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宏岩
<正> “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此言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其原文如下:“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
2004年04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小明
从发生学角度,对中医学上的“同源”现象的出现进行考察,认为“同源”现象的出现,其文化土壤是 中国传统思维的“尚同”、“求一”意识,哲学背景是元气论自然观,医学渊源是“察同”取向与“类比”方法。
2004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红
通过对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的分析与研究,提炼出本书的精髓所在,告诫医者针家:奇经八脉是独特的经脉系统,具有鲜明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应用奇经,宜针宜药,能补充十二经辨证之不足,发挥经络治病的最佳效果。
2004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峻,兰华生
兰华生主任医师对实质性血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有独到见解及宝贵经验。提出肾实质性血尿以虚为本、以热为标以及瘀血是贯穿始终的病理因素。三者往往相互夹杂、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故治疗时既要有重点,又要有兼顾,用药时应注意补而不腻,攻而不伤。涉及于肺、肝、脾、心诸脏者,应兼而治之,不可拘泥于肾。
2004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凌玲
神经衰弱症为神经系统虚弱而无器质损害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为主要特征,以脑功能衰弱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病之根本在肾,通过采用益肾平肝法、益肾养心法、益肾疏肝法、温肾暖脾法等从肾论治,每能奏效。
2004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元振,丁发扬
<正> 慢性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呃逆”、“痞满”等病范畴。顽固性消化性溃疡,西医治疗不甚满意,副作用较多,且易复发。笔者自1989年~1996年通过胃镜的微观辨证及四诊的宏观辨证,并病症结合,运用自拟健胃愈疡汤加减治疗该病50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继承名老中医经验高级中医进修班:该班讲授中医大内科(心、肝、脾、肺、肾)、妇、儿科临床经验应用及诊治,名老中医临证经验谈,该班师资均系国内德高望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著名中医药专家。时间:3月2日~12日 10月11-21日 颈肩腰腿痛特效疗法培训班:长年举办颈肩腰腿痛特色疗法班,主要讲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骨性关节炎、腰3横突综合征等40多种常见病及疑难病。集中传授和示教针刀、水针刀、止痛特效疗法等,采用课堂讲解与现场病
2004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昊君,李霞,聂红梅,孙晓莉
目的:研究养阴通络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养阴通络汤,对照组口服舒心口服液。并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2、4周抽取静脉血检测NO含量。结果:血中NO含量在用药后2、4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汤可以提高血液NO含量,从而提高治疗胸痹心痛之临床疗效。
2004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岫岩,杨春玲
目的:观察解毒开肺法治疗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94例幼儿哮喘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采用解毒开肺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化痰平喘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为73.33%;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咳嗽、喘鸣、湿罗音等消失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解毒开肺法治疗幼儿哮喘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2004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立,张大宁
<正> 慢性肾炎是临床多发病,病情缠绵难愈,且经常反复发作。笔者自2000年起,应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炎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仲海
<正> 笔者自2000年1月~2003年10月,采用静点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50例,并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50例作对照,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中兰,张锐
<正> 近年来,笔者用通腑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40例,获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平均57岁;病程10~15d。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4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明,丁发扬,徐同印
<正> 2001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临床确诊的脑梗死病人1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证实。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6d,平均3d,随机分为
2004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海燕,明戈
<正>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我们用自拟参附丸配合西药治疗心绞痛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04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真惠
<正> 笔者自1997年起采用自拟散痹汤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5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16例,女29例;年龄25~45岁24例,45岁以上21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达十余年。临床均有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障碍等症状。
2004年04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耀辉,梁海英
<正>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疾病,其病机复杂多变,临床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复发率高等特点。我科自1995年起在门诊开展了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晓丽,伯洁,王爱蓉
<正>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绝经前卵巢摘除加服三苯氧胺(TAM)及绝经后服用三苯氧胺3~5年。卵巢摘除及服用三苯氧胺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临床常见外阴瘙痒干涩,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增多,腰膝酸软,颜面潮红,发热多汗,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等症,病人非常痛苦,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自拟旱莲草汤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52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2004年04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张节伟
<正> 笔者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合外用活血化瘀之剂为主,并结合局部按摩及被动关节运动治疗膝骨关节病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恒山,杨玉霞
<正> 各类创口延迟愈合,西医除增强营养外,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85年~2003年用自拟创口闭合汤治疗各种延迟愈合的创口4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治平
<正> 我院1997年8月~2003年5月用扫石汤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治疗直径≥1cm的尿路结石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20~
2004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久红
<正> 我们根据祖国医学补气益脾、理气止痛、行气通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理论,将《伤寒论》中治疗阳明府实证之大承气汤加以配方,组成术后排气汤,运用于剖腹术后的病人,以促进其肠道功能的恢复,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梁玉杰,张坤
<正> 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约占孕妇的5%-10%左右,由于用药方面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所以临床上许多药物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笔者用自拟通淋汤加减治疗该病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遵法,勾慧
<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如激光、微波、冷冻、烧灼、免疫等。我院泌尿科门诊研治的湿疣灵治疗尖锐湿疣80例,疗程短、疗效好,且复发率低,现小结如下:
2004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毅,刘钟华
<正>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由于其病程长发作快易复发难于治愈。笔者从1994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温忠
<正> 笔者于1998-2003年对28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肖玲,何曜,苏波,周华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常规西药降血糖和中药益气养阴等汤剂口服,其中治疗组40例加红花注射液静滴14d,对照组20例加B族维生素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2004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清云
<正> 近些年来,由于交通肇事率的上升,以及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及打架斗殴事件的不断发生,使我院收治的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人也明显增多。现就2001~2003年有完整门诊及住院资料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27例轻度肾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虹,朱超林,王晓露
<正> 去甲长春花碱(Navebine,NVB)为长春碱类抗癌新药,具有广谱抗癌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运用中药调肝养血剂结合NVB加DD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2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袁立伟
<正> 周围性面神经炎属中医学“面瘫”、“口眼歪斜”范畴,系临床常见病之一。于1997年2月至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周围性面神经炎128例,根据中医学经络理论和神经病学进行辨病辨证相结合取穴,运针施治[1],共诊治周围性面神经炎128例,现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洪忠
<正>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平均5年6个月。临床表现为腰部局限性疼痛并单侧下肢麻
2004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欣
<正> 我们采用点揉法为主对42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1~67岁;病程最长为2年,最短为1周;治疗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为3d。
2004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林,秦应娟
<正>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清热利湿法合刺络拔罐法治疗25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25例,均为男性,年龄30~65岁,平均42.1岁,病程最短20min,最长1周,首次发病10例,反复发作15例,血尿酸(BUA)值387-720μmol/L,平均594μmol/L。
2004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燕鸣,程洪燕
<正> 笔者在临床中用激光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30例失眠患者均为本院心身科2002年3月-2003年10月门诊病人,全部病历均符合失眠诊断标准。随机分成3组,
2004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大旭,甘振威,王恭路,张娅婕
<正> 腰椎滑脱系指相邻两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相对位移。临床上以先天性椎弓峡部裂和退行性腰椎滑脱多见,青壮年多发于前者,中老年多发于后者。笔者采用人工三维正脊床仰吊牵引下加摇摆为主综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5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道清
<正> 2000年至2003年共收治20例多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 采用手法整复双石膏托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 下:
2004年04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晓光
<正> 笔者自1996年使用腰椎成角旋转牵引床牵引加叠掌按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36例,现将疗效分析报告如下,供同 道参考。
2004年04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庞虎,韩根言
<正>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较常见的皮肤病,或称粉刺疮,青春痘。它与人体内分泌失调及皮脂腺分泌异常有关,同时与一些外界因素及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如恣食肥甘、辛辣、酗酒、工作紧张、睡眠不足等。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多欠确切。近年来笔者采用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痤疮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2004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汤秀红,王锦鸿
<正> 近几年来,中药提纯物——三氧化二砷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尤其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不论是在临床应用上[1]还是在实验研究方面[2-4]均取得可喜的成效。现代药典载:含三氧化二砷的中药主要有砒石、砒霜、雄黄等。砒石:性辛、大热、有大毒、归肺肝经,有蚀恶肉、祛腐、祛痰定
2004年04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季法荣,孙奉升
<正> 目前,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服“补药”以求延年益寿者多将起来,加之合成西药副作用弊端的显露,认为服用中药保险,久服无害的思想亦有所增长。然而俗话讲的好:“用药如用兵”,“兵之道,贵在精当”。药物有治病的一面,亦有其副作用的
2004年0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遵法
<正> 笔者自2002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因外感治疗不彻底、误治或未经治疗而仅表现为全身乏力症者6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4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静瑛
<正> 中医治病,古往今来,辨病用药有之,如常山截疟,麻黄平喘,白头翁治痢,化虫丸驱虫。而其精华在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药,如麻杏石甘汤治肺热喘,白头翁汤治湿热痢。古代由于条件所限,辨病用药仅限于临床观察与实践。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飞快发展,对于中药成份(单味药及复方)及药理的研究,使辨病用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提高疗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过敏煎就是上海某医院通过实
2004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申启明,王强,李京新
<正>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的干燥树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杜仲胶22.5%、果胶、树脂、绿原酸、维生素及微量生物碱等。杜仲胶系硬质橡胶类,为有效成分,煎煮时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但杜仲胶经高温易
2004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曦,吴锡信
<正> 月季花,出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又名月月红,四季花,月季红,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制备香水及食用香精的原料,全年均可采收,古方入药宜选微开放花朵。现代研究表明其花、根、叶均可入药,阴干或用低温烘干。月季花含芳香油、槲皮甙及山萘素-3-0-鼠李糖、鞣质、没食子酸、色素等;中医认为其性味甘温,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痈疮肿毒、淋巴结核等。现将其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2004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郭琰,胡颖军
<正> 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全草,性微寒,味苦,微甘,能补气生津,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有降血脂,抗疲劳,抗溃疡和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而乌蔹莓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性寒,味苦、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主治热毒痈肿、
2004年04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金荣
<正> 1 红花1.1 掺假 喷洒盐水,掺玉米面。1.2 鉴别 手抓有湿感,口尝有咸味,为盐水;可见黄白色细粉状物附着,放入杯中,用水浸泡可见黄白色细粉沉淀为玉米面。
2004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新,崔玉波,佟艳萍,邵秀云,赵锡军
<正> 通便灵胶囊是吉林方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骨干品种之一,该药是治疗常见病“便秘”的有效药物。大量临床研究得知: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诸如肠胃燥热、津液耗伤、情志影响、气机郁滞、劳倦内伤、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或因直肠肛门疾患等,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引起便秘。
2004年04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跃
<正>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2004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晶
<正> 胸痹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在《类证治裁》中提出冠心病发病因素其内因主要是由于“七情”变化,即“精神”、“情志”等变化造成气滞血瘀进而造成脉络痹阻而发病。
2004年04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泽颖,吴坤,王法德
<正> 中风先兆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以眩晕、肢麻、瘫软、语涩、昏厥为主要临床表现。若能在中风先兆阶段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防止或延缓中风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十年来有关中风先兆证的报道综述如下:
2004年04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冬梅
<正> 高血压左室重构即原发性高血压所引起的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已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医学无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室重构之病名,多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之范畴,后期则涉及“中风”、“胸痹”、“喘证”、“水肿”之范畴。近年来,西医对高血压左室重构的机理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医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004年04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翠兰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属于进行性不可逆的临床综合症,预后严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2004年04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莲静
<正>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糖尿病心肌病作为糖尿病独立的并发症已经被专家所肯定,其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心肌局部的肥大、纤维化、灶性坏死等,使得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晚期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本病意义重大。近几年中医药对糖尿病心肌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4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元友,李红,刘洪涛
<正> 呃逆俗称“打嗝”,又称膈肌痉挛。常常突然发病,常因饮食过急、过饱或突然吸入冷空气而引起。或有颅脑疾患,如脑血栓、脑出血、脑损伤等,持续时间长,一般方法治疗疗效不明显。主要为气机逆乱所致。笔者于1997年至今采用针灸治疗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04年0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波,刘明军,袁万清,房繄恭,罗永芬
<正> 对衰老的研究,医学生物学界提出了很多理论,如程序衰老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错误成灾学说,免疫衰老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交联学说和自由基损伤学说等,每种学说都有一定的实验依据,各自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衰老现象[1]。但近些年来,由于自由基对核酸和生物膜的损伤机制及其作用的进
2004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