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强;
从甲型H1N1流感中医预防的理念出发探讨治未病,其基本原则有养生保全,先病而治,已病早治,病后防病4个方面。治未病的思想指导我们要增强人体正气,防止病邪侵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在《内经》时代对治未病即有较为系统的阐述,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准则。
2010年01期 v.30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立;王新月;
临床观察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及外感有关,尤其是情志致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病机为湿热、寒湿、瘀血、积滞等邪客于肠道,与肠道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凝滞,脂膜血络损伤,血败肉腐,壅滞成脓,内溃成疡,形成本病。疾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损耗正气,而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其病机特点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证候错综,变证百出,反复发作。
2010年01期 v.30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0 ]
- 庄鹰;
徐景藩教授为脾胃病大家,认为消化道肿瘤的病因是内外不良因素的长期刺激,使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升降失常,气结痰凝,瘀滞毒聚而成,病位在脾胃,与肝肾密切联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主要是中虚气滞,痰瘀交阻,热毒蕴结。辨证应局部和整体相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治疗重扶正兼祛邪,并依据实验研究,形成了益气养阴健脾、活血化瘀解毒为大法的防治特色。
2010年01期 v.3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琼;孙伟;
孙伟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多是在正气不足基础上,复感外邪或内伤因素导致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湿热、湿浊、瘀血等,形成本虚标实的病机。治疗上强调通过平补肾气、健脾和胃、宣肺解表等法扶助正气,并根据湿热、瘀血、浊毒的不同,分型论治。对于慢性肾病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强调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宜守方治疗。
2010年01期 v.3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传乐;李志刚;
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独具心得。他认为中风病首在预防,注重情志调节;其次应把握好辨证分型,具体分为中寒、中热、中湿和中燥4型,治疗上针药并用,尤其针灸的效果快捷明显;病后调护对本病的恢复也有重要作用。
2010年01期 v.3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光华;杨洪涛;
杨洪涛教授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脏病。对于肾阳虚兼见痰浊湿热、瘀血阻滞者,重用附子并配伍清热利湿、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药以温肾祛邪;对于痰浊瘀血阻滞严重者,从痰瘀论治。同时又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疏利少阳、标本兼治为治疗大法。
2010年01期 v.30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蒲欣欣;姚美玉;
姚美玉教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重在祛邪,且重在给邪以出路,即通利二便,使邪由大小便解。
2010年01期 v.3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晓磊;张军平;
原发性高血压仅从平肝、补肾、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等角度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此类高血压病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多有热毒充斥于内的征象,热毒炽盛证作为该病一种可能的中医证型,在临床中已经渐渐被证明,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对该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0年01期 v.30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黄丹云;叶平;
复发性流产,肾虚根弱,无力系胎载胎为发病之本,久病瘀血阻滞胞脉,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血瘀为发病之标,因此肾虚血瘀为基本病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2010年01期 v.30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刘树辉;姚美玉;
月经不调发病原因较多,但大多数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饮食、情志等伤及肾之阴阳所致。因女性月经的特殊生理变化,即月经周期各个阶段的不同,故治疗上应有所不同,即采取"三步法"治疗:经后期治以添精益肾,经间期益肾疏肝,经前期温补肾阳。
2010年01期 v.30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巍;赵英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伴发贫血,中医辨证主要与心脾肾三脏相关。心气、心血亏虚,气阳两虚,水液失于温化,留聚体内形成水饮;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加之脾虚失于统血,血不循经溢出脉外,加重了血虚之证;肾虚精髓不充,精血无以化生,肾脏失司,水液泛滥。因此治疗上应注重益气温阳,健脾补肾。
2010年01期 v.30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冬梅;陈颖;刘伟刚;
上呼吸道感染病因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解剖特点、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决定了小儿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外治疗法如针灸治疗、穴位敷贴、推拿按摩、穴位注射、雾化吸入等均有确切疗效。
2010年01期 v.30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宥任;邓博;贾立群;李利亚;李佩文;
目的:观察临床肿瘤患者使用止汗散治疗多汗症的疗效。方法:120例临床肿瘤患者合并多汗症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8例,对照组52例,分别予止汗散与安慰剂敷脐治疗。采用Lai氏出汗等级标准评分观察评定患者用药前后的汗出程度,并根据中医常见症状、体征分级积分表观察用药前后证候以及KPS的变化。结果:止汗散组用药前后汗出等级程度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止汗散组于用药后第2天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中医证候中,用药前后除了自汗、盗汗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外(P<0.01),在口干、手足心热、身热、畏寒肢冷等伴随症状方面,亦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结论:本观察试验运用Lai氏出汗分级标准来评定止汗散敷脐治疗之后多汗症的缓解程度,同时配合由患者自身评价各种中医证候在用药前后的变化程度,更能客观的观察出患者在运用此中医外治法之后的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改变程度,体现出目前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患者治疗期间所出现的难治性并发症的优势。
2010年01期 v.3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高晓红;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滴血塞通注射液和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5.63%,总有效率为93.76%,对照组分别为40.00%和83.3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2010年01期 v.30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玲玲;张培影;
目的:从扶正祛邪法入手,自制景天再通胶囊,观察益气活血、祛瘀化痰法预防冠脉介入(PCI)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应用景天再通胶囊加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30例(治疗组),与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冠脉造影结果、心电图、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示再狭窄率分别为6.67%和26.6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景天再通胶囊加PCI术后常规西药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定量积分变化情况说明治疗组对中医证候有良好的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PCI术后再狭窄。
2010年01期 v.30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斌;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10 d为1疗程,可以服药至3个疗程或以上。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76例,显效28例,有效33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0.26%。左心功能测定变化明显(P<0.01),治疗前后心率对照差异显著(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肯定。
2010年01期 v.30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荣春;邓新但;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运动、饮食、降糖基础上,治疗组38例加服小续命汤加减,对照组38例加服弥可保,共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续命汤加减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剂。
2010年01期 v.30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林昶;马莉;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乙酰谷酰胺5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缓慢滴注,脉络宁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仅给予能量合剂静滴,1次/d。全部病例15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以及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MMSE评分以及ADL总分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脉络宁、乙酰谷酰胺联合治疗脑梗塞后VD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01期 v.30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丹;
<正>笔者自拟遗尿膏外敷脐部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5例均为2007年1月-2009年1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患儿,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
2010年01期 v.30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柏庆;麦美琪;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在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把脑梗塞、颅脑外伤、高位截瘫等长期卧床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雾化吸入清开灵注射液预防坠积性肺炎,而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能够预防坠积性肺炎。
2010年01期 v.30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万里;郑艳辉;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方配合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及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食道炎症修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67%,食管炎症修复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配合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1期 v.30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亚军;
<正>高血压心脏病是伴随长期高血压病史过程中出现的,表现为左心室肥厚或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有较高的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的结果表明,使用
2010年01期 v.30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施文勇;
<正>病例:患者,男,32岁,因高处坠落致伤腰部疼痛,功能受限5h于2009年5月20日入院。入院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腰椎棘突、棘弯压痛,双下肢肌力减弱,左下肢皮肤感觉减退,鞍区感觉
2010年01期 v.3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涛;郭长青;
喉喑是咽喉部的常见病,针灸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郭长青教授认为,治疗本病时首先要明生理,辨经络,治疗强调局部选穴结合辨证取穴,重视升提清气,对于难愈性及病程较长的疾病采用针刀代替毫针治疗,增强刺激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010年01期 v.30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丹;艾炳蔚;
目的:验证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同时将电针及穴位埋线进行优化组合,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及电针结合埋线组,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肥胖指标(腰围、臀围、股围、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肥胖指标明显下降,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电针结合埋线减肥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埋线。结论:埋线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电针结合埋线在降低腰围、BMI、FAT、VFA等指标上有显著作用,整体疗效优于单纯埋线。
2010年01期 v.30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夏书钰;艾炳蔚;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肥胖的年龄越早,程度越高,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越大。错误的膳食结构和低水平的体育活动状态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治疗方面,正确运用针刺手法同时配合饮食和运动行为方式的调整是减肥取效的关键。
2010年01期 v.3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继萍;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调和阴阳针刺法配合运动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运动训练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针刺疗法。
2010年01期 v.30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贺文彦;宋玉华;石伟;
<正>过敏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或称"鼽嚏"。在临床中采用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等优点,疗效确定,现报道如下。
2010年01期 v.30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薛晓东;赵冰;唐定书;
<正>温通法指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治疗疾病,以达驱散阴寒凝滞之邪,疏通痹阻经脉之目的。"温"指温中、温阳,合《内经》"寒者热之"之意;"通"为通利、消散,合《内经》"结者散之"之意。导师唐定
2010年01期 v.3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东;晁利芹;
<正>金匮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此方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本方主要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8味药物组成。活用肾气丸,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内科
2010年01期 v.30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伯东;
<正>张景凤老师从事临床二十余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择张景凤老师运用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典型验案2则,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3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晓花;梁锐;
<正>小儿神经性尿频系儿科常见病,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主要表现为白天排尿异常,小便次数增多,而无其他伴随症状。导师常克教授临床多以春泽汤加减治之,每获良效,现介绍典型病例如下。
2010年01期 v.30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甜;肖相如;
玄明粉是一味临床常用药,但现代其炮制方法并不规范,常以风化硝替代。从历代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玄明粉炮制方法当有朴硝提纯、加入辅料、煅制和去火毒4个步骤,其中煅制的步骤是与风化硝所不同的。由于制法的不同,两者药效也有所差别,临床最好不要混用。玄明粉的炮制还是应当遵循传统的方法。
2010年01期 v.30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大勇;李斌;曲道炜;李海波;
辣椒素是一种具有辛味的化合物,它能通过激活辣椒素受体TRPV_1,使胞外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种神经肽类物质,起到止痛作用。同时,辣椒素还是一种增强产热过程的天然化合物。而传统中医认为,寒性之收引凝滞所导致的"不通"是产生疼痛的主要病理基础,辛味中药之所以具有止痛作用,是以其能破除寒性之收引凝滞所致的"不通"而发挥止痛作用的,而辛味中药之中含有与辣椒素类似作用机制的物质。
2010年01期 v.30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成一丹;兰赛君;
<正>"柴胡劫肝阴"之说首见于李北海重刊张司农《伤暑全书·序》:"柴胡劫肝阴,葛根耗胃汁。"其后叶天士《幼科要略·虐门》曾应用,王孟英亦大肆渲染,导致后来影响颇大。然而柴胡是否劫肝阴近人多有异
2010年01期 v.3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利华;伍新林;
<正>当归味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主要功效为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其用于治疗肺系咳喘疾患,亦颇具良效,人多不知。余从医十余年,在侍师及自己临床中,常效法于前辈,于肺系咳喘疾患酌
2010年01期 v.30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旭东;仲大铎;王德山;单德红;
目的:通过研究硫酸铜、顺铂等对大鼠十二指肠组织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致吐物质对SP影响的差异性,为揭示中医学"胃气上逆"的现代医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健康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1组,硫酸铜组,对照2组,顺铂组,每组8只。对照1组以生理盐水20 mL/kg灌胃;硫酸铜组以质量浓度2mg/mL硫酸铜液20 mL/kg灌胃;对照2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顺铂组以质量浓度1 mg/mL顺铂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在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6 h后取全层肠组织,放射免疫法测定肠匀浆上清液中SP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肠组织S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1组比较,硫酸铜组SP质量分数明显升高(P<0.05),表达上调(P<O.05);与对照2组比较,顺铂组SP质量分数明显升高(P<0.05),表达上调(P<0.05)。结论:硫酸铜、顺铂可致大鼠十二指肠组织SP质量分数增加,表达上调;"胃气上逆"与十二指肠组织SP质量分数增加有关。
2010年01期 v.30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博;贾立群;高福云;崔建;李环;李鸿;
目的:研究评价补肾壮骨方药治疗骨转移癌骨质破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和中药组。假手术组大鼠左后肢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射Hank's液,其余各组则在相同部位接种乳腺癌MRMT-1细胞以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次日开始对中药组给予补肾壮骨方药灌胃。唑来膦酸组腹腔内注射唑来膦酸。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造模后第19天时观察双足负重差值。对胫骨标本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分、测定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结果: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双足负重差值与TWL均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影像学评分明显改善(P<0.01),BMD升高(P<0.01或P<0.05),BMC亦有升高趋势。结论:补肾壮骨中药可有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2010年01期 v.30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卓;罗晶;
目的:探讨红景天熟地黄合煎液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及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小鼠8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致化学损伤血虚模型,观察对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红景天熟地黄合煎液对血虚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下降均有拮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红景天熟地黄合煎液对于血虚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下降均有拮抗作用,对小鼠骨髓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分化作用。
2010年01期 v.30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新颖;杨宇;乔胃娟;袁建;刘旺华;闫颖;
目的:通过观察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LN、Ⅳ-C含量的影响,阐明本方及拆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灌胃加减三甲散及拆方浸膏,并设单纯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做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清LN、Ⅳ-C含量。结果:治疗组均有效,以全方组效果最好。结论: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能够促进胶原降解,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全方优于拆方。
2010年01期 v.3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田建超;陈建荣;季颖;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对抑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通过强迫游泳的方法建立小鼠的应激抑郁模型,采用碳廓清实验计算廓清指数(K),并取胸腺进行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MTT法测定胸腺淋巴细胞增值率。结果:抑郁模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减小,淋巴细胞增殖率降低,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半夏厚朴汤可使抑郁模型小鼠受抑制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与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无显著差别。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可逆转抑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状态,其抗抑郁作用的机理可能与此相关。
2010年01期 v.30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金春峰;蔡玉文;
目的:研究益肺饮顺铂两者联合应用对人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益肺饮在顺铂对肺癌细胞的作用中发挥增敏减毒效应。方法:益肺饮和顺铂分别单独或联合应用后,MTT法观察益肺饮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益肺饮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和A549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其他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O.01)。中西医结合组对A549肺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A549肺癌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多。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及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端粒酶活性降低,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及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肺饮不仅自身具有抗肿瘤作用和无毒副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化疗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毒副作用。
2010年01期 v.3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