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万初;李婧;邓晓虹;向未;
谭昭文老先生系成都市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先生习医七十余载,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以诊治肝、胆、肾病见长,先生一生求学孜孜不倦,师古不泥,秉承家业而不拘,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8年10期 707-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缪春润;沈洪;
沈洪教授对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认为饮食不节、六淫之邪为其病因,脾肾亏虚为本,湿热为标,邪滞肠道,气血不调,传化失司,肠络受损,血败肉腐为其主要病机。临床师古不泥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分活动、缓解二期治疗,活动期治以清肠化湿,调气和血,生肌敛疡,缓解期治以健脾助运,佐以清肠化湿,兼调肾肺。辨证常分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脾虚湿盛、肝郁脾虚4型论治。
2008年10期 709-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刘欢;庞学丰;
庞学丰教授通过辨证把类风湿关节炎分为湿热痹阻型和寒湿痹阻型,分别采用清利湿热、益气温经和祛风除湿、除痹止痛治疗;采用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止痛法治疗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采用补肾壮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长时间临床观察应用,发现这些方法能较快控制病情,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2008年10期 71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邹立宇;
目的:观察加减四乌汤配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口服加减四乌汤合消心痛片治疗,对照组23例予以复方丹参片合消心痛片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结果:两组治疗后TIB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IB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加减四乌汤合消心痛片口服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疗效肯定。
2008年10期 717-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海芬;
目的:评价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给予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M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2008年10期 718-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吕霞;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联合应用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6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及大剂量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达73.5%和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9%和71.9%(P<0.05);平均好转时间、平均治愈时间也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应用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满意。
2008年10期 720-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瑛;2008年10期 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雪艳;2008年10期 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王小龙;2008年10期 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相君;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48例脑血栓患者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味,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刺五加注射液及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益气活血通络,化痰开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阻滞血栓形成,故临床疗效显著。
2008年10期 725-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邓惠民;2008年10期 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铁峥;2008年10期 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辉;魏锦慧;2008年10期 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袁太友;史耀勋;田谧;2008年10期 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姚丽媛;于斌;2008年10期 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红革;2008年10期 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钧;贾彤;李杨;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测方法筛选出慢传输型便秘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福松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3.3%,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便秘消失时间和复发时间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2008年10期 73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乾;刘运超;
目的:观察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服用通里攻下的药物。结果: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好转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54%;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27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2008年10期 733-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瑞青;王东梅;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种子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该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及中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化瘀通络种子汤治疗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观察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服药后妊娠率。结果:气滞血瘀证和湿热瘀阻证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主要中医证型,80例患者总妊娠率为38.75%。结论:化瘀通络种子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良好,其疗效机制与改善不孕症患者盆腔血液微循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及具备广谱抗菌作用有关。
2008年10期 735-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杜美容;王华丽;付正英;
目的:观察加减柴胡疏肝散配合微波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减柴胡疏肝散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乳癖消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高频乳腺摄影X线及乳腺B超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为91.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乳房疼痛、乳房肿块、高频乳腺X线积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微波治疗较单纯内服中成药疗效更加显著。
2008年10期 737-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莲香;2008年10期 739-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文鸣;2008年10期 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盖德美;2008年10期 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震坤;2008年10期 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于开彬;2008年10期 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凯;2008年10期 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尹相锋;刘德玉;
目的:研究活络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活络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制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病例纳入原则选取病人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自拟活络汤内服外洗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消炎痛、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1例,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结论:活络汤能缓解关节肿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2008年10期 745-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景阁;常青;
目的:观察自拟化浊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自拟化浊汤加减治疗。药用:虎杖、车前子、通草、石韦、泽泻、扁蓄、薏苡仁、牛膝、丹参、桃仁、红花、穿山甲、地龙、水蛭、甘草。根据临床见症的差异分为热重于瘀型和瘀重于热型,用药有所侧重。结果:观察51例,痊愈7例,显效35例,总有效率82.35%。结论:自拟化浊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可靠。
2008年10期 746-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蒋亚萍;胡小鹰;
目的:建立测定犬血浆中丹参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丹参素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乙腈-1%的冰醋酸水溶液(8∶9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血浆样品用液相萃取法预处理。健康犬禁食12 h后,静脉注射丹参素溶液,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BAPP2.3程序拟合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线性范围0.116~70.8μg/mL。日内RSD<10%(n=5),日间RSD<10%(n=5),回收率77.80%~90.01%(n=5),最低定量浓度为0.116μg/mL。口服给药1.917 h后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Cmax为25.61μg/mL,丹参素消除半衰期T1/2β=2.258 h。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可用于丹参素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静脉注射丹参素的犬体内药动学呈二室模型,分布较快,代谢较慢。
2008年10期 762-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董正华;马拯华;赵晓睿;李小会;赵延红;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滋阴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采用单肾切除术+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洛汀新+糖适平),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情况,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肥大指数,肾功能、肾脏病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70 d后,大鼠一般状况较病理对照组改善较好,体重增加明显(P<0.05);空腹血糖、肾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在降低血糖方面,西药组优于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P<0.05),在其他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肾脏病理变化也较病理组改善较好。结论:通络益肾滋阴方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008年10期 764-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唐迎雪;曹淑霞;樊凯芳;
目的:观察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SOD、MD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化汤组、大黄配羌活组、大黄配枳实厚朴组、西药对照组(尼莫地平)、中成药对照组(血栓心脉宁)。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老龄大鼠脑缺血模型,脑缺血1h后,再灌注0.5 h。取各组右侧大脑半球前2/3的50~200 mg制成脑匀浆,分别测定其脑组织SOD、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模型组SOD显著降低(P<0.05),MDA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三化汤组、大黄配羌活组及尼莫地平组SOD均显著升高(P<0.05),MDA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栓心脉宁组、大黄配枳实厚朴组则效果不明显。结论:三化汤能明显升高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其MDA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08年10期 767-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梁克玮;严季澜;
呃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疾病。古代曾使用的相关名称有哕、吃忒、吃逆、打咯忒、打嗝、咳(亥欠)逆、逆、食厄逆等多个病名。每个朝代对于呃逆病证使用的词汇,因语言文字的变化或口语使用习惯的影响,在古代文献中,可发现主要常与噫、、咳逆三词有混淆的情形发生,因此弄清呃逆相关中医病名的内涵及呃逆一词在历朝沿革情形,对于开展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呃逆的历史演变及相关病名转变进行探讨。
2008年10期 769-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向东;赵向东;姚伟;
《时病论》主论湿热性质时行温病,其论多为季节性常见、多发病,传染性多不及《温疫论》等所论疾病强烈,或为温疫的小规模流行。很好补充了瘟疫内容,完善了瘟疫的理论和治疗。该书瘟疫治疗以脾胃内伤为基础,健脾化湿、清解少阳,佐以清热解毒、调畅气机,处方用药多属辨证用药,保留了部分特殊毒性药物。
2008年10期 772-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龙奉玺;蒋力生;
《寓意草》所记载的内科杂病或伤寒等疑难病症的六十余则案例中,有多处辨证应用人参的病案,阐明了人参温补下元和扶正祛邪的意义。首先喻嘉言谈到伤寒病用人参入药乃扶正祛邪之功。其次,喻嘉言阐述到和解药中也可用人参。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有人参,"皆借人参之力,领出在内之邪,不使久留,乃得速愈为快"。"辨痢疾种种受症不同随症治验"篇喻嘉言将人参与解表药相配治疗痢疾,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2008年10期 773-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