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守琳;衣春光;
慢性肾炎血尿之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理因素为湿热、血瘀、肾虚,为本虚标实之证。外感为其诱因及加重的主要原因。治疗上以辨证为主,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结合,同时与辨病相结合,并应用专方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2012年11期 v.32 1103-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宇;郭立中;
近年研究认为,脾肾阳虚、浊毒瘀阻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病机表现之一,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CRF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内服和灌肠相结合,个体化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温阳泄浊法主要药物附子、大黄,药理研究提示其具有降低慢性肾衰血肌酐及尿素氮、尿酸,调节脂代谢等作用。温阳泄浊法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有很大的潜力。
2012年11期 v.32 1105-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钟秋生;梁逸仙;陆向然;邱信葵;
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和实寒等。表寒留于肌表,留著关节而致痹病;里寒之邪直中脏腑,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瘦削疼痛,久而关节肢体变形,成为痹难愈之疾;虚寒则阳气推动无力和气化、温煦功能不足而出现关节疼痛;实寒客于体内,阻遏阳气,阴寒凝泣,不通则痛而致痹病。治疗痹病之古今常用方剂均使用祛寒或温热之品。寒证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密切,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临床处方用药应考虑祛寒或温阳之品,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并预防其发生发展。
2012年11期 v.32 1108-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曾玲;林海燕;张彩贵;袁立霞;
传统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密切相关。从病因病机方面归纳五脏与痤疮的关系:肝失疏泄、肝郁化火;心经热盛、气阴两虚;脾胃湿热、郁结肌肤;肺经血热、郁于肌表;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在脏腑辨治的基础上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清心泻火、益气养阴,健脾祛湿、清泻脾胃郁热,清泻肺热,养阴清热、调理冲任等治法,能调理脏腑阴阳,使之"阴平阳秘"而达治疗目的。
2012年11期 v.32 1109-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高扬;曲秀芬;李莹;周微;
中医药治疗月经稀发以补肾疏肝、活血调经为主,佐以养血活血药物,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西医治疗月经稀发多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因不良反应大、禁忌症多、易致癌、易反复的缺点不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从而使中医药治疗月经稀发突显出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调节功能,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2年11期 v.32 11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军;高燕洁;孟繁兴;王乐;陈志刚;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0例,于入院后第1天、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测定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与阴性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MTL、GAS、CCK水平高于无糖尿病组,但仅病程第14天2组血浆CCK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升高可能是中风急性期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病因。
2012年11期 v.32 1113-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许威;夏时海;陈旭义;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上市后再评价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BM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1979-2011.11),查找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试验和评价研究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了急性胰腺炎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所有研究Jadad评分均为1分,总体质量低下,均未报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RR值分别为1.03(95%CI:0.99,1.08),0.60(95%CI:0.42,0.85),0.60(95%CI:0.49,0.74),0.30(95%CI:0.13,0.72),平均住院日WMD为-4.72(95%CI:-6.06,-3.37)。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良好,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减少平均住院日。结合丹参注射液价廉易得,在规范合理用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的前提下可推荐使用。建议进行严谨的大型多中心RCT,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2012年11期 v.32 1116-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金玲;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难治性溃疡的疗效及抗复发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难治性溃疡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笔者自拟方剂(黄芪、白术、五灵脂、木香、延胡索、党参、莪术等)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胃镜检查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及抗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对难治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2012年11期 v.32 1120-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亮;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脊髓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均采用口服中药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均采用口服塞来昔布及甲钴胺片治疗。均以2周为1疗程,间隔2周,共行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86.84%,治愈率63.16%;对照组有效率71.05%,治愈率23.6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脊髓功能状态改善明显,但治疗组疗效递增趋势更为明显。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对CSM术后病人脊髓功能恢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暂未行远期随访。
2012年11期 v.32 112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仲跻申;张栋梁;
目的:观察消瘀通膝汤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血瘀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熏蒸组消瘀通膝汤熏蒸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对症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2个疗程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和疗效。结果:熏蒸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熏蒸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瘀通膝汤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血瘀证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且远期疗效优势明显。
2012年11期 v.32 1124-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黄伟;张炜;
目的:观察通过闻吸中药气味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在鼻内放置中药气味丸闻吸气味。方药组成:桂枝15 g,麝香0.1 g,青皮3 g,白芷6 g,荔枝核6 g,杏仁2 g,香附3 g等,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兼以中药内服进行治疗。组方:蒲公英15 g,瓜蒌10 g,马鞭草12 g,丝瓜络12 g,全蝎5 g。结果:治愈87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闻吸中药气味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11期 v.32 1126-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春环;郝丽丽;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2例,口服自拟中药方(柴胡、白芍、赤芍、香附、延胡索、川楝子、金银花、连翘、三棱、莪术、浙贝母、生牡蛎、三七粉、夏枯草、荔枝核、橘核),日1剂,早晚水煎服;对照组88例,口服西药三苯氧胺10 mg/次,2次/d,维生素B620 mg/次,3次/d。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疗程结束后进行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结论: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其见效快,疗效佳,无毒副作用。
2012年11期 v.32 1128-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晓纯;段晓征;孙丽平;王锐;
目的:研究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寻找哮咳的病因及反复发作的机理,为预防、根治该病提供依据,为儿科望诊增添新的内容。方法:收集哮咳患儿具有"气池"青紫症状特征的小儿6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30例,检测其微量元素(锌、钙、铁、镁、铜、磷、铅)进行观察,研究,总结。结果: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患儿易出现微量元素变化,主要以缺锌、缺钙、缺铁为主,部分患儿存在铅偏高现象。结论:微量元素的变化是哮咳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2012年11期 v.32 1130-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志峰;陆小左;张玉环;王学民;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中医不同证型脉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疹病人16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80例,血虚风燥型80例。由脉象采集仪自动完成脉象时域信号的采集,根据脉搏波波形图,进行时域参数提取和分析。结果:h3/h1血虚风燥型为(0.176±0.313),脾虚湿蕴型为(0.283±0.358);h5/h1血虚风燥型为(0.014±0.031),脾虚湿蕴型为(0.023±0.041);w/t血虚风燥型为(1.646±0.512),脾虚湿蕴型为(1.501±0.572)。2组h3/h1、h5/h1、w/t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不同证型间脉图参数存在差异,为慢性湿疹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
2012年11期 v.32 113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静;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玻璃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分3期服用滋阴补血汤、滋阴明目汤、破血逐瘀汤。观察治疗效果、患眼视力、出现新生血管的例数以及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46%,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眼视力(0.74±0.08)、KPS评分(84.37±8.21)、躯体功能(74.17±7.61)、心理功能(59.31±5.37)、社会功能(57.83±2.74)、认知功能(58.84±5.74)和总体生活质量(81.84±8.34)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血管眼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2012年11期 v.32 1134-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德峰;郝冬琳;许元丰;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鸣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头昏脑鸣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疗程为7~10 d。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醒脑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长春西汀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醒脑静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春西汀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头昏脑鸣在疗效方面优于长春西汀。
2012年11期 v.32 1136+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洪霄;
目的: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大于60岁的便秘患者,使用芪蓉润肠口服液,每次20 mL,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52例,为65.8%,好转19例,为24.1%,无效8例,为10.1%。结论: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2012年11期 v.32 1137-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敏;沈凯;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UI患者随机分成温针灸组、针刺加雷火灸组,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患者ICI-Q-SF量得分和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与温针组比较,针刺结合雷火灸组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能有效的改善SUI患者尿失禁量,是值得推广的治疗SUI的疗法之一。
2012年11期 v.32 1154-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高珊;张艺;严言;黄国付;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组及电针组各40例,分别治疗2周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12例,有效27例,好于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28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2年11期 v.32 115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赵艳香;赵帅;路明;
<正>急性腰扭伤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以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不能行走和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等组织急性扭伤。如果治疗不当,常会转为慢性腰
2012年11期 v.32 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东红;谭远飞;
目的:观察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落枕的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外关穴并配合刺络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相应穴位治疗。观察2组的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为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落枕,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且疗程短,针刺少,疗效佳。
2012年11期 v.32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芳;许广里;陈春海;刘春禹;丛越鹏;白伟;
目的:观察针刺下关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下关穴组(治疗组)和按摩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下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按摩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疼痛程度、开口度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和改善疼痛程度、开口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2012年11期 v.32 116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金娜;宁丽娜;熊杰;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误吸、脱水、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患者还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实施有效的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针刺结合电刺激疗法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作为一种新兴的联合治疗方案,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12年11期 v.32 1162-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兴波;王翘楚;徐建;
<正>王翘楚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天人相应"理论,倡导"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的学术观点,临床上以"病中求证,证中求病"为指导原则,主张"从肝论治",创制失眠症方(基本方组成:天麻、钩藤、葛根、川芎、柴胡、煅龙骨、生牡蛎、郁金、石菖蒲、赤芍、白芍、丹参、合欢皮等)。笔者有
2012年11期 v.32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樊雪;李平;孟凡征;赵金生;
<正>腔隙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历代医家几千年来对其诊疗及发病机理有了丰富的认识。孟凡征副主任医师临床运用中药复方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安某,女,62岁,2010年7月29日初诊。主诉:反复头晕,右侧肢体麻木2月。素有高血压病
2012年11期 v.32 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杰;邵义泽;赵文莉;
<正>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急性岛叶区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1例,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患者,男性,64岁,右利手,以"突发言语不能9 h"为主诉,于2012年7月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66/94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
2012年11期 v.32 1168-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瑞占;杨荣利;董淑兰;
<正>纵观脾胃学说发展,以李杲代表作《脾胃论》问世为标志,诸多医家论及脾胃,多重在生发脾胃阳气,而少论及脾胃之阴。笔者认为:脾胃毕竟是一脏一腑,其生理病理特点有别,临床表现、治疗法则等也应有所不同。其临床中,每遇脾胃阴虚之症,都主张首分脾阴虚还是胃阴虚,而后施治,尤其运用甘淡滋脾
2012年11期 v.32 1169-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杰;刘虹;胡思源;
<正>湿疹是儿科常见病,中医认识湿疹由来已久,古籍记载颇多,一般认为本病的急性期是"疮",慢性期是"癣"。目前临床上湿疹辨证分型繁多,但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同小异,如李新民教授认为湿疹急性期多为内有郁热、外有表邪;吴军教授认为慢性湿疹多为脾虚血燥,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久病入络,久
2012年11期 v.32 1171-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石婷婷;姚美玉;赵艺;
<正>闭经根据其有无月经来潮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6个月,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可占闭经总数的95%。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闭经,此法虽然见效显著但不良反应亦不少
2012年11期 v.32 1172-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俞森权;郑健;庞德湘;
<正>庞德湘教授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配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肺癌,在减毒增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兹举验案2则,已飨同道。1病案举例例1周某,男,58岁,于2011年6月17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20余天,确诊肺癌1 d。与家属商议后,一线治疗选择分子靶向药物,于2011年6月23
2012年11期 v.32 1174-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