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霞;王兴华;戴芳芳;
戴芳芳主任认为,糖尿病病久精微俱损,脏腑血气阴阳亏损,筋脉失于营养是痿、痹成因之一,而"气阴两虚"为贯穿始终的基本病机,"瘀血阻络"为发病的关键。本病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临证应用益气养阴药物的同时,须加活血化瘀之药物,以期通补并行,以通为补。同时,临证中注重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可取得良效。
2013年04期 v.33 33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张冬玲;
中医认为,痰湿与肥胖密切相关,多有"肥人多痰湿"之说,而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因此,从痰湿角度治疗胰岛素抵抗,以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补中气,渗湿浊,使脾气健运,痰湿得去,则诸症自除。
2013年04期 v.33 33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苗苗;陈霞;
夏桂成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以及对"月经周期与调周法"的观察中,根据太极八卦的理论提出心—肾—子宫轴主管女性生理。认为心是脏腑经络的主宰者,肾为生殖之本,子宫者,为女子独有器官,也是女性生殖的主要脏器。心肾相交实际上意味着水火阴阳的交合,只有水火阴阳交合,才能推动阴阳消长转动的发展。反之则肾衰心气不降,血枯经闭而发为本病。
2013年04期 v.33 335+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吴炯;金磊;孙建华;
功能性便秘因其病因复杂,发病与人体整体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孙建华主任认为便秘的病机根本是本虚标实,以"润""调"法为治疗原则,主张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体质特点灵活用药,同时辅以饮食调养及心理疏导,可发挥中医整体治疗的特色。
2013年04期 v.33 336-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翟阳;宋立群;
宋立群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责之于脾胃功能的变化,故治疗上施以补中益气,升发脾阳,清热除湿法,补其脾胃,振奋中阳,使脾胃旺盛,元气充沛,"阴火"无源以生。常选黄芪、党参、炙甘草类,甘温培土以除热;升麻类"升阳散火",同时配合除湿清热之法。
2013年04期 v.33 338-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亮;陈滢如;王飞;王莹莹;房繄恭;
房繄恭教授认为,肺、心、肾脏器受外邪的侵扰,均会影响声音的发出,依据经脉循行及经脉与脏腑的联系,提出治疗暴喑从经络入手。因暴喑属实证,故以清热泻火为主,确立滋阴清热,利喉开喑的治疗原则,结合针刺放血疗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泻热解毒、调和气血等作用。经络辨证时,针刺多选心经通里、肾经太溪、任脉廉泉,放血疗法以肺经的井穴少商、大肠经的井穴商阳以及督脉大椎穴为主。
2013年04期 v.33 33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彩云;夏天;魏慧俊;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血瘀结于下焦少腹,伤及冲任,是不孕的重要原因。韩冰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血瘀,故以"气、血、痰"立论,提出本病具有"瘀久挟痰,渐成瘕"的病机特点,临床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法,然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应攻补兼施,辅以补肾温阳药物以助生育,肝郁患者加疏肝理气之品。韩冰教授在此组方原则基础上总结出临床效验方妇痛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收效较好。
2013年04期 v.33 34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宇锋;王陆军;薛博瑜;
中医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所致皮肤瘙痒病因有内外之分,外有风寒湿热三邪蕴结,内有血热血虚血瘀三端,中医辨治本病有以下特点:1)风从外感,易兼夹寒热湿邪;2)风从内生,肺脾肝肾脏腑失调;3)治风先治血,血热血虚血瘀皆可致痒。临床辨证分型较多,不论外感内生,多以祛风止痒为主。治疗中既要分清外风、内风、气血关系,亦需贯穿"肝脾受损、胆络失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证相合,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则,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及灵活性。
2013年04期 v.33 3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颖;樊光辉;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现代学者对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积极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如针灸、臭氧及中药注射等,取得良好疗效。
2013年04期 v.33 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安然;倪青;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病变以气血阴阳渐虚为本,瘀、痰、湿、毒为标,是糖尿病病情进展中最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在于因虚致瘀,因瘀致病,而血瘀阻络是贯穿DKD始终的主要病理因素。治疗时,通常标本兼顾,以瘀为主者予活血化瘀法,使瘀去络通。同时,可配伍益肾、养阴、补气、利湿之品。
2013年04期 v.33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尚伟;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更年期抑郁症病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好的特点。针对其病因病机,多以调整阴阳,滋补肾阴为治疗法则,辅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等法。另外,中西药配合针刺疗法、心理干预,从多角度入手,可取得满意疗效。
2013年04期 v.33 35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娟;刘照娟;
现代医学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由炎症所致,中医认为输卵管阻塞,多因行经或流产时,胞脉空虚,外邪乘袭,留滞做祟或内伤七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日久形成瘀、湿、热互结,致胞脉受阻,经络阻塞。中医针对其"瘀"在胞宫脉络的本质特征,通过辨脏腑、气血、痰湿之所在,施以中药口服达行气活血,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之目的,配合外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中西医结合,相得益彰,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不孕症的发生。
2013年04期 v.33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薇薇;汪悦;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调摄不当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外感风寒湿热为标,肾督亏损为本。临床可按病因辨证分型,亦可按分期分型。中医治疗本病多采用中药内服法,根据其病证、分期不同进行辨证加减,疗效较好。
2013年04期 v.33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唐敏洁;陈莉;姚馨怡;张勤华;
外阴白斑病本在肝肾之虚,血虚、风燥、湿热、瘀血皆可导致本病发生。中西医治疗本病各具优势,强调治本立足于内治法,治标求助于外治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外用熏洗、针灸治疗等有一定优势,西医采用高能聚焦超声、局部封闭治疗、外用药物、雾化、光疗(红光照射、KS光热疗法、白炽灯光照等)等辅助疗法亦可获效。然临床能内外同治,中西合并,取长补短,则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途径。
2013年04期 v.33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莉;曹佩霞;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病理因素又可以兼有痰湿和血瘀,主要以肾虚、肝郁、脾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西医将其归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异常、瘦素升高等。治疗上,中医可采取辨证分型及周期疗法,从补肾、化痰、祛瘀、疏肝等中医证型出发,但总以补肾为主。西医主要针对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等。
2013年04期 v.33 362-363+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忠第;张轩;付帮泽;贺娟;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天干岁运60年与北京地区60年实际气温变化是否吻合。方法:对北京地区60年气温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一,按"十天干""五运"和"太过不及"模式将60年各自归类,计算出3种模式的日平均气温均值;第二,定性比较,3种模式的日平均气温均值高于60年日平均气温均值为热,低于则为寒。第三,定量比较,对3种模式的日平均气温均值进行非参数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Mann-WhitneyU方法或SNK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天干岁运60年与北京地区60年实际气温变化相比较,定性吻合,定量不吻合,其气温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支运气所推算出气候变化模式在定性(寒热之性)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无定量(气温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013年04期 v.33 364-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夏明;冯青根;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2013年04期 v.33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扭扭;
目的:观察祛风止咳汤合止嗽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祛风止咳汤合止嗽散(炙麻黄、防风、蝉蜕、僵蚕、丝瓜络等,日1次,早晚分服),对照组40例口服富马酸酮替芬和可愈糖浆治疗(富马酸酮替芬2 mg/次,1次/d,可愈糖浆10mL,日3次),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止咳汤合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
2013年04期 v.33 37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刘朝钦;王洛;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采用芳香化湿法(药物组成:藿香、苍术、白芷、苏梗、半夏等,日1剂)治疗;对照组85例,予脑复康片800mg/次,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0mg/次,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0.5mg/次,日3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平片150mg,晚顿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85%。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3年04期 v.33 373-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尚涛;杜玉茗;姚庆春;于燕;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咯列酮联合抗氧化应激中药丹参对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8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原降糖、润脂和保肝治疗基础上予盐酸吡格列酮口服(15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浆蛋白、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透明质酸、过氧化物歧化酶等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BG、PPG2h、F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SI均有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血TG、ALT水平皆较治疗前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HA下降水平与SOD升高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抗氧化应激中药丹参较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具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损伤作用。
2013年04期 v.33 374-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赵华;岳园;
目的:观察四磨汤加减治疗女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2月门诊女性患者30例,以四磨汤加减(乌药、人参、木香、槟榔等,日1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结果:治愈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结论:四磨汤加减在治疗女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2013年04期 v.33 376-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卢艳;周正华;
目的:观察脾胃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给予脾胃贴(吴茱萸、肉桂、丁香、附片等)贴敷治疗,每次贴药4~6 h,1次/周,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症状。结果:治疗后,临床痊愈11例(5.9%);显效81例(43.3%);有效67例(35.8%);无效28例(15.0%),有效率85.0%。结论:脾胃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3年04期 v.33 3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欢;傅强;刘华根;殷韶健;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桃红四物汤,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比较用药前后2组患者DVT发生率、血红蛋白、血小板及患肢肿胀度等指标的数值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红蛋白、肿胀度及血小板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肿胀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2013年04期 v.33 379-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亓新华;张红;邵兰芳;
目的:探讨丹黄膏外敷治疗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因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脑卒中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予生理盐水冲洗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后将丹黄膏涂于患处,外敷保鲜膜后,热水袋热敷4 h,每日用药2~3次。5 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无菌纱布湿敷法,用保鲜膜包裹后,敷药4 h,每日2~3次。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4%,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黄膏外敷治疗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具有改善症状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4期 v.33 381-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洁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4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早期均给予肠内营养(先由输液泵泵入5%GS 250mL,若患者如无腹痛、腹胀等反应,则泵入瑞素乳剂,速度逐渐增加到40~80 mL/h,总量在每天30 mL/kg,初始阶段液体不足部分以5%GNS补充,连续使用7 d并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普食)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鼻胃管泵入)。观察2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8 d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至少恢复上升至术前水平,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8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至少上升至术前水平,且治疗组患者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基础上辅以四君子汤可进一步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013年04期 v.33 383-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韩霞;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认知疗法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名确诊为更年期功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10 mg/d,治疗组在心理干预和认知疗法基础上,口服中药安坤汤(桃仁、当归、黄芪、赤芍、牡丹皮等,日1剂),连续给药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止血、贫血、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减小(P<0.05),贫血、中医症状疗效和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认知疗法与中药安坤汤合用可改善更年期功血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迁延、加重或复发,疗效较好。
2013年04期 v.33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佳佳;巫军;林厚文;
目的:观察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对小鼠经口、经腹腔给药急性毒性,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STS溶液,通过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海绵总萜烯腹腔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50 m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409~495mg/kg。海绵总萜烯对小鼠经口给药的LD50为1.08 g/kg,其95%可信限为0.92~1.26 g/kg。结论:STS属于低毒物质,口服给药较为安全。
2013年04期 v.33 39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松希;张玲;朱世鹏;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
目的:建立寒凝证类痛经动物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 d加给药组、冷冻10 d加给药组。对照组同步抓取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每日给予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连续10 d,第1天及第10天每日注射0.5 mg/只,第2~9天每日0.2mg/只,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每天在注射以后,冷冻5 d加给药组、冷冻10 d加给药组的大鼠放入低温冷柜(-25℃)冷冻,持续受冻4 h左右,中间间隔2 h开盖通气5 s,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 d加给药组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明显升高(P<0.05);冷冻5 d加给药组的刚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血液流变学改变认为-25℃,5 d冷冻并结合类痛经模型的制备方法,可成功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
2013年04期 v.33 395-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张淼;李虹霖;徐飞;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支链氨基酸及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除12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大鼠造疲劳力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穴透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12只。共进行游泳大鼠模型训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力竭游泳后力竭时间;脑组织五羟色胺含量;血清游离色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传统针刺组和头穴透刺组均能显著降低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透刺组在降低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透刺能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而头穴透刺抗运动性疲劳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2013年04期 v.33 398-399+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帅;任晓暄;赵雅芳;郭孟玮;陈磊;孙洁;杨佳敏;张玲;申松希;朱文莲;张露芬;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配"足三里"穴对慢性内脏痛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改变,结合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中5-HT水平的变化,旨在阐明针刺缓解疼痛及改善情绪心理障碍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为慢性内脏痛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束缚组、针"百会"配"足三里"组(以下简称治疗组)。造模结束后第2天,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束缚组只捆绑束缚不治疗,治疗组捆绑束缚进行电针处理20min。隔日1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中5-HT的水平。结果:1)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E%和OT%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OE%和OT%值明显升高(P<0.01,P<0.05)。2)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海马中5-H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海马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结肠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结肠中5-H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结肠中5-HT水平升高(P>0.05)。3)海马/结肠5-HT比值,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海马和结肠中5-HT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和结肠中5-HT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海马和结肠中5-HT比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百会配足三里穴能够调节脑肠轴中5-HT水平的失调,进而减轻疼痛症状,使焦虑状态得到改善。
2013年04期 v.33 40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刘怡彣;李志刚;
督脉的循行特点及其生理功能与皮质脊髓束走行一致,与控制躯体运动的功能一致,亦即督脉与脊髓及神经的调控息息相关。故而运用督脉进行调治,对于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或病变所导致的麻木、瘫痪等感觉及运动障碍性相关病症具有疗效。此外,督脉病症除采用督脉经穴外,常搭配正经循行与脑相关的膀胱经穴位、与脊髓相关的肾经穴位进行治疗。另以神经学角度联系督脉,强调内科疾患以运用督脉调治为首,其次搭配任脉及相应脏腑经穴进行治疗。
2013年04期 v.33 406-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冯晓玲;王磊;苏琳;邱嫔;杜昊;
抗心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关系密切。多数的学者认为抗心磷脂抗体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血栓的形成有关。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发病机制为肾虚血瘀。针刺可通过补肾活血的作用,对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有独特优势,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2013年04期 v.33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张宗蔚;夏亲华;
输卵管性不孕症有气滞血瘀的病理特点,针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解除微循环障碍,改善微循环功能及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炎性、坏死组织的吸收,灸法可活血化瘀、温通经络,尤其对炎症所导致的疾病有较好的消炎作用。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清热理气,可使精血充盛,百脉调和,瘀滞通利,达到输卵管再通,调节内分泌从而促进受孕的目的。
2013年04期 v.33 409-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傅海扬;周惠芳;孙建华;夏晨;邹亦洁;谈勇;
目的:观察针灸在中药调周加克罗米芬(CC)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方案中促进卵泡排出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80例患者分为2组,2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针灸组采用中药调周加克罗米芬(CC)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加针灸的方案,对照组采用中药调周加克罗米芬(CC)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方案,2组对比排卵率,受孕率,卵泡黄素化发生的例数,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的例数。结果:针灸组排卵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灸组有较高的受孕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灸组的卵泡黄素化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在中药加克罗米芬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方案中可以帮助卵泡的排出,提高受孕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似的作用。
2013年04期 v.33 4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高莹;杨建;韩秀珍;谭奇纹;
<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疼痛致病原因,属祖国医学腰痛的范畴。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受到的拉应力最大,在此部位易发生损伤。本症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特别是瘦长体型者,患者常有腰扭伤或劳损史。近年来,笔者跟随导师采用阳陵泉、侧三里、侧下三里三穴倒马针法治疗此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20~50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5 d,最长3年。平均5个月。1.2诊断标准以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腰背
2013年04期 v.33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林红霞;廖辉雄;王文靖;陈达祥;刘牧;
目的:探讨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中医按摩,比较痉挛程度、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具有明显效果。
2013年04期 v.33 41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朱鹏州;魏连海;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治疗不寐的疗效。方法:采用《难经.七十五难》中的"泻南补北"法,主穴为神门、腕骨、太溪、大钟、水泉、复溜、照海。操作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1周3次,2周为1疗程。结果:38例中治愈10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0%。结论:"泻南补北"法针刺治疗不寐有良好的疗效。
2013年04期 v.33 416-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戴金依;
<正>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吞咽皮质中枢及其投射纤维、延髓及相关神经的损伤所致。因口唇至咽部诸肌表现中枢性麻痹,出现进食困难、进饮易逆向呛咳,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疾病预后。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扰乱机体正常功能,导致阴阳失调,筋脉失养,痰蒙清窍发为本病。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1病案举例高某,男,63岁,退休。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吞咽困难14 d。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7月14日凌晨3时许,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语言欠清、吞咽困难,当时神清,无头痛头晕,
2013年04期 v.33 418-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启亮;
<正>小气道病变(SAD)是吸气末管径小于2 mm的细支气管的炎症、充血水肿及平滑肌痉挛,是气道阻塞的早期表现。仅一小部分小气道病变患者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于此,小气道功能改变在新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中被删除。目前西医的单纯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大多患者仍长期咳嗽、痰多应予重视。但是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的治疗却不能有效阻止患者长期肺功能的下降,抗感染治疗能否阻止小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亦未可知笔者以痰瘀互结、久病体虚为基本病机,以益气活血化痰为基本治则,收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
2013年04期 v.33 419-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涛;许军峰;石学敏;闫博景;张琳琳;
<正>笔者于临床跟随老师诊治1例不稳定膀胱患者,疗效满意,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患者,女,25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生尿频、尿急,无明显尿痛,无尿血,咳嗽或喷嚏时常伴尿失禁,严重时约10 min 1次。曾在美国纽约诊断为膀胱炎,查颅脑MRI示未见异常,用西药治疗无效(具体用药不详),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病区。查其身体瘦弱,面色白,无发热恶寒,伴腰酸乏力,饮食差,舌淡,苔薄,脉细弱。尿常规:WBC(-),膀胱测压15 cmH2O,诱发试验(+)。西医诊断:不稳定膀胱。中医诊断:
2013年04期 v.33 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建儒;
<正>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腹压的突然升高导致尿不自主流出,其特点为正常状态下不漏尿,而腹压然升高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多见于中老年人[1]。笔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压力性失禁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严某,男,67岁,退休教师,2012年9月初诊。诉:尿失禁约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因前列增生行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尿意频急,小腹时有坠胀,咳嗽或稍提重物即出现漏尿。刻诊:神清,精神欠佳,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查血、尿常规均常,肾B超检查提示,肾实质回声均匀增强。西医断压力性尿失禁。中医诊断小便不禁肾气不固
2013年04期 v.33 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