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增强;冯松杰;
讨论了内生之毒在由糖尿病转化为糖尿病肾病中的媒介作用,简要论述了内生之毒的作用机理及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和解毒法的应用。
2006年10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邓悦;闫凤杰;刘春霞;
《内经》关于温病有着丰富的论述,其中“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论述,《素问》把寒邪作为外感热病的主要原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温病伏邪之说的发端,温疫毒邪进犯人体主要是因正虚于内,卫虚于外(表),营虚于血所致,对病机、证候、发展规律、预防等也有论述。关于治疗,提出了“汗”、“泄”两大基本方法。
2006年10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峰;2006年10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邢志强;2006年10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洪永;2006年10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永东;高红;王慧英;2006年10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陆勇刚;2006年10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娄彬;
总结了董其美主任医师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分益气滋阴养血复脉法、滋阴降火镇心安脉法、清化痰热化浊宁心法、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法、养阴平脉理气舒心法、和胃降浊心胃同治法、泄热解表清心定脉法等八法,介绍了董其美老师辨证用药经验。
2006年10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钱玉良;汪永胜;严冬;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经头颅CT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48h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疗效明显优于葛根素注射液。
2006年10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波;吴美兰;周昕欣;梁茂新;
目的:证实中药清肺平痤汤治疗肺热型痤疮的疗效和药效学机制。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口服清肺平痤汤、一清胶囊,8周为1疗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用药前后对血清睾酮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面部皮损有效率经χ2检验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t检验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t检验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组间血清睾酮水平t检验P<0.01。结论:清肺平痤汤治疗痤疮(肺热型)有效方剂,能有效治疗痤疮皮损症状。显著降低座疮患者血清睾酮水平。
2006年10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张琪;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加减对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中老年尿道综合征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清心莲子饮加减,疗程为4周,连续用药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组。
2006年10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何剑珍;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性脑梗塞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疏血通是治疗急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2006年10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永杰;张国成;纪丽;刘姗姗;2006年10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晴;崔赤梅;彭江华;2006年10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兴国;李付彪;徐静波;陈珊;2006年10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光;2006年10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向东;2006年10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铁中;韩光;韩文东;2006年10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鲁桂明;杭忠许;2006年10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秦婵娟;2006年10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闫玉慧;2006年10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国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9例和B组39例,A组单用硬膜外腔注射,B组采用硬膜外腔注射联合独活寄生汤,对照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和疼痛的改善情况,以判定其疗效。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P>0.05),而优良率分别为64.10%和89.74%,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后的VAS值亦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交好疗效,但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本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硬膜外腔注射,中西医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缓解有促进作用。
2006年10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臧建斌;闫海威;朱延民;2006年10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振国;2006年10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延根;2006年10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骏;程宗敏;李亚伟;林小平;胡军;2006年10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敏英;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纯中药洗剂组方(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枯矾、花椒、土茯苓、五倍子)加减治疗肛门湿疹182例。结果:治愈146例(80.2%),好转28例(1564%),无效8例(4.3%),总有效率95.6%。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湿疹有较好疗效。
2006年10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梁尚财;2006年10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原晓风;黄莺;2006年10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韩以季;2006年10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光;韩文东;2006年10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锡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除西药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2006年10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汉华;2006年10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回丽丽;2006年10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丁维超;2006年10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靳晓利;2006年10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轶;2006年10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颖洁;郝丽颖;2006年10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毕坚荣;张淑慧;2006年10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同云;孙良美;曹丽萍;朱月红;邱萍;2006年10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艳红;王琳;2006年10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曲正平;2006年10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印荣;2006年10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诚;赵慧群;刘江成;熊中良;陈柳萌;
对食药用真菌的生物活性及其具有的多种生物功效如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胃肠道调节、抗病毒、保肝解毒、抗辐射及其他生物功能进行了总结。
2006年10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谢意珍;周静文;
目的: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木耳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均分3组,分别是空白组、对照组和木耳组,比较凝血时间、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木耳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2006年10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翁丽丽;李旭;王维;2006年10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岩;2006年10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嵚;
益气活血药对是指由补气药和活血化瘀药配伍形成的,具有扶助正气、促进血行,祛除瘀血、通利血脉的对子药。由于中药本身固有的多效性的特点,加之配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益气活血药对具备以上基本作用的同时,还表现出诸如调经、补血、消症等功效特点。
2006年10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铁成;2006年10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旭;毛玉帮;刘洋;田春华;董慧;
对胶陀螺Bi-Ⅱ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报道,对其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了研究。
2006年10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莲花;2006年10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金美花;2006年10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喜斌;2006年10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光虎;王威;李有田;林花;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舒肝解郁饮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舒肝解郁饮大中小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百忧解组)之间药物疗效比较,探讨自拟舒肝解郁饮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肝解郁饮大中小剂量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8d慢性中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酶联免疫实验吸附法(ELISA法)研究自拟舒肝解郁饮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结果:经自拟舒肝解郁饮(大、中、小剂量组)和百忧解治疗28d后,大鼠行为活动有所增加,精神状态改善,血清中BDNF回升,其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且接近于正常水平;结论:自拟舒肝解郁饮能增加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BDNF的水平,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亦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2006年10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昆泽;陈声武;丁云录;李光子;胡彦武;
目的:确认增健粉的增强体质及促进骨骼肌发育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驯化后被随机均分为4组:训练对照组,训练加大蒜粉末组,训练加增健粉I组,训练加增健粉S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使用大小鼠转棒仪隔日训练1次,末次训练后立刻处死,测定相关指标。结果:(1)与训练对照组比较体重进食量均无显著差异;(2)训练至力竭时间三给药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给药组乳酸(LD)含量降低明显,蛋白质、RNA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增健粉I组效果明显。结论:三药均有抗疲劳作用,增健粉I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运动能力,改善疲劳状态。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2006年10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丹丹;张大方;
本文对诱发性肝癌模型的特点及模型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对二乙基亚硝胺和黄曲霉素B1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的给药途径和剂量及模型制备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2006年10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玉锦;2006年10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