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德贤;
<正> 本文所述,指内科杂病中之湿热证多有瘀血而言,非湿热温病也。此证,一般医家多用传统治法,予以清利湿热而忽视祛瘀。近年来不少名老中医积多年之经验,认为久病湿热多夹瘀血,用清利、通络法治之,疗效显著。笔者尽师其法,多获良效,今浅述如下。一、病因病机内科杂证之湿热,有从
1989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仁强;
<正> 人至老年,必然出现听力减弱,目视昏花,齿枯脱落,二便不利,纳食不馨,步履迟缓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老年虚证特征。有人对340例60岁以上无症状老年人进行中西医有关检查,发现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气血阴阳不足的征象,尤以阳(气)虚者多见,达66.8%。前人言“元气之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说明元气虚是由脾胃气虚引起或加重,诸病之所由生是因“脾胃之
198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志超;
<正> 石春荣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乃吉林省中医界耆宿。石老于70余年的临床生涯中,应用虫类药物治疗顽疾重症颇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掇其临床治疗阳痿常用的有代表性的10种虫类药物介绍如下: 一、通补肾阳的蜻蜒、蚕蛾、大蚂蚁蜻蜒为蜒科昆虫蜻蜒的原虫,夏季捕捉,入药去翅足炒用。功能“强阴、止精”(《名医别录》),“壮阳、暖水脏”(《日华子本草》),“治
1989年02期 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董志中;
<正> 祖国医学中没有肺心病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与“肺胀”、“支饮”病类似。笔者根据临床体会,谈谈对本病的几点认识。一、肺心病的根源在肺,但肺与心又可互为因果肺心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久咳损肺,气阴两伤,痰浊塞络,气道受阻,使肺脏之宣发肃降功能不全,吸入之气不能下贯心脉,积于胸中发为
1989年0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容华;
<正> 胡老善于调理脾胃,尤其强调治病求本,重视全身的气机升降。而脾胃升降,又为脏腑气血升降的枢纽。关系到整个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脾升,精气才能上升;胃降,糟粕才能下行。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
1989年0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至中;高鹏翔;罗瑞祥;候永辉;付秀娟;魏淑芳;常世华;
<正> 阳萎是一种颇为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性激素疗法及阴茎假体法,均有其局限性及不良反应。我们以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为基础,以性科学进展和研究的最新理论为依据,利用和开发长白山药物资源,选用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并辅以对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价值的微量元素等,运用科学方法及现代工艺,
1989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万峰;王少金;曹洪林;
<正>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症、尿浊、白浊、精浊等证的范畴,是青壮年男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效果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并不多。笔者自1986年开始,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科本组32例中,住院患者6例,门诊患者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0~40岁28例,41岁以上2例。以20~40岁
1989年02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志英;
<正> 笔者自1987年1月至1988年6月,采用自拟“生精汤”治疗男子精子减少不育症220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0例,均系23~33岁的已婚男性青壮年。婚后5~6年不育者30例,4年不育者50例,3年不育者120例,2年不育者20例。精液检查:精子数目极少者(每视野1~3)30例,500万~1000万者20例,1500万~2000万者30例,3000万
1989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维新;
<正> 正常精液在射出时为液体,因精囊中存在液固因子可使精液凝固,所以其后立即形成胶冻或凝块,而前列腺液中的纤维蛋白溶素可使已凝固的精液液化,故在10~30分钟内复液化。液化时间系指自排精至精液混匀成流动液体之时间间隔。若在室温下,60分钟不液化或60分钟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称为精液不液化症。这种异常的液化过程延迟,使精子发生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正常通过宫颈而致不孕。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
1989年02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康英;柳昌夏;
<正> 血瘀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观察治疗的120例血瘀性头痛患者中,男42例,女78例。脑血流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轻度血瘀性头痛65例,发病年龄25~33岁;中度45例,发病年龄35~45岁,重度10例,发病年龄48~69岁。
1989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运文;
<正> 薛立斋在《内科摘要》中指出:“头痛久发,多主于痰。”证之临床,诚如斯言。头痛因痰浊而致者,不仅病情复杂,失治误治则缠绵难愈。头居人体最高部位,手足三阳及督脉均会于此,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头为精明之府,元神所居,不仅需要五脏精华之血之滋养,还需六腑清阳之气之温煦,不容病邪干扰和浊邪盘踞。《证治汇补》谓:“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惟经气上逆,
1989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申长征;
<正> 1981年~1986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6例,目的在于探讨中医结合分型论治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6例,住院病人60例,门诊病人26例。其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40岁以下1例,40~49岁3例,50~60岁31例,60岁以上51例。病程10年以内13例,10~19年36例,20~30年30例,30年以上7例。轻型(以肺感染为主)14例,中
1989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波;
<正> 肩周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中老年多发。笔者自1983年以来,采用针刺阳陵泉下穴(自拟名)辅以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了57份患者,获得较显著的疗效。一般资料 57例患者中,男21例,女36例。左肩19例,右肩38例。其中30岁1例,40~49岁6例,50~59岁41例,60~69岁9例,平均年龄54.3岁。病
1989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惠庆;
<正> 治疗方法患儿俯卧,术者用拇指点揉患侧肾俞、环跳、殷门、委中等穴,以疏通气血,解除肌肉痉挛。之后患儿仰卧,助手用两手分别插入患儿两腋下,术者用双手呈前后位持握患侧下肢,左手在大腿前侧,右手在小腿后侧,与助手做对抗牵引。继而强屈患侧髋关节至最大限度,最后将髋放于90°屈曲位,向上提拉牵引,在牵引下外旋、外展并伸直髋关节,则半脱位即行复
1989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焕溥;
<正> 安胎常用之五法,乃我祖传经验,先父生前常用此法治验甚多。笔者在临床颇多遵用,通过多年观察,疗效满意,现整理小结如下。一、补肾固摄冲任法先天禀赋不足或多产房劳所致,或因孕后不节房事以致肾气亏虚,冲任失固,阴血下漏不能养胎发为胎漏;胞失肾系,胎元不固则胎动不安。方用自拟安胎保产饮合寿胎丸,选菟丝子、熟地,续断、桑寄生、杜仲炭、阿胶、人参、山
1989年0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文彦;
<正> 操作方法:取2毫升或5毫升注射器,用6号61/2号针头抽取板蓝根注射液4毫升,取双侧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直刺约0.6~1.2寸深,经回抽无血,再将药物注入,每侧穴位注射2毫升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操作时应注意取穴准确,年幼小儿应注意适当固定其下肢。
1989年0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有田;
<正> 产后便秘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在近几年,随着大龄初产妇的增加,剖腹产者增多,本病亦更为多发。西医将此类病人诊断为“产后便秘”,祖国医学则诊断为“产后大便难”。考《金匮要略》上说“新产妇人有三病”,大便难为其中之一。其因多由产后失血过多,引起血虚,津液亏损,不能濡润肠道,致粪便在肠腔
1989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献,予以更正,所改之处,出注说明。对本书的引文,虽与原著本意有出入,但文义两通者,均未作改动,但出注说明,以备参考。书中明显错字,迳予改正,常见的假借字及繁体字,一律用简化字,不出注。书中所引方剂,其药物组成、剂量、配制法、服用法等,均依本书原貌,一般未作校注,个别有明显差异处(如产后胞衣不下,用失笑
1989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华;
<正> 庞某,女,25岁,山东人,工人(其工种特点为常年屈身坐位),妊娠30周,儿啼腹中。平素体健,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月经14(4~5/28~30),色量正常,23岁结婚,配偶体健。孕1产0,末次月经1987年1月25日,预产期1988年4月2日。孕40天时有早孕反应,持续1个月即恢复正常。1988年2月16日,患者忽觉腹中似有儿啼,其家
1989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志梅;
<正> 刘某,女,23岁,工人,1988年7月行人流术,术后外感,腹痛肢冷,经某医院用安痛定等药治疗后乃汗出不止,来我院就诊。现汗出恶寒,腹痛肢冷,气短懒言,面色(白光)白,口干不渴,舌苔白,脉微弱。此乃阳气大虚,卫表不固,腠理不密,加之误治,故漏汗不止,寒凝胞宫则腹痛不已。治当先行温阳固表止汗,继用温里活血止痛。方用附子汤加味:附子20克党参20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赤芍25克黄芪25
1989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春甫;
<正> 一、足热如燔中医内科与妇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临证实践中二者常相互兼顾。尤其某些内科病症过简,不足辨证时,在妇科中则可求得全貌。曾治郭某女患,市中山西路菜市场职工,39岁,1985年5月29日主诉双下肢热如燔炭月余,加重1周,双脚不欲穿鞋被袜,每于午后热重,入夜尤甚,惟以凉水浸泡下肢则觉舒适。问月经,正值经期,
1989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松屹;
<正> 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愈1例误服过量安定所致运动失调症,兹介绍如下。周某,男,23岁,工人,1986年1月日初诊。患者于1986年1月日误服安定片200片,经抢救治疗后已脱险,3天后自觉头昏目眩,体倦无力,登厕时发觉站立不稳,迈步行走步履不正,状如醉洒,振摇欲仆地,由人搀扶或着拐方
1989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曙君;
<正>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历代医家对此症的论述与治法颇多,其成因多以为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之故,本人在临床上诊治此症,综合先贤之论,视其老幼虚实之不同,常采用调理冲任、补气摄血、平肝滋肾等法治之,疗效尚可,现将临证所得公诸同道。一、调理冲任青春期少女多因肝肾不足,天癸初至,冲任
1989年0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宗如;
<正> 笔者临床多年,常将桂枝汤灵活运用于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子肿、产后腹痛等证中,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989年0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尤洪金;
<正> 董某,女,54岁,农民,1986年10月15日就诊。患者阴中有物下坠12年,妇科检查:Ⅱ度子宫脱垂。诸医大补元煎、补中益气汤治之,始亦获效,然停药或劳累后病情如故,已丧失劳动力年余,近因劳累,病情加重,邀余诊治。阴户有物脱出,经久不收,小腹坠痛,黄带淋漓,心烦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属脾气不足,聚湿生热,湿热下
1989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述文;陈永刚;
<正> 笔者自1981年5月至1987年12月,用自拟溃疡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疗效确切,兹将其治疗方法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方剂组成党参茯苓山药生谷芽甘草当归白芍鹿角霜乌贼骨粉各50克生地酸枣仁柏子仁各100克蜂蜜1000克加减法
1989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朝纲;
<正> 李某,女,27岁,农民,1984年3月就诊。因痛经长期不愈,婚后6年不孕。每次经期延长,并有大小不等的瘀血块和膜状物随月经脱出,瘀下痛减。曾多方医治服中西药数年不效。诊值经期,小腹胀痛、压之拒按,舌暗红有瘀点边有齿痕,舌苔薄脉,见沉涩。证属胞宫气滞血瘀,法宜祛瘀活血、理气化膜止痛。投失笑散加味治之,药用:生蒲黄20克(包煎)五灵脂10克
1989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东奇;
<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少阳病篇中的著名方剂,由柴胡、黄芩、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生姜、大枣、铅丹十二味药物组成,原方主治少阳病误下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之证候。笔者反复领略其功效,细细琢磨其配
1989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柴国钊;
<正> 当归拈痛汤出自《医学入门》,由白术、人参、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甘草、茵陈、羌活组成。该方具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湿热相搏的四肢关节烦痛,肩背沉重,或一身都痛,或脚气肿痛,或舌有瘀点等湿热瘀血证。
1989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都双兰;姜秀莲;
<正> 中华麦饭石(China Maifanite)是一种古老神奇的矿物药,亦是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其味甘、温,无毒,可治一切痈疽发背。现将其研究与应用概况介绍于下: 一、麦饭石的化学成分研究麦饭石中含有生物体所需要的所有微量元素及其他稀土元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矿物组
1989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安华;
<正>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赤箭则为其花茎。《神农本草经》只有赤箭,列为上品、而无天麻之名。唐·《药性本草》认为“赤箭芝,一名天麻。”《开宝本草》分列“赤箭”、“天麻”二条,各论其性味、功用,似乎认为二者不为同一植物。现代医、药诸书,大多仅阐述天麻的功用,而不论赤箭,以致世人知天麻者多,知赤箭者少。 (一) 赤箭、天麻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
1989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立东;
<正>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自律性异常或激动传导障碍所引起的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的一类病证,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厥证的范畴。近几年来,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出现了可喜势头,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有关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主要文献简述如下: 一、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根据临床证型而加以施治的。曹氏将心律失常分为血循失常营卫涩少型、心律
1989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焕荣;崔健;宋玉环;
<正> 金银忍冬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Lonicero maackii Maxim)的干燥花蕾。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的山区及丘陵地带,蕴藏量极为丰富。其正品金银花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扩大药源,充分利用吉林省自然资源,增加社会效益,我们对吉林省不同产地的金银忍冬中绿原酸、异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
1989年02期 39-4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继山;严仲铠;李晓波;王桂芝;李延忠;胡玉琛;王士贤;李宝瑗;
<正> 白边岛衣(Cetraria laevigata Rassad)系梅衣科岛衣属植物。长白山岛衣属植物较为丰富,我们根据国外同属其它种地衣的抗癌报导,对白边岛衣多糖进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采自安图县小天池附近,由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局研究所鉴定。二、实验方法
1989年0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洪生;刘宏岩;金东明;宫晓燕;
<正> 头汗 [原文] 伤寒头汗,何以明之?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蓄,蒸发腠理,遍身汗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不得越。热蒸于阳,故但头汗出也。何者?以三阴之经,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循于头,独诸阳经脉上循于头尔。经曰:但头汗出者,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
1989年02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东义;
<正> 八纲辨伤寒首推尚从善仲景虽未明言“八纲辨伤寒”,但《伤寒论》中确有八纲实质。“八纲”是历代医家从长期辨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辨治证候的普遍规律。“八纲辨伤寒”是对六经辨证学说的补充与发展。许叔微论伤寒强调须分表里虚实明代以前,虽未见有“八纲辨伤寒”的明确提法,但将《伤寒论》中的内容以表里阴阳寒热虚实
1989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维明;
<正> 选择适当的药物敷脐,在治疗某些急、慢性病证,称为脐疗。实践证明它是值得探索的给药途径。一、脐疗的作用机理脐,即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后与督脉命门相应。任督二脉互为表里,一为阴经之海,总领诸阴;一为阳经之海,总督诸阳。共理人体诸经百脉,故脐与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域,冲乃经脉之海,任、督、冲“一源而三
1989年02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庄;
<正> 《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论其治则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等,为“甘温除热”治疗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是,倘若涉及“甘温除热”具体治法的首创者,人们一般认为是北金医学大家李
1989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治安;
<正> 吴瑭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记载脉象20余种,计达78条,其中数脉就有20条,充分显现了数脉在温病中的重要性与主病特点。本文就此浅加分析,以供同道参考。一、温病之脉本数,数脉分主寒热数脉多主热。温病感受温热阳邪,体内阳热亢盛,故其脉多数。《条辨·下焦篇·第22条》(以下简称《下·22》,余皆仿此)明言:“温病脉,法
1989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白城市中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中医院。该院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全院现有职工35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8人,具中级职称者62人。疗区床位212张,全年收治病人4281人次。该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按摩科、皮肤科、痔瘘科等23个临床科室,配备有500毫安X光机、B型超
1989年0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吉林市郊区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原吉林市第二联合中医院和吉林市联合西医院两院合并而成,汇聚了当时吉林市有名望的老中医和有威信的西医,而成为吉林市具有中西医双套人材、设备的一所中西医结合医院。当时设有中、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科室,随着医院的发展,又相继开设了五官科、眼科、口腔科、肿瘤科、皮肤科、气功科、急诊科、美容科、疼痛科、理疗科、检验科,
1989年0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