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志不安于肾不寐模型大鼠听觉区脑组织凋亡因子表达研究

    王慧;张星平;陈旭;吴金鸿;贾宏林;闫德祺;梁政亭;

    目的 通过检测志不安于肾不寐模型大鼠听觉区脑组织及肾组织Bcl-2、Bax、Caspase-3和NF-κB表达水平,探讨志不安于肾不寐的发病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8只。模型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制备志不安于肾不寐模型大鼠;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用HE染色观察2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2组大鼠相关脏器中Bcl-2、Bax、Caspase-3、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终体质量明显减轻(P<0.001);模型组大鼠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及睡眠时间显著缩短(P<0.001);模型组在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增加,进入目标象限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运动距离增加,最终找到目标靶平台运动轨迹最长(P<0.05);模型组大鼠肾HE染色示肾小球及肾小球结构紊乱;免疫组化结果示模型组大鼠听觉区脑组织及肾组织Bcl-2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降低(P<0.05),Bax、Caspase-3、NF-κB表达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和听觉区脑组织Bcl-2减少(P<0.05),NF-κB、Caspase-3、Bax显著增加(P<0.05)。结论 脑组织及肾组织凋亡水平的改变与志不安于肾不寐的发生有关。

    2025年06期 v.45 62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理论研讨

  • 基于“玄府-气液-络脉”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机与治疗

    庞蒙蒙;赵璐;石树青;张并璇;宋庆桥;胡元会;吴华芹;

    基于“玄府-气液-络脉”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基于文献及临床病例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机与“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密切相关,并将其病机演变规律初步概括为三期:初期玄府郁闭、开阖失司;中期痰瘀互结、气液阻络;后期阳气不振、络脉虚损。治疗上应分期论治,初期开玄解郁,辛散宣通;中期逐瘀化痰,气液流行;后期温阳补虚,络脉以荣,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治提供新思路。

    2025年06期 v.45 627-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曾园园;王振刚;谢永祥;王仪;陆小菲;李君恒;黄凤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以“脾气散精”立论,认为脾气散精,气血津液输布正常,人体代谢功能照常运行;反之则津液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痛风性关节炎;通过阐释中医学中“脾气散精”的理论内涵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认为脾失健运(脾虚湿困),脾气散精功能失常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关键,治疗上应以“助脾散精”为核心,通过补益脾土、除湿散精,使脾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散精有序,津液代谢功能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目的,以此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2025年06期 v.45 63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态靶辨证在胃肠实热型代谢综合征中的运用

    刘馥溧;巴元明;

    基于仝小林所创“态靶辨证”这一特色理论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辨治思路。仝小林以“胃肠实热”为态,“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为靶,治疗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靶方泻热降浊,钩藤、牛膝平肝潜阳降血压,知母、天花粉清热生津降血糖,红曲、山楂泄浊祛瘀降血脂,土茯苓、萆薢解毒祛湿降尿酸为靶药,态靶同调,可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025年06期 v.45 635-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王婉霖;崔镇海;宋旭婷;于涵;庄晓雨;于晶;金美英;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最早载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都有不同见解,该理论可理解为旨在应用温阳益气之法来论治阳气亏损发展而成的虚性疾病。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具体的症状分型,课题组从“肾阳不足、脾阳不足、卫阳不足”三方面进行论治,以“温肾气、补脾阳、固卫气”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在异病同治中进一步延伸了“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治疗理念以及治疗方法。

    2025年06期 v.45 639-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肾-心-肠”轴理论探析肠道菌群与高血压关系

    牟世乙;张子龙;陈峰荣;吕珊;崔俊峰;刘丁侨;刘爱东;

    本文基于“肾-心-肠”轴理论,从生理互生及病理互损的角度出发,探讨“肾-心-肠”轴失衡对肠道菌群调节高血压的影响。“肾-心-肠”轴理论认为肾元失守、精血不生是高血压发病病理基础,痰瘀滞络、痹阻脉道是关键环节,而水火不济、阴阳失交贯穿疾病始终。肠道菌群则通过改变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发挥减缓动脉硬化、减轻机体炎症、调节免疫应答等作用以调控高血压。笔者从肠道菌群出发,以“肾-心-肠”为网络中心,对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的中西医疗法进行阐释,明确中医药在靶向肠道菌群治疗高血压病中的独特优势,为临床诊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考。

    2025年06期 v.45 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经验传承

  • 生牡蛎、败龟板、醋鳖甲咸寒滋肾阴——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沈梦菲;鲍婷婷;王涵;罗金丽;孙郡;赵林华;

    现代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肾阴亏虚态的出现频次增加,表现为长期失眠、便秘、眼涩、口干夜间尤甚、皮肤干燥瘙痒,舌燥少津,脉细弦等症状。仝小林常用性味咸寒、归属肝肾二经之生牡蛎、败龟板、醋鳖甲所组成的补肾阴方进行治疗。三味药共奏滋肾阴、潜降虚阳之效,其中生牡蛎以潜阳散结为主,兼顾收敛;败龟板以滋阴填精为主,兼养心血;醋鳖甲以清虚热、散癥结为主,长于入肝破血。生牡蛎临床常用剂量为9~120 g,败龟板临床常用剂量为10~30 g,醋鳖甲临床常用剂量为10~60 g。

    2025年06期 v.45 648-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补益肾气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曹洋;孙郡;唐程;

    肾气,即肾精所化之气,是肾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动力来源。肾气亏虚,肾之封藏、固摄、纳气等功能失司,易引起遗精、早泄、闭经、癃闭等疾病。仝小林临床常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组成补益肾气方,三药配伍,构建出“直补肾气-填精化气-金水相生”的立体补益体系,形成动态平衡的肾气生发循环。人参临床常用剂量为3~15 g,鹿茸为6~15 g,冬虫夏草为3~9 g。

    2025年06期 v.45 652-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国医大师凃晋文从肝、肺论治焦虑抑郁状态

    左婉曌;邓淑娟;柯佳;杨毅;

    焦虑抑郁状态是指于临床上未确诊的介于抑郁症、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病理状态,在中医属“情志病”范畴,其发病主要与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密切相关。凃晋文把握肝、肺二脏为关键点论治焦虑抑郁状态。本文通过介绍凃晋文辨治情志病的临证经验来分析其用药特点,为中医药辨证治疗焦虑抑郁状态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6期 v.45 65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海莹基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论治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

    于绍卉;姚璠;石荣坤;张海莹;

    张海莹认为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追本溯源是由于女子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常,经血失于统摄所致,因其是在正常经期之外的时间出现月经严重紊乱的疾病,故将其归结为“崩漏”的范畴。治疗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以补脾益肾,止血调经为要,在用药方面,擅用“安冲汤”使冲任二脉通盛,人体的阴阳得以调和,建立起新的月经周期,使崩漏得以治愈。

    2025年06期 v.45 658-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风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杨媛媛;王小玉;陈思思;孔佑虔;李泽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归类为“痹证”。本文基于中医“玄府”理论,提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以外邪侵袭为外因,玄府闭塞致正气不足为根本。风药因其祛风除湿、升浮发散的特性,通过调节玄府功能,促进气血津液运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本研究总结了玄府理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了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及施用,为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5年06期 v.45 66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周仲瑛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失眠经验

    孙萌;江珊;万洁;豆晓云;丁梅;叶放;

    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失眠的思路与方法。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女子七七之年,肝肾亏虚,肾虚肝旺,阴不涵阳,精神失和。以补肾泻肝,调和精神为治疗原则,辨治中以“滋肾平肝,平衡阴阳”为主、并辅以兼顾病理因素复合情况,补肝肾阴亏虚之本,同时“清肝泻火,宁心安神”以助眠。旨在将周仲瑛治疗本病的经验及体会,整理总结,以飨同道。

    2025年06期 v.45 667-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国医大师熊继柏诊治胸痹经验

    苏丹;姚军;谢雪姣;熊继柏;

    国医大师熊继柏传承经典,守正创新,对胸痹有独特认识,并形成特色诊疗思路。其认为胸痹成因是内外合邪,病机乃心脏本虚、包络邪实,临证着眼于心气亏虚、痰瘀痹阻之发病机制。其临床证治胸痹以虚实为纲、寒热为辨、痰瘀为标、气血并调、形神共治;且认为五脏六腑皆令胸痹,非独心也,着重从心与胆、胃、肺、肾、肝、脾关系论治本病,基于心胆同治自拟验方熊氏十味温胆汤对胸痹疗效颇佳。同时,根据熊继柏诊疗经验总结其证治胸痹常用方剂三类:治疗心气亏虚,痰热为主以熊氏十味温胆汤加减,瘀滞为主以颠倒木金散合丹参饮或血府逐瘀汤化裁,痰浊为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增损。

    2025年06期 v.45 67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疑难病例

  • 仝小林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验案1例

    樊瑷晗;董立硕;李佳芮;孙阿茹;亢泽峥;高佳琪;胡月;张莉莉;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由烟曲霉引起的反复发作的肺部疾病。在急性发作阶段,西医通过使用激素、抗真菌和抗炎药物治疗,能够迅速取得疗效。而在疾病稳定期,中医在调节整体状态和减少激素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脏腑风湿的角度探讨了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方法。针对以痰瘀闭肺为主要病机的患者,在化痰祛瘀、通腑泻肺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替代激素治疗,在调态同时又兼顾打靶,为临床诊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年06期 v.45 676-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临床研究

  • 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观察

    张忠;张国玲;李子全;甄丽芳;刘士玲;包思;

    目的 观察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4月-2024年5月门诊的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63例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2例,对照组接受奥沙西泮治疗,治疗组接受温胆汤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睡眠质量(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随访2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低。复发率治疗组更低(P<0.05)。结论 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和中医证候,其远期疗效稳定,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2025年06期 v.45 680-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酸枣仁合归脾汤治疗老年睡眠障碍

    乔平;崔永霞;董辛;李自强;

    目的探讨酸枣仁合归脾汤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老年精神疾病伴睡眠障碍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酸枣仁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评定量表(SCAG)、精神评定量表(P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第一期至第二期时间(S1-S2)、第三期至第四期时间(S3-S4)、快速动眼时间、血清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tau蛋白(P-Tau_(181))、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主证评分分别为(8.58±1.36)分、(9.21±1.17)分,次证评分分别为(3.81±0.63)分、(4.53±0.58)分,PSQI评分分别为(9.71±2.06)分、(11.14±1.99)分,S1-S2分别为(161.08±18.72)min、(174.31±16.19)min,S3-S4分别为(51.13±4.72)min、(46.21±5.86)min,快速动眼时间分别为(112.35±14.61)min、(104.05±13.54)min,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8%(49例/51例)、82.35%(42例/5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AG评分、PAS评分、血清Aβ_(1-42)及P-Tau_(18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酸枣仁合归脾汤加减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疾病伴睡眠障碍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2025年06期 v.45 68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二参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张明明;倪代梅;付小奎;孙玉;葛岚;

    目的 探讨二参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肾阳虚型老年CHF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组联合二参真武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LVEF、LVESD/LVEDD、NT-proBNP、HCY、AngII、ALD,心脏每搏输出量、排血量及外周阻力,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54.16±6.08)%、(51.18±7.43)%,LVESD分别为(47.68±5.15)mm、(50.16±6.34)mm,LVEDD分别为(58.32±5.81)mm、(61.27±5.43)mm,心脏每搏输出量分别为(67.43±6.15)mL、(63.51±5.84)mL,排血量分别为(4.23±0.95)L/min、(3.61±0.72)L/min,外周阻力分别为(1 702.31±251.69)kPa·s/L、(1 858.37±263.41)kPa·s/L,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证、次证、舌脉评分降低,NT-proBNP、HCY降低,ALD、AngII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二参真武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肾阳虚型老年CHF,有助调节NT-proBNP、HCY、AngII等表达,改善心脏功能。

    2025年06期 v.45 689-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实验研究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宣痹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研究

    李欣;徐子昱;张益蒴;谢宇涵;周丽雅;熊丽辉;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宣痹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醇组、宣痹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第21天收集大鼠粪便通过宏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和代谢通路;通过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尿酸水平,黄嘌呤氧化酶与腺苷脱氨酶的活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上升,提示造模成功,HE染色结果显示小肠绒毛变短;与模型组比较,宣痹汤不同剂量组的血清尿酸,黄嘌呤氧化酶与腺苷脱氨酶活性均有下降(均P<0.05)。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宣痹汤干预后的模型组大鼠Chao1指数显著升高(P<0.05),Beta多样性显示模型组与宣痹汤高剂量组菌群构成具有明显变化,宣痹汤高剂量组一定程度上能够回调模型组的菌群组成。KEGG富集功能分析显示宣痹高剂量汤组上调了脂质代谢、折叠分类降解(P<0.05),下调了异生物素的生物降解代谢、萜类和聚酮化合物的代谢(P<0.05)。结论 宣痹汤能够降低HUA大鼠尿酸,抑制ADA与XOD活性,改善小肠的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组成丰度有关。

    2025年06期 v.45 695-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茵芍二黄汤改善小鼠免疫性肝炎的机制研究

    景瑞晓;刘全忠;

    目的 观察茵芍二黄汤对小鼠免疫性肝炎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53、26.5、13.25 g/kg)剂量组、空白组、西药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造模4周,测定肝脾指数,血清ALT、AST水平及IL-10、IL-17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Foxp3、RORγ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脾指数、ALT、AST、IL-17A水平普遍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肝损伤明显,Foxp3蛋白表达下降,RORγt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肝脾指数、AST、ALT、IL-17A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肝损伤程度减轻,Foxp3蛋白表达升高、RORγt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茵芍二黄汤对刀豆蛋白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炎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炎性因子失衡有关。

    2025年06期 v.45 70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淫羊藿苷介导TNC/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NRK-49F细胞对肾纤维化的研究

    张敏;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是否具有缓解Tenascin-c(TNC)诱导肾纤维化模型的作用以及对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对 NRK-49F细胞干预,比较各组细胞生长情况。TNC诱导肾成纤维细胞制作肾纤维化模型,干预48 h后,采用 RT-qPCR 法检测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α-SMA、MMP-7、Collagen Ⅲ的 mRNA 相对表达量以及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α-SMA、Vimentin、Collagen Ⅲ 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CCK8法结果显示,在作用24 h 、48 h、72 h时,各浓度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计算,后续实验淫羊藿苷选取的作用时间为48 h,干预浓度为1.938 mmol/L。RT-qPCR法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Collagen Ⅲ、MMP-7、α-SMA的mRNA含量比对照组要高,治疗组Collagen Ⅲ,MMP-7,α-SMA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法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Collagen Ⅲ、Vimentin、α-SMA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ollagen Ⅲ、Vimentin、α-SMA与模型组比蛋白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淫羊藿苷在TNC诱导的肾纤维化中具有肾保护作用,这可能主要与抑制细胞增殖和纤维化基因表达有关。

    2025年06期 v.45 70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不同频率推拿手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郑玉娇;卢栋明;郑皓馨;陈玲女;梁英业;陶俊宇;杨鹏;庞军;唐宏亮;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推拿手法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BDNF、SYN1表达及突触可塑性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于术前、术后第1、3、7、14天测定各组大鼠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MWT)和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术后第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脊髓背角BDNF、SYN1 表达情况;TUNEL染色评估脊髓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脊髓背角突触超微结构。结果 术后第1、3天,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PMWT和PWTL均降低(P<0.01);术后第7、14天,低、中、高频率组的PMWT和PWTL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频率组 IL-1β 、凋亡率均降低(P<0.01),以中频率组降低最显著,低、中频率组BDNF降低(P<0.01)、中频率组SYN1升高(P<0.05)、突触活性带变长(P<0.01),高频率组、假推拿组突触致密物厚度增厚(P<0.05),低、中频率组显著增厚(P<0.01),高频率组突触间隙增宽(P<0.05),低、中频率组及假推拿组显著增宽(P<0.01),均以中频率组改善效果最佳。结论 推拿具有镇痛效果,中频率组效果最佳,其机制是通过降低 BDNF,提高 SYN1 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突触修复与再生,改变突触可塑性。

    2025年06期 v.45 71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白芷

    郎青春;李佳芮;赵金悦;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白芷:功效主要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症靶为头痛,鼻塞流涕,疮疡肿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芷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镇痛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本品无毒,但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3~5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白芷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5年06期 v.45 718-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方药纵横

  • 药食两用槟榔毒性的古今认识及减毒策略

    刘婧;李勇;

    槟榔作为我国常见的一种药食两用资源,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由于槟榔毒性的有关报道越来越多,槟榔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查阅历代医药典籍,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从槟榔的毒性历史沿革、毒性反应、毒性化学成分以及减毒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为槟榔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2025年06期 v.45 72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针灸推拿

  • 温经解痉推拿联合火龙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王权午;历佳;徐立光;

    目的 探究温经解痉推拿联合火龙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经解痉推拿联合火龙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VAS、JOA、ODI、腰椎活动度进行评分,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的VAS、JOA、ODI评分降低(P<0.001),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角度升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JOA评分降低(P<0.01),ODI评分降低(P<0.001),腰椎的前屈角度升高(P<0.05),后伸、侧屈、旋转角度升高(P<0.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温经解痉推拿与火龙罐相结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方面优于普通推拿方法,能够确切地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活动度。

    2025年06期 v.45 726-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通调针刺法联合减重平板训练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伍秀梅;张闻东;朱永磊;杨金华;

    目的 探究通调针刺法联合减重平板训练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1日-2024年10月1日收治的96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功能训练,按入院时间及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30例(接受减重平板训练);B组32例(接受通调针刺法治疗);C组34例(接受通调针刺法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比较3组中医证候积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Meyer运动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异,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Berg、Fugl-Meyer评分升高,炎性因子水平下降(P<0.05)。其中,C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Berg、Fugl-Meyer评分更高,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且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调针刺法联合减重平板训练的方法能有效促进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下肢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5年06期 v.45 730-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宣白承气汤调节肺部炎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聪锐;林婕;张琳琳;徐海燕;陆秋琴;陈卓;李兆萱;贾维;

    许多肺部疾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改善肺部炎症是治疗肺部疾病的基础。宣白承气汤是《温病条辨》中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发现宣白承气汤在改善肺部炎症反应方面疗效甚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综述从调节免疫细胞、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对宣白承气汤调节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阐明了宣白承气汤治疗肺部炎症的前景,既为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也为宣白承气汤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证据。

    2025年06期 v.45 735-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蒋明君;武东泽;刘鹏;刘中迪;谢海亮;王宇峰;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以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镇痛药、类固醇及物理治疗为主,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因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小而被膝骨关节炎患者广泛接受。目前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动物实验是认识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检索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相关文献资料,论述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6期 v.45 740-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