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调脾药宜温润沉厚 精亏气弱亟需微观分析——汤承祖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汤淳康;汤承祖;

    <正> 1、研究思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患者临床表现体质虚弱,血少以及出血,属中医虚劳、血虚、血证等范畴。有关血的生成,气、血、津液之生理,血与五脏六腑功能之关系,乃至虚劳的治疗大法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较详的论述。血行脉中,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肺朝百脉。气生血,精化血,肾藏精。慢性再障这种顽固性的虚劳血虚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的规律来看,因气少精亏而导致血虚,血少又反过来导致气弱精亏。

    1993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4 ]
  • 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几点体会

    赵恩俭;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疾病,中医治疗疗效较佳。其诊断依据当然要有贫血症等临床表现及血象,尤其是骨髓检查的依据,不作赘述。中医辨证亦有血虚气弱、脾虚、肾虚及各种标证所形成的临床各种辨证模式与相应的立法遣方用药等治疗方法。这里仅就再障的辨治问题谈几点体会。

    1993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3 ]
  • 益气自属正治 培元当固下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体会

    薛盟;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笼统地列为“虚劳”、“血证”范畴。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多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相关的理论,抓住肾为先天之根,脾为后天之本这一关键,以及其他各脏和奇经八脉是否合并累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分析,认真辨证论治,为取得疗效提供可靠的保证。现就临床实际区分类型论治如下。

    1993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9 ]
  • 脾肾同治 清补兼施——吕同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相修平;

    <正> 吕同杰主任医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颇具独到之处,并以调补脾肾为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急性再障急性再障病人多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常表现为本虚标实征象,如可见高热不退、衄血(鼻腔、牙龈、皮下出血),甚则吐血、便血、贫血,伴头晕、乏力、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干,舌质淡或红绛,苔黄,脉弦数或虚大无力等本虚标实表

    1993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3 ]
  • 浮脉与杂病

    王怀平;崔俊芳;

    <正> 浮脉一般见于外感表证。《伤寒论》将其作为太阳病证之主脉而详加论述,全书关于浮脉或与之相兼的脉象条文计有60余条。《金匮要略》作为杂病辨治的专著,则全书贯穿脉诊合参、证不离脉的原则。在44条浮脉条文中,其所涉及的病、证有20余种,这突出地反映了浮脉与杂病的密切关系。本文拟对《金匮要略》有关浮脉的条文,从浮脉与杂病的关系特点及浮脉在杂病辨征论治中的作用做一初步探讨。

    1993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2 ]
  • 中风后遗精神障碍症探赜

    徐鸿海;乔维民;

    <正> 古今医家历来认为中风后遗症只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三大症,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还应补充一症——“精神障碍症”。其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如下。《内经·风论篇》曾云:“肝中于风,多汗恶风善悲,色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这里的“善悲”、“善怒”、“时憎女子”实质上就是精神障碍症的端倪。但是后世医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未对此症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每谈中风后遗症只有前三大症,这就严重影响了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1993年01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5 ]
  • 周燕麟老中医学术思想简介

    黄晔;

    <正> 周燕麟老中医系北京铁路总医院原副院长、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1937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师承著名中医施今墨。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周老之学术思想受施氏影响颇深,且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重视实践,故学术思想新颖活跃;学术观点常能融汇中西;临床经验丰富且具规律性,兹不揣浅陋,简介如下:

    1993年01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1 ]
  • 杜雨茂教授经方辨治肾病综合征

    张喜奎;

    <正> 肾病综合征一病,病程缠绵,病情复杂,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业医杜雨茂教授,以经方加减变通,辨证治之,取效甚佳,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业师认为,本病之机以脾肾(阴阳)两虚为本,精微不固,水湿泛滥,肝阳升动为标,治时应分清标本。恰当辨治。同时。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依据检查结果辨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也是中医学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治疗时,其主要思路如下:

    1993年0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4 ]
  • 午雪峤老中医小儿推拿经验偶拾

    赵成莉;

    <正> 午雪峤老中医为陕西省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内病外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疾病为午老临床治疗一大特色。笔者仅就午老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咳喘、夜啼症的经验做一简要介绍。一、泄泻泄泻为小儿胃肠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午老认为脾胃受损,纳运失司,湿邪内生,传化失常为各种原因泄泻之共同病理特征。故健脾利湿为治泻之根本大法,再分别兼以清热、消导、分利、温补、升举等法即可见效。外治内治原理相同,午老推拿治疗泄泻基本方为:清小肠100~200次,掐后溪50~100次,推大肠100~200次,揉脐轮50~100次,推七节100~200次,补脾经100~200

    1993年0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5 ]
  • 逐瘀泄热开闭合剂治疗EHF休克19例

    杨宁;卢卫;廖延兰;尹承道;蔡秉仁;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休克属感染性休克范畴,是急性微循环衰竭的危重阶段,多发生在发热末期,因邪正相搏,正气不支,邪毒内陷所致。进一步发展,若邪实内闭而正虚外脱,则可导致内闭外脱证。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我们在樟树市人民医院传染科,采用开闭固脱法(逐瘀泄热开闭合剂与参麦针)和单纯固脱法(参麦针)辨治EHF休克瘀湿热内闭气阴外脱证19例,并将其与原收治的西医组53例作回顾性对照,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并探讨如下。

    1993年0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8 ]
  • 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4例

    汪再舫;

    <正> 笔者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发病机理为气虚血瘀,治疗当以益气活血通脉为主。据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以益气通脉汤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资料完整的4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44例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45岁~79岁,平均59.81±6.76岁。职业:工人19例,干部12例,职工10例,其他3例。心绞痛发作1个月以内者24例,1个月以上者20例。

    1993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6 ]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7例临床观察

    赵连君;李佳纯;

    <正> 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7例,收到较好疗效。现就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9例,女性8例:20岁以下者2例,21~40岁者17例,41~60岁者25例,61岁以上者3例。其中最大81岁,最小16岁。病因: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8例,出血性胃炎5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2例,胃出血2例。

    1993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5 ]
  • 辛温甘凉法治疗燥咳80例

    沈辉;

    <正> 燥咳一证,非独秋季所有,常年可见,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运用顾丕荣主任医师自拟的辛温甘凉法治疗燥咳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20~30岁25例,31~40岁32例,41岁以上23例。咳嗽时间最短1周,最长1年,其中病程在半月至1个月者53例。

    1993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8 ]
  • 益肾通关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76例

    冯焕章;郭晓巍;傅忠芬;

    <正>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方药益肾通关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7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年龄60岁~82岁,其中60~69岁25例,70~79岁39例,80岁以上者12例。兼有高血压病者21例,兼有慢性气管炎者23例,兼有肺心病者5例,兼有冠心病7例,兼有糖尿病1例。

    1993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3 ]
  • 二花三黄葶苈汤治疗肺痈79例

    王明义;苏才华;

    <正> 笔者在1986年~1991年采用二花三黄葶苈汤治疗肺痈7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9例,男56例,女23例;年龄14~78岁,平均38.15±14.12岁。就诊前病程4天~44天,平均24天。x线检查,病变于右上叶后段44例,左下叶背段35例,病变部位大片浓密阴影63例,16例有空洞及液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均多于12×10~9/L,其中20例高于15x10~9/L。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骤,发热,咳嗽,胸痛,吐臭脓痰,体温均在38℃以上。多数病例口干、便结,气促多汗,舌红苔薄腻,脉滑。

    1993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6 ]
  • 三五神威丸药理研究小结

    赵玉才;王力宏;李淑萍;

    <正> 三五神威丸来源于祖传秘方,是结合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和老中医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新药。现代药理证明: 1、对樟柳碱引起的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给剂量下,三五神威丸组与樟柳碱组比较,错误反应次数显著减少,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说明三五神威丸对抗樟柳碱引起的记忆获得障碍。 2、对小鼠自由活动影响:三五神威丸在所用剂量下可使正常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表明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能力。对记忆有一定促进作用。 3、对未成年小鼠体重及睾丸和前列腺—贮精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品对未成年小鼠

    1993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自拟升精汤治疗少精子症

    郑昌发;

    <正> 笔者于1988年2月~1991年12月以自拟升精汤治疗原发性不育少精子症22例,均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22例均为门诊男性病人,经精液检查确诊。年龄25岁~32岁,病程为2~6年,其中2年4例,3~4年10例,5~6年8例。22例中属无症状型8例,肾阳不足型3例,肾阴虚损型5例,脾肾两虚型6例。

    1993年0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3 ]
  • 强力三八口服液药理研究概述

    王力宏;赵玉才;赫淑玲;张大方;

    <正> 强力三八口服液是新研制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成药。兹将其药理研究小结如下。一、胃肠运动 1、对家兔离体肠管作用。强力三八口服液可非常显著的促进肠管平滑肌收缩幅度。并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但对频率无明显影响。2、对家兔在体肠管收缩具有促进作用。二、镇静作用 1、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的协同

    1993年0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6 ]
  • 疏风止痛合剂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徐明涟;

    <正> 笔者在1987年~1990年间,用陈家扬《中医实用精神病学》的疏风止痛合剂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6~60岁,其中20岁以下者1例,21~30岁者4例,31~40岁14例,41~50岁2例,51~60岁9例。病程1年以内14例,2~5年11例,6~10年4例,20年以上者1例。

    1993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癫痫蜜丸治原发性癫痫57例

    邹世光;

    <正> 方药组成:皂角100g,制南星60g,半夏60g,白芥子50g,石菖蒲25g,生龙牡各10g,琥珀15g,全蝎25g,磁石100g,柴胡50g,朱砂15g,郁金100g,檀香50g,枳壳50g,蜈蚣10条,川楝子40g,僵蚕45g,地龙30g,大黄20g,黄芩30g,共研细

    1993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7 ]
  •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颈椎病5O例

    朱瑞生;程剑英;

    <正> 近年来,笔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颈椎病50例,经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效果显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组50例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余。参照赵氏颈椎病分类标准(赵定麟,等、颈椎病,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122~138),属神经根型18例,颈型10例,椎动脉型13例,混合型9例。对照组22例,与治疗组同期观察。两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样本具有可比性。

    1993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5 ]
  • 手法按摩治疗股内收肌损伤

    李伟;袁进东;孙文军;

    <正> 股内收肌损伤,约占下肢软组织损伤的1/3,不仅易被外科医生忽视而治疗失法,而且容易和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混淆。笔者近2年应用手法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择验案报告如下: 胡某,女,30岁,因右大腿内侧及髋关节疼痛,下肢肌无力11年就诊。于11年前滑旱冰时不慎摔倒,右大腿明显过度后伸、外展受伤,当时即

    1993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9 ]
  • 补肾通管方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65例

    吕春英;

    <正> 输卵管病变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病因。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输卵管阻塞不通的主要病理为肾虚肝郁,并据此自拟补肾通管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选取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期间在我院及江苏省中医院不孕症专科门诊就诊、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不通者作为观察病例。

    1993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0 ]
  • 桂枝汤妇科应用拾遗

    刘立华;

    <正> 桂枝汤为仲景所创。笔者据其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之功效,常用此方治疗妇科疾患,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痛经左某,女,24岁,1980年5月23日初诊。自述因上月经期淋雨,故本月经期少腹冷痛,喜按,得温痛减,经量减少,血色黯,舌淡苔薄白。脉细涩。此乃营卫虚弱 ,寒客胞宫,经血凝滞,治宜调和营卫,温经散寒,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5g,当归15g,延胡索12g,益母草20g,大枣15g,生姜3g,广台乌12g,茯苓15g,山药15g,连服3剂而愈,随访半年,月经如常。

    1993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6 ]
  • 全蝎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张亚明;

    <正> 全蝎辛甘有毒,具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笔者用此为主治疗多种妇科疾患疗效满意,择个案介绍如下: 一、子宫下垂:笔者常用本品治疗子宫下垂、脱肛等疾,如马某,女,40岁,患子宫下垂3年余,时轻时重,曾予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等不效,查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腹痛下坠,神倦乏力。此乃一派气虚征象,仍拟补中益气汤配以全蝎,药用黄芪30g、当归、白术各15g、升麻、柴胡各6g、党参、山药各20g、陈皮、炙甘草、全蝎各6g,水煎服。连服5剂,腹痛坠胀大减,15剂服尽,下垂得提,坠痛消失,诸证皆瘥。

    1993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麝冰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3例

    王清涛;高树堂;

    <正> 笔者运用自拟麝冰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3例,获效甚捷,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在43例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岁以内3例,1~2岁11例,2~3岁15例,3~4岁9例,4岁以上(4~7岁)5例。治疗方法 1、药物组成:本方按下列药物间比例配制后备用。麝香1份,冰片50份,姜黄50份,郁金50份,巴豆30份,血竭50份,大赤金10份,全蝎50份。

    1993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8 ]
  • 推拿治疗小儿寒泻166例

    庞保珍;赵焕云;王三山;

    <正> 自1980年9月~1990年9月间,笔者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寒性腹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166例,其中男86例,女80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4岁;病程1~5天者50例,6~10天者42例,11~20天者33例,21天以上者41例。主要症状为大便稀薄有泡沫,腹痛肠鸣,鼻根显露,指纹多呈淡红或淡青色等寒泻之征。

    1993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5 ]
  • 中医治疗婴儿肛门脓肿

    刘臣;梁国栋;孙桂悔;

    <正> 肛门脓肿属于中医坐马痈、跨马痈、肛痈等范畴。婴儿肛门脓肿与母体有着十分密切的病因病理关系,故其临床治疗也有其特殊性,笔者观察治疗6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最小21天,最大38天;发病在产后最短者15天,最长者33天。

    1993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9 ]
  • 内外合治复发性口腔溃疡76例

    彭世桥;

    <正> 笔者以中医辨证内服汤剂,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76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41例,女3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3年;发病周期平均5~8次/年,8~12天/次。临床分型:轻型31例,口炎型36例,重型6例,白塞氏征3例。

    199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4 ]
  • 口吹散治疗小儿口疮

    高升华;

    <正> 口吹散为我院已故中医王福山主任医师30余年的经验方,治疗小儿口疮效果颇佳。其药物组成:月石9g,天竹黄6g,冰片3g,姜虫9g,朱砂3g,青黛6g,硝石15g,共研细末。每次取上药适量,塗于患处,日1~2次,3天为1个疗程。一般患儿用药1次后,溃疡面疼痛减轻,疮面趋向愈合,3天之内多可恢复正常。极少患儿在5~6天内恢复正常。笔者观察治疗50例患儿。验案:王某,男,2岁。口腔粘膜腐烂反复发作半月余,伴拒食,流涎,疼痛。曾服多种维生素及抗菌素治疗无效。查:口颊及舌边尖可见多个溃疡面,周围红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用口吹散治疗,1日疼痛减轻,创面缩小,3日疮面愈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199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1 ]
  • 耳针治疗麦粒肿62例

    薛桢奇;

    <正> 麦粒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中医称“土疳”、“土疡”,笔者自1988年始,应用耳针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共有病例62例,计74只病眼,其中单眼患病50例,双眼同时患病12例,左眼31只,右眼43只,男性24人,女性38人;年龄最大52岁;最小7岁;发病2日以内44例,3~4日15例,4日以上3例。

    1993年0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6 ]
  • 中医药治疗ESWL后石街举隅

    郭军;

    <正> 石街(Stone Street)是肾结石在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简称)后,碎石在同侧输尿管形成一条石串,短则几厘米,长则达20cm以上,石街的形成易引起梗阻、积水、感染,严重影响肾脏功能,甚则导致肾无能。一般治疗多反复来用ESWL,效果常不满意。因此,中药治疗尿石症又面临新的课题。

    1993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4 ]
  • 自拟方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56例

    宋景萍;宋景利;宋景航;

    <正> 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反复发作,对儿童的健康危害甚大。笔者采用自拟参芪健脾益肾汤治疗本病5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在56例患儿中,男45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4.5:1;年龄在3岁以下者6例,4岁~7岁者29例,8~10岁者13例;11~14岁者6例;病程在7~12个月者17例,1~3年者30例,3年以上者9例。

    1993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0 ]
  • 胃癌长期存活案例分析及有关问题探讨

    黄永昌;

    <正> 胃癌是一种常见病,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笔者运用中医扶正祛邪,和气养荣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兹介绍如下,并试作初步分析。黄某,男,70岁,农民。1977年17月15日初诊。胃脘部隐痛不适已3年,初起时轻时重,近来疼痛不断,纳食呆滞,泛吐清水,大便色褐,肢倦乏力,形体消瘦,精神萎顿,曾诊为胃溃疡,经服中西药无效。1977年9月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分

    1993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7 ]
  • 补中益气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高玉升;

    <正>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临床上常用于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主方。近年笔者采用本方加减攻治疑难杂症,其效尤佳,现介绍如下: 一、见水思尿症张某,女,16岁,学生,1986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自述听到水声或见到流水即欲排尿已2年,经西医治疗无明显好转,求治中医。主症:听见水声登厕即尿,面黄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脉

    1993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0 ]
  • 川芎茶调散治验举隅

    毕德田;

    <正> 川芎茶调散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具有疏风止痛,清利头目之功能。主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目眩等表实证,是解表祛风的代表方剂。笔者在临床上辨证应用,治愈多种疾病,选介如下: 例1、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病) 王某,女,36岁,教师,1990年4月6日就诊。该患于3年前在工作期间自觉头晕耳鸣,随即摔倒,急送医院,诊断为内耳眩晕病。经多方治疗未见效,每年发作3~4次。证见:频繁呕吐,双目不敢睁,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头额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有力,诊为内耳眩晕病,属外感风邪,上扰清阳,治以疏风解表,清利头目,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5g,防风20g,细辛5g,薄荷10g,荆芥15g,白芷10g,炙甘草15g,羌活10g,苍

    1993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5 ]
  • 乌梅丸治疗腹痛的经验

    顾庆华;

    <正> 笔者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腹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列举验案3则并体会于后,以飨同道。例1、胆道蛔虫症王氏,男,54岁,1991年4月5日初诊。患者2天前突然上腹部疼痛,剧则疼痛难忍,恶心呕吐清水,汗出,缓则痛势绵绵,B超显示:胆道蛔虫症。症见:腹部疼痛,喜温喜按,口中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寒蛔互阻,气机阻滞,治拟温中安蛔,理气止痛为法。方选乌梅丸:乌梅、党参、当归、郁金各10g,附子、干姜、黄柏各6g,细辛、肉桂、川椒、黄连、白术各10g。

    1993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1 ]
  • 治颈部淋巴腺结核验方

    宋丽华;

    <正> 邓继滨主任医师,在临床50余年医疗实践中,应用大戟煮鸡蛋治疗罹患淋巴腺结核多年之痼疾,疗效显著,确有药到病除之神效。方药组成:红芽大戟200g(儿童用100g),红皮鸡蛋7个。用法:用水约2000ml,儿童病例用水1250ml,加入铁锅中,下大戟,鸡蛋,加热至沸腾,再用文火煮4个小时,去药渣和水,取鸡蛋放冰箱或阴凉处,每早空腹吃1个鸡蛋,连续服用21天,为1疗程。鸡蛋煮破者不要服用。

    1993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庞赞襄治疗角膜溃疡验方

    刘怀栋;魏素英;张彬;

    <正> 角膜溃疡是导致失明的恶证之一,发病急,病势发展凶猛,变症及并病较多,极易导致失明。根据本病各期的症状表现不一,变症及并病之不同,中医眼科称为“花翳白陷”、“凝脂翳”、“黄液上冲”、“蟹睛”等。庞赞襄主任医师拟定的银花复明汤,常用于治疗肝胃实热型角膜疡溃,效果颇佳。方药组成: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蜜桑皮10g,天花粉12g,黄芩10g,黄连10g,龙胆草10g,生地12g,知母12g,大黄12g,元明粉12g,木通5g,蔓荆子10g,枳壳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2剂,分2~3次口服。另外配合散瞳剂及消炎眼药水点眼,每日3

    1993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4 ]
  • 海龙玉桂口服液治疗肾病综合征

    张亮;

    <正> 药物组成:海龙2g,生黄芪15g,桂枝15g,生龙骨24g,生牡蛎24g,防风3g,白术6g,白芍10g,生姜2g,大枣10枚,生甘草3g。制法及用法:本院制剂室采用先进工艺科学提炼精制而成,每安瓶10ml。6岁以上每日3次,每次10ml。饭前服,3个月为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1993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64 ]
  • 如何认识女子先天之争

    陈立怀;

    <正> 中医尊“肾主生殖,主先天真一之气”说,认为先天由肾所主。但是,在妇科领域,女子先天说不一,肾、肝、心各有所宗,有必要澄清认识。一、肾为先天人之先天在于肾,妇人亦不例外,此说可追溯至《素问·上古天真论》。肾与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密切相关,并主生殖。生殖乃先天之本能,承继父母,遗之子孙。故认为先天即生命原始之本元。此本元源自父母,出生后,

    1993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0 ]
  • 中医药如何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

    张坚石;

    <正> 肾病综合征是西医名词,临床上属中医水肿、腰痛病的范畴。中医辨证多属脾肾气(阳)虚,水湿潴留。治疗应以温肾健脾利水为主。但是此病属疑难重证,单纯用中医治疗虽然水肿能很快消退,但是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却长期不愈。目前临床上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此病。经激素治疗后一些病例在临床上确实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中医认为,激素属阳热燥烈之品,临床应用后有很多合并症和不良反应。如果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既可保证激素的疗效,又可以减少因服激索引起的合并症和不良反应。

    199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13 ]
  • 炒法部分改恒温烘烤法初探

    彭平健;

    <正> 炒法为中药炮制的古老而基本方法,用途广泛而普遍,被历代医药家所重视。所谓恒温烘烤法,即利用电热恒温干燥箱、远红外线恒温干燥箱等烘烤炮制中药。现就其在中药炮制中的可行性及应用进行比较性初探。一、炒法炒法是将经过净选或切制后的中药材,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程度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等清炒法。火力可分为:文火、中火、武火。但火候不易控制,改用烤法,效果满意。

    1993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2 ]
  • 中西药配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韩凤杰;

    <正>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西药联合配伍的情况日趋广泛。这种中西药的联合确实解决了临床治疗学上很多实际问题,是单用中药或西药所不能达到的。因而中西药的配伍问题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一、协同增效作用例:参附注射液与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时应用,可加强和稳定血压;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ATP,辅酶A同用,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率。

    1993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24 ]
  • 应用钴~(60)对安宫牛黄丸灭菌后的质量考察

    刘翠华;刘燕;何玲;

    <正> 染菌问题是当前中成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γ-射线法能有效的杀灭杂菌和霉菌等,为解决中成药的污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安宫牛黄丸为样品,考察比较了应用钴~(60)对安宫牛黄丸辐射前后的质量情况及灭菌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方法及结果一、试验材料:长春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生产批号900422

    1993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1 ]
  • 人参茎叶皂甙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与cAMP的关系

    李静波;王秀清;孙非;

    <正> 人参茎叶皂甙(GSL)和Rb_1单体对单纯疱疹病毒(HSV—I)感染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效剂量范围为125/μg/ml~250μg/ml和31.25μg/ml~250μg/ml HSV—I感染使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增高,而GSL和Rb_1可消除这一效应,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GSL和Rb_1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AMP的水平有关。

    1993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11 ]
  • 脑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概述

    翟秀玲;李磊;杨丽华;

    <正>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而临床发现老年性痴呆以脑血管性痴呆最为多见。笔者搜集了近10年来中医对脑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方面作一概述。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脑血管性痴呆多发于脑卒中之后,是大脑器质性病变而出现的智能损害。祖国医学文献中没

    1993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8 ]
  • 活血化瘀中药抗癌作用的研究

    王德有;王立苹;张春玲;

    <正> 血瘀为肿瘤成因之一,活血化瘀法是治癌的主要法则之一。国内自1971年以来的系统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作用为:1.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防止血小板粘附变形、聚集并形成血栓,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以减少转移;2.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瘤体局部缺氧状态,提高放疗敏感性;3.降低血液粘滞度,有利于药物、免疫淋巴细胞及其细胞毒素到达肿瘤部位而发挥抗癌作用;4.抑

    1993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76 ]
  • 张景岳治痢经验初探

    许兴国;

    <正> 本文试从《景岳全书·痢疾》篇,加以窥探景岳治痢的学术思想,不当之处,尚蒙指正。一、痢由饮食人事莫执暑热天时痢疾属时令病,古有肠滞下、下痢称谓,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发病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究其病因,一般皆宗“炎署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之说,但景岳认为此说不足为凭。责其原因乃由于患者脾胃素弱,复加恣食生冷不洁之

    1993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7 ]
  • 对民间验方“中九丸”的挖掘应用

    冷春申;

    <正> “中九丸”原为清代宫中秘方,后流入民间。在云贵川三省,民间中医及走方郎中过去均有此抄本。因其治疗效果奇特,赖此为生者甚众,但除父子师徒相传外,一般外人均不知其秘。在当时历史条件及自私自秘的积习之下,致使此祖国医药奇葩愈传愈伪,日渐湮没,实为可叹。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名医俞济安、张觉人两位医师先后公开此方,在当时传为佳话。后因客观上种种原因,此方亦为匿迹,鲜为人知和应用。本人曾从师张觉人先生多年,深得其教诲,对“中九丸”的配制、应用均有一定心得,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借鉴。

    1993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1 ]
  • 也谈两种医学体系的正确名称——兼与王子坤同志商榷

    何松林;郑少红;

    <正> 贵刊1991年第3期刊登王子坤同志的《用“现代医学”称呼西医欠妥》一文(以下简称《欠妥》),拜读之后,笔者认为文中一些观点颇有商榷之必要。诞生于公元前的《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分别代表着中、西医学史上第一个里程碑,都是以临床观察为基础,在直观和整体水平上借助哲学理论,概括地表述了一系列医学问题,从而构筑了各自的医学理论大厦。公元2世纪的张仲景和盖伦,创造了迥然不同的医学成就,其方法论原则堪称中、西医学史上的坐标,规范着一代又一

    1993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2 ]
  • 浅议“苦能坚阴”

    邹勇;

    <正> “苦能坚阴”出自张元素《珍珠囊》“苦能燥湿、坚阴”。现代大多数人认为,苦能坚阴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平相火、固肾阴;二是指泻火存阴,即某些苦寒药能通过泄火而达存阴的目的。笔者认为,“苦能坚阴”应明确为苦寒坚阴,苦温之药不能坚阴。我们知道,寒性的苦味药具有泄(通泄、清泄、降泄)和燥湿热的作用,寒性属阴,一方面,临证中苦寒药可抑亢盛之火热,“热者寒之”,使火热之邪沉降、透泄,迫阳归元;另一方面,阴寒在泻火的同时可保持体阴不致妄泄,达到坚阴之效果。而苦味药中有一部分药物其性偏温,如苍术等药,则不具坚阴之效。原因是温性属阳,苦温药能燥寒湿,“寒者热之”,如燥湿之过则易伤体阴,故苦温不能坚阴。

    1993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