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丹;邢小燕;张建荣;
《伤寒杂病论》治则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和调阴阳,标本稳急、治有先后,扶正祛邪、法有主次等,堪为中医辨证论治之典范。
2006年09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蹇顺华;冯方俊;田金洲;
熄风法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可见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临床具体可分为清热熄风法、育阴熄风法、镇肝熄风法、活血熄风法、化痰开窍熄风法等,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2006年09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忠义;衣明明;
慢性病的治疗与用药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保护胃气。②小剂用药缓图。③补益以平补为佳。
2006年09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新瑞;
肾衰的病机以脾肾阴阳衰惫为本,浊邪内聚成毒为标。治疗可分为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脾肾阴虚、寒湿内阻,脾肾阴虚、肝风内动等型辨治。治疗中注意保护胃气、肾气,正确使用温法与补法,同时治本应长期调治,缓缓补之。
2006年09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晓明;2006年09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莉;齐玲芝;张馨;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36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2006年09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侠武;2006年09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茂琴;王冬;徐姣;2006年09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夏云峰;赵文远;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治疗方药。方法:将6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尿毒康排毒液,对照组口服包醛氧化淀粉并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对BUN、Scr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能明显升高Hb和RBC。结论:尿毒康排毒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确切的疗效。
2006年09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来运;
目的:观察悦安欣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给悦安欣40ml加入5%葡萄糖静滴,日1次;对照组给维脑路通0.8加入5%葡萄糖静滴,日1次。疗程为3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及实验指标观察判定疗效。结果:悦安欣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悦安欣能改善脑供血,且不良反应少见,为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2006年09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喻桃;陈保疆;王萍;张玉环;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脾肾虚寒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matitis,AD)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97例AD患者分两组,采用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结果:脾肾虚寒型AD患者治疗前血清总IgE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方案均可以降低患者较高的血清总IgE水平(P<0.01)。结论:中药干预治疗可以协助西药降低AD患者血清总IgE水平,该发现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AD的机理。
2006年09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范国权;黄劲柏;
目的:探讨刺血急救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3例患者随机分为刺血合药物组20例和药物组13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疗程7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药物组血中TNFα-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刺血加药物组血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刺血疗法可以减少血中TNFα-的生成和表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2006年09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苏芬;2006年09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洁平;2006年09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袁维真;
目的:观察自制哮喘贴“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以哮喘贴(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于夏季初伏、中伏、末伏选择天突、定喘、腧俞等穴各贴1d,每年3次。护理中要加强情志、饮食及局部护理。结果:治疗1个疗程与3个疗程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后者高于前者。结论:哮喘贴夏季贴敷穴位治疗哮喘效果肯定。
2006年09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施晓芬;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辨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脾胃气虚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选用维生素B2、维生素C治疗,疗程3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从甘温除热出发,补中益气汤辨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显著,优于西医传统补充维生素疗法。
2006年09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银珠;2006年09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顾向东;2006年0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金相云;金周成;2006年09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卓;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77例,均服自拟方健脾益肾解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88%。结论:健脾益肾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确切的疗效。
2006年09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义;
目的:探讨自拟方治疗贲门癌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2006年1月贲门癌术后发生肠粘连的患者17例。常规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方(大黄、厚朴、枳实、炒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白术、大腹皮、甘草)口服或由胃管注入。结果:有效15例,其中治疗时间小于24h者8例,24~48h者3例,48h以上者4例。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为(15.6±4.9)h。中转手术者2例。结论:自拟方治疗术后肠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6年09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惠英;李其昌;2006年09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胜;2006年09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冯晓伶;梁尚财;2006年09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秀莲;2006年09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晓华;张翠兰;2006年09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冯晓纯;孙丽平;王增玲;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临床病例1800例,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分别采用哮咳饮、缓哮方、防喘汤治疗。结果:急性期307例中痊愈2例,好转190例;缓解期508例中痊愈18例,好转32例;稳定期985例中痊愈758例,好转205例。结论:三期分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确切疗效。
2006年09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0 ] - 陈茂潮;林棉;缪英年;吴志光;黄志;钟福帮;2006年09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曲志军;郭玉华;张雪峰;2006年09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勇;2006年09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春红;2006年09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尚财;郑红伟;2006年09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郭青海;2006年09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林秀菊;2006年09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付霞;2006年09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良美;王爱明;侯秉凡;2006年09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化米;王雪;2006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赛忠;严立平;屠明锋;2006年09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建平;朱玉兰;周会丽;2006年09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同和;2006年09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继峻;丁发扬;2006年09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郝军;于存娟;王秀花;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选方用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9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善姬;赵国晶;王立山;王传江;2006年09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雷;杨利学;张效科;李智斌;2006年09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忠;徐倍倍;
目的:探讨冰茶膏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冰茶膏按摩治疗,对照组用凡士林按摩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体重、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冰茶膏按摩能减轻患者体重及BMI,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并能降低患者TG、TC。结论:冰茶膏按摩外治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满意,能起到明显的减肥降脂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影响机体脂肪代谢有关。
2006年09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彭钦安;2006年0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莎;龚瑾;2006年09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成龙;夏秀梅;2006年09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廷顺;2006年09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子宽;2006年09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治坤;刘忠义;2006年09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恩欣;周京旭;2006年09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衣明明;刘忠义;2006年09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由薇;刘宝恒;2006年09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宏坤;黄秀君;2006年09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礼赋;刘纪白;2006年09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向东;郑三霞;
目的:探讨降脂1号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用药组3组,每组10只,实验12周末抽血测定血脂、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主动脉标本做普通光镜、透射电镜及斑块面积比检查。结果:降脂1号显著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DA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提升SOD活力,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用药组血管内膜厚度、内膜中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数量和斑块面积比显著减少。结论:降脂1号具有良好的抗早期AS的作用。
2006年09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任密莎;黄志红;庄锡伟;
目的:探讨消糖复康胶囊的降血糖效果。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给药,观察消糖复康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消糖复康胶囊对链脲佐菌素致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结论:消糖复康胶囊是治疗高血糖的有效药物。
2006年09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雷;王富春;刘明军;
目的:研究腰复康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选用昆明种小鼠50只,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个对照组和腰复康胶囊高、中、低3个剂量组。观察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法、棉球肉芽肿法、热极法、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结果:腰复康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结论:该药具有消炎止痛作用,且随剂量增加而疗效增加。
2006年09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文义;李瑞丽;2006年09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雪萍;窦逾常;2006年09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承彬;孙玉明;2006年09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