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神志活动与五脏的相关性探讨

    田青;包祖晓;唐启盛;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体的各脏器组织在其功能活动下按一定的规律、程序进行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以五脏为主体的"五脏调控系统"。神志活动与五脏具有相关性,神志活动产生之根在于肾,神志活动调控的枢纽在于肝,神志活动平和之保障在于脾,神志之运用出于心,神志活动需肺辅佐。建立神志病的脏腑辨治体系,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与规范化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2008年12期 v.28 859-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内经》十三方治法探析

    粟栗;

    2008年12期 v.28 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衰老机理探析

    杨丽华;马春;

    2008年12期 v.28 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病理关系

    高峻;

    分析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病理关系,相火为先天之火,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君火为后天之火,为物所感而触发。在生理上相火为君火的根本,君火是相火的保障,相火为君火之守,君火为相火之使,君相和谐,方能形与神俱。在病理上,相火易亢易衰,相火亢进及妄动是所有内生邪火的本质。君相二火往往相互为病,君火"过极"导致相火妄动,而相火妄动则扰动心神,相火虚衰则心神失养,以致君不主令。君相失和则形神俱损。

    2008年12期 v.28 863-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叶天士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温热病

    陈志伟;翟玉祥;

    叶天士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并相应地完善了温热病的治法治则,为诊治温热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叶天士承仲景等医家运用辛开苦降法的经验和认识,师古不泥古,灵活化裁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方剂用于多种温热病的治疗,并根据温热病特点将辛开苦降法理论与轻可去实理论相结合,创用轻苦微辛法治疗温热病。

    2008年12期 v.28 86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病机理研究

    袁怡;张跃明;

    糖尿病脑病是以获得性认知行为缺陷为特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应归属中医消渴病合并呆病、健忘的范畴,肾气亏虚,湿痰、瘀血、浊毒互结是糖尿病脑病发生的根本病机,临床治疗上应补肾填精营养脑髓以治本,活血化瘀改善血供以治标,标本兼治,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病的可能作用机理为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强海马LTP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防治神经元退变和影响神经营养因子。

    2008年12期 v.28 867-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何学红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

    齐欢;何学红;

    何学红教授认为,肾性血尿主要由于肾阴受损,相火内动,灼伤阴络,或渗血日久,滞涩肾络,更伤肾阴,又因肾主水,湿热极易相合,又可伤阴,加重原有的阴虚,阴虚生内热,迫血妄行故血尿。阴虚内热、脾肾两虚是血尿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湿热蕴结又使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何师常以生地、白茅根、女贞子、旱莲草、黄芪、茯苓、牛膝、牡丹皮、白术等组成基本方剂,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加减治疗。

    2008年12期 v.28 869-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关林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经验

    孙文奇;杨关林;

    冠心病归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杨关林教授认为,本病可从中医气虚痰浊血瘀立论,以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之法,配以西药抗血小板聚集、扩冠、调脂,可明显改善冠心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故而疗效显著。

    2008年12期 v.28 870-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方证相应的实验研究模式

    王聪利;马红;蔡宝昌;

    方证相应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近年来对其理论、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方证相应实验研究的总结将其分为一模一方、一模两方、一模多方及两模两方4种模式。

    2008年12期 v.28 872-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炎

    汤秀红;

    2008年12期 v.28 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

    冯健清;

    2008年12期 v.28 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滋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病的经验

    冯丽谦;刘涛;

    用中医理论分析脑的生理结构以及脑病的致病因素,指出肾精亏虚、痰浊和血瘀是导致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提出滋肾活血化痰大法是治疗老年痴呆症、缺血性脑卒中、偏头痛、抑郁症等脑病的重要法则。

    2008年12期 v.28 875-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朱俭;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常与心、肾、肝、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总属邪痹心络,气血不畅,络脉瘀阻,心络挛急,心脉不通。针对其本虚标实之病机,以补与通为总治则,临床常根据辨证选用益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法、益气养阴法、温通心阳法、化痰通络法等为治则,同时重视中成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

    2008年12期 v.28 877-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刘艳红;顾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肝的一种,病机多认为是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最终痹阻肝脏脉络导致脂肪肝,痰、湿、瘀等为病机之关键。中医药治疗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或单味中药,或专方专药,或经典古方加减,或自拟方药运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肯定。

    2008年12期 v.28 879-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留观病历中医证候分析

    朱颖;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内科老年留观患者中医症状证候学分布特点,总结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急诊患者的中医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本院2002~2007年期间急诊内科留观病历进行年龄、中西医诊断、中医症状证候等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有急诊留观病历1 263例,其中老年组患者病历696例,留观患者中老年与非老年组人数比例为1.227∶1。老年组以肺系、心系、脑系、脾系急症发病率高,肺系疾病以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等明显增多;心脑系疾病以冠心病、中风等急症明显增多;而非老年组的中毒急症明显多于老年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的病历所占比例方面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前期、老年期患者多虚、多瘀、多痰证,其次为热证,总体表现为虚实夹杂证。

    2008年12期 v.28 881-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r的影响

    黄桂锋;

    目的:研究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r-干扰素(IFN-r)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寒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中药治疗组口服温肺止流丹,西药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清IL-4I、FN-r水平变化情况,并与30例健康成人做比较。结果: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r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其可降低IL-4水平,提高IFN-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温肺止流丹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4I、FN-r的水平而对变应性鼻炎发挥治疗作用。

    2008年12期 v.28 884-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针灸与推拿

  • 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的动态数理量化研究

    许广里;宋柏林;刘春禹;白伟;陈春海;丛越鹏;刘海峰;

    目的:运用Vicon MX系统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数据变化,观察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icon MX系统各项参数的比较。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前后Vicon MX系统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2008年12期 v.28 900-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

    柴亚鹏;

    2008年12期 v.28 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推拿疗法结果舒血宁针治疗颈性眩晕38例

    陈晓英;陈敏;

    2008年12期 v.28 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热敷散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薛艳茹;孙旭;酒涛;李智斌;杨利学;

    目的:观察热敷散加牵引疗法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热敷散加牵引疗法,观察50例。结果:经过最短6 d,最长60 d,平均28 d的治疗,优7例(14%),良14例(28%),有效25例(50%),总有效率92%。结论:热敷散加牵引疗法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008年12期 v.28 904-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

    宋柏林;许广里;张睿洋;白伟;陈春海;刘春禹;丛越鹏;

    目的:观察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横骨穴组(治疗组)和艾灸横骨穴(对照组)法,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夜尿次数方面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和减轻夜尿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

    2008年12期 v.28 905-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4例

    吴强;马福彦;胡志国;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行7块小夹板外固定,整复后早期口服活血化瘀止痛丸,中期口服接骨续筋丸,后期服用补肾壮骨丸。结果:观察44例,43例肘关节活动正常,1例肘关节活动略受限。结论:应用此方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服了儿童好动的不利因素,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2008年12期 v.28 907-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腰椎定位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

    牟春梅;李吉平;刘玉霞;

    目的:观察腰椎定位正脊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腰椎定位正脊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腰椎定位正脊方法对椎管内外的异常结构会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能够提高腰椎周围肌肉及筋膜的代偿能力,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

    2008年12期 v.28 908-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医案医话

中药现代化

  • 气相色谱法测定荆姜感冒滴丸的含量

    郭忠奎;张炜煜;孙黎黎;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荆姜感冒滴丸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氮气为载气,检测器温度为280℃,柱温为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40℃。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甲基正壬酮在0.024 468~0.12 234 mg/mL(r=0.9 99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和重复性均好,可用于荆姜感冒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8年12期 v.28 917-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支气管炎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陈乃江;王统康;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支气管炎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Gemi-ni(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甲醇-0.2%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岩白菜素进样量在0.509~2.54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 998),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3%(n=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2008年12期 v.28 918-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癜风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成光宇;胡荣;

    2008年12期 v.28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珍珠眼用体外释药规律研究

    李超英;崔红花;杨辛欣;车炎炎;

    目的:比较珍珠粉及珍珠提取液的眼部给药体外释药规律,探讨珍珠粉及珍珠提取液的释药机理。方法:采用离体角膜立式扩散池法,以总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珍珠粉与珍珠提取液的体外释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珍珠提取液30 min内基本达到释药平衡,释药迅速,并且完全;而珍珠粉末释药缓慢,并且释药不完全,240 min时,累积释药量仅达到16.6%,小于20%。结论:珍珠提取液眼部给药体外释药速度及累积释药量显著高于珍珠粉末。珍珠粉眼部给药具有缓慢释药特性。

    2008年12期 v.28 92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二醇组人参皂苷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比较研究

    宋岩;惠歌;舒振波;赵雨;

    目的:应用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人参皂苷。方法:对二醇组7种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g3、Rh2)进行了红外和拉曼光谱的测定。结果:二醇组的拉曼光谱的谱图接近一致,差别极其微小,而在红外光谱中却有些明显的不同。结论:应用红外光谱测定人参皂苷,能够揭示更多的有关其结构鉴别方面的信息。

    2008年12期 v.28 922-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方药园地

实验研究

  • 阳气虚证H22荷瘤小鼠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

    刘小美;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梁超;吴中华;侯俐;张辉;卓少元;廖明娟;高必峰;

    目的:筛选荷瘤小鼠阳气虚证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简要分析其功能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及其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那些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筛选阳气虚证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筛选到阳气虚证独特上调的基因14个:LOC669166、Cd8b1、Cd3d、Ly6d、Lat、Orm2、Dntt、1700021K02Rik、A130072A22Rik、LOC669782、Ptprc、Igk-V21-9、Cxcl13、LOC668417,其中多数基因在正常小鼠及其他证候小鼠的垂体表达很低或几乎关闭;独特下调的基因3个:Wfdc1、Spock3、Mfap4。结论:H22荷瘤小鼠阳气虚证垂体基因表达与其他证候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可能是阳气虚证的标志基因。

    2008年12期 v.28 925-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虚水停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曹峰;刘小河;傅延龄;

    目的:探讨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虚水停证的动物模型方法。方法:给予温度为0℃、浓度为0.5mol/L盐酸(用量按0.8 mL/100 g)灌胃,每日1次,共造模2周。1周后观察其饮水、进食量的变化及胃液体排空的改变,同时检测胃窦组织NO,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饮水量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胃液体排空减缓(P<0.01),胃窦NO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该造模方法制造的FD模型,符合FD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其机制可能与胃窦NO含量增加有关。

    2008年12期 v.28 929-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清养汤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

    张越;郝钰;吴珺;陈杨荣;邱全瑛;

    目的:观察清养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死亡保护率、肺悬液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清养汤低剂量组和清养汤高剂量组。观察14 d内小鼠的死亡率;测感染后第5 d肺指数、肺悬液中病毒血凝滴度,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炎症病变情况;结果:清养汤治疗组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模型组比较,可降低肺指数及肺匀浆中病毒血凝滴度,减轻感染小鼠呼吸器官炎症病变,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结论:清养汤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08年12期 v.28 93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茱萸碱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宋颖;赵文杰;宋宇;刘小熙;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腹水型HepA的影响。方法:小鼠左腋部皮下分别接种S180和HepA。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比较药物的抑瘤作用,并求出肿瘤抑制百分率。结果:吴茱萸碱对S180和HepA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g20 mg/kg、10 mg/kg和5 mg/kg吴茱萸碱,可使抑瘤率达到30%~60%左右。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吴茱萸碱对小鼠在体肿瘤S180和Hep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08年12期 v.28 934-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医史文献

  • 从《金匮要略》温经汤探讨张仲景学术思想

    杨洁;朱颖;

    温经汤主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张仲景的理论根源首推《内经》,受《内经》的启示,其中的"热"非实热,为阴虚之热,"寒"为肝脾肾之虚寒,故下利,外加曾经半产瘀血阻滞,新血难生,津液难布,加重肺胃阴虚,导致口唇干燥,最终为上燥下寒的征象。温经汤方证突出体现张仲景配伍中的阴阳对立统一观: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阴药与阳药相伍,刚药与柔药互济、善用"反佐"法。

    2008年12期 v.28 937-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古人夜读习惯与健康问题

    党伟龙;张其成;

    "夜读"是古人常见的一种读书习惯,适度夜读无可厚非,但若经常通宵达旦苦读,则会给身体带来危害。明代文人谢肇有"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的名言。从诗文集和医书医案中撷取材料,考察古代文人(读书人)因夜读劳心案,遗精症最为普遍,其次是清窍不利症,都与劳心动火,扰动虚阳有关。寒窗保暖、夜宵是古人夜读保健方法。

    2008年12期 v.28 939-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