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973”专项

  • 失眠“同功穴”分析

    蒋海琳;王富春;

    目的总结并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同功穴",为腧穴配伍和临床针灸处方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15部现代较有影响力的针灸教材中主治失眠的腧穴,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和现代临床文献中治疗失眠的选穴进行对比,予以分析。结果 15部针灸教材中主治失眠的"同功穴"共计45个,腧穴总频次为296次。其中神门、内关、印堂、四神聪为15部教材的共有腧穴,各出现15次,分别占总频次的5.07%;而三阴交、心俞、神庭、翳明各出现14次,分别占总频次的4.73%。此8穴可归为失眠"同功穴"的一级选穴。失眠"同功穴"主要集中在督脉、膀胱经、肾经、胆经、脾经和心经,其分布主要以头部和四肢部为主。结论失眠"同功穴"中的一级选穴可用于临床腧穴配伍和针灸处方,发挥针灸治疗失眠的最佳疗效,而二、三级选穴则往往作为配穴临证加减使用。

    2015年01期 v.3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学术探讨

  • 《金匮要略》中湿病治法与方药探究

    张振南;谢利民;于潼;

    纵观古今,以湿作为独立病名,而且理法方药兼备者,当首推《金匮要略》一书。其不仅详细地论述了湿病的发病机制、部位,还提出了具体的治法治则,如汗法、利小便法等,用方遣药依据头中寒湿、寒湿在表、风湿在表,立宣通利湿、固表止汗之法,可谓是古今之典范,为后世医家治疗湿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015年01期 v.3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思路与方法

  • 两种关联规则算法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及比较

    王倩;金卫;生慧;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作为数据挖掘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医药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得以有效的利用,推动了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关联规则算法中的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在中医药治疗方面一直备受关注,两种算法在不同的中医、疾病、方剂、治法等方面所挖掘出的不同关联规则揭示了中医药治疗的潜在规律,为传承和发展中医中药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两种算法在算法本身和算法应用方面进行简单比较,为进一步探索关联规则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015年01期 v.3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论肝郁气滞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及病程中的意义

    韩桂香;牛培宁;曾庆琪;

    曾庆琪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主要在于湿热长期不清而致情志不舒,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病情加重。因郁助病、因郁致变、因郁病甚3个方面体现了肝郁气滞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致病意义。临床上应用疏肝理气、畅达通行之品以条达气机、疏肝解郁,再辅之以情胜情法、移情疗法及暗示疗法等情志干预,可对肝郁气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临床疗效。

    2015年01期 v.3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占新辉;王微;符思;张喆;王影;刘瑜;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各医家主张不同,证型分类也不同。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证型有9个,分别为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痰气交阻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胃阴不足证、脾虚痰湿证。其中4个证型在临床上较常见,分别是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痰气交阻证及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型中实证居多,其发生与肝脾胃三脏密切相关。且中医证型与性别、Hp感染、体质类型等因素均有相关性。

    2015年01期 v.3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病因

    朱雯;须义贞;

    复发性流产目前比较明确的西医学病因有:遗传因素,约占复发性流产的4.5%~25%;内分泌因素,约占13%~20%;生殖器官异常,约占12%~15%;感染因素,占2%。除此之外,还有40%左右的复发性流产原因不明,其中免疫学因素是目前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复发性流产母体肾虚血虚肝郁或忧怒劳苦、跌扑损伤等均能引起。中医病因主要与肾气不足、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

    2015年01期 v.3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麝香保心丸治疗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郑珂;赵明;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6粒/d,分3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后疾病复发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比均有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散结、活血化瘀之功能,可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有利于心肌缺血血管再生,在建立侧支循环的同时增强心血管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心肌血流供应和心肌缺血,快速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2015年01期 v.3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痰热清注射液辅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王海荣;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机械通气并发VAP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化痰、吸氧、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并依据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100 m L静滴,1次/d。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临床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VAP,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VAP。

    2015年01期 v.3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赵涛;王鹏飞;温旭;侯小雪;史焱;朱丹;

    目的探究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予以治疗肾病的常规用药进行治疗,如激素、降压药、利水药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济生肾气丸,制成汤剂煎煮取汁100 m L,1次/d,分3次服用。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BUN、Scr、GFR)、尿蛋白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且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治疗组24 h尿蛋白含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BUN、Scr、GFR)发现,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改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7.3%,而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可温补脾肾、化气行水,补后天以强先天,健运脾胃,肾气得复,水湿得化,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炎的各项病理现象,疾病向愈合方向发展。

    2015年01期 v.3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00例临床观察

    刘虹豆;余洋;樊效鸿;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5组,运用不同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针灸、推拿、中药离子透入、中药熏洗),分别对5个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月、2月、3月、半年)的VAS评分及颈椎JOA功能评分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5组痊愈1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与其他4组比较,P<0.05;各组疗效随时间推移略有降低,治疗后6个月逐渐趋于稳定;治疗后6个月,VAS及JOA评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中药离子透入、中药熏洗4种中医治疗方法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较3种方法综合治疗效果更佳,而远期疗效无统计学意义。

    2015年01期 v.3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谢晟洁;徐凤励;张峻;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药60 d后,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测试量表ACT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ACT评分及肺功能FEV1、FVC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2015年01期 v.35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姜凯;黄立秋;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胆囊切除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以疏肝利胆汤治疗为主,对照组以口服羟甲香豆素片治疗为主。2组同时进行治疗,每4周为1疗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右侧上腹部、胁肋区疼痛不适、频繁发作、胀满不舒、消化功能障碍各项积分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

    2015年01期 v.3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云母石合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王媛媛;李镇;郑亮;

    目的观察云母石连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病例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云母石连用痛泻要方加味(云母石10 g,炒白芍12 g,陈皮10 g,炒白术12 g,防风12 g。辨证加减:肝郁者加醋柴胡6 g,绿萼梅10 g等;脾虚者加炒党参15 g,茯苓12 g,山药15 g等;湿热者加葛根10 g,黄连5 g,黄芩10 g,地锦草15 g,辣蓼15 g等;伴脾肾阳虚者加吴茱萸5 g,肉豆蔻10 g,五味子10 g等)。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50 mg,2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0.42 g,3次/d。4周为1个疗程。对2组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HAMD抑郁量表、HAMA焦虑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大于对照组的56.7%(P<0.05),治疗组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治疗后小于治疗前(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母石连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在改善胃肠道症状及解除精神抑郁或焦虑状态方面具有优势。

    2015年01期 v.3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动物药

  • 水蛭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郭晓庆;孙佳明;张辉;

    水蛭是我国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之一,临床多用于血滞经闭、微痕积聚、跌打损伤等症。水蛭的炮制方法《伤寒论》中有所记载,大致有净制、切、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十几种炮制方法;现代对水蛭的炮制大多采用酒制、滑石粉烫、砂烫等方法。水蛭的主要成分为大分子类化合物,如水蛭素、肝素、组织胺、吻蛭素、氨基酸等。水蛭中也含有糖脂类、蝶啶类、甾体类和羧酸酯类等多种小分子类物质。水蛭具有抗细胞凋亡,抗肿瘤,抗凝、抗血栓,抗炎、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

    2015年01期 v.3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9 ] |[阅读次数:2 ]

论著_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

  • 吉林省野生罗布麻资源现状

    齐伟辰;

    目的罗布麻是我国值得重视的药用资源植物,其生态和药用方面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研究吉林省罗布麻资源现状对北方地区罗布麻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调查和种类鉴定对吉林省境内野生罗布麻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全面普查。结果确定吉林省内罗布麻种类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属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其省内资源严重退化,现存西部双辽、梨树地区,分布区域集中。结论研究获得吉林省最新罗布麻资源情况,为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思路。

    2015年01期 v.3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的影响

    黄立中;张慧;田莎;李俊俊;张远;

    目的探讨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细胞悬液建立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将48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DDP)、六神丸高剂量组、六神丸中剂量组、六神丸低剂量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用药20 d后处死动物,剥取瘤组织,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瘤体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Bcl-2的表达。结果六神丸高、中、低剂量各组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模型组,给药各组瘤体组织内Bcl-2的表达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六神丸通过下调肿瘤组织Bcl-2表达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是六神丸抑瘤作用机制之一。

    2015年01期 v.35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金银花与山银花对致敏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李芳;刘冰洁;刘婧慧;周军;毕宇安;王振中;萧伟;

    目的免疫豚鼠获取抗血清,观察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间体等对豚鼠的致敏性及其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金银花和山银花各中间体等免疫豚鼠并观察豚鼠致敏情况,收集致敏后豚鼠血清,将其与大鼠PBMC细胞共孵育24 h,建立致敏细胞模型。金银花与山银花各中间体等与致敏细胞共培养24 h,CCK-8法检测大鼠PBMC的增殖情况。结果金银花中间体1、2发生豚鼠过敏反应;山银花中间体1、2发生豚鼠类过敏和过敏反应;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间体等均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PBMC的增殖,但两者相比金银花抑制率偏低。结论参照热毒宁注射液单味模拟药物的制备工艺,金银花对豚鼠的致敏性、对大鼠PBMC的抑制率低于山银花。

    2015年01期 v.3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核转录因子-κB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关系及中药调控机制探讨

    高亮;任现志;

    目的归纳总结核转录因子-κB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关系及中药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探究核转录因子-κB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关系及中药调控机制。结果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核转录因子,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密切相关。中药可调控系膜增生性肾病中NF-κB/Ik B的表达,延缓肾脏的损伤。结论核转录因子-κB通过上调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表达诱发炎性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中药可减轻系膜区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这类中药多具有清热、益气、化瘀的功效。

    2015年01期 v.3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藻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

    查荣博;张辉;孙佳明;

    目的归纳总结目前文献报道的微藻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微藻做一些基础研究。方法关于微藻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有很多,但主要集中于几种常见微藻,通过查阅搜集已发表的各类文献中对于微藻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内容,总结出微藻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结果微藻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色素、多不饱和脂肪酸、萜类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且均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极高,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结论微藻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机体免疫活性调节、抗辐射及抗凝血等多种活性作用。

    2015年01期 v.3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不同产地红花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分析

    宋玉龙;石明辉;贾盛杰;贾晓光;陈刚;郭宝林;

    目的通过分析测定新疆不同地产红花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的含量,为红花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砷、汞、镉、铅、铜测定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六六六及DDT测定参照《中国药典》进行,并运用SPASS 20.0中的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红花中砷的含量为0.01~2.05 mg/kg,汞的含量为0.008~0.071 mg/kg,镉含量为0.004~0.060 mg/kg,铅含量为0.020~0.65 mg/kg,铜含量为9.73~18.9 mg/kg,六六六和DDT均未检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和田于田县红花为一类;伊犁、塔城地区红花为一类;昌吉地区红花为一类。结论和田地区奥依托格拉克乡和托格日尕孜乡红花中砷含量>2.0 mg/kg,其余产地的红花中重金属5项、农药残留均达到标准。不同产地来源的红花中重金属含量有差别,可以根据这种差别进行红花产地的归属判别。

    2015年01期 v.3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原儿茶醛含量

    陈继舜;陈琴华;

    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条件为Linksil-ODS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1%的冰醋酸(30∶7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原儿茶醛在线性范围为5~1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7.6%(n=5),日间精密度为1.25%。结论该方法准确性好,重现性好,快速准确,可用于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以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2015年01期 v.35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抗疏健骨颗粒水提工艺研究

    杜星;郭东艳;史传道;王露;曹瑞;

    目的优化抗疏健骨颗粒水提工艺条件,为抗疏健骨颗粒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β-蜕皮甾酮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抗疏健骨颗粒最佳水提工艺。结果影响水提工艺各因素的作用主次为:C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A溶剂用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2C3,即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得到的抗疏健骨颗粒中牛膝、白术2味药材的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2015年01期 v.35 74-7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机制及应用

    胡天俊;何扬子;

    目的归纳总结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查阅了近10年关于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的相关文献报道,并从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和机理研究三方面就项针、眼针、舌针等3种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研究总结。该法通过经络系统将项、眼及舌部与脏腑联系起来,针刺这些部位,既有"近治作用"以治咽喉、舌、眼的病症而治标,又有"远治作用"使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荣于脑,以疏通脑部经络、行气活血而治本。结果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的各项研究表明,通过选取项、眼及舌部穴位或功能区针刺,可增加患者脑血流量,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达到脑保护作用,明显改善脑卒中后遗症。结论项针、眼针、舌针等3种特色针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2015年01期 v.3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灸法治疗带状疱疹

    雷玉婷;王和生;刘兰英;

    目的总结归纳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为临床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为相关研究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各种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文献及不同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报道,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刺法、灸法、刺络拔罐法、中药内服外敷法等。灸治本病又包括艾灸、铺棉灸、灯草灸、神灯照灸法、直接火灸法等,艾灸包括艾条灸、麦粒灸、隔姜灸、隔蒜灸、雷火灸。结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复感邪毒,侵淫肌肤脉络而发为疱疹。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引邪外出,引热外出,化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2015年01期 v.3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金禹彤;宣丽华;

    目的归纳总结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各类文献资料,归纳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穴位贴敷单一疗法、穴位贴敷配合电针、穴位贴敷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穴位贴敷配合拔罐、穴位贴敷配合神阙穴贴敷、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配合超短波治疗、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等方法。结果穴位贴敷是通过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经皮给药共同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通过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恢复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单一穴位贴敷与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拔罐、中药内服等多种治疗的综合疗法均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论过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证明其机制主要为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2015年01期 v.35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脏时五音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

    李振;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病位,辨证取穴和时间疗法,五音疗法相配合的问题。方法将8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辨证针刺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重点以肝为主,兼顾它脏,加以子午流注纳子法和五音疗法治疗。对2组治疗3和6周后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疗效评定,并和治疗前加以比较。结果 2组治疗3和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P<0.01),后3周比前3周评分减低更明显(P<0.01)。结论脏时五音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常规辨证针刺治疗法。

    2015年01期 v.35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医史文献

  • 尤怡《伤寒贯珠集》探析

    蒋锋利;肖荃月;刘矅纶;陈萌;

    清代医家尤怡《伤寒贯珠集》运用"六经为纲,治法为目,以方类证"的方法,对《伤寒论》的原文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归纳,并对书中部分药物的炮制及煎煮方法做了改动或删减,为明清三派中依法论证派的代表性著作。该书认同《伤寒论》为临床全书的说法,对伤寒六经实质做出了阐释,认同伤寒六经提纲说且有所发展,并对"三纲鼎立"说做出了修正与发展。此外,其文中对于三阴病的论述,更是师古而不泥古,依古而又加以权变,做到了古为时用。

    2015年01期 v.3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中医辨证治疗

    杨孟其;韩旭;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是血管黏附分子大家族中的一大类成员,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和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世界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现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中医主要通过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清化痰热法、温补肾阳法来治疗冠心病,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并且可降低GMP-140的含量。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GMP-140的含量来抗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

    2015年01期 v.35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偏头痛研究方法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刘宏伟;邹忆怀;张勇;陈沛;付彩红;任毅;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方法学的研究现况,为深入的研究偏头痛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针对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试验研究、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介绍了每个方面所包含的较成熟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并重点综述了具体研究成果及其对科研、临床的实用价值。结果提供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关于偏头痛的研究方法,特别提出了适合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方法。结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治疗方案也在探索中,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主要是从风、从瘀、从肝辨证论治,更适合用实用性和真实世界的研究方法,但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和疗效的研究方法仍需要不断探究。

    2015年01期 v.35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脾虚证实质研究进展

    何劲;周莉;陈家旭;赵宏波;丁秀芳;

    目的中医之脾与西医之脾的生理、病理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脾虚证实质研究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之一。拟从实验的角度阐述目前脾虚证实质研究概况。方法通过从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关于脾虚证研究的实验方面的文章。结果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对脾实质研究从不同角度开展后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诸如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脾实质研究映射到了西医领域的多个系统中,这与中医的整体观是一致的。结论中医对脾虚证形成机理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未局限于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道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囊括到了免疫、内分泌、神经、血液、能量转化等几大系统中,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能够反映出脾虚证本质的现代生物学指标太多,没有特异性,没有针对性,指标之间也缺乏关联性。

    2015年01期 v.35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吉林中医药》稿约

    <正>《吉林中医药》杂志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辟有学术探讨、"973"专项、思路与方法、经验传承、临床研究、动物药、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研究、方药纵横、针灸推拿、医史文献、综述等栏目。现诚向国内外征集优秀论文。要求来稿须保证稿件真实性以及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

    2015年01期 v.35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