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泽阳;邱野;潘欣渝;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病,失眠为糖尿病常见共病,二者病情相互加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肠道菌群紊乱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机制,亦可通过“脑-肠”轴介导睡眠障碍。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不和”是糖尿病失眠的关键病机,健脾和胃法可显著改善糖代谢和睡眠质量,其机制与调节菌群结构、抑制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基于“脾胃-菌群-脑”交互网络,整合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阐明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失眠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医从脾胃论治糖尿病失眠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11期 v.45 1245-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滢瑄;冯淬灵;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肺痈发病,提出肺痈以热毒蕴肺、肺中腐烂为核心病机,治疗当分期论治。《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治肺病方”论述肺痈的辨治思路,并创立3首方剂对肺痈分期论治:成痈期以清金解毒汤清热解毒,溃脓期以清凉华盖饮活血化瘀,恢复期以清金益气汤益气滋阴。张锡纯对甘草、犀黄丸、阿司匹林在肺痈治疗中的应用有独到见解。总结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肺痈的诊治特色,以期为临床肺痈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5 1249-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良善;许玲;陈玉琢;苏秋玲;叶敏;季思勤;黄海茵;王振伟;
肺小结节是最大径5~10 mm的结节。阴阳本质可能在于基因的低甲基化与高甲基化。结合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肺结节发病之源理论,初步构建“DNA甲基化-阳化气、阴成形”辨治体系,提出三种核心病机:阳化气不足,DNA甲基化整体升高,结节始生;阴成形太过,抑癌基因甲基化阳性,结节生变;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微泛,循环DNA甲基化阳性,结节复发。对应三种治法:“温肺健脾、消痰祛湿”复甲基之异,“祛瘀解毒、温肾阳气”制抑癌之殊,“温阳补气,消阴抗癌”求甲基之常。通过DNA甲基化阐明“阳化气、阴成形”治疗肺结节的科学内涵,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肺结节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2025年11期 v.45 1253-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昊天;时光;范伟森;赵瑞华;
“少阳为枢”和“太阴为开”是人体阴阳气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医病机认识和相关现代研究成果,得出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开源不足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重要病机转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少阳枢机不利证机本质是阳郁气结,太阴开源不足系积寒诸虚所为;枢机开源相应失职,可衍生痰湿瘀血等病理因素。基于“调少阳之枢机,理太阴之开源”的治则特点探讨EMs治疗,应解阳郁疏气机以利少阳,温里寒益诸虚以助太阴,随证兼治痰瘀,散结消癥。
2025年11期 v.45 1258-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敬宣;赵文海;许兰伟;武津瑶;郭敏;赵长伟;金美英;崔镇海;
退行性脊柱侧弯病程较长,发病隐匿,与伏邪的特点相合。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病理特征,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弯与正虚邪伏理论的关系,总结天池伤科流派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经验和正虚伏邪理论特点,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病因病机。肾虚督损是侧弯之本,骨错筋松是疾病之根,伏瘀为致痛之源,伏寒为下肢症状之因。治疗上以理筋正骨手法为根本之策,补肾强督为基础之术,清除伏邪为治症之法。
2025年11期 v.45 1263-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诚浦;田源;解颖;李秋实;姜德友;
以《龙江医派丛书》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龙江医家辨治外感高热气分证临证经验,认为经脉、脏腑或肌肉空隙部分阳气偏胜是外感高热气分证病机实质。此“阳胜”源自阳气之盛与阳气之郁,由于发热症状本身与阳气壅郁相兼相容、相互促进的特殊关系,使外感高热气分证患者往往郁热并见。通过权衡阳气之盛、阳气之郁,可将外感高热气分证分为纯热、郁热、毒热、湿热、实热五种常见热型,进而在纯热寓通于清、郁热主清辅通、毒热清通并重、湿热主通辅清、实热寓清于通的清通法辨治体系下选方用药,纲举目张。具体应用时当重视定病位、明邪气和护津液。有助于医者建立外感高热诊疗思维,简化诊疗过程。
2025年11期 v.45 1268-1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亚静;贾冰清;谢豪;李冰倩;成海红;黄瑶;王金权;
基于线粒体功能异常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医病机联系,结合“亢害承制”理论,探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致不孕症病机及论治思路。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承者失制”在于脾肾,表现为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和动力学障碍;气滞、痰浊、血瘀致“亢者为害”为中间环节,导致线粒体氧化自由基堆积和异常自噬。确立“燮理逆证以安复,固本培元以匡正”为核心原则,针对肾精不充、脾运失司者,以培元固本为法,辅以甘温益气之品益火补土;对气滞、痰瘀互结之证,则采用疏肝达郁、涤痰化瘀并行,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症状。
2025年11期 v.45 1272-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