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柳骥;严季澜;
冠心病心绞痛是当代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中相关的疾病记载相当丰富,其中厥心痛以及肾、胃、脾、肝、肺心痛等子概念古代记载不在少数,但是涵义不同,适用范围各异,临床使用较少。现代医家对这些病名及其症状做出了规范,在临床中较为广泛地使用,并开展了一些深层次的研究。
2006年1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付亚丽;周俊花;2006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晓燕;
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应当根据人的生理周期、月经周期及疾病的发展阶段结合辨证分期论治。
2006年1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凤麟;张清花;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方法,将老年痴呆患者分为痰浊蒙蔽清窍,瘀血内停、脉络阻滞,肝肾阴虚、髓海失聪,脾肾阳虚、脑髓失养等型,早期辨证施治,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及其并发症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
2006年1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余涛;李德和;唐荣;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虚(阳虚)血瘀、水饮内停证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及心功能、室性早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室性早搏次数减少,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2006年1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丽;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活血祛瘀汤,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发作时均含服硝酸甘油。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此外在症状改善、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2006年1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沈红祥;2006年1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士格;曹丽珍;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血栓通冻干粉针加入生理盐水静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25%和28.13%。治疗后,两组右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2006年1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蹇顺华;冯方俊;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和长春西汀片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56%,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较好。
2006年1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业林;
目的:观察应用生脉注射液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生脉注射液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症45例,连用7d。结果:45例中治愈3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结论:生脉注射液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疗程短,无依赖性,未见毒副作用。
2006年1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翟洪发;
目的:观察比较三七总皂苷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0例,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4ml,对照组10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2组药物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日1次,连用20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及降血脂总有效率依次为83%、82%及62%,对照组依次为68%、62%及35%。2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2006年1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淑娟;2006年1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勇;
目的:探讨排脓化瘀、益气和血法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自拟肠宁方内服并灌肠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率91.7%,对照组治愈好转率71.9%,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本方具有排脓化瘀、益气和血的功效,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2006年11期 1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震;李蜜蜂;2006年1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祝普凡;
目的:对比槐花散、槐角丸、痔疮栓治疗Ⅰ期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Ⅰ期内痔出血患者135例循环列入槐花散组、槐角丸组和痔疮栓组,每组45例,治疗6d。结果:治愈率槐花散组86.67%,槐角丸组68.89%,痔疮栓组46.67%,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槐花散治疗内痔出血疗效优于槐角丸和痔疮栓,治疗顺应性好。
2006年1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贾晋辉;谢林;洪友松;康然;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开窗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窗法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症状消除明显,无明显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有效率达90%,无失败病例。结论:小切口开窗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006年1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喜秋;2006年11期 2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海滨;王晓冬;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病病人42例,辨证分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6型,药用白及、白薇、白头翁等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2006年1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凤玲;2006年1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慧;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血患者4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补肾健脾固冲方,对照组口服云南白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和84.1%。结论:补肾健脾固冲方治疗功血有确切疗效。
2006年1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郭晶东;齐诺;王宏丽;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切除术后Ⅰ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今实施此手术的4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8例,失败2例,治愈率95%。住院时间8~40d,平均17d。结论:手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2006年1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宇慈;张宇红;2006年1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崔光革;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确诊的病例28例,辨证分为脾经湿热型、肝经湿热型和肝肾阴虚型3种证型,分别以土苓百合梅草汤合泻黄散、龙胆泻肝汤、一贯煎加减治疗。结果:3种证型28例病例全部治愈。临床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土苓百合梅草汤加味治疗白塞氏病疗效确切。
2006年1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鸿雁;孙晶波;2006年1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翔;
目的:验证引火归原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76例符合诊断的病例(病程2年以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引火归原法治疗,另一组纯用滋阴泻火法治疗,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引火归原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纯用滋阴泻火组,且复发率低,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病程较长的慢性咽炎病人的治疗,引火归原法辨证更准,疗效更优,值得推广。
2006年1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煦朦;梁久红;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笔者在临床护理中体会到,对于本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做好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年1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庆珍;
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液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对病人的宣教和护理上密切的观察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来预防和减少药液外渗,减轻患者痛苦。
2006年1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艳;2006年1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孟继芬;孔艳平;魏妍;2006年1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邹丽娟;孙洋;王丹丹;2006年1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丽军;2006年1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佩英;王雪;2006年1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同和;2006年1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华;2006年1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基栋;陈军;赵欣;丁凯;郝洪波;邹莹;
目的:探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类柯兴氏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或合并狼疮性肾炎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中药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知柏地黄汤,并随辨证而加减。于第3、7周观察面部症状、躯干部肥胖相关指数、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结果:中药治疗组在减轻患者面部症状、降低CST和SLEDAI等指标方面,具有较满意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服用加味知柏地黄汤是减轻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类柯兴氏征的有效方法。
2006年1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志明;夏正芹;祁华林;王曙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西药抗生素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将93例本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两组进行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机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病程短,恢复快,疗效确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确定,可缩短病程,减少手术机率。
2006年1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会平;2006年1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杨岺;
目的:探讨下合穴的临床应用。方法:查阅古今文献对下合穴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结果:下合穴治疗六腑疾病,特别是急腹症有确切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急腹症有广阔的前景。
2006年1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雷利生;2006年1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宗明;2006年11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智勇;李振华;2006年1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关继文;张波;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光针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氦氖激光光针穴位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根据面瘫程度的评估标准制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氦氖激光光针法是一种新方法,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肯定。
2006年1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窦逾常;李雪萍;
目的:观察中成药配合针灸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邦消安及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洛赛克治疗。结果: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胃镜下溃疡的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中医分型之间的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中成药配合针灸有较好的治疗胃溃疡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006年1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艳平;2006年1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段晓英;王富春;李铁;
目的:观察振阳针法治疗命门火衰型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命门火衰型阳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振阳针法(以振阳穴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极穴为主进行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振阳针法对命门火衰型阳痿有明显疗效,并且优于对照组。
2006年1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凤;曹福凯;2006年1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陆红;2006年1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龙;熊健宪;2006年1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龙骧;2006年1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楠;2006年1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新瑞;2006年1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立东;2006年1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洪钟淑;孙龙;杨世忠;
目的:探讨酒肝颗粒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TNF-αI、L-6含量的影响,验证其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复制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分别以戒酒、酒肝颗粒以及(戒酒+酒肝颗粒)3种不同方法治疗,并对各组的血清TNF-αI、L-6含量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酒精组大鼠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且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增加。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各组的血清TNF-αI、L-6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具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戒酒+酒肝颗粒)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酒肝颗粒可以降低酒精性肝病时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确有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2006年1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宁志刚;崔彦丹;刘春梅;于占华;王丽清;
目的:探讨在常温条件下使用超高压提取乌头原碱的方法。方法:常温超高压提取乌头原碱最优工艺条件本方法为:乙醇浸泡2h,压力600mPa,固(g)液(ml)比1:10,提取时间5min。并与煎煮法、回流提取法等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常温超高压提取具有提取温度低(常温),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的优势。结论:本方法为乌头注射液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1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陈勇;赵新成;2006年1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博;2006年1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持;2006年1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陈光盛;王珊珊;2006年1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孟翠弟;刘学明;2006年1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本艳;段大航;李坦;2006年1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