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宝珊,王士贞,钟艳萍
人体免疫功能与肺、脾、肾三脏虚损关系密切 ,各种原因导致的肺、脾、肾任何一脏虚损 ,都可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易受外邪侵袭 ,进而诱发变应性鼻炎。治疗上 ,针对脏腑虚损 ,辨证予以益肺、健脾、补肾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2003年09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桂霞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 ,眼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 ,据此总结出治疗眼底出血的 8种治疗方法 ,即疏肝解郁法、清肝泻火法、涤痰利湿法、清热凉血法、健脾益气法、滋阴泻火法、补益肝肾法、活血化瘀法。验之临床 ,疗效肯定。
2003年09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有田,杨国晶,吕晓红,刘群2003年09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凯音,董莉,孙喜山,李香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与中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期中风患者及健康人的外周血清IL 6浓度。结果 :中经络、中脏腑患者IL 6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中脏腑患者血清IL 6浓度高于中经络患者 (P <0 0 1) ,中经络组中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组血清IL 6浓度高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 (P <0 0 1) ,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脑梗塞、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6浓度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TIA)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清IL 6水平升高可能与中风的发生有关 ,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IL 6存在一定关系。补气活血化瘀药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调节细胞因子含量可能会取得一定疗效。
2003年09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钱海华,何雯玉,黄继诚,陈邑岐,孙桂东
目的 :探索痔瘘术后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6 0例痔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31例 ,对照组2 9例。实验组采用挂线引流加桥型缝合 ,对照组不予缝合。结果 :2组在切口愈合时间上有显著差异 ,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切口愈合上 ,实验组甲级愈合率与乙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挂线引流加桥形缝合是痔瘘术后缝合的一种理想方法。
2003年09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彤2003年09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顾玉明
目的 :探讨科雷氏骨折后遗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 35 7例临床病例 ,均为手法整复外固定保守治疗 ,均有腕关节功能障碍。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及被动功能活动。结果 :35 7例中痊愈 182例 ,好转138例 ,总有效率为 89 5 %。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及功能活动防治科雷氏骨折后遗功能障碍有其理论与实践依据 ,临床效果满意。
2003年09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汝居2003年09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绪华,庞兆荣,陈西莲2003年09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秀玲,胡敬宝,王慧丽2003年0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东彦,赫伟彦2003年09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春妮,陈秀红2003年09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清华,南征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30例 ,服自拟方二降汤辨证加减。结果 :显效 18例 ,有效 10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3 3%。结论 :二降汤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
2003年09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段颖姝,段新生2003年09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光林2003年09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奇端
目的 :观察肠疡安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病患者治疗组 6 5例 ,对照组 33例。治疗组以肠疡安汤保留灌肠 ,对照组取上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 92 % ;对照组有效率为 6 9 70 %。结论 :肠疡安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2003年09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子亮,刘华珍2003年09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遵荣2003年09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延根2003年09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汤朝阳2003年09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守龙2003年09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锐,夏明岐2003年0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丽2003年09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海英2003年09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关桂霞,张平2003年09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陆杰,赵爱民2003年09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桂荣,王宏2003年09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凡光2003年09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冬菊2003年09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茂业2003年09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慧,孔凡梅,李丽萍2003年09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爱华2003年09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云玲2003年09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贞英2003年09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春蕴2003年09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淑君,唐本春2003年09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希兰,吴学芳,张秀芹2003年09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达理2003年09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程,庞兆荣,张圣东2003年09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德伟2003年09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新东,于新运,李清洋2003年09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元友,李红,陈静2003年09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海龙2003年09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中华2003年09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符惠娟,李永2003年09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徐莎莎2003年09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新岩,胡春光2003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瑞雪2003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西平,李礼2003年0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悦群,孙非,张淑芹,刘志屹,刘建伟
目的 :探讨蟾苷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研究药物抗病毒疗效。结果 :体外实验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 ,体内实验的实验组肺指数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 ,并能抑制肺内病毒繁殖。结论 :蟾苷提取物具有较强抗病毒作用。
2003年09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学武,陈丽艳,孙权,李莲花
目的 :探讨珍珠梅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恶性肿瘤相关物质 (tumorsuppliedgroupoffactor ,TSGF)的抑制作用。方法 :按略改良Solt-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 ,用珍珠梅提取物饲养大鼠 6周后处死 ,取肝脏 ,用比色分析法检测TSGF的含量。结果 :TSGF在珍珠梅给药组的含量显著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结论 :珍珠梅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TSGF有抑制作用。
2003年09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海燕,章永红,韩英,王梦
目的 :探讨槲寄生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槲寄生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培养 2 4h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槲寄生碱培养液 ,作用 2 4h后倾去上清液 ,加入MTT ,4h后吸去上清液 ,加入DMSO ;30min后上酶标仪 5 70nm处测OD值。抑制率 (% ) =(对照孔OD值 -实验组OD值 ) /对照孔OD值× 10 0 %。结果 :槲寄生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在0 0 312 5mg/ml~ 0 12 5mg/ml剂量时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为 4 2 7%~ 70 2 %。
2003年09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牟新军,赵曼丽,王法德2003年09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博,董微,许广里2003年09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丽平,冯晓纯,孟祥辉,马琳,段晓征2003年09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