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松;赵珍;吴绣莲;
人身五脏,皆有阴阳,肺脏亦同。虽鲜提肺阳虚,且常与肺气虚相混淆,但从肺阳虚论治咳嗽,疗效颇显。肺阳虚证咳嗽多由肺阳不足,宣降失司,肺气上逆所导致。肺为娇脏,其性清虚而喜煦润,故治疗本病当轻补肺阳,温和缓图,以温补肺阳为主,不可温燥伤阴,同时佐以散寒、化饮、祛痰、温脾、补肾等法,可以执简御繁,守一用万,收效较好。
2012年10期 v.32 980-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窦进;郭珺;金宇安;
金宇安主任认为,消化性溃疡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主要是由七情刺激、饮食不节所致。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内寒外热等,易致湿、瘀、郁等证,治疗上采用温下清上,清热散寒,补不足损有余等措施,针对病机分别佐以疏肝和胃、滋养肝胃、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法;针对胃痛、反酸等症状,予止痛、抑酸之品,同时兼顾脾胃;根据疾病所在气分与阴分,分别采取疏肝和胃法及滋养肝胃法。另外注意症候、舌脉的变化,分清虚实真假,把握病机,审因论治,方可达到满意疗效。
2012年10期 v.32 981-982+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学洁;杨强;
杨强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为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辨证多样,总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则。薏苡附子败酱散用以治疗腹痈有脓者,全方3味,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重在健脾、祛湿、清热、排脓,兼以活血止痛、扶阳散寒,且具有抗炎、镇痛之功,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达破血排脓、利水消肿之力。同时,慎起居、调情志、适寒温、节饮食,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复发。
2012年10期 v.32 983-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鹏;刘长玉;
刘长玉教授认为,临床辨治老年性便秘要兼顾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不可妄加攻伐。老年人,阳气亏虚,阴液亏少,阳衰气弱则推动无力,阴亏血少则肠道失润,发为便秘。老年性便秘与肾关系尤为密切,临证以"肾为胃之关"为理论基础,肾阴充足则大肠濡润,大便排泄通畅,命门火充则蒸化津液,大肠传导有力,其中大肠的排泄糟粕作用是"肾开窍于二阴"的功能基础及外在表现,故临证时以治肾为要,阳气虚衰则温肾益精,阴液不足则养阴补肾,所谓"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
2012年10期 v.32 984-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文颖娟;
杜雨茂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发病的关键因素是浊毒壅盛,临床常以解毒化浊之法去浊邪,扶正气。其证见"神疲、食少、乏力"等,临证中以调理脾胃为基础,结合"脾主肌肉""肾主骨"理论,补火以暖土。杜老强调在益气健脾基础上,还应补肾固精,同时辅以调畅气机之法,促进中焦气机斡旋,恢复脾胃功能,以化生气血,濡养肌肉。调理脾胃、补肾固精、解毒化浊、调畅气机,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辨病辨证原则。
2012年10期 v.32 986-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丹纯;李丽美;孙维峰;
宫寒不孕与不良生活习性、摄养不当、先天禀赋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寒凝胞宫,久寒伤气,气虚而气滞,气滞血瘀,瘀阻胞脉,其根本为真阳不足。受孕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生理过程,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所以辨证施治注重调经后种子,遵循"调经为主、分期论治、攻补之用、温阳化瘀为要"的原则。温阳化瘀法通过固护生命元阳,增强人体正气,疏导全身气机,开结郁,破有形之瘕,标本兼顾而调治机体,且夫妻身心同治,尽收奇效。
2012年10期 v.32 988-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彬栩;贾英杰;
贾英杰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多"毒瘀并存",且"毒""瘀"贯穿于疾病病程始终。"毒"有外侵之毒邪及体内有毒之邪2种,耗伤人体之气血,使人体正虚而邪实;"瘀"是血行不畅,毒邪瘀积,久则恶变成癌的病理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贾英杰教授注重理气药物的配伍及不同类型活血化瘀药物辨证应用,同时重视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强调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贵在辨证用药。
2012年10期 v.32 990-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朦朦;倪青;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机呈消渴病"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规律动态演变,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且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瘀血阻络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临证可见燥热、湿热、寒湿、痰浊等不同阶段的病理演变,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以气虚血瘀论、痰瘀阻络论、寒湿阻滞论、肝肾亏虚论。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寒湿阻滞治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痰瘀阻络治以化痰活血、宣痹通络;肝肾亏虚治以补肝益肾、填髓充肉。另外,针灸、中药外治疗法如熏洗等皆可起到治疗作用。
2012年10期 v.32 993-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程成;
糖尿病抑郁症病程普遍较长,其发病存在着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盛衰虚实变化,气滞、血瘀、痰凝、气血阴阳失调均可导致本病发生。初期以气滞为主,兼有血瘀、痰凝,病久则虚,损耗气血阴阳,导致心、肝、脾、肺、肾的不同病变。中医从心、肝、脾、肺、肾入手,治疗上采用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痰散结,滋阴安神,清热润燥等治疗方法,同时配合针灸、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并发症,降低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2012年10期 v.32 996-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苇苇;陈惠;游焌;倪青;
糖尿病心肌病,西医通过症状、超声应变、多普勒组织成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VVI检测等可对本病诊断。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同时强调控制血压、调脂、抗凝及调整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心肌病主要病机为肺脾肾阴虚燥热,耗气伤阴,进而致心脏气阴耗伤,心体受损,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痹阻心脉而引发本病。病变总体属本虚标实之证。中药复方如丹参饮、通心络、抵当芪桂汤等可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血供,改善心功能。另外,大蒜精油、葛根素、黄芪等中药亦可改善糖尿病的心肌病变。
2012年10期 v.32 998-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史润益;常惠;
妇人七七,肾精亏虚,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易引发更年期综合征。本病病位在肾,又常涉及心、肝、脾,总以肾虚为根本,肾中阴阳失衡为本病重要病机。临证中,根据其阴阳、虚实,又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及肾阴阳俱虚3大主证,同时兼见肝郁、痰浊、血瘀。又因女子以肾为本,肝为先天,故治以补肾阴,平阴阳,调畅肝经。中药二仙汤、滋肾清心汤、河车大造丸等均可奏效。同时,针刺疗法联合穴位照射、耳穴贴压,辅助心理疗法、运动疗法对于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有确切疗效。
2012年10期 v.32 1003-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王红柳;张钟爱;骆天炯;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肾功能下降可均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延缓病情进展,预防甚至逆转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2012年10期 v.32 1006-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何欢;刘小凡;
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气道炎症。目前气道炎症的检测方法多具有有创性或特异性、敏感性低等缺点。一氧化氮呼气试验是近年来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对气道炎症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无创性、易操作性等特征。应用呼出一氧化氮诊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0期 v.32 1009-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青青;陈霞;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病因复杂,与肝、脾、心、肾相关,"冲脉隶属于肝",肝失条达,疏泄失司,加之孕期肝气偏旺,郁而化火,易致胎漏,胎动不安;"胎茎系于脾",脾虚不健,气血亏虚致肾虚冲任不固,胎动不安;"胞脉者上系于心",心肾不交,冲任不固易致胎动不安;肾阴阳亏虚,致胎元不固,然病机之要责之于肾。根据临证分型,分别以补肾养血、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之法,疗效较好。同时,中成药配合西药、针灸、心理疏导,皆可取得满意疗效。
2012年10期 v.32 1011-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耿银萍;孙希焕;
目的:观察百茅汤加减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百茅汤治疗组(百部、白茅根、浙贝母、前胡等,日1剂)和氨溴特罗口服液对照组(1岁5mL;2~3岁7.5mL,4~5岁10mL,6岁12mL),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百茅汤加减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2年10期 v.32 1014-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毅;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火犯肺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复方甘草合剂(10 mL,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等,1剂/d)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2012年10期 v.32 1015-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屈静;邹忆怀;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法对脑卒中急性期证候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6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2 h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苦碟子注射液(40mL/次,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次,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分2个时点进行监测,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细胞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小板聚集等测定。结果:证候改善情况比较,2组风值、瘀值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火值、对照组痰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的比较,2组IL-6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组OX-LDL、NSE、血小板聚集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络法能够显著改善中医火证证候评分,减低IL-6、NSE、血小板聚集、OX-LDL,治疗脑卒中急性发作。
2012年10期 v.32 1017-1018+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家祺;
目的:观察活血定痫方治疗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治疗(0.2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活血定痫方(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等,每日1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优于对照组64.3%(P<0.05)。结论:活血定痫方配合丙戊酸钠协同治疗,能明显提高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是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2年10期 v.32 1019-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金培;张慧;冯卫星;雷正权;
目的:观察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口服西药艾司唑仑(1 mg/次,每日睡前口服,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失眠疗效较好。
2012年10期 v.32 1021-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曾飞剑;黄贵华;
目的:探讨阳化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阳化汤方:茯苓、桂枝、苍术、陈皮等,1剂/d)和对照组36例(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疗程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化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满意。
2012年10期 v.32 1023-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澎;钮晓红;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与西药相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抗炎同时予中药汤剂口服(生地黄、牡丹皮、忍冬藤、紫花地丁、川牛膝、车前子等),中药汤剂外用熏蒸(金银花、知母、贝母、天花粉、白芨、皂角刺等)。结果:痊愈26例,临床治愈率100%(26/26);随访半年复发3例,复发率11.5%(3/2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能够有效的使局部红肿灼痛及全身症状消退,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2012年10期 v.32 1024-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丁建华;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肛窦炎1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肛窦炎患者予五味消毒饮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金银花20 g,野菊花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紫背天葵子15 g。每日1剂,加入康复新液30mL,每晚睡前行保留灌肠)。结果:临床治愈53例,好转6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42%。结论:五味消毒饮合康复新液治疗肛窦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10期 v.32 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俊志;朱波;赵玉娟;
目的:探讨养血润肤方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养血润肤方(制何首乌、当归、熟地黄、丹参等,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3.3%,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43.3%、7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润肤方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2年10期 v.32 1027-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潘存生;
目的:探讨温阳散寒蠲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阳虚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3例,选用温阳散寒蠲痹汤(黄芪、淫羊藿、巴戟天、独活等,日1剂)。结果:43例中显效5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69%。结论:温阳散寒蠲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
2012年10期 v.32 1028-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辉;张雪纯;邓江玲;祖拉古丽·肉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1例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患者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当归、生地黄、赤芍、独活等,日1剂)联合西药(利福平胶囊600 mg,日1次口服;多西环素片0.1 g,日2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0.2 g,日3次口服;多维元素片1片,日1次口服),佐以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综合治疗,15 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3个疗程,治愈138例,基本治愈79例,好转24例,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2年10期 v.32 1030-1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沈世绩;
目的:观察青黛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对35例口腔溃疡患者给予青黛泻黄散口服(青黛、藿香、黄连、炒栀子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结论:以青黛为主药的青黛泻黄散对中焦湿热型之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2年10期 v.32 1032-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淼;陆智义;
目的:观察产后宫清汤在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补血益母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产后宫清汤(益母草、炙黄芪、桃仁、丹参等),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子宫的B超检查变化,监测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12.47±5.46)d明显优于对照组(17.13±8.07)d(P<0.05);治疗组的阴道出血总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宫清汤能够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对月经复潮无不良影响,而且未见其有明显毒副作用。
2012年10期 v.32 1033-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陶思玮;孙建萍;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参矾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参矾栓组、康妇特组、益宝疗组各50例。全部患者于就诊当日予外用药,连续用药7 d为1疗程,停药1周用阴道镜检查评估疗效。未达治愈标准者,5 d后开始下1疗程,至多3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参矾栓组痊愈率为94.0%,康妇特组痊愈率为80.0%,益宝疗组痊愈率为76.0%。其中参矾栓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康妇特组及益宝疗组(P<0.05);组间中度糜烂患者疗效比较,参矾栓组(100%)的疗效显著高于康妇特组(69%)及益宝疗组(64%)(P<0.05);组间白带量改善情况比较,参矾栓组较康妇特及益宝疗组疗效好(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矾栓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10期 v.32 1036-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赛忠;陈卫元;徐骅;
目的:观察熄风止痉方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甲钴胺胶囊(0.5 mg,3次/d)、卡马西平(首剂50 mg,3次/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熄风止痉方(白附子、全蝎、蜈蚣、僵蚕、白芍、红花、柴胡、葛根、甘草等),治疗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治愈12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3例,无效16例),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熄风止痉方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2012年10期 v.32 1038-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耿虹;孙录;董世娜;王华;
目的:建立敖东壮肾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037 8~0.189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61%(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简便、灵敏和准确,可用于测定敖东壮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2012年10期 v.32 1045-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昂;巩江;郑辉;贾旭;王明;吴一飞;张新刚;陈贵;倪士峰;
从化学成分、炮制、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夜明砂进行了研究。夜明砂具有多种功效,能清热明目,散血消积。主治肝热目赤、青盲雀盲、内外障翳、疳积、瘀血作痛等证。治疗范围广,但存在一定弊端。
2012年10期 v.32 1047-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淑荣;张晓华;
《伤寒论》厥阴病主要包括寒热错杂证及厥热胜复证。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主治寒热错杂证。此方应归属和解剂范畴,配伍特点为刚柔相济,体用双调,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开合升降,调畅气机,使互不协调的脏腑功能趋于平和,体现了和解剂的配伍特点。方中酸苦甘辛同用,乌梅、苦酒之酸既滋肝又疏肝;花椒、干姜、细辛、附子、桂枝之辛热温阳益气,助肝疏泄;黄连、黄柏之苦清热,防辛温太过伤阴,人参、蜂蜜、米饭、当归补气健脾,培土制肝。纵观全方,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辛开苦降,使阴阳之气顺接,则百病不生,为厥阴病的主方。
2012年10期 v.32 1050-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慧;刘维;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白芍总苷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物,可调节免疫、抗炎止痛、保肝、镇静催眠,具有安全性大,依从性高,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应用白芍总苷能较好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强直性脊柱炎起到较好治疗作用。
2012年10期 v.32 1052-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聂映;姚卫峰;
目的:对川楝子中川楝素进行超声提取工艺考察。方法:以川楝子为原料,通过对川楝素含量测定,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甲醇浓度、超声时间、固液比、超声功率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获得川楝素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影响川楝素提取率的主次因素是甲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川楝子中川楝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所得最优组合是70%甲醇,提取40 min,固液比为1∶30,超声功率250W,川楝素的平均提取含量为1.548 5 mg/g,RSD为1.8%。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川楝子的全面研究提供一定数据参数。
2012年10期 v.32 1054-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朝霞;王恩杰;孔令霞;
目的:观察自拟厌食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脾虚型厌食症患儿简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75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厌食方结合针刺四缝穴,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组均以4周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厌食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确切。
2012年10期 v.32 1056-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清月;
穴位敷贴给药最早见于《素问》,即根据经络学说,在病人相应的腧穴上,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敷贴。它融药物治疗与穴位刺激于一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贴敷的功效与所选中药的性味、功效及药理作用有关,所选取的中药也多以温阳散寒为主。常用腧穴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肾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任督脉和经外奇穴。
2012年10期 v.32 1058-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姝婧;李昭凤;高树中;马玉侠;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min及起针后30、60、120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读值。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min即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
2012年10期 v.32 1060-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倪玉婷;孙素涛;马喜林;唐君;徐荣谦;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初步评价"平喘摩法"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就诊4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2组患儿咳嗽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症状改善快于对照组,复发率低,2组PEF(最大呼气流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均明显改善,PEF、PEF1 2组间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均值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目前的治疗方法之上,加上按摩手法治疗,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控制症状,改善患儿通气,减少复发。
2012年10期 v.32 1062-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郎显兵;谭曦;杜丽红;杜渐;孔军辉;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对照组36例采用针刺治疗。10 d为1疗程,2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睡眠质量改善。结果:治疗组疗效(痊愈15例,显效18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
2012年10期 v.32 1064-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丹;洪天一;
<正>经来如腐、绝经前后诸证在妇科临床属常见病、发病,运用中医药治疗,其效显著,兹举例介绍如下。1清热解毒治经来如腐李某,女,50岁,农民。初诊时间2012年3月日。自述近2年来经前出汗全身有臭气,但不同于臭,月经周期、经量均正常,唯独经水腥臭难闻,伴腹痛,肛门下坠感,大便秘结,小便如常。曾经省、多家医院妇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末次月经201
2012年10期 v.32 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萍;吴林辉;
<正>朱松毅(1918-),江苏江阴人,1935—1941年师从无锡名医杜少谷,为无锡杜氏中医外科第三代传人。从事医务工作76年余。上海市名中医。曾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会员全国中医学会乳腺病上海防治中心顾问等职。
2012年10期 v.32 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鹏年;田凤花;
<正>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出现囊样的肿块,是卵巢真肿瘤与卵巢样病变的总称,两者外形相似。卵巢囊的恶变程度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卵巢能旺盛期(育龄期)妇女和绝经期(更年期)妇女最
2012年10期 v.32 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小玲;康红千;
<正>呃逆即打嗝,乃为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急而促,多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有些病例可持续较长时间,成为顽固性呃逆。康红千导师采用中药与针刺拔罐等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2012年10期 v.32 1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涛;佟媛媛;
<正>臂丛神经是由第五颈神经至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前支组成,个别有第二胸神经参与。其终末支主要有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等,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是臂丛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其损伤后主要以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剧烈疼痛,感觉障碍及功能活动
2012年10期 v.32 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秀华;曹式丽;
<正>曹式丽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治疗各种肾脏病及复杂性尿路感染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独特的疗效。兹举验案1则,介绍如下。
2012年10期 v.32 1071-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江;
<正>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症中较为多见本型病人生活难以自理,预后较差。笔者曾接诊1例该型患者,用温胆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经治患者痊愈,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患者,张某,女,22岁。2011年1月因受惊吓后
2012年10期 v.32 1072-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