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克玮;严季澜;
呃逆病证的证治在明代进入充实、丰富的时期。明代确立呃逆病名后使用至今。在病因方面主要增加了病因范围,病机仍认为以胃气上逆为主;治法依病机以降胃气、止呃逆为主轴,方药变化则随病因的增加而更具多样化。总之,在先秦至清末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史历程中,明代医家对于呃逆病名的确立、病因病机的充实、治法方药的探索3方面的确有重要贡献。
2008年09期 625-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芃柳;杨克卫;
张子和刺络放血理论源于《内经》,术继河间。临证详察气血,选五脏之井穴泻血攻邪。治疗中多运用(钅非)针,针刺部位多,放血量大,开创了放血疗法之先河。
2008年09期 627-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笑丹;潘华峰;秦文敏;
卢崇汉,当代四川名中医,火神派传人。他深得火神派扶阳理念的精髓,屡起沉疴重疾、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临床效果卓著。其开方论药强调"格局",以"阳主阴从"为理论依据,强调扶阳正本,重视远期疗效,从证的来路与去路同时入手组方。药物配伍扶阳、精纯、力专,这恰是卢崇汉卓越临床疗效的根源所在,值得广大中医学者对其方药格局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学习。
2008年09期 629-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旭昀;赵增彬;商建伟;张耀圣;
前列腺增生的基本病因为肾元亏虚,病机责之于肾虚血瘀,其治疗多以益肾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利水为主辨证施治。今后的研究重点要加强对其证治规律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机理的研究。
2008年09期 63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立波;
目的:分析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98例中风病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归纳,总结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灶大小、数目及有无中线移位、破入脑室等影像改变有相关关系;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梗塞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改变有相关关系。结论:中风的影像学诊断内容可以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微观、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证候要素与影像学改变可能有一对一的相关关系。
2008年09期 640-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梁媛;骆斌;汪震;陈家旭;
目的:探讨宝干胶囊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宝干胶囊和月见草油胶丸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病人服用宝干胶囊期间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胆固醇、甘油三酯、apoA1和apoB100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宝干胶囊具有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是治疗高脂血症的理想药物。
2008年09期 64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水星;孙腾;高培松;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强心方(黄芪、三七、西洋参等),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心衰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强心通脉方治疗慢性心衰有明显疗效。
2008年09期 644-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符滨;杨泽武;缪灿铭;郭聂涛;孙东春;
目的:探讨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100例伴抑郁症FD患者按单纯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加味逍遥汤合传统中医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根据症状积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变化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D症状及抑郁症积分明显降低,获得显著疗效(P<0.01,0.01<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8周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后随访,无论在症状积分还是SDS积分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治疗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见效快,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经济性和依从性好,有明显优势。
2008年09期 646-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谢胜;冯金娟;
目的:观察自拟温胃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温胃阳汤(桂枝、党参、茯苓、砂仁、炮姜、益智仁、生姜、白豆蔻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0例,并与122例采用吗丁琳、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总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7%、82.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2008年09期 648-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韩秀江;毛静远;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疾病知识的缺乏程度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KABP Model)自行设计评估表,根据健康教育评估结果,并结合祖国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理论,针对治疗组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确立系统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不予以健康教育。结果:出院前治疗组知晓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入院时患者对冠心病预防控制知识得分以45~59岁年龄段最高,行为得分以60~75岁年龄段最高,35~44岁年龄段知识、行为得分均低于其他两个年龄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均明显提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健康教育对ACS患者冠心病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有重要影响,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和治疗中有较显著的效果和重要意义。
2008年09期 65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雅丽;2008年09期 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玫玫;
目的:通过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的比较,评价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病例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对照组7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对照组67%,两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还有降低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作用。两组均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8年09期 65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秀山;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病例28例,采用胃肠减压、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加服复方大承气汤。结果: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均获治愈。治愈时间为4~18 d,平均11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4~10 d,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满意。
2008年09期 655-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明;李雪峰;
目的:观察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5例,予以冬病夏治扶正法,以自拟补肺平喘汤(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橘红等)治疗。结果:痊愈率14.3%,显效率51.4%,好转率28.6%,总有效率94%。结论:冬病夏治扶正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其症状及发作的频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2008年09期 657-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飞;张宁宁;李志军;王今达;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2例急性阑尾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点滴,对照组只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于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08年09期 658-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宗平;2008年09期 660-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国群;王福林;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病例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用祛瘀化痰法,以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用吗叮啉、维酶素,以促进胃蠕动,保护和修复胃黏膜,2组均治疗3个疗程,停药后1周复查,并根据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6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祛瘀化痰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临床疗效明显。对慢性胃炎浅表性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病变模式朝正向逆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09期 66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燕;2008年09期 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闻辉;赵文海;李晓春;赵长伟;2008年09期 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国艳;王春萍;2008年09期 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单宝霞;
目的:观察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均予八正散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治疗原则,以八正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3%。结论:采用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结石疗效明显。
2008年09期 66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钢;
目的:对补肾调和汤加减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7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调和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25.3±6.2)和(23.4±6.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和汤加减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治愈率高。
2008年09期 667-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奇;李秀花;2008年09期 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南劲松;邱智东;
目的:建立双参片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b1、Re和Rg1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1对照品进样量在2.408~24.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9.82X-26.243(r=0.9995),人参皂苷Rg1、Re对照品进样量分别在0.600~2.400μg、5.000~20.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270.6X-9.5751(r=0.9999)和Y=241657X+15.104(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1%、97.67%、96.10%,RSD分别为1.92%、2.14%、1.26%(n=5)。结论:本法测定双参片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能够有效控制双参片的内在质量。
2008年09期 679-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谷红光;赵志军;邵延芹;赵玉坤;
目的:建立HLPC法对中华肝灵胶囊中三七和糖参中人参皂苷Rg1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5μm,4.6 mm×250 mm)柱,乙腈-0.05%磷酸溶液(19:8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40℃,紫外线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本法线性关系良好,得回归方程:Y=357.277X+4.665(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0%,RSD为0.8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现性强,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8年09期 680-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京玉;韩一龙;朱寅圣;
目的:观察金银冠心汤加生脉饮对实验动物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气管方法制备小鼠心肌缺氧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心电消失时间;采用Iso皮下注射制备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结果:金银冠心汤加生脉饮明显延长气管夹闭小鼠心电消失时间及Iso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金银冠心汤加生脉饮延长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的能力强于脑心安胶囊。结论:金银冠心汤加生脉饮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9期 684-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汝圣;徐宗佩;
目的:复制大鼠肾阴阳虚模型。方法:甲状腺抑制剂丙基硫氧嘧啶(PTU)大鼠灌胃,甲状腺素片灌胃。结果:大鼠出现中医肾阴阳虚证候的临床表现,肾阳虚组大鼠cAMP/cGMP比值较阴虚组下降,阴虚组比值较空白组明显升高。结论:利用丙基硫氧嘧啶制造大鼠肾阳虚模型,用甲状腺素片制造阴虚大鼠模型是可行的。
2008年09期 685-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胡金凤;王朝辉;齐燕英;邵丹;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穴对失眠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20 g,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空白对照;模型组:腹腔注射PCPA;安定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个周期给予安定灌胃治疗;针刺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个周期给予针刺治疗。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内IL-1、TNF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脑内IL-1、TNF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定组脑内IL-1、TNF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脑内IL-1、TNF含量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穴对失眠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针刺五脏俞是治疗失眠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8年09期 68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田青;包祖晓;唐启盛;
人身之"神"是中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解读,指人的生命活动,既具有不可测度性,又具有可知性。阴阳(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是"人神"之主。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神又称脑神,但都与精神思维等神志概念不同。后天之神可分为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根据脏象学说对人体的划分,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等"脏神",并可根据五脏与相应的腑、五官或手足的关系再细分为更低层次之"神"。
2008年09期 690-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姜玥;
隋唐医学内容丰富且极富特色,就心痛及胸痹的治疗而言,治疗方法较为完备,包括各种急救措施、常规的内服方药、导引行气、针刺灸疗以及外熨诸法,尤其是内服方药,其组方用药颇为新奇。隋唐医学对急救非常重视,博采众长的治疗方法及方药的运用都是其特色。
2008年09期 692-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袁博;李永红;
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关于头痛一名,古代又有疾首、首疾、偏头痛、头项强痛、头项痛、头囟项痛、头项肩痛、头顶痛重、头背痛、头项几几、冲头痛、厥头痛、真头痛、头痛如破、溺时头痛、头痛如锥刺之、微头痛、头卓然而痛、头目碎痛、头风、首风、脑风、脑痛、大头风、摇头风等多个相关的名称。随着时代的不同,各个病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弄清与头痛相关病名的内涵及历史沿革,对于研究头痛病证的发展概况,开展对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008年09期 694-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巧妍;2008年09期 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