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昊雯;刘乾和;
中医生理学说认为,肾与脾的盛衰决定着生命的盛衰,是衰老发生的基础。延缓衰老的对策有两点:(1)未老先防:包括起居有常,劳逸适当;饮食有节,五谷为养;外避六淫及时邪,防情志过用。(2)中老年之后防治并举:早发现,早诊治,防疾病之诱发因素;补肾健脾扶其本,益气活血以改善衰老的物质基础;补肾健脾与益气活血联合,扶正抗衰。
2008年05期 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伟明;陈瑶丽;
《伤寒论》关于水饮的治法、理论完备,方药俱全,验之临床,屡有效验。仲景治水之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水气病的证候、治则及相应方剂在"八法"中均有体现。《伤寒论》治水重在因势利导,妙在对比施治,至今对临床仍具指导意义。
2008年05期 315-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车基凤;
六经辨证起于《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之渊薮。"四象医学"的辨象论治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四元构造论"和"人类中心论",为韩医学之核心。二者理论基础均为个体化论治,这正是东方医学的核心所在。辨象与辨证均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比较其异同,取长补短,有助于中韩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
2008年05期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茂源;郝万山;
心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痰饮、水气病的形成与心阳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心阳不足所致水气病,其治疗以"温药和之"为总的治则,温通心阳及"治水必先治气"的理论为后世水气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2008年05期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何婷婷;孙丽霞;
"治痿独取阳明"首见于《内经》,是《内经》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从经络气血及藏象五体学说可见痿证取自阳明的妙用。而从"治痿非独脾胃虚"和"阳明非独补益"两方面分析,又显示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局限。在辨证分型中,痿证除了"虚"和"热"为基本病因引起的证型外,临床上还包括寒湿凝滞导致的证型。
2008年05期 32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东;朱珊梅;李松;
目的:测定消疬(Ⅱ)糖浆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anbon Lichrospher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灵敏度0.02 AUFS。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1.6μg-8.0μg,平均回收率98.28%,RSD为1.32%(n=5)。结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2008年05期 36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继光;韩宝侠;
目的:建立前列通瘀胶囊中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硅胶G-CMC薄层板,展开剂:苯-丙酮-醋酸乙酯-氨水(2:3:4:0.2),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结果:线性范围为0.52μg-4.68μg,平均回收率为97.8%,RSD=2.42%。结论:方法准确、可靠,为控制测定前列通瘀胶囊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8年05期 36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莉;徐雅娟;徐东铭;齐滨;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黄芪皂苷类成分条件及参数,比较不同型号树脂测定的皂苷的含量。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黄芪皂苷,利用比色法进行黄芪皂苷测定。结果:总提取物中皂苷含量分别为84.6%,用D-104树脂得到的皂苷含量较高。结论:此法能较好地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008年05期 367+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库尔班江;努尔买买提;罗新泽;海如拉;
目的:建立红果小檗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迪马Diamon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50∶5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检测波长:265 nm;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线性关系:Y=4009.20X+53.735(R=0.9998),线性范围0.027μg-1.354μ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1.1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作为该药材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监控方法。
2008年05期 368-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万祥;
目的:建立测定参芪胶囊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参芪胶囊中天麻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天麻素在0.0832μg-0.037512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65%(n=5)。结论:该方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参芪胶囊中天麻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大勇;李海波;
附子一品,亦药亦毒,亦正亦邪,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在附子的使用指征,即舌、脉、神3点,以及使用剂量,炮制和煎煮方法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附子的毒性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解毒之法。
2008年05期 37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田军军;刘莹;冯广义;
中药汤剂的传统煎煮方法与中药有效成分溶出有密切关系,传统煎煮方法中煎药的器具、水质、水量、时间、方法等因素都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对汤剂煎煮法加以改进以达到最优化配置,采用最佳煎煮方法,使中药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从而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2008年05期 373-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王彦;
药物本身有毒、品种混淆、炮制或煎煮不当、剂量大或长时间连续服用、中药剂型和滥用、中药间或中西经间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环境、心理等因素都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要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使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8年05期 375-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