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要略》脉诊的应用

    赵力维,庞英囡

    <正> 1.以脉象揭示某一病证 《痉湿暍病篇》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疟病篇》:“疟脉自弦……。”《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等均为以脉示病,辨证的典型。指出紧如弦的脉主痉病;弦脉主疟病;沉脉或沉小脉主水。再如“腹满脉微弦”,“寒疝脉弦紧”等亦是以脉象揭示病证的。 2.以脉象鉴别病证异同 (1)辨病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肺痿、肺痈的病变部位虽均在肺,但肺痿是肺的津液过度耗损,

    1996年05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5 ]
  • 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机理浅析

    吴曙光,王亚杰

    <正>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机理有三种因素:一为静脉管壁损害;二为包括血液粘稠度在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三为动脉供血不足。这三者相互影响,而静脉管壁损害可能是关键性的。 引起视网膜静脉管壁损害的原因,老年人与青壮年有很大差异。前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视网膜动脉硬化;后者则多为静脉本身的炎症。动脉硬化可使紧贴于动脉的静脉管壁硬化及内皮细胞增殖;静脉本身的炎症可导致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及内膜水肿。内皮细胞增殖或内膜水肿均能使静脉管腔狭窄或关闭,造成血液回流不畅或完全阻断,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改变。

    1996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6 ]
  • 肝郁气滞与绿风内障

    江雁,彭秀芹,靳国君

    <正> 绿风内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充血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为五风内障之一,是以目珠变硬、神瞳散大,瞳色淡绿,视力严重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古人因其发病后瞳色淡绿故名为绿风内障。《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中描写的很详细:“绿风内障证瞳神气色浊而不清,其色如黄云文笼翠岫,似蓝靛之合藤黄……。”还指出发病主要原因为“痰湿所致火郁忧思忿怒之过”。 笔者通过多年来临床观察,绿风内障患者多数由于情志过度而引起。如果情志不畅,日久郁结壅滞,则肝气不舒,肝的疏泄功能失职。由于长时

    1996年05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7 ]
  • 浅析心肾兼顾治疗消渴病

    孟乙强,窦树生

    <正> 消渴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主张从肾论治者,有倡导肺、脾、肾三脏合治者,有重视调脾者,亦有从肝论治者,笔者仅就消渴病治疗中的有关心肾兼顾问题做一论述。 早在明代赵献可的《医贯》中就有:“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于胃则为中消”,“故治消之法,不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降其心火,滋其肾水”。从中可见古人对消渴病中肾与心所发生的重要病理变化之间的认识,并由此提出了“心肾兼顾”之治疗法则。 《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小者为消瘅”等,

    1996年05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3 ]
  • 范国樑教授治疑难病症举要

    王继明,刘敏

    <正> 范国樑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总结出了一整套辨治疑难病的方法和经验,认为一些疑难病并非不治,而是未遇明者,故久治不愈。余跟师学习,深受教诲,兹举验案如下: 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癫痫”或“羊痫风”。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范老师认为七情失调,痰气郁结是致发本病病因和病机,情志

    1996年05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8 ]
  • 柴继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

    柴国钊,柴宏伟,柴国荣

    <正> 柴继成,1930年3月生,吉林省榆树市人。曾任榆树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副主任医师,调研员,榆树市第4、5届政协委员,市第3届人大代表等。 从事中医事业40余载,在这40多个春秋里,他夜以继日,不断勤求苦学,奋发进取,医学造诣精深,颇为医林所重,以其精湛的医术济世活人,深为病家敬仰。现仅就柴老主要学术思想做论述如下: 一、谨究方术,自出抒机 柴老素以谨究方术,自出抒机,探幽索奥为已任,他认为在继承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走创新之路,这样才能使祖国的医学得到进一

    1996年05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2 ]
  • 癫狂·中风浅议

    朱东强,朱东彦,张光锐

    <正> 癫狂与中风是两组不同的疾病。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而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反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头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于中风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笔者临证时,发现某些中风病患者,起病时类似“癫狂”,仅有精神症状,语言障碍,而无其它中风症状。因此,提出“癫狂·中风”概念,供同道参考。 癫狂·中风这一病名、在古代医籍中虽无记载,但从历代医家的论述中,可以见到,癫狂与中

    1996年0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3 ]
  • 脑卒中偏瘫38例治验

    陈庆良

    <正> 偏瘫一证,除跌仆所致者外,极大多数是由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后遗证。笔者所述的偏瘫均是脑溢血和脑梗塞而致的偏瘫(均经CT检查证实)。偏瘫一般恢复较慢,疗程也长。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法,自拟莪蛭地龙汤治疗偏瘫能缩短疗程,促进早日康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一般资料 本组共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在50岁以下者6例,50~60岁19例,60岁以上13例。由脑溢血所致者13例,均为嗜酒及多食油脂者;由脑梗塞所致者15例,有寒天下水史9例。右侧偏瘫者23例,均有语言蹇涩;左侧偏瘫者15例,语言稍有不利者仅2例,余皆语言清晰。口眼舌歪斜者31例。

    1996年05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6 ]
  • 丹芪活血汤治疗中风60例临床研究

    赵泰善,张瑾,李春实

    <正> 中风发病突然,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胁人们的心身健康。笔者近几年来对缺血性中风60例进行辨证分型,临床应用丹芪活血汤辨证论治,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发病1日内收治48例,1周内收治8例,3个月内收治4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6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32例,冠心病史7例,糖尿病史5例。 本组中医诊断按1990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试行)关于中风诊疗规范和疗效评定标准。全部病例

    1996年05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5 ]
  • 益气通瘀法治疗冠心病初探

    刘玉怀,孙淑英

    <正> 冠心病多数兼有心绞痛一症。根据中医辨证,普遍认为与血行瘀阻有关。其观点与现代医学颇相一致。因而治疗方法一般以活血祛瘀为原则。 我们认为本病血行瘀阻固然为其特点,但血瘀之由来,在于气虚之所致。气虚是因,血瘀是果。善导血者气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此历代医家所言其常也。有常必有变。气滞可出现血瘀,气虚亦可以出现血瘀,所不同者,气滞是在气血旺盛,运载过剩之情况下所产生,气虚是在气血虚弱,运载无力之情况下所产生,二者同属血瘀,而病机有本质不同。 本病之发生,皆在机体进入年老体衰,心气亏虚的阶段。心气虚,则出现心慌气短,气力下降,稍一劳累则自汗出等一派心神不宁征象,气虚运血

    1996年05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6 ]
  • 黄芪建中汤治疗溃疡病12例

    王军,于洪满

    <正>我们用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12例溃疡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996年05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 以疏肝利胆为主治疗胆囊炎——(附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郭喜海,赵云鹏,赵鸿斌

    <正> 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常与胆石症并存。如治疗不当常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我们自1985年~1995年间选择50例胆囊炎患者(其中合并胆石症12例,胆道蛔虫症3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20岁,以30~50岁发病者为多。其中干部32例,工人10例,农民8例。发病时间最短者2个月有5例,2年以上15例,5~10个月30例,服中药治愈最多者20~30剂,最少者6剂。

    1996年05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0 ]
  • 外敷法治疗支气管炎

    姜厚德,方荣如

    <正> 我们采用桂枝汤组方药物加减制成复方桂枝散外敷神阙穴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5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处方组成、制备及依据 处方组成:桂枝、干姜、杏仁、芍药、甘草、桔梗各5g,盐酸异丙嗪15mg,盐酸林可霉素0.4g,三乙醇胺、二甲基亚枫各0.2g,葱汁适量。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除杏仁外研成7号粉,和盐酸异丙唪、盐酸林可霉素混合均匀,三乙醇胺和二甲基亚枫用少许水润湿后加入到已捣成泥状的杏仁中,研匀,再将上述粉末倾入,混匀,用大葱二根,榨汁过滤,加入已混匀的上药中调成药饼备用。 疗效观察 115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1996年05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0 ]
  • 鱼腥草治疗急性发热210例

    池晓玲,姜占成

    <正> 近4年,我科用鱼腥草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发热21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4例,女96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39.5岁。门诊130例,住院80例。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高热138例,超高热72例。属稽留热95例,弛张热48例,不规则热67例。 临床诊断:上感108例,支气管肺炎30例,大叶性肺炎27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8例,急性流行性腮腺炎15例,沙门氏菌属感染4例,急性颌下腺炎、急性肾盂肾炎各3例,急性胆道感染2例。

    1996年0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49 ]
  •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9例

    王丽娟,李有田

    <正> 本科自1988年12月~1995年7月以来,经中医辨症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9例,并收到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19岁~59岁;病程3个月~25年。本组病例合并有食道炎3例;贲门炎1例;胃下垂5例;胃溃疡5例;12指肠球部溃疡10例;十二指肠球部炎11例;慢性结肠炎7例;慢性胆囊炎2例;慢性肝炎1例。 49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局限萎缩性胃炎者21例,浅表—萎缩性胃炎者20例,萎缩浅表性胃炎者8例。

    1996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70 ]
  • 老年乳糜血尿辨治

    张长顺

    <正> 笔者对老年乳糜血尿,每用健脾益气、升清通利法,温补脾肾,止血固精法,滋养肝肾,清泻湿热法,滋肾清心,导火利湿法;运脾燥湿,分清泄浊法治疗,今摄其要略述如下。 滋养肝肾,清泄湿热法 本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湿热下注证。证见小便混浊,上如浮油,夹有血丝或血块,尿道有灼热感,头晕目眩,面赤升火,口干饮少,舌红无苔,脉象细数。方取大补阴丸合知柏地黄汤化裁。

    1996年05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9 ]
  • 自拟通痹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25例

    张林,刘继云,陈淑珍,张彦秋

    <正> 自1990年以来,笔者自拟通脉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18个月。 治疗方法 均用自拟通痹汤方药:黄芪50g,赤芍25g,当归25g,红花25g,桃仁20g,茯苓20g,白术20g,姜黄15g,泽兰15g,炮山甲15g,三七5g。 病在上肢加桂枝、秦艽;病在胸腹部位加桔梗、丹皮;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防己;病变患部皮肤青紫,肿胀灼热而痛甚者加金银花、乳香、没药、地鳖虫

    1996年05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9 ]
  • 急性肾炎中医的辨证治疗

    夏立华

    <正> 一、临床资料 150例病人中,男93名,女57名。年龄:5~15岁38名;16~26岁32名;27~40岁50名;40岁以上30名。疗程:150例病人,从1977~1988年以门诊治疗及病房信院治疗,少则2个月,多则1年。分型:(1)风寒犯肺,三焦气滞型。(2)风邪郁肺,湿毒蕴解型。(3)阴虚不足,热毒内攻型。 二、治疗方法

    1996年05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7 ]
  • 慢性腹泻食疗举隅

    赵和,邱维戎

    <正> 1.脾虚型 证见泄泻,脘腹冷痛,少食纳呆,倦怠乏力,面色不华等症。治宜健脾止泻。食疗方用薯蓣粥:山药15g,芡实15g,扁豆10g,粳米100g。将前三味药加水煮沸15~20分钟,然后取汁,以汁煮粳米为粥。方中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糖或泄泻。本品即补脾气,又益脾阴,且兼涩肠,能止泻。芡实补脾去湿,益肾固精。用于脾虚泄泻,日久不止。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或泄泻,本品补脾不腻,除湿不燥,故为健脾化湿良药。 2.寒湿困脾型 证见肠鸣腹泻,脘腹冷痛,畏寒肢冷,面白倦怠等。治宜温中、健脾、燥湿。食疗方可用:白术厚朴肉蔻粥:白术10g,厚朴10g,肉蔻7g,粳米100g。制作方法与1相同。方中白

    1996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1 ]
  • 两种药物人流的药效观察

    刘继厚,何林,杨玉红

    <正> 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及配伍卡前列甲酯栓终止早孕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我们自1994年1月~1995年10月对400例早孕妇女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抗早孕,比较其效果。 病例选择 正常健康孕妇,400例,孕期均在49天以内。随机分为A组200例和B组200例,两组孕妇的年龄为30~35岁的98例;29~25岁139例;24~20岁125例;19~15岁38例。两组孕妇均无慢性疾病,未带避孕环,B超测试排除宫外孕。 给药方法 A组:米非司酮25mg/次,每日2

    1996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8 ]
  • 疏风清热饮加减治疗药物性皮炎152例

    冯国民

    <正> 1971年~1994年,笔者应用疏风清热饮加减,治疗氯丙嗪、泰尔登等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皮炎152例(治疗组),并与西药治疗药物性皮炎100例(对照组)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伴有使用氯丙嗪、秦尔登等药物史。根据《急诊手册》对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确诊为药物性皮炎的患者252例。治疗组152例,男121例,女31例;年龄16~58岁,平均30岁;用药后平均在16天内出现皮炎;其中:麻疹样型131例,荨麻疹型10例,多形性红斑型5例,猩红热样型2例,固定性药疹2例,剥脱性皮

    1996年05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7 ]
  • 万氏秘方治膝关节结核28例

    唐堪春

    <正> 膝关节结核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以膝关节上下肌肉萎缩,关节菱型肿胀,屈伸活动受限形如鹤膝为特征。笔者近年来,运用明代医家万密斋家传秘方对28例膝关节结核患者进行内服与外敷治疗,获得显著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治门诊病人28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14岁~20岁7例,21岁~35岁12例,36岁以上者9例。病程在6个月~2年15例,3年~10年9例,10年以上者4例。病程分型:单纯滑膜结核17例,单纯骨结核8例,全关节结核3例,所有病例都进行X线摄片,实验检查并结合临床主要症状而确诊。

    1996年05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4 ]
  • 中药薰洗热敷配合体疗促进骨折后期关节功能康复

    张凤楼,张瑞珩

    <正> 恢复肢体功能是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自1974年以来我们用中药煎汤熏洗、热敷配合体疗治疗股骨骨折,髌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后期膝关节、肘关节僵硬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4岁。股骨骨折50例,髌骨骨折24例,肱骨髁上骨折6例,伤后至应用本法治疗时间6周~4个月。来诊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解剖对位64例,对位(1/2)16例。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0°~30°者16例,在31°~50°者49例,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0°~90°者15例。

    1996年05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6 ]
  • 自拟鼻衄汤治疗鼻衄

    陈玉清

    <正> 鼻衄以热证为多,笔者自拟鼻衄汤于临床治疗鼻衄10例,取得一定疗效,兹报道如下: 鼻衄汤组成:生石决明(先煎)25g,牛膝20g,

    1996年05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1 ]
  • “清宫饮”缩短药物抗早孕阴道流血时间疗效观察——附99例临床分析

    金铮

    <正>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用抗早孕,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我们自拟“清宫饮”用于临床,效果明显,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9例为近半年在我院门诊行药物抗早孕者。对自愿服中药者,给予“清宫饮”,共49例;随机取不愿服中药者设为对照组,共50例。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

    1996年05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7 ]
  • 产后急重症治验举隅

    朱林森,刘尚清,陈芳

    <正> 由于分娩所造成的疲劳及创伤出血等,致使产后气血亏损,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稍有不慎,即易引起各种疾病。 常见的产后疾病可有产后发热、恶露不下、癃闭、尿失禁及大便难等。兹将验案数则整理于次,以供同道参考。 1.产后发热 沈某,28岁,工人。1982年2月1日初诊。 患者系第2胎第2产,产后已7天。于产后第2天开始低热,以后体温逐渐上升,高达39.7℃,伴恶寒及寒战,初拟为“上感”,予对症治疗,未见显效。于产后第7天凌晨体温高达41.3℃,并伴有昏迷、抽搐、喷射性呕吐。体检:颈部有抵抗,眼球向一侧凝视。血常规检查:WBC12×10~9/L,NO.9O,L0.10,Hb7.5g/L;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

    1996年05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外贴内服治疗小儿腹泻100例

    况琼瑢,邹瑢,喻晓梨,邹桢,邹德霖

    <正> 小儿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近年来,我们采用巴豆、黄蜡贴敷脐部,配合诃子散内服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年龄4天~3岁,平均1岁;男57例,女43例。单纯性消化不良44例,中毒性消化不良41例,迁延性消化不良8例,急性胃肠炎7例。病程1~7天84例,8~15天8例,>1个月者8例。腹泻5~10次62例,>10次者38例。发热37.3~38.5℃者52例,38.6~39℃者20例,39.1~40℃者8例。轻度脱水44例,中度脱水20例,重度脱水10例,并发症:上呼吸道感染32例,营养不良30例,佝偻病28例,肺炎10例。

    1996年05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1 ]
  • 次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0例

    王宛彭,周莅莅,赵长福,苑树君

    <正>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的前后直径和侧方直径比正常狭窄,椎管的横切面形状异常,造成侧隐窝或一个及数个椎孔部的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目前临床较为多见,笔者应用次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0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7年。全部患者均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 2 治疗方法 操作:病人俯卧或侧卧位,于患侧髂后上棘内下方约1cm凹陷处,即第二骶后孔为次髎穴。局部常规消毒,用6~7号针头做皮丘后刺入,回吸无血及液体即可注药,注药后休息10~20钟,无异常反应即可离院。

    1996年05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5 ]
  •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的观察

    薛丽霞,邱彩贵

    <正>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患肢的麻木、疼痛等,属祖国医学骨痹范畴。笔者以活体甲皱微循环做为观测指标,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以此来说明祖国医学痹证理论中气血运行障碍的病变机理。通过微循环的变化,反映出神经根病变的影响因素和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31岁;病程半年以下者9例,半年~1年者11例,1年~2年者8例,2年以上者4例。单纯左侧有症状者15例,右侧有症状者17例。

    1996年05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65 ]
  • 自拟四金胆石片对265例胆石症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的排石临床观察

    裴传晋,张德良,李艳凤

    <正> 我科自1991年2月~1996年2月对265例胆石症患者采用NE-Ⅳ型胆肾通用体外碎石机治疗,碎石后服用四金胆石片进行排石,收到满意效果。 一、临床资料 265例患者中,患胆囊结石者215例,胆总管结石者50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150例;年龄最小者为20岁,最大者为74岁;结石直径最小者为0.6cm,最大者为2.8cm;单枚结石者为172例,两枚以上者为93例。 二、治疗方法 采用NE-Ⅳ型胆肾通用体外震波碎石机,美国产RT-3000型B超定位。治疗前必须用B超检查结石的大小及部位,选择好适应症;治疗过程中不需用止痛剂,工作电压在10~16KV之间,冲击波次数视病情定在1500~3000次之间,且于20

    1996年05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4 ]
  • 芒针结合耳穴按压治疗肥胖症

    周莅莅,王宛彭,刘洪恩

    <正> 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芒针结合耳穴按压治疗肥胖症5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将病人随机分成芒针结合耳穴按压组和耳穴按压组。 芒针加耳穴按压组:53例,其中男12例,女4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0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10.5年。 耳穴按压组:32例,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11.5年。 上两组患者均为单纯性肥胖。按标准体重计算,平均超重31.2%,最高体重达101.3kg 2.治疗方法 耳穴按压组:患者坐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取饥点、神门、胃、内分泌为主穴;嗜睡者

    1996年05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29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2例

    梁月俭

    <正> 笔者自1994年2月~1996年3月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及口服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照《现代急诊内科学》,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9岁~86岁,平均48.2岁;出血病程半小时~1周,平均29.5小时;解黑便30例,呕血7例,呕血伴黑便5例;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20例,有胃溃疡病史3例,有胃炎病史1例。病因分类: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6例,胃溃疡出血6例;溃疡面积最小2.5cm×2.4cm,最大4cm×4cm;血红蛋白40~100g/L,平均68.5g/L,大便潜血(++~++++)。42例患者

    1996年05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泡性结膜炎

    王敬琦,宋英囝,李萍,王晓欧,王仙芝

    <正>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方法,治疗泡性结膜炎患者32例,经临床观察,效 果较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32只眼),男13例,女19例; 最小年龄6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 反复发作1年。本组据病变部位及症状轻重分2 种:砂粒状小泡和砂粒状小泡近角膜缘或在角膜 缘。其中砂粒状小泡病人22例,诊断依据:球结膜 局限性充血中有1个灰白色小溃疡。 治疗方法 辨证施治:中医认为砂粒状小泡病例属肺阴 不足,外感风热所致,治则宜祛风清热,佐以养阴。 药物(方剂1):连翘、金银花、桑白皮、象贝母、地 骨皮、麦冬、沙参各15g,黄芩、前胡、牛蒡子各

    1996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脓肿63例

    程丽萍,王鹏,袁丽霞

    <正> 有瘘型慢性根尖脓肿是口腔科常见、多发病,也是疑难病。以往治疗以拨除或根尖切除术为主。在临床工作中探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自1995年以来,治疗门诊慢性根尖脓肿(有瘘型)患者63例(诊断标准同《口腔内科学》)。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56岁。 治疗方法 治疗前排患牙X线片:均有根尖骨质破坏。第一步:开髓;拨髓;洗根管。第二步:冲洗根管—先用头皮针撬入根尖,牙胶固定,不透空

    1996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1 ]
  • 疑难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赵长福,王野成,韩忠宝,张永福

    <正> 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典型的比较容易诊断,疑难的病例则误诊率较高。1985年国内闻兆章、杨茂栋等人收集了国内5所医院的妇科急症,诊断阑尾炎的就有62例。据统计,很多较有经验的医生在阑尾炎与妇科疾病上的失误也不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两者关系。在其它外科急腹症与阑尾炎的关系,也有失误。本文总结了几年来从事急诊临床工作,对疑难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谈一下体会,仅供参考。 阑尾炎的诊断 转移痛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价值很大。虽然阴性病史不能除外阑尾炎的可能,阳性时诊断基本成立。在详细询问病史时,应明确注意以下:①腹

    1996年05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猫抓病4例报告

    夏大文,王丽芬,张淑彦

    <正> 病例报告 例1,女,7岁,2年前发现左颈部有蚕豆大肿物,近1年逐渐增大,无疼痛,时有低热,盗汗。平素喜爱玩猫,有密切接触史,曾被猫抓伤过。查体:左颈、耳后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10余个,质中等硬度,活动尚可,压痛(+),头被迫右倾,临床诊断结核。于1987年8月行淋巴结切除述,切除大小不等有完整包膜的淋巴结10余个,大者5×3×3cm,小者2×1×1cm,病理报告:猫抓病(Ⅱ期)。术后10天痊愈出院。 例2,男,30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年,伴低热乏力,周身不适,当地医院确诊为“亚性淋巴瘤”,介绍来我院。查体:体温:37.6℃,双侧颈部

    1996年05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5 ]
  • 运动神经元病证治

    陈心智,阎德凤

    <正>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rone disease)是一组发生在延髓与脊髓的退变性疾病,属于变性与遗传性变性疾病范围。主要侵犯上运动神经元传导束纤维,但亦可兼侵犯前角与前根的下运动神经元及其传出纤维。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肌肉萎缩、无力和锥体束征。 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本病应属中医“痿证”、“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植物毒素、重金属中毒或微量元素缺乏;②慢病毒感染;③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④营养障碍;⑤其他如遗传,某些细胞内酶系缺乏导致神经元变性等。

    1996年0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359 ]
  • 仙鹤草治疗眩晕症58例疗效观察

    眭勋华

    <正> 笔者自1993年3月~1995年7月,运用仙鹤草治疗眩晕症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5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平均43岁。58例中,内耳眩晕症29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眩晕12例,低血压眩晕症11例,脑动脉硬化症眩晕6例。 二、方法 58例病例均服用仙鹤草煮蛋:仙鹤草30g,鸡蛋2枚,水煮服,日1剂,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品。以3周为1疗程。 三、治疗 本组58例病例,痊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服药最短1周,最长3周。

    1996年05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0 ]
  • 定坤丹中的人参与三七的薄层色谱鉴别

    刘秀梅,郭诗静,李静辉,黄青

    <正> 1.材料和仪器 层析缸,薄层板涂布器(50μm),玻璃板5×15cm,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人参三醇人参二醇,齐墩果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定坤丹(吉林市龙潭山制药厂950605批)。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1)供试品溶液:取样品3g,加活性炭5g,研磨混匀,加甲醇溶液20ml,搅拌5min,将样品及甲醇溶液置于锥形瓶中,于水浴锅上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7%硫酸乙醇的水(1:3)25ml,水解2小时,水解液用氯仿萃取,氯仿层蒸干,残渣用甲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解。(2)阴性对照溶液:取按本品处方及工艺制备而成的不含人参阴性样品,同上法处理得不含人参的阴性样品溶液。(3)对照品溶液:

    1996年0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9 ]
  • 治痰三法方药浅识

    顾家咸

    <正> 1.化痰 根据痰的不同性质及药物的性能,可分为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和祛寒化痰。 宣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常用具有宣肺化痰作用的药物,如北杏仁、桔梗等。因于外感风寒引起,故常配以辛温解表药如苏叶、荆芥等,方如止嗽散。 清热化痰:用于热痰。热痰多因邪热内盛,熬煎津液,故又常配苦寒清热药黄芩等组成方。如清气化痰丸。 润燥化痰:用于燥痰。常用具有润燥化痰药物如南杏仁、川贝母、瓜蒌仁等。燥痰多由阴分不足,虚火灼烁肺阴所致,故治疗时。常配清肺润燥药,如沙参、天花粉等。方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杏苏饮等。

    1996年0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3 ]
  • 从化学成分角度对中药四气的浅析

    姜厚德

    <正> 1.寒凉药 这类药的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生物碱、卤素及其盐类、重金属元素、蒽醌类等。其药理作用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弱呼吸、循环、代谢和肌肉活动功能,同时,减弱机体对病源性刺激的反应能力,从而显示中药的寒凉作用。 挥发性成分:通过刺激反射而引起发汗、解热、清凉等作用。例如,薄荷内含挥发油(主要为薄荷油、薄荷酮、薄荷脑等)。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间接作用于末稍神经,使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而起发汗解热作用。外用则使粘膜血管收缩、感觉神经麻痹而产生清凉、止痛、止痒作用。柴胡

    1996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95 ]
  • 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段颖妹

    <正> 甘麦大枣汤又名甘草小麦大枣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临床主要用于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肝郁化火伤阴,致内脏阴液不足而出现的情志症状如悲伤欲哭,精神抑郁,多幻觉,易冲动,知觉过敏或迟钝,周身疲惫,精神恍惚,不能自主,烦闷急躁,失眠,坐卧不安,如见鬼神,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中的焦虑症等。笔者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妇女绝经期前后出现的各种病症,临床治疗7~8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996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2 ]
  • 东北贯众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朴梅子,朴锦玉

    <正> 贯众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根据产地区分,可分为十多种,本品主要具有清热解毒、驱虫、止血、抑菌、防治流感等作用,各地习惯用品种较多,有的且不属同处植物,为此笔者对吉林省产的东北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进行了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的实验。 样品的制备 将生药粉碎,用蒸馏水浸泡2小时,于沸水浴上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滤

    1996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68 ]
  •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举隅

    阎琪,赵力维,于洋

    <正> 桂枝茯苓丸为张仲景所创,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方由桂枝、茯苓、牡丹、芍药、桃仁5味药组成,为化瘀消症之缓剂。主治如原文所说:“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由此可见仲景立方旨在化瘀消症,因其配伍严谨,药精效宏,故为后世医家所喜用。后世对该方的使用多有发展,不仅用于症痼害而广泛应用于凡由瘀血所致的多种内、外、妇等各科病证中,现介绍如下: 崩漏 高某,女,41岁。病史:15岁初潮,每次周期为

    1996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8 ]
  • 地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王文东,张英华,崔健,李淑华,马淑云

    <正> 1.粉末鉴别 灰黄色,味微咸,气腥。在波长3650A紫外分析仪下观察部分颗粒显亮兰色荧光。粉末经脱脂,透化后镜检可见多数体壁碎片,灰黄色,形状大小不等,且混有许多泥沙颗粒。刚毛为其突出特征,无色,长250~400μm,最宽处直径27~32μm,两端均钝圆。有的刚毛可见一端嵌在体壁碎片内。 2.理化鉴别 取地龙粉末(20目),制成浓度相当于每ml含生药粉末100mg的冷水提取液作为供试液备用。 2.1 显色反应:取供试液滴加在滤纸上,然后喷茚三酮试液,105℃烘烤数分钟,可见蓝紫色斑点。

    1996年05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5 ]
  • 仙苓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马维娜,黄青,张洪岩,李勇,张本

    <正> 仙苓口服液具有益气补血,宁心安神,滋阴补肾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年老体虚、失眠、贫血等症。经药理临床研究,疗效明显可靠。为了更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对其制剂中的淫羊藿、五味子、蛇床子进行薄层鉴别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 淫羊藿甙、五味子乙素对照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仙苓口服液由吉林市中药厂提供。 硅胶G、硅胶HF_(254)薄层板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方法与结果 1.淫羊藿的鉴别 取本品10ml,于水浴上蒸去乙醇,放冷,继用

    1996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1 ]
  • 高分子载体药物设计方法简述

    梁久来,何玉贤

    <正> 一、高分子载体药物特点 高分子载体药物即把小分子药物通过其价键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作为侧基的一部分,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小分子药物的传递系统。 用高分子作为小分子药物的载体可实现下述目的:(1)增加药物的作用时间。(2)提高药物的选择性。(3)降低小分子药物的毒性。(4)克服药剂剂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合成设计高分子载体药物的基本原则 1.高分子载体的选择 可充当高分子载体的化合物,基本要求应是水溶性,无毒,在体内不产生免疫反应,在体内可

    1996年05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1 ]
  • 莱菔子注射液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永和,陈声武,周鸣,邓毅峰

    <正>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北京医科大学阜外医院实验动物科提供,体重200~250g,雌雄兼用。 1.2 仪器 大鼠血压测试仪(RBP-1),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产品。 1.3 药品 莱菔子注射液 浓度400%,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 2.实验方法 取SHP大鼠36只,测量基础血压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 先将受试SHP大鼠放入大鼠血压测试仪的预热箱内,预热10分钟,取出放入合适的固定网套内,然后将动物固定于滑动物大鼠固定台上,将

    1996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34 ]
  • 熊冰痔疮软膏药理研究

    常丽影,阎琪,康兵,张桂兰

    <正> 熊冰痔疮软膏由熊胆粉、冰片等中药组成,临床研究证明,对内痔、外痔治疗有效率达92.6%。为探讨熊冰痔疮软膏的药理作用,笔者对其进行了药理研究。 材料 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大白鼠,体重180~240g,雌雄兼用。全部动物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动物室提供。 药物 熊胆由浑江熊业研究所提供。角叉菜胶由辽宁药物所提供。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由武汉市第三制药厂生产。

    1996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3 ]
  • 归脾汤在国外的研究及应用

    金宝良

    <正> 国外对归脾汤作了一些研究并使用于临床,证实该方有如下功效: 一、调整血液失衡 1.增加红细胞、白细胞 柴氏用归脾汤治疗肾功能不全伴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使贫血改善、白细胞数增至正常范围。 2.增加血小板 樱氏报道在30所医院内用归脾汤治疗18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剂量7.5g/d。用药持续时间12周。经血液、生化、免疫学检验,血小板急速增加。皮肤点状、斑状出血等体征显著改善。鼻、牙龈、生殖器、泌尿器官出血也显著改善。

    1996年05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8 ]
  • 耳穴治病概述

    吕明,张书洲,刘晓艳

    <正> 1.选穴 因病选穴,一般遵循以下四条原则:①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选胃穴,肺病选肺穴;②按中医理论选穴,如耳鸣选肾穴,失眠选心穴;③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高血压选降压沟;十二指肠溃疡选十二指肠下脚端穴;④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选耳尖穴;牙痛选牙痛点等。 2.操作方法 常规操作,留针10分钟、30分钟不等,长者可达3~4小时。也有的用揿针埋针疗法。点刺放血疗法,一般都选用耳尖穴。针刺深度有的不刺透耳软骨,但也有的需刺透耳软骨,不穿透耳壳为原则,有的还需透刺。

    1996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6 ]
  • 面肌痉挛治疗之我见

    王瑞龄

    <正> 面肌痉挛是指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抽搐,而无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者,因其发病原因不明,所以又称之为原发性的面肌痉挛。临证之时,尚有继发性、癔病性等面肌痉挛,当仔细分辨。本篇主要谈有关原发性面瘫的治疗体会。 1、辨证论治,以脾为主 面肌痉挛多由眼轮匝肌起始。按五轮学说,眼睑为肉轮,归属于脾。脾胃虚弱,血不养筋,虚而动风,眼睑瞤动。又脾主思维,思虑过度,耗损脾胃,中土受损,生血不足;又肝木横逆,侵侮脾土,脾胃虚劳,聚湿成痰,肝风内动,风痰阻络,均可致本

    1996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9 ]
  • 《内经》四则小议

    陈心智,臧惠馨

    <正> 《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渊源,其间蕴含的学术思想富宏深远,现结合临床实际和学习体会,小议四则,供同道示教。 1、“本”义贵变 “治病必求其本”是《内经》确立的治疗原则之一,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大。“本”即本质,疾病发生发展的本源、核心。但通览《内经》不难看出,“本”义是建立在整体观念下的“本”,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并充分体现证候的,而“证”的变化可“候”察而得之。大自然中“五日之谓候”,人身亦然。结合临床体会到:疾病在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主要矛盾即“本”,是随着病人正邪双方的斗争不断变化的。“求其本”就要通过四诊测其内在本质的变化,“随证治之”,决不等同于对因治疗或拮抗治疗,而是更高层次的治则体现,也是辨证论

    1996年05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8 ]
  • 试析孙思邈医德思想之精粹

    郭瑞华,庞英囡

    <正> 唐代医家孙思邈,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著称于世,其《千金要方》“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篇所论之医德规范,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其医德思想之精粹试析如下。 1、贵人命,重医术,不慕官利 孙思邈所处之时代,世人皆“诵短文,构小策”以求仕途。“朝野庶士,感咸耻医术之名”。于是出现了“医治之术,阙而弗论”的怪现象。百姓患病,求医甚难。孙氏因自幼患风冷之疾,也是“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有感于此,他十八岁时立志学医,一生致力于医学,朝廷多次请他为官,他都固辞不

    1996年05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