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雅丽
晋唐是中医美容学体系初步形成阶段。《诸病源候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美容在损容性疾病的病源探讨、发病机理分析以及证候描述等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系统。中医美容常用中药、食疗、针灸、气功、手术等,在前代研究的基础上不仅具备,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畴。葛洪、孙思邈、王焘、孟诜、龚庆宣、陶弘景等诸多医学家的医著中所载美容方剂,可谓集唐以前古籍、宫廷、民间之大成,而且数量剧增,并载有用于装饰美容的化妆品配方;其美容药物、食物,既注重治疗,更强调保健,显示了中医美容的“治未病”观念。
2005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陶象祥
通过对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及其机理的分析,论述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状态的认知,以及中医理论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005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廖若莎,何军2005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沁园,庞磊2005年04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兴华2005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鸣曙,葛林宝2005年0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于德洵,于德伟2005年04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丛丽,高萍2005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刘革命,丁磊,谢艳玲,熊尚全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的变化及中药康达心口服液对其影响。方法:选择37例CHF患者给予康达心口服液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中的PRA、Ang、ALD含量,同时设2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PRA、Ang、ALD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CHF患者在康达心口服液治疗前后其血浆PRA、Ang、ALD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高,康达心口服液对CHF患者RAAS有抑制作用。
2005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丽,刘铁军,高蕾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腹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治疗组予增液承气汤加减,对照组服用水林佳胶囊,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等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方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调节免疫、护肝、降酶及利胆功效。
2005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建军
目的:观察民间有效验方慢肝灵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采用慢肝灵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乙肝灵浓缩丸合用鸡骨草胶囊治疗。结果:慢肝灵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HBeAg、HBV-DNA转阴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对患者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慢肝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保肝降酶,恢复肝功能和改善肝脏纤维化作用。
2005年04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永,马英传,李春华2005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敬宝,黄秀玲2005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芳,程伟2005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广卫,冀会芹,刘庆春2005年04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有田,李冰,李秋波,李赫2005年04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加明2005年04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丹,周建华2005年04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刘兴红2005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良秀2005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艳2005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邝开安,黄运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针静滴及口服中药温阳利水、活血祛瘀平喘汤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等方面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可明显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PaCO2,增高PaO2,疗效肯定。
2005年04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津2005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春凤,艾长山2005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军2005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锐深,黎壮伟2005年04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砚民2005年04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苏海荣,王金爱,范自香2005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敬民,白林,步金宝,张秋慧2005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景宽,刘春2005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李振华,陈春芳,黄铁银,武玉和2005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程亦勤2005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仇绍晨2005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昌植,葛林宝,张秋娟2005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文清2005年04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江成2005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超存,玉焕真2005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方莲,邢一伟2005年04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萍2005年0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慧玲,寇惠英,沙淑贞,孙云廷2005年04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鸣2005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兆姝,李峰,袁昌鲁
目的:对大、小承气汤进行定性与定量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TLC法,分别对大、小承气汤中大黄和枳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比色法、TLCS及挥发油测定法,测定大、小承气汤中总蒽醌、橙皮苷及总挥发油的含量。结果:各成分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大、小承气汤质量控制方法。
2005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赖昌生2005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艳,孙志伟
目的:了解参茸龟芪口服液的安全性。方法: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该口服液急性经口毒性为无毒,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结果,30d喂养实验中也无异常发现。结论:参茸龟芪口服液安全无毒。
2005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淑玲,李荣娟
目的:观察升降散散剂解热及排痰作用。方法: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将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升降散组,观察比较3组发热家兔的体温变化,发热高峰值(ΔT)以及体温反应指数(TRI)。同时根据酚红部分地从气管排泌的特点,观察了升降散组、僵蚕蝉蜕组、NH4Cl组、生理盐水组对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结果:升降散可缩短发热家兔高温持续时间,显著降低ΔT和TRI。升降散全方组能更好地促进小鼠气管段酚红的排泌。结论:升降散散剂具有明显退热作用和排痰作用,为升降散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2005年04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春燕,张义,王丽娟,赵燕颖,于金录,张舵舵
观察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S.I.)对培养的Wistar大鼠心室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的影响。将0.78~6.25μg/mlS.I分别加入到培养4~8d的Wistar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培养瓶中,依次记录加药前、后心肌细胞群落的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参数的变化。结果:大豆异黄酮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参数,该作用可被Ca2+80μg/ml与肾上腺素10μg/ml所反转。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
2005年04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庄平
目的:观察针灸对实验性大鼠黄疸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一次性灌胃异硫氰酸a-萘酯(ANIT)中毒制备大鼠黄疸模型,设针灸治疗组与中西药对照组,观察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及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针灸组与中西药对照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针灸治疗组对实验性大鼠黄疸有退黄作用,且疗效肯定。
2005年04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强2005年04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连旗2005年04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桂华2005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高建宏,贾俊茹,李春艳2005年04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