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东;张苏洁;吴慧;祁晓霞;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配方颗粒对糖尿病相关性心绞痛(DAA)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心电图、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抗氧化应激因子和血栓因子的影响。方法 45例糖尿病相关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解毒活血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血清FBG、2h BG、Hb A1c、TC、TG、HDL-C、LDL-C、IL-1β、TNF-α、Hs-CRP、SOD、MDA、v WF、P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和T波倒置导联数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FBG、2h BG、Hb A1c、TC、TG、LDL-C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IL-1β、TNF-α、Hs-CRP、MDA、v WF、Ps均显著下降、SOD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IL-1β、TNF-α、Hs-CRP、MDA、v WF、Ps下降和SOD升高试验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P<0.01)。结论解毒活血配方颗粒有助于缓解DAA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调节血糖、血脂,并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血栓途径发挥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2016年03期 v.36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冷玉杰;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煎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的中药学临床研究。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丹参煎剂治疗。2组患者均以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65.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丹参煎剂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以提高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凝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脏循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6年03期 v.36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张志林;温玉梅;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参附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卧床休息,适当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吸氧等治疗措施,给予洋地黄类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 L+0.9%氯化钠250 m L静脉滴注,1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IL-6、TNF-α、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LVEDD值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IL-6、TNF-α、CRP炎性因子水平,延缓和改善心室重构。
2016年03期 v.36 25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朋;刘苓霜;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正气亏虚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根本,提高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功能是治疗的根本。中医药在其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体现在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等方面,但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探讨,今后从免疫抑制因子角度探索中医药发挥疗效的机制可能成为研究方向。
2016年03期 v.36 256-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蔚莉;何采辉;
目的探讨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及中药磁贴贴敷,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复发率、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西药组的77.50%(P<0.05);治疗5、10、30 d后2组的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P<0.01),观察组在同一时间点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66.67%,且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能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
2016年03期 v.36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刘冬梅;孙立满;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除低碘饮食外,治疗组予散结消瘿方(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疗程3个月,对甲状腺功能变化与结节最大直径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完成57例,治疗组患者完成5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48/56),对照组为50.9%(29/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节最大直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患者结节最大直径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S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10/57)。结论消瘿散结方有助于消除或者缩小甲状腺结节,不会影响甲状腺素分泌,毒副作用比较小。
2016年03期 v.36 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少荣;王军静;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紫杉醇进行化疗,观察组(42例)行中医辨证论治,以中药汤剂联合紫杉醇化疗。瘀血凝滞、交阻食道型初步方药组成:桃仁、当归、红花各5 g,急性子、石菖蒲、川贝母、土鳖虫、郁金各10 g,王不留行、南沙参、丹参各15 g;痰瘀凝结、气虚津亏型拟方药:螳螂虫3只,桃仁5 g,田七末5 g,当归、花旗参、石斛、赤芍各10 g,生地黄、黄芪、天花粉、丹参各15 g。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分型实时调整具体中医汤剂种类及药量,初步为3次/d,1剂/d,中间根据实际情况加减药量以及间隔服药周期。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主要表现在白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其次为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此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的减少等。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2个月生存率为80.95%、52.3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0.98%、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增强化疗的耐受能力,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2016年03期 v.36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婷;高蕾;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活血组方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复发型UC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气健脾活血组方药物,疗程12周,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胶囊4.0 g/d,疗程12周,进行临床症状及结肠镜表现的评定,随访24周的复发测定。结果自拟益气健脾活血药物治疗慢性复发型UC有效,治疗前症状积分为(8.3±0.98),治疗后(2.4±0.87),结肠镜表现积分治疗前为(9.14±1.01),治疗后为(3.17±0.7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率下降。结论益气健脾活血组方药物能有效治疗慢性复发型UC,并降低其复发率。
2016年03期 v.36 271-27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波;寇媛;
目的探究与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片,中药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清TNF-α、IL-6及IL-8的变化。结果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较西药组相比腹痛、腹泻、脓血便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中医药治疗后较西药组治疗后相比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通过调节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炎症反应过程进行调节,从而减少对血管内皮的刺激,改善高凝状态和血清炎性指标,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2016年03期 v.36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海燕;杨全甫;
目的探究与分析红外线照射联合苦参汤治疗肛瘘创面愈合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红外线照射联合1:5 000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组给予红外线照射联合苦参汤,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3天、第7天创面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第12天、第18天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3天、第7天创面渗液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第12天、第18天创面渗液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苦参汤熏洗治疗肛瘘创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渗液,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2016年03期 v.36 27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刘如秀;尹琳琳;周晟芳;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方(冠心爽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滋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运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冠心病心肌缺血肾虚血瘀型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连续灌服生理盐水7 d,中药组连续灌服滋肾活血方7 d,分别记录各组心电图,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活血方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心电图ST段的升高(P<0.05)。结论滋肾活血方可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肾虚血瘀型病证的心电图,明显缓解患者胸闷、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对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016年03期 v.36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么大宝;李驰坤;张瑞彬;姜彤伟;
目的观察枳桂舒心颗粒对痰浊(食饵性高血脂)合并缺血性心肌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枳桂舒心颗粒对实验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心电图正常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枳桂舒心颗粒高剂量组、枳桂舒心颗粒中剂量组、枳桂舒心颗粒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记录动物标准Ⅱ导联心电图,计算大鼠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心电图ST段偏移毫伏数,观察心肌缺血程度。检测心肌三酶(LDH、CK、AST)、血脂(TG、CHO、HDL-C、LDL-C)、血小板活化因子(TXB2、6-kPGF1α)、MDA、SOD等指标,观察枳桂舒心颗粒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影响。结果枳桂舒心颗粒可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模型心肌损伤程度。枳桂舒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枳桂舒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TG、CHO、LDL-C3项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枳桂舒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HDL-C的检测指标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枳桂舒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中TXB2、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枳桂舒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中6-k-PGF1α、SOD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枳桂舒心颗粒对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有减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枳桂舒心颗粒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痰浊(食饵高血脂)模型大鼠脂类代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伤等对心肌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016年03期 v.36 28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少群;徐乐;李向宇;方素娟;杨博;赵高峰;
目的观察电针对异氟醚诱导阿尔茨海默(AD)样病小鼠海马区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电针组(E组),每组8只。电针组在造模前3天行电针预处理。采用1.2%异氟醚连续吸入4 h复制异氟醚诱导AD样病小鼠模型,Y迷宫法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于造模后7 d取小鼠海马组织,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训练达标时间、学习次数、神经元凋亡光密度值均升高,PI3K、Akt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E组小鼠训练达标时间、学习次数、神经元凋亡光密度值降低,PI3K、Akt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激活海马区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从而抑制异氟醚诱导的AD样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弱,这可能是电针防治异氟醚神经毒性的作用机理之一。
2016年03期 v.36 29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顾青;韩霞;耿艺介;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中药坤元汤治疗先兆流产大鼠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灌服米非司酮建立Wistar大鼠先兆流产模型,分为坤元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另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检测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的IFN-γ、IL-10和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子宫组织中IFN-γ和NO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坤元汤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血清和子宫组织IL-10含量显著增高,IFN-γ含量显降低(P<0.05),而坤元汤低、中、高剂量组的NO含量则比模型组显著降(P<0.05)。随坤元汤剂量的增加,血清NO含量依次递减(P<0.05),而子宫组织中的NO含量在中、高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坤元汤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IFN-γ和IL-10及NO的含量达到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
2016年03期 v.36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