝发测定无机磷(P),对硝基苯磷酸法测定血清践行磷酸酶(ALP),苦味酸发测定空腹尿肌酐(Cr)。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在铜、锌、皮质醇、环磷酸腺苷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锌、皮质醇水平均提高,柴郁温胆汤组和调气血组铜水平降低,环磷酸腺苷水平提高,马普替林组铜、皮质醇水平降低,锌、环磷酸腺苷水平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小鼠ca2、P、ALP、Cr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ca2、P、ALP、Cr水平均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能通过改变锌、铜、皮质醇、环磷酸腺苷等指标而起到良好的抗产后抑郁作用。

    2016年09期 v.36 933-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6 ]

论著_方药纵横

  • 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热通淋片

    孙录;董莹;尹文杰;刘玉梅;耿虹;

    目的建立鉴别清热通淋片的薄层色谱(TLC)法,优化清热通淋片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分别对清热通淋片中的爵床、苦参、白茅根进行定性鉴别,展开剂分别为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20161)、环己烷-三氯甲烷-甲醇(841)、环己烷-乙酸乙酯(50.06),薄层板为硅胶G薄层板(10 cm×10cm,0.20~0.25 mm)。结果爵床、苦参和白茅根的TLC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分离好、无干扰,所建爵床、苦参的TLC鉴别法可以用于清热通淋片的质量控制。

    2016年09期 v.36 937-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6 ]
  • 灯盏细辛制剂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张綦慧;张丽;牛焕敏;张允岭;

    从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灯盏细辛制剂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观察灯盏细辛制剂在脑兴奋性氨基酸、钙超载、自由基产生、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各种因素参与缺血性脑损伤过程的干预作用。临床研究方面,探讨灯盏细辛单独或是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急性期和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而且对血液流变学、血黏度、血脂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和作用。以上研究表明,灯盏细辛制剂为纯中药制剂,与同类药物相比,其有效成份清楚,质量可控,安全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及展望,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也需进一步加以验证。

    2016年09期 v.36 941-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08 ]

论著_针灸推拿

  • 李学川《针灸逢源》灸法探析

    王聪;于冰;张永臣;

    李学川是清代著名医家,撰有《针灸逢源》一书,其中除记载大量的针刺处方外,对灸法亦有着独到而全面的论述。在施灸原则上,李氏强调辨证施灸,按穴施治,同时又要求艾灸有序,先后有则,采用自上而下、先阳后阴、先左后右顺序施灸法;在施灸操作上,除了广泛使用直接灸法,李氏更是善于运用隔物灸法与缪灸法,将灸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同时李氏又注重艾灸禁忌,除了特殊腧穴禁灸外,亦要根据具体病证及年龄大小等因素考虑禁忌;以及李氏所言的艾灸预后与调理之法,使灸疗学科的趋于完整,为我国灸疗学科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09期 v.36 944-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3 ]
  • 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治疗阳虚型干燥综合征

    寇吉友;冯海霞;卫彦;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治疗阳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5例阳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治疗,针刺选取牵正、金津、玉液、睛明等穴位,1次/d,同时口服温润附葛汤(方药组成:附子15 g,干姜15 g,党参20 g,黄芪30 g,茯苓20 g,麦冬30 g,山药30 g,葛根15 g,炙甘草10 g),1剂/d,早中晚3次分服,7 d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方糖试验计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5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前后方糖试验计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温润附葛汤可明显改善阳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其方糖试验计分。

    2016年09期 v.36 94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32 ]
  • 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胡洁;吴中朝;

    目的观察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火针齐刺留针与常规针刺合用。对照组仅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除常规针刺外,每3天行火针1次,2次/周,3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对照组常规针刺1周5次,3周时间观察研究。观察治疗前后JOA腰椎功能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各组治疗后下腰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改善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各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常规疗法,是传统针具采用经典刺法针对具体疾病的治疗。火针疗法可同时产生针和灸的双重作用,通过"齐刺"和留针两个办法将火针的功效加倍发挥出来是该法的精髓。

    2016年09期 v.36 95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12 ]
  • 银质针梅花围刺法治疗骶髂筋膜嵌顿型脂肪疝

    贺淑文;李吉平;杨海涛;

    目的观察银质针梅花围刺法治疗骶髂筋膜嵌顿型脂肪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梅花围刺疗法,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1组予以传统针刺疗法,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2组予以常规封闭疗法,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经治疗4周、12周时,采用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4周及12周时VAS、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以上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质针梅花围刺法通过增加病变区的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加速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的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还可松解肌肉痉挛、黏连等而解除炎症致痛及缺血致痛等。

    2016年09期 v.36 955-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8 ]
  • 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胡迪;任睿双;

    目的为了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治疗过程中选取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遵照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同时给予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中医牵引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患者腰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试验组患者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更显著,且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36 959-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8 ]

论著_医史文献

  • 张继有医事经历与学术思想述略

    李想;李磊;

    张继有是东北名中医、中医教育家,长春中医药大学早期创办人之一。张继有生长在社会动荡中的东北,东北沦陷时期开始医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中医教育、医疗、科研等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通过梳理张继有的医事经历,记述其为争取沦陷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新中国中医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在东北中医发展史上的地位。

    2016年09期 v.36 962-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5 ]

综述

  • 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王宣;李霞;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肺间质纤维化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药防治该病的实验研究及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本病3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在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可以通过降低TGF-β1、TNF-α、羟脯氨酸、IL-6、IL-8、smad蛋白等因子的水平及抑制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阻碍肺纤维化的发展进程。结论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该病成为一种新的科研趋势,并且在分子与基因水平层面揭示了祖国传统医学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

    2016年09期 v.36 966-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8 ]
  • 中医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刘晴晴;陈晓虎;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中医证候机制及中医药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中医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的中医体质分布以气虚质、阴虚质较多,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证居多,其病理因素以血瘀、痰浊居多,其基本病机为正虚络阻,中医药(单味药、中成药或者经方等)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结论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作用展现了其在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疗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也有不足之处,如缺乏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较少涉及阿司匹林抵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型治疗的探讨等。

    2016年09期 v.36 969-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