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学术探讨

  • 补肾活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基础

    刘本勇;刘宏潇;冯兴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附着点炎、骨破坏、异位成骨为主要病理表现。晚期易发生脊柱硬化强直,导致残疾。中医学中,AS属于痹症、大偻的范畴。综合经典以及众多医家的观点,可知:肾虚是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血瘀贯穿该病始终,肾虚血瘀证是该病的基本证候,补肾活血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方法之一。肾虚血瘀也是AS骨质疏松、骨破坏的发病关键,补肾活血是防治AS骨破坏的重要手段。

    2014年12期 v.34 1189-1191+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五运六气论坛

  • 因机所在 运气为纲

    刘派;苏颖;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建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基础结构。五运六气理论认为人体气机变化受自然界气化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五运六气关系密切。现从以下3个方面论述运气学说构建的病因病机理论框架,一是病因归于五运六气,"气动"产生病邪,导致发病;二是病机以"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分析病机应"审察病机,求属气宜";三是五运六气合参构成中医辨证思维体系核心。认为运气病机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掌握运气病机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2014年12期 v.34 1192-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思路与方法

  • 血肌酐升高的病因病机分析及中医药治疗

    张宏;王旭昀;刘美奇;秦灵灵;孙文;刘铜华;

    血肌酐是临床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然而临床上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如饮食因素、劳倦房劳、六淫外感、药物因素等,在治疗血肌酐升高时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的存在。具体治疗上,中医认为血肌酐升高的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血脉不活,因此整个治疗过程应注重调补和降通络,同时根据影响血肌酐水平的其他因素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只有两者相结合,综合治疗才可获得良好效果。

    2014年12期 v.34 1195-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妙用补中益气汤

    宋雨婷;李典鹤;赵海南;贾强华;吕明明;王迪;

    目的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为李东垣创制的著名方剂,临床涉及病种甚多,主要有两大作用: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痊愈;二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专门治疗"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的脾胃之气不足诸证。方法通过失音案、经行眩晕、漏证、低烧等病例验证该方的临床应用范围。结果 4个临床验案均有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补中益气汤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只要病机相关,辨证准确,灵活运用该方可以治疗多种病证。

    2014年12期 v.34 1198-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柏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费佳;叶柏;

    叶柏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脾胃系统相关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笔者有幸随导师门诊学习,收益颇丰,叶柏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以湿、热、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疾,临床治疗中注重培本祛邪,调理气机,配合清利湿热,通腑化瘀之法。

    2014年12期 v.34 1201-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哈孝廉教授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病

    姚娅丹;张菁;哈虹;

    哈孝廉教授从"妇人以血为基本"出发,指出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血虚常致冲任血海匮乏,而经、孕、产、乳诸疾生也。因月经以血为物质基础,哈老认为在治疗妇科疾病时,需时时顾护精血,在辨证治疗时常以血药为基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次记载了四物汤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用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历代医家也把四物汤列为治疗多种血虚血瘀型妇科疾病的首选方。

    2014年12期 v.34 1204-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曰庆教授辨治男性不育症

    王旭昀;张宏;党进;李曰庆;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临床常见病,治疗效果差,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此类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案增加了难度。李曰庆教授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见解独到,认为男性不育症是阴阳失衡所致,治疗中要调和阴阳,并参考现代医学的检验结果,综合辨治。

    2014年12期 v.34 1206-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邹继红;刘影;张秋英;

    目的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西药β受体阻滞剂、抗凝素、降脂剂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实验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内滴注,1次/d,4周为1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心率变异性(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变化及中医症状(包括胸闷、短气、心痛)改善情况。结果 1)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比较,治疗后实验组(93.8)较对照组(145.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治疗后实验组(SDNN:103.2±13.1、SDANN:98.1±18.9、RMSSD:29.9±16.2、PNN50%:5.9±3.2)较对照组(SDNN:99.2±13.7、SDANN:87.2±19.8、RMSSD:26.1±10.3、PNN50%:4.3±3.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胸闷、短气、心痛等中医症状,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下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提高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参数、改善胸闷、短气、心痛等中医症状。

    2014年12期 v.34 1209-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分型与焦虑抑郁关系调查分析

    曾志聪;潘艳;宋银枝;邹科文;刘镇;李阳;张元贵;吴子君;黎钊宾;刘晓铭;

    目的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各中医体质类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王琦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进行调查,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同期体检的健康患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中医体质类型与SAS、S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FD组SAS评分为(49.25±10.92)分,SDS评分为(40.08±7.0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8.72±7.70,36.57±6.27);FD中医体质类型中气郁质的SAS及SDS积分均高于其他各证型(P<0.01)。结论 FD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倾向,其中气郁质体质类型焦虑、抑郁更为显著。

    2014年12期 v.34 1212-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降压减脂饮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作用

    通文丽;宋创业;李有;袁进国;

    目的观察中药降压减脂饮联合综合干预对高血压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来院体检确认为高血压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药降压减脂饮联合综合生活干预治疗,降压减脂饮组方:炒决明子、贡菊、炒槐花、山楂、泽泻、荷叶、绿茶水冲服,1袋/次,2次/d;对照组只给予中药降压减脂饮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控制及血脂代谢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降压减脂饮联合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前期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对阻断高血压前期向高血压病过渡作用显著。

    2014年12期 v.34 1215-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张弦;王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的、以两肺间质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它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作者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要点、临床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诸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中医治疗认为该病属于中医"肺痿""肺痹"病范畴,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致病因素复杂,是以肺为中心的多脏器病变,病位以肺、脾、肾为主,正虚痰瘀互结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本虚多为肺脾肾气阴虚,表实多为痰瘀互结之证,治疗以益气活血散结,养阴通络为主。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肯定,前景很好。但仍存诸多问题如病例数偏少,机制阐释不清,证据级别偏低等亟待解决。

    2014年12期 v.34 1218-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刘文导;梅世伟;孟凡喆;郝淑芳;梁晓聪;常钢;黄晶晶;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对8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通过比较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细胞免疫、毒副反应指标,评价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上调患者CD4、NK细胞比例(P<0.05),术后毒副反应降低(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明显,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术后减毒增效的目的。

    2014年12期 v.34 12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马婕;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临床9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按照西医临床诊疗指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功效的糖肾1号方,2组患者均临床治疗3个月,比较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3%,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 A1c、24 h UAER、Um Alb、SCr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 UAER、Um Alb、S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对肾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能够早期预防DN病程进展。

    2014年12期 v.34 1225-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继发肺间质病

    吕明慧;杨光辉;何奕坤;

    结缔组织病常继发肺间质病变,临床治疗困难,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一定优势。诸多学者以扶正为本,重视补益肺肾,早期祛邪,晚期补虚,标本兼顾,祛瘀化痰、解毒通络贯穿始终。目前单味药治疗ILD仍以实验研究为主,中医药对CTD-ILD患者的疗效指标以临床症状、肺功能、影像学三者为主,进行器官、细胞、分子、基因多层次多靶点的深入研究,以期为CTD-ILD辨治拓宽思路及提供依据。

    2014年12期 v.34 1229-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化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陈雯雯;王志英;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发作时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痰阻气闭。支气管哮喘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较快,显示出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优势。根据目前应用化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从理论、临床、实验研究三方面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12期 v.34 123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外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黎军;许珊珊;

    目的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入消化科病房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辨证运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体疗效的差异,及腹痛、腹泻、脓血便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比较治疗2周后的主要症状总体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治疗1周后腹痛、腹泻、脓血便单项症状评分,观察组在腹痛、脓血便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总体疗效优于单用中药保留灌肠,且加用中药外敷有助于缓解腹痛、脓血便症状。

    2014年12期 v.34 1236-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Meta分析

    耿会转;陈氏海厚;黎烈荣;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903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其中治疗组478例,对照组4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药治疗组(OR为3.78,95%CI[2.29,6.23],Z=5.20,P<0.000 01);同样,在总有效率、治愈率、内膜厚度改善方面均比西医药治疗有优势(P<0.05),且中药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但这一结果是建立在纳入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和低质量研究的定量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结论 1)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有较大的优势;2)现阶段研究文献可能欠严谨,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

    2014年12期 v.34 1239-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治疗

    张雨露;许小凤;

    输卵管因素成为女性继发性不孕的第一大因素。其临床表现可归属祖国医学的"不孕""瘕"等范畴。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多采用通液、宫腹腔镜及辅助生殖技术(IVF-ET)等,多为有创操作,且费用昂贵。中医采用内治法(辨治论治、自拟方、周期治疗等)、外治法(中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中药外敷、针灸等)以及中医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等方法。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4年12期 v.34 1243-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消糜膏对宫颈局部IL-1β、TNF-α及EGF表达的影响

    程亮亮;

    目的观察消糜膏对宫颈炎患者宫颈局部IL-1β及TNF-α及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自愿接受课题研究的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各50例。自月经干净第3天开始用药,西药组采用α-干扰素栓,中药组采用消糜膏(由硼砂、樟脑、冰片、青黛、玄明粉、黄柏、象皮炭、儿茶、炉甘石、珍珠粉、轻粉、乳香、没药等药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膏剂),隔日阴道上药1次,7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宫颈局部IL-1β、TNF-α及EGF的表达。结果 2组药物均可明显抑制宫颈局部IL-1β和TNF-α的表达,促进宫颈EGF的表达,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2组治疗后IL-1β、TNF-α及EGF的含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糜膏能明显抑制宫颈局部炎性因子,促进表皮生长因子,从而达到治疗宫颈炎的目的,且疗效优于干扰素栓。

    2014年12期 v.34 1246-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沈敏;常惠;孙玉英;

    绝经前后诸证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发生由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导致,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激素替代疗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及禁忌症。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以肾阴阳平衡失调为主,而膏方作为中医的传统剂型之一,治疗妇科疾病的历史源远,与中药汤剂相比,具有全面调理、易于吸收、便于携带、药力和缓、药效持久等特殊优势。因众医家对绝经前后诸证的认识各有侧重,故膏方的遣方用药亦各有千秋。膏方在临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多通过燮理阴阳,使女性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共奏扶羸补虚、治病纠偏之功。

    2014年12期 v.34 1249-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

    孟春丽;杨志梅;董建芳;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敷脐联合思密达口服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2组患儿均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小儿腹泻贴敷脐治疗,2组患儿均以治疗1周为1疗程,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治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主症积分、症状总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外贴联合思密达口服可有效改善腹泻小儿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4年12期 v.34 1252-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安神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

    王海波;刘海春;王振清;

    目的观察健脾安神中药方剂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特应性皮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黄柏液外用。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安神中药方剂治疗。组方:马齿苋10 g,南沙参15g,白术10 g,茯苓10 g,炒栀子10 g,牡丹皮8 g,龙骨15 g,生牡蛎10g,合欢皮10 g,淮山药10 g,甘草3 g,水煎服,1剂/d;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氯雷他定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和SCORAD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SCOR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SCORAD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安神中药方剂可有效治疗特应性皮炎。

    2014年12期 v.34 1255-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动物药

  • 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式对不同产地梅花鹿茸HPLC指纹图谱研究

    曹越;田淋淋;李航;张美双;宗颖;刘冬;张辉;孙佳明;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梅花鹿茸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方法利用HPLC-DAD方法,以不同产地梅花鹿茸药材为研究对象,对10批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梅花鹿茸和马鹿茸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10批梅花鹿茸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分为3类。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模式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

    2014年12期 v.34 1258-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医蒙药发展现状

    唐姗;于海娇;王子刚;尹春梅;

    蒙医蒙药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展蒙医蒙药是振兴民族医药产业的需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分析了前郭县蒙医蒙药需求现状以及蒙医蒙药产业供应现状,找出导致该现状的原因及问题,并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合理建议。

    2014年12期 v.34 1261-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补肺元汤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李京玉;杨博;朴芮仙;魏洪志;金明玉;

    目的观察补肺元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研究。方法采用王蕊等改进方法制作VD模型,选用清洁级健康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观察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变化及Ach E活性的影响,探讨VD的发病机制及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补肺元汤组大鼠APLP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肺元汤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补肺元汤组显著提高VD模型大鼠纹状体Ach E活性,与模型组及哈伯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肺元汤能增强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014年12期 v.34 1263-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蒌芩止嗽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证大鼠抗生素增效作用研究

    王林洋;王成祥;李杰;

    目的探讨基于清热化痰法的蒌芩止嗽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证大鼠抗生素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在此基础上用鼓风干燥箱及鼻腔滴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氨溴索组、二陈汤组和蒌芩止嗽煎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段生物标本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在15 min血清、肺组织及灌洗液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较其余3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灌洗液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较其余3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血清及肺组织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虽然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蒌芩止嗽煎组与二陈汤组药物浓度均高于氨溴索组和对照组。结论蒌芩止嗽煎可以提高抗生素在血清、肺组织及灌洗液中的药物浓度,且可以在使起效作用高峰提前的同时,不减短起效作用时间。

    2014年12期 v.34 1266-1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机给药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雌激素受体、缩宫素受体的影响

    蒲宝婵;李爱主;方玲;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给药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雌激素受体(ER-α)和缩宫素受体(OTR)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JQF动情周期给药组、JQF第4天给药组(JQF剂量均为0.218 g/kg)、元胡止痛片组(0.1 g/kg)、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每日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 mg/只,连续6 d。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1周期给药和3周期连续给药对ER-α和OTR蛋白与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QF动情周期给药组与第4天给药组ER-α和OTR蛋白、m RNA的表达均呈现显著下调(P<0.01)。动情周期给药组和第4天给药组组间比较无差异,3周期连续给药实验结果与1周期一致。结论不同时机给药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ER-α和OTR蛋白、m RNA表达有相同的抑制作用。

    2014年12期 v.34 1270-1272+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通过Fas/FasL途径抑制海水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韩峰;盛莉;

    目的研究海水对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海水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及丹参酮ⅡA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海水浸泡组和丹参酮ⅡA干预(25μg/m L)组,以40%海水浸泡A549细胞6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Fas L、Fas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海水作用下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同时Fas L、Fas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也显著上调,加入丹参酮ⅡA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Fas L、Fas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相应下调。结论海水可导致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与Fas/Fas L介导的死亡受体信号途径有关,丹参酮ⅡA可通过此途径抑制海水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

    2014年12期 v.34 1273-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灸法对实验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吴菲;杨涵棋;张耀;杨馨;周海燕;钟振东;刘旭光;

    目的探索不同灸法(温和灸、直接灸和隔姜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关节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温和灸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型RA模型,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别温和灸、直接灸、隔姜灸"肾俞""足三里"穴进行治疗,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IKK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RA模型组关节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IKK积分灰度值显著增高(P<0.01);与RA模型组比较,各艾灸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IKK积分灰度值(P<0.01),且隔姜灸组与温和灸组、直接灸组比较降低幅度最大(P<0.05)。结论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隔姜灸作用更为明显;艾灸可能通过降低IKK活性对NF-κB通路进行有效调控。

    2014年12期 v.34 1277-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附子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对急性心衰大鼠神经激素释放的影响

    吕莹;张栋;张超;张大方;

    目的考察附子干姜不同比例配伍前后对急性心衰大鼠神经激素释放的影响。方法建立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衰动物模型,用ELISA法测定急性心衰大鼠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心钠素(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结果附子干姜配伍后均可降低急性心衰大鼠血浆NT-pro BNP、心钠素(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含量,其中附子干姜配伍后作用明显优于附子组,尤以附子干姜1∶1组作用最强。结论附子干姜配伍能够调控急性心衰大鼠部分神经激素的释放,从而延缓急性心衰的发展。

    2014年12期 v.34 1280-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林蛙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屈巧凤;姜大成;

    目的采用酸酶法从林蛙皮中提取胶原蛋白。方法考察了药材粉碎度、加水量、酶的种类对林蛙皮中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得到胶原蛋白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胶原蛋白的最优提取条件为:加水量为60 m L,提取时间为72 h,提取温度为37℃,加酶量为1%(0.05 g),加酸量为0.8 mol/L。结论此条件下林蛙皮中胶原蛋白的产率可达67.09%,并且此种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

    2014年12期 v.34 1283-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不同产地红花的质量分析

    宋玉龙;石明辉;贾月梅;贾晓光;陈刚;努尔艾力;郭宝林;

    目的运用多指标、多成分定量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红花进行质量分析。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红花"检查"项下杂质、水分、灰份和酸不溶性灰份、吸光度、浸出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23批不同产地红花的杂质含量为0.2%~1.8%,水分含量为5.6%~8.68%,总灰分含量为4.69%~22.21%,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08%~14.56%,红色素吸光度2.090~0.529 4,浸出物含量为35.50%~43.10%,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1.08%~2.32%。结论对红花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2类时:新疆和田红花为一类,为不合格药材;其余产地的红花为一类均为合格药材;其中合格药材中新疆的昌吉、伊犁、塔城地区的样品聚为一类,四川和云南地区的样品聚为一类。说明产地对红花质量的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

    2014年12期 v.34 1286-1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商洛不同产地青翘和老翘中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含量研究

    宋小俊;雷立;李惠民;李玉琴;高吉仁;何西珍;周曙东;

    目的比较商洛不同产地连翘果实(青翘和老翘)中有效成分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青翘中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含量普遍高于老翘,其中,山阳石头梁、山阳赵川所采样品连翘苷含量分别高达0.862%、0.782%,洛南灵口老翘中连翘苷含量最低为0.106%。丹凤峦庄、洛南灵口所采样品连翘酯苷A含量分别高达13.24%、12.18%,山阳石头梁老翘中连翘酯苷A含量最低为0.371%。结论商洛不同产地的青翘和老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差异十分明显,在开展连翘资源开发和规范化种植时应加强种质的选择,合理选择采摘时间。

    2014年12期 v.34 1289-1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对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IL-6、β-EP及ENK的影响

    宋阳;肖春艳;何燕萍;

    目的观察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对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IL-6、β-EP和ENK的调节,以及患者妊娠率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36例患者分为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和加减归肾丸组,每组各18例。加减归肾丸组采用归肾丸加减治疗,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在加减归肾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次、关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结果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妊娠率为38.87%,加减归肾丸组妊娠率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治疗前IL-6[(429.12+123.20)pg/m L]、β-EP[(18.93+8.33)pg/m L]和ENK[(23.92+8.41)pg/m L]与治疗后IL-6[(359.13+81.71)pg/m L]、β-EP[(13.84+4.96)pg/m L]和ENK[(17.62+2.97)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治疗后IL-6[(359.13+81.71)pg/m L],与加减归肾丸组IL-6[(429.93+84.96)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治疗可通过对免疫性不孕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从而改善机体免疫环境,增加其妊娠机率。

    2014年12期 v.34 1292-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整骨理筋调曲法治疗寰枢椎关节半脱位

    赵树军;陈红菊;王博学;赵树明;高辉;

    目的观察整骨理筋调曲法治疗寰枢椎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经门诊收治60例寰枢椎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整骨理筋调曲法治疗,对照组以颌枕牵引治疗,以症状、体征、寰枢椎开口位X线片上寰枢轴线的分离程度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骨理筋调曲法较颌枕牵引更能改善寰枢椎关节半脱位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减少寰枢椎的解剖移位,是治疗寰枢椎关节半脱位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4年12期 v.34 1295-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位配穴”的临床应用规律

    牟明园;李丹丹;孟向文;

    "对位配穴"是根据疾患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针灸治疗常用配穴方法,其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局部配穴、局远配穴和对应配穴三方面。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临床运用时要灵活,做到融会贯通。通过对此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分析,以期揭示对位配穴的理论内涵以及推广其临床应用。

    2014年12期 v.34 1298-1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三年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之穴位优选

    冯欣茵;王国清;林育珊;尹璐;叶达;司徒万德;曲姗姗;王升旭;黄泳;

    检索2010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期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获取国内关于针灸为主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取穴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共纳入116篇,用穴44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阿是穴(108),其次是手三里(50)、曲池(45)、合谷(30)、外关(24)、肘(17)、尺泽(10);使用穴位数最多的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其次是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主要以局部取穴为主:特定穴使用最多的是五输穴中的合穴,其次是原穴、络穴和八脉交会穴。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取穴符合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及循经取穴,取穴部位多集中在前臂和肘部。

    2014年12期 v.34 130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三阴交、委中、太溪穴特定刺法对偏瘫恢复的影响

    封丽华;周军;付华华;范会娜;赵乙;

    目的观察特定针刺方法针刺委中、三阴交、太溪穴对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脑卒中软瘫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2组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增加特定手法针刺委中、三阴交、太溪穴,观察对脑卒中软瘫期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肌张力恢复的早晚、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委中、三阴交、太溪穴的特殊针刺方法能促进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

    2014年12期 v.34 1304-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漆其良;杨建飞;周亚滨;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常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死亡,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概述了近几年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并从病因病机,中医药、针灸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中药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脏腑的功能,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特别是近几年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或是单独使用温针灸等治疗疗效显著。

    2014年12期 v.34 1307-1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时间节律与针刺镇痛机制相关研究

    卢筱潇;蔡定均;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人和实验动物的痛阈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与针刺镇痛各环节相关的神经递质、激素分泌水平、神经元活动也同样具有昼夜节律,针刺在发挥镇痛功效的同时,也具有整复节律的作用。从时间节律特征来探索针刺镇痛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可望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2014年12期 v.34 1310-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