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浅析古代医家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丁键红;叶平;

    古代医家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多归于体质因素、内伤七情、生活所伤、感受外邪,从而影响肾、天癸、冲任、胞宫及胞脉胞络的正常功能或脏腑气血失于和畅,致使不孕,常概括为肾虚、肝郁、血瘀、痰湿、邪侵。医家历来重视对此的研究,论述丰富,认为不孕症以肾虚为本,郁、瘀、痰、邪为标,虚实夹杂常可见于疾病发展过程。

    2010年08期 v.30 64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对脑的认识

    李国菁;王行宽;

    本文从《内经》及历代医家对脑的生理解剖的认识入手,阐述了脑的生理功能,脑与人身三宝——精、气、神的关系,认为脑是精气神汇注之脏,脑以精气为体,神明为用;肾生脑,脑髓之源滥觞于肾。

    2010年08期 v.30 647-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流产中西医相关病因之研究

    朱蕴璞;许小凤;

    早期流产属祖国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近年来早期流产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多样。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回顾,从中西医两方面来探讨早期流产之病因,以期指导临床早期流产的防治。

    2010年08期 v.30 649-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理论特点及其治则

    张飞龙;马健;徐珍珍;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开创性的提出了温病三焦辨证理论,其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温病学特有的辨证理论体系。它以三焦为纲,以概括温病的病位、病性以及温病的传变规律。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则对指导温病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08期 v.30 65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热淋治疗刍议

    张妮;殷燕平;

    2010年08期 v.30 65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胜友辨证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口腔溃疡经验

    李竹生;林胜友;

    口腔溃疡是肿瘤患者一种常见并发症,导师认为其发生与手术、放疗及化疗有关,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病在病因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实证以心火亢盛者为主,虚证以脾胃虚弱和阴虚火旺为主。并重视药对的使用,根据不同的辨证加用不同的药对,同时注重睡眠对口腔溃疡的影响。临床治疗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对肿瘤患者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0年08期 v.30 655-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悦教授治疗产后关节痛经验总结

    黄瑜;汪悦;

    汪悦教授将产后关节痛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血虚受风,妇人产后气血亏虚,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证属本虚标实。治宜疏风养血,标本兼治。治疗时注意灵活运用经方,并根据妇人产后"多虚多瘀"之特点,时时顾护气血,散寒不宜过用温燥,化瘀不宜过用攻逐,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

    2010年08期 v.30 657-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中医学研究

    吴俊妍;曹佩霞;

    中医认为肾虚是黄体功能不全(LPD)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兼有气血虚、肝郁、血瘀等,从病因病机出发通过辩证论治、中药人工周期、专方专用、针灸治疗、心理疗法等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010年08期 v.30 659-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辨证论治探讨

    李淑红;唐艳萍;李淑云;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破损,而出现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常引起嘈杂、泛酸、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等症状。本文对近年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思路的认识。

    2010年08期 v.30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补肾调周法治愈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体会

    徐艳英;朱颖;

    根据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虚的基本病机及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转化规律,中西医结合进行调补肾阴肾阳以促排卵助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10年08期 v.30 664-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及用药研究

    刘经州;马东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对最近几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UC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扼要总结了UC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湿热内蕴、肝气乘脾、血络损伤、脾气虚衰、脾肾阳虚型),并概述各证型的较常用用药。

    2010年08期 v.30 66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许华云;付金荣;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和手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中药人工周期疗法配合补肾大法、辨证分型、专方及中西药物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并提出今后应在周期疗法的统一性、作用机理、方便剂型的研制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2010年08期 v.30 668-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孙宏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60例,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观察组)3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30例,观察1个疗程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LVEDd均有显著减小,LVEF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间LVEDd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参麦注射液组LVEF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也均有提高,参麦注射液组心率变异性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2010年08期 v.30 670-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赵坚;贾雪莲;甘爱芳;汪琼宇;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组(简称对照组)和心脑舒通胶囊组(简称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与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心电图及不良反应上的情况。结果: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用药初期出现了头痛的不良反应,但治疗组却未出现。结论: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疗效相当,但头痛的不良反应较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少见。

    2010年08期 v.30 672-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防治中晚期肝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白广德;练祖平;黄丁平;林梅英;陈小梅;黄妍;关莹;

    目的:观察自拟抗癌方配合冷冻化疗综合方案治疗对2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初次复发转移率的影响,探求防治中晚期肝癌复发转移的新方法。方法:按照前瞻性随机分组原则,把符合入组条件的4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氩氦刀联合化疗组)23例,治疗组(中药联合氩氦刀及化疗组)2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及初次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初次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KPS评分值及初次复发转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抗癌方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其与西医联合治疗后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2010年08期 v.30 674-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

    张媛;卢建平;李有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口服,配合中成药静滴、中药灌肠)和对照组20例(予药用炭口服),疗程30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

    2010年08期 v.30 67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糖利平胶囊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患者临床观察

    张秀菊;李春岭;富利燕;王德惠;杜瑞斌;李晋宏;

    目的:观察中药糖利平胶囊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IGT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9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IGT知识宣教,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治疗组予以糖利平胶囊治疗。观察时间为5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及血脂等。结果: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利平胶囊可降低IGT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体重指数,降低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用药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0年08期 v.30 678-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活络降脂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0例临床观察

    许成群;

    目的:观察活络降脂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络降脂汤治疗,与对照组非诺贝特比较;观察糖尿病症状、体征、空腹血糖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降脂汤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降浊之功,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10年08期 v.30 680-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研究

    刘佳;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引起子宫藏泻失常而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妇科学"崩漏"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虚、热、瘀,中医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疗大法,运用中医辨证、中医基本方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10年08期 v.30 68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味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213例

    钱玉琴;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对于药物流产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实施药物流产的妇女,待其孕囊排出后,就开始服用加味生化汤5~7 d。结果:药物流产的原有成功率为90%,服用加味生化汤后,药物流产成功率达96%。结论:加味生化汤的服用明显提高了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2010年08期 v.30 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

    李艳;魏托;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寒、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特点。方法:对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分析寒、热证患者上述症状与指标的差异。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偏热型患者的关节肿胀度和对压痛的敏感度均高于偏寒型(P<0.05),类风湿关节炎偏热型患者血中的CRP要高于偏寒型患者(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度、压痛及CRP数值可以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和热证的潜在分类指标之一,并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010年08期 v.30 684-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剧吐20例临床研究

    陈聪;

    目的: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者尿酮体转阴的新方法。方法:口服自拟中药抑肝和胃饮及补充维生素和补液支持治疗,观察尿酮体转阴及电解质平衡情况,并与单纯补充维生素和补液支持治疗者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抑肝和胃饮治疗的妊娠剧吐患者尿酮体转阴率和保守治疗成功率100%,尿酮体转阴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与单纯西医治疗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和胃饮配合西医方法治疗妊娠剧吐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保胎成功率高。

    2010年08期 v.30 685-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补虚祛瘀法防治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观察

    张华;

    目的:补虚祛瘀法防治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78例足月妊娠顺产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9例与对照组89例,治疗组采用补虚祛瘀法治疗,予自拟方口服,共5 d。对照组产后即予缩宫素10 u肌肉注射,共5 d。分别进行产后子宫复旧评估,评价临床疗效,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经补虚祛瘀法治疗后子宫复旧顺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宫缩痛,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补虚祛瘀法防治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8期 v.30 687-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25例疗效观察

    肖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黄褐斑分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肾阴亏损型、脾气不足型4型进行辨证论治。配合西药与外用药进行治疗,将中药、西药、外用药融为一体,结果:25例中,临床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8%。结论:中医内治法在黄褐斑初期应注重调理肝脾肾三脏,晚期加入活血化瘀法,并配合西医药与外用药,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调护。

    2010年08期 v.30 68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疗效观察

    宋敏;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恢复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匹多莫德,治疗组51例使用槐杞黄颗粒。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随访治疗结束后半年内发病次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槐杞黄颗粒可以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免疫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病次数。

    2010年08期 v.30 690-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近10年中医药治疗VKH综合征研究

    汪辉;

    VKH综合征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色素膜炎为特征的眼科疾病,本病危害大,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而且易复发。西医主要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多。中医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单方论治及中成药等治疗,具有提高治愈率,减少激素副作用、减少病情复发等特点。

    2010年08期 v.30 691-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75例疗效分析

    李宗民;孙晓莉;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据此病肝阴不足的主要病机采用基本方随症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确立调肝养阴,滋阴润肺为基本治则,自拟调肝润肺方共治575例。结果:痊愈311例,基本痊愈72例,显效52例,有效45例,无效95例,总有效率为83.5%;3年内总复发率为12.2%。结论:该法具有较好的消退皮疹,解除脱屑,减少复发的效果。

    2010年08期 v.30 693-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熏蒸汽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疗效观察

    王明青;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汽浴法对糖尿病肾病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麻黄、桂枝、细辛、荆芥、桃仁,红花等为主方,煎为汤剂,通过汽疗仪熏蒸汽浴糖尿病肾病患者。结果: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此法对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2010年08期 v.30 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马广昊;顾群;

    目的:通过对168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探讨在急性期采用三棱针放血疗法对不同病变部位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影响。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急性期运用三棱针在颧髎、翳风穴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85例,痊愈78例,痊愈时间为(26±6.67)d,对照组83例,痊愈71例,痊愈时间为(36±6.11)d(P<0.05),痊愈时间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采用三棱针在翳风穴刺络放血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2010年08期 v.30 696-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推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进展

    张勇;

    概述了近五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从针灸,推拿,穴位埋线,耳针及综合治疗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的基本动态,并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做了分析和评述。

    2010年08期 v.30 699-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合谷—太冲穴对

    汤昌华;

    合谷与太冲穴配合使用是针灸用穴配方中最佳组合的穴对之一。文章对合谷和太冲穴与古代医籍文献中提到的"四关"之关系、合谷—太冲穴对的功能与主治特点及合谷—太冲穴对的组方特点等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2010年08期 v.30 70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头项寻列缺临床应用

    李明伟;舒适;钱小路;

    列缺穴为四总穴之一,《四总穴歌》中有"头项寻列缺"的记载。通过分析列缺穴的由来和定位,探讨"头项寻列缺"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总结近年来临床应用列缺穴治疗头项部疾病的现代报道和机理研究,以期说明列缺穴在治疗头项部疾病方面有特殊的疗效,同时也指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0年08期 v.30 703-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2例

    曲安龙;李雅楠;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62例膝骨性关节炎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治愈38例,占61.3%;好转19例,占30.6%;无效5例,占8.1%;总有效率为91.9%。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2010年08期 v.30 705-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梁来德;

    2010年08期 v.30 706-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针刺颈部阿是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

    郭钦源;

    目的:观察针刺颈部阿是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的方法,选取颈部阿是穴同时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病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80例中,治愈13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针刺颈部阿是穴为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0年08期 v.30 708-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独取厥阴经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王国建;

    目的:对独取厥阴经腧穴和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临床分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以独取手、足厥阴经腧穴针灸治疗的为治疗组,以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的为对照组,1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痊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结论:从比较中看到独取厥阴经腧穴针灸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组。

    2010年08期 v.30 709-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头三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许广里;马玉丹;苏玉伟;

    目的:为治疗偏头痛寻求一种疗效确切、远期效果稳定的针刺治疗方法,从而普遍推广应用。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用针刺头三针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针刺头三针治疗偏头痛取穴简单,疗效显著。

    2010年08期 v.30 71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实验动物腧穴定位探讨

    张海霞;于建春;韩景献;

    实验动物腧穴的准确定位需要做到:(1)要以人体穴位的模拟研究为依据。(2)运用比较解剖学和体表标记确定腧穴的位置。(3)将经典针灸穴位与兽医针灸穴位相结合。(4)借助经穴探测仪器进行辅助定穴。

    2010年08期 v.30 712-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医案医话

动物药

  • GC-MS法对哈蟆油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析

    肖寄平;陈燕超;胡岩;王诗涵;王永生;

    目的:测定哈蟆油中甾体类化合物的成分及含量。方法:将粉碎后的药材用皂化法预处理,以乙醚萃取未皂化物——甾体类成分,水浴蒸干,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法对甾体类化合物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结果:哈蟆油中共鉴定出8个化合物,即胆固醇(32.236%)、胆甾-3-酮(0.925%)、胆甾-3,5二烯-7-酮(2.811%)、菜油甾醇(0.611%)、胆甾-4-烯-3-酮(7.657%)、胆甾-4,6-二烯-3-酮(1.395%)、豆甾醇-22,23-二氢(0.316%)、胆甾-8-烯-7-酮(0.768%)。结论:本法可用于哈蟆油中甾体类化合物的成分与含量的测定研究。

    2010年08期 v.30 717-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净泡腾片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桑广健;黄欣;

    目的:建立中药妇炎净泡腾片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2 nm。结果:蛇床子素在0.03~0.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7329.2X+2.1327 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5%,RSD=2.3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是妇炎净泡腾片中蛇床子素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2010年08期 v.30 719-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HPLC-ELSD检测白头翁饮片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

    王瑞海;柏冬;刘丽梅;

    目的:建立HPLC-ELSD检测白头翁饮片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方法,评价市售白头翁饮片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ilpse XD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水(29∶71)为流动相,ELSD漂移管温度110℃,雾化气体(空气)流速1.6 L/min,测定8批市售白头翁饮片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结果:白头翁皂苷B4在1.156~9.2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4%(n=5,RSD=2.1%),8批白头翁饮片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相差较大;结论:市售白头翁饮片质量参差不齐。

    2010年08期 v.30 72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分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对浅析

    周婵;赖杏荣;马永亮;杨博;董慧娟;袁立霞;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多由于素体亏虚复感风寒湿邪所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特点,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不同证型,拟出常用组方,并从中寻找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出了各个证型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对及其用药特点。

    2010年08期 v.30 723-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慢支咳喘宁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泡破坏程度的影响

    王晓城;刘延祯;

    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观察慢支咳喘宁胶囊对其肺泡破坏程度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联合香烟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慢支咳喘宁胶囊中剂量组、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气管炎丸组。以HE染色观察肺泡破坏程度及慢支咳喘宁胶囊对肺泡破坏程度的影响。结果:结合病理结果,模型符合人类COPD特点。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程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慢支咳喘宁胶囊显著降低肺泡结构破坏程度(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联合香烟烟熏法可成功建立COPD大鼠模型。慢支咳喘宁胶囊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肺泡破坏程度并有剂量依赖性,为其用于COPD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2010年08期 v.30 725-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影响

    郭志军;高秀梅;康利源;王怡;李晶;刘艳萍;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与病理的改变,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模型对照,灌药8周后,取血清,检测SCr、BUN、UA;取大鼠一侧肾脏,电镜和光镜下观察石蜡切片。结果:各给药组SCr、BUN、UA均明显降低,SCr、UA以养血清脑颗粒组最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0年08期 v.30 730-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史文献

  • 张子和诊治经闭案二则赏析

    张红;盖国忠;

    2010年08期 v.30 73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痧胀玉衡》刺络放血探析

    卢文辉;李华南;金兰;郭永明;郭义;

    成书于康熙年间的《痧胀玉衡》是中医古籍中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痧症专著。文中提出了治痧三法:①刮痧,②放痧(刺络放血),③内服治痧之药。放痧与刺络放血相关。从治法中的放痧着手,探讨《痧胀玉衡》的放痧机理、放痧部位、放血针具与方法、放血量、放血禁忌以及病后调养。

    2010年08期 v.30 733-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林海凤;王明明;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病例逐年增多,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且肺外并发症多见。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医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因病机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以指导临床治疗。

    2010年08期 v.30 735-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