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霆;
肺癌晚期病程中病机演变极其复杂多变,虚实相互转化,痰、瘀、热壅阻。肺气肃降无权是其主要病机演变规律,虚实夹杂贯穿于晚期肺癌病变之全过程。
2007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宋登海;
据“痰火上壅”之中风说和益气和血通络理论,确立了辨证、辨型、辨病结合的诊断方法,认为中风病机以痰瘀为主,气虚为辅,证型上有气血虚弱与阳亢热盛之不同,治疗上重视通腑气、针药并用及功能锻炼。
2007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曹青山;
赵化南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辛开苦降法、调补脾胃法及活血通络法。指出用药宜微温、微凉,以平为治,慎用苦寒、峻猛之剂,注意饮食宜忌及用药法度。
2007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明爱;单晓阳;于守杰;左振素;
左振素老师认为:风湿病中痰、瘀、毒既为病理产物,又作为病因作用于机体,贯穿于风湿病病程的始终。即使临床表现痰、瘀、毒之症不尽悉具者,也不可忽视活血化痰解毒。左师还强调,风湿病正气不足为内在基础,虚为风湿病之基本病机,故治疗当重视扶正培本,以调和营卫、补益气血、健脾补肝益肾为法。临床效果不显著者,多因忽视扶正培本。
2007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盖国忠;
中医对中风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病名界定导入西化,使其研究导入狭闭的思维之中,难以取得突破;②中风诊疗呼唤创新理论;③中风的预防研究应当被视为“十一五”期间中风研究的重中之重。
2007年03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3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雪梅;2007年0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明;于文洲;罗慧;
对慢性胆囊炎“脾虚胁痛”致病说自古至今医家未明确提出。临床经验证实,将慢性胆囊炎分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脾虚血瘀、湿热困脾型辨治,效果较好。
2007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林良智;罗芳;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2007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付继鸿;
目的:观察保心康胶囊治疗胸痹心痛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服西药的基础上加服保心康胶囊,对照组全部服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94.06%,对照组分别为35.55%和86.16%。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心电图改变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心康胶囊治疗胸痹心痛疗效确切,能够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促进缺血性心肌劳损细胞的修复。
2007年03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喜臣;张楠;杨丽华;
目的:观察克栓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病人48例,予克栓胶囊日3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达85.45%。结论:克栓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
2007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燕婉;陈国成;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高血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降压药结合平肝降压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降压药治疗,连续观察15d。结果:观察组对头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007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周健;郁晓群;陆卫卫;
目的:观察柏枣宁心颗粒治疗轻、中度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自配柏枣宁心颗粒口服,对照组用谷维素及安定口服,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停药复发率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停药复发率73.3%,两组总有效率和停药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007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永;2007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静;刘铁军;
目的:观察胁腹宁颗粒冲剂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服用胁腹宁颗粒冲剂,对照组服用金胆片,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007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范晓萍;徐明;2007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卫东;吴正平;谭为;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和胃汤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和胃汤治疗胃下垂患者60例,随证加减。结果: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治愈率63%,总有效率93%。结论:自拟益气和胃汤治疗胃下垂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2007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艳;李树平;刘卫东;王进海;
梗阻性大肠癌伴肠穿孔术后配合中药调理,可以预防肠粘连,避免菌群失调,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2007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昀;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胃肠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加减承气汤治疗,对照组予西沙比利胃管内注入。结果:2组痊愈率相比差异显著(90.0%和83.3%)。结论:中药复方治疗本病值得研究。
2007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伟;陈侃松;张建权;黄文彬;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前列通瘀胶囊,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85%和57.5%。结论:前列通瘀胶囊治疗前列腺炎值得临床推广。
2007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韩以季;2007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维嘉;
目的:行气活络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确诊病例87例,以行气通瘀为法拟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4.2%。结论:行气通瘀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较佳。
2007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震;马千里;
目的:探讨自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纯西药治疗组)。结论:自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2007年03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智伟;2007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华;2007年03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宏谟;岳东文;
目的:观察针刀为主五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刀、针刺、手法、中药、埋线5法联用。结论:五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2007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甲钊;
目的:探讨牵引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7例腰椎间盘突出者分别予以牵引加手法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经治疗3个月,牵引加手法治疗组有效率92.8%,单纯牵引组有效率为77.6%,单纯手法组有效率为70.0%,以牵引加手法治疗的效果最优(P<0.01)。结论:牵引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7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沈巍;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所选穴位采用透天凉手法先针,后穴位放血。结果:3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显效组平均2.5h开始降温。结论:针刺放血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疗效肯定。
2007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姜淑芳;2007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传萍;
目的:探讨药物灸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和普米克气雾剂组,并分别予以药物灸、普通艾灸和普米克气雾剂治疗,1月为1疗程,共3疗程,然后进行临床症状显效及肺通气检验。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显效率为98%,明显优于普通艾条和普米克气雾剂组(P<0.01)。结论:药物灸能改善肺通气功能,改善气道高反应,减轻或消除气道阻塞,效果显著。
2007年03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宋宇;2007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姜元吉;南征;2007年03期 3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利;2007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海燕;赵敏慧;李铁成;2007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立立;王秀云;
瘀血内停可引起一系列妇科疾病,故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广为应用。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时应根据病因病机的变化、病情的轻重、病程的久暂、邪正虚实的程度作相应处理,弄清以活血化瘀为主,还是兼以活血化瘀。
2007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萍;2007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袁精玉;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药方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对药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炮制,消除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提高药方疗效,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满足药方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2007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身宏;何磊;杨楠;
目的:探讨逍遥散中当归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通过对消遥散中药物组成和功效进行分析论述,对药效进行比较,归纳出各药的作用。结果:通过比较,笔者认为逍遥散中的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行气温阳之功,有君药的作用。结论:合理运用当归,可以使本方功效彰显,提高药方治疗效果。
2007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锦飚;李祥;
目的:研究花蕊石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对花蕊石、钟乳石、方解石、南寒水石分别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药理试验比较它们及化学试剂CaCO3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花蕊石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化学试剂CaCO3及其它矿物药(P<0.01)。结论:花蕊石止血效果与CaCO3含量多少无关。
2007年03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秦震声;王轶;赵耀;王艳逊;钟馨;杜炳林;
目的:探讨舒肝健脾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加束缚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大鼠模型,观察舒肝健脾颗粒对大鼠局部结肠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舒肝健脾颗粒可以有效对抗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的IL-10水平的降低(P<0.05,P<0.01),并升高组织中VIP含量(P<0.05,P<0.01)。结论:舒肝健脾颗粒可以调节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的VIP浓度,并可以抑制局部炎症反应。
2007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付东升;鞠诣然;
《内经》肾藏象理论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学界已经进行这方面的发生学研究,本文从解剖学角度系统论述了古代解剖学与《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联系,力图证明古代解剖观察是《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肾藏象理论的某些重要命题的创生与古代解剖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007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爱学;
从病名症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痞满证作一总结,认为对痞满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痞满辨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出中医古籍对痞满辨治的局限性。
2007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毕慧娟;于越;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是由“肝主升发”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其中“血”即指肝。“有余”与“不足”不只限于从血入手,还与肝气的盛衰有关。肝具有主升发的生理特性,“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正是肝气升发失常的表现。本文以肝主升发的生理特性为理论依据,对“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在《内经》原文中的实质进行阐述。
2007年03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时红磊;王笑青;王雅丽;
通过对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预防和治疗黧黑斑的药物进行了整理归纳、探讨分析,从药物种类分布、药物功用规律、用药方法等方面粗浅探讨,希望能为中医美容工作者提供借鉴。
2007年03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菲;邱剑锋;袁亮;李国峰;舒涛;洪子夫;李国栋;2007年03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薇;2007年0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岩;韩万峰;2007年03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凉琴;王东方;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L-精氨酸(L-Arg)生成一氧化氮(NO)参与人体多种病理生理作用,本文就NO/NOS在鼻科学中的生理作用,其表达与多种鼻疾病的关系,及其在中医辨证方面的参考意义做一个综述。
2007年03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2007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