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冰洁;牟晓琛;高颖;
目的 评估健脾升清针刺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A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脾气虚弱、风痰阻络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27眼)予口服甲钴胺片、维生素B_1片治疗,观察组28例(28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法结果和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斜视度均呈现显著改善趋势(均P<0.05),观察组斜视度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球运动分级和复视像距离评级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升清针刺法可以改善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斜视度、眼球运动和复视症状。
2025年09期 v.45 1046-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艳;刘跟莉;朱嘉民;管淑敏;付瑶;刘爽;段国涛;孙晴晴;
目的 基于段富津“培补脾胃正气”学术思想,探讨鍉针点穴按摩配合重灸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32例接受卒中后重灸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鍉针点穴按摩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2组Bristol评分、CSS评分、排便时间、中医证候积分、MBI临床疗效及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84.37%,27/32)(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轻微腹胀或便意增加,但未影响治疗依从性。结论 “培补脾胃正气”学术思想指导下的鍉针点穴按摩配合重灸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大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腹痛的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9期 v.45 1050-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健荣;施亚军;姜伟杰;王忠成;
目的 分析黄芪附子汤加减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行抗病毒、保肝、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附子汤加减治疗。2组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 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肝脏硬度值(LSM)。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74%,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TBIL、HBV DNA定量、HA、PCⅢ、CⅣ、LS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6/50)与观察组(14.89%,7/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附子汤加减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9期 v.45 1055-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赵芸;陆虞荪;冯矗;马金丹;吴佶;李刚;陆张彪;
目的?观察抗阻运动联合深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颈痛与普通针刺法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96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n=49)与对照组(n=47)。治疗组1例退出,对照组2例失访。治疗组给予抗阻运动加深刺颈夹脊穴治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 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式McGill评分量表评分(SF-MPQ)、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SF-MPQ、NPQ、N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降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9%,46/49)高于对照组(74.5%,35/47)(P<0.05)。结论?抗阻运动联合深刺颈夹脊穴与普通针刺法治疗颈椎病颈痛均有疗效,抗阻运动联合深刺颈夹脊在缓解疼痛、功能改善方面优于普通针刺。
2025年09期 v.45 1059-1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