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爱云;
风邪外袭和瘀血阻窍在偏头痛的病程中起重要作用,风邪是其致病主因,瘀血是其发病关键,风瘀阻窍是其主要病机,祛风活血定痛法为治病之本。
2007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宋玉洁;
关于“心肾相交”的概念,后世把“水火既济”理解为心肾二脏阴阳互济,以致对此概念解释混乱。其含义实指心肾两脏互相制约平衡的一种生理状态,是对二脏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的概括。
2007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祁昔琴;谈勇;
绝经综合征并高脂血症,其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肾阴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西医认为乃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致。设想在滋阴补肾的基础上加用祛瘀化痰之品,以寻求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病防治的有效途径。
2007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宏瑜;
关于痛风性关节炎,脾运失调、内生湿热为其病因,肾蒸腾无力、湿浊排浊不畅为其病机,风、寒、湿、热外邪诱发起病。治疗应辨清湿热,发作时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缓解后健脾补肾。
2007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南征;
在治疗消渴肾病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其基本病理特点和AGEs的致病特点,提出毒损肾络在消渴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毒虚并存、正邪交争是其基本病理,毒损肾络、肾元亏虚、肾之体用俱病是其迁延难愈的基本原因。抓住毒邪损伤肾络这一致病环节,就是抓住了消渴肾病发病的环节,即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为中医治疗DN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2007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6 ] |[阅读次数:0 ] - 刘铁军;2007年01期 11-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张春燕;
辨证将胃溃疡分为肝胃气滞、血瘀阻络、肝胃郁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5型辨治,疗效确切。
2007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柳静;张旭生;盖国忠;
气血失调是引起高血压最直接的原因,治疗选用调理气机之法同时配合活血化瘀法,临床可获佳效。
2007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0 ] - 谢利军;唐启盛;常立果;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病机为肾虚肝郁。临床以益肾调气、解郁安神法调治,收到良好的疗效。
2007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许明山;许志平;陈东业;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小针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3例。前者服自拟补气化瘀汤配合小针刀。后者口服鲁南欣康。结果:2组比较,症状及心电图疗效差异均显著,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针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2007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森林;曹国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服自拟通瘀理气汤,对照组以胞磷胆碱钠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007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东红;魏丰;
目的:证实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显著疗效。方法:采用四神丸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25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4%。结论:四神丸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方便、有效,值得推广。
2007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如雷;
选择甲亢性腹泻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在同时服用丙硫氧嘧啶的基础上,对照组服复方苯乙哌啶,治疗组服加味驻车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70%。
2007年0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丽杰;
目的:证实消痞丸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56例病人均服自拟消癖丸。结果:总有效率98.2%。结论:消癖丸治疗本病疗效较佳。
2007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忠兰;
目的:观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健脾清化汤,外用止痒止带汤,阴道塞甲硝唑。结果:60例中,痊愈32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96.7%。结论:内外合治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肯定。
2007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剑峰;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患者采用第一跖骨颈V字矫型截骨术,术后配合中药熏洗疗法。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优21足,良14足,差5足,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足拇外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2007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宁红;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前、术后的中西医护理要点。针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特点,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重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重视早期康复护理,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
2007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叶力;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自2000年以来的321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失用的主要原因,心血管并发症是老年透析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早期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是显著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唯一方法。
2007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林秀菊;
做好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应激反应的变化,甚至减除应激反应,保证清创缝合的顺利进行,真正体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
2007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沈红;梁建广;
精神和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疾病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7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添;范瑞雪;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0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脑活素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及针灸治疗。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对脑梗塞有显著疗效。
2007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良秀;
目的:观察颈椎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中药制剂为主穴位注射,加用中药热敷,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林佳明;
目的:探讨针刺合并解郁汤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四神聪、印堂、上星、风池、曲池、内关、合谷等穴配合中药治疗68例。结果:总有效率91.2%。结论:针刺合并中药治疗抑郁症确实有效。
2007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秋;2007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国田;张浩清;张冬平;王文元;高学武;
目的:探讨电火花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电火花疗法配相应穴位推拿及药物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率为69.0%。结论:此疗法效果可信,值得推广。
2007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秀生;2007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吉春;2007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金宏谟;2007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英花;南红梅;南征;2007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尤菊松;2007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津;2007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小萍;
目的:了解我院专家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进而说明中药相关质量标准的完善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法。结果:调研处方23760张,统计用药589种,使用频率最高者为甘草,药量以10g为常用剂量,绝大多数药物剂量符合《药典》剂量范畴。结论:对中药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有利于中药质量的提高,减少医疗隐患。
2007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永洙;
通过分析中药与西药合用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药理变化,阐明不恰当的中西药物合用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其毒性反应。建议临床医师在合用中西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并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2007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宣峰;刘玉保;刘捷;刘斌;2007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春玉;2007年0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秦丽娜;史榕荇;图娅;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抑郁症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30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生物化学试剂盒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的含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肠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应激使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iNOS和NO含量及COX-2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和上调(P<0.01);电针可以降低结肠组织iNOS和NO含量及COX-2的表达(P<0.01)。结论:电针对肠道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可能是其改善抑郁状态下大鼠消化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2007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赫;梁玉香;于丽萍;
目的:建立金刚藤片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薯蓣皂苷元对照品进样量在0.8674~5.20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6.16%(n=5);RSD=1.1%。结论:本法快速,准确,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控制金刚藤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2007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赤梅;2007年0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立果;烟建华;
论述虚风以时至的特点,指出虚风概念有浓厚的数术色彩;认为虚风是《内经》瘟疫发病的病因,其发病类型是伏邪发病;古人对虚风的预防是“避之有时”。
2007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素改;田虎;张国骏;
和法为“八法”之一,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2007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严红梅;薛发轩;汪彤;李长春;李智;刘志芬;梁群;2007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巨大维;魏品康;
热毒蕴结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理之一,所以清热解毒中药在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抗癌机理主要为:直接抑制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炎、解毒、退热、阻断致癌和防突变、抗氧自由基、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等,并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2007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0 ] - 黄佳珉;付华军;张前德;纪伟;2007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华;2007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青春;张辉;2007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