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位;师雨晴;王立超;熊华忠;王梓旭;周航;王梦晨;任吉祥;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状态辨识。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6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四诊信息;采用隐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8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纳入54个中医症状,分层建立54个隐类,综合聚类分别得到3个新的隐类。Z1主要以脾气虚和脾虚湿困为特点,辨为中满态;Z2多以为中焦湿热证和火热证为特点,辨为内热态;Z3以肝肾不足证和肝阳上亢证为主要特点,辨为下焦失藏态。结论 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以脾胃病变为基础,中焦运化失司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下焦失藏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
2024年04期 v.44 434-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海华;宋金岭;张志国;王芳;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病症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胃肠激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GSA)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后,2组胃动力素(MTL)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 <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2024年04期 v.44 440-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玥;刘一颖;黄冬林;林珑;王吟春;李晓东;张辰浩;
目的 基于温化痰饮理论研究验方温肺祛瘀方对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化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坠积性肺炎患者120例,治疗组63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用温肺祛瘀方,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温肺祛瘀方模拟剂,以MUC5AC、咳痰难易度量表及中医证候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组治疗后MUC5AC、咳痰难易度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UC5AC、咳痰难易度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医综合治疗联用温肺祛瘀方,可以更好改善坠积性肺炎患者的排痰困难,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2024年04期 v.44 44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泽惠;陈天;彭云花;羊琪琪;杨巍;
目的 探究清热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其组方对患者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愈疡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Baron内镜积分、梅奥(Mayo)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82.00%)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双歧杆菌水平上升,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双歧杆菌水平上升明显,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TNF-α、MCP-1水平均下降,IL-10水平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TNF-α、MCP-1水平下降明显,IL-10水平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Baron内镜积分及Mayo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Baron内镜积分及Mayo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较对照组(14.00%)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热愈疡汤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年04期 v.44 448-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廖家杰;陈炜成;钟妍苑;叶薇;周林;谭志宏;
目的 探讨化瘀接骨汤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骨代谢及骨愈合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在2020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碳酸钙D3片+化瘀接骨汤加减口服治疗,50例)和对照组(碳酸钙D3片治疗,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酸背痛、痿软乏力、舌质暗红、乏力且无法负重等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股骨颈、腰椎、粗隆间骨密度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 <0.05);化瘀接骨汤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腰酸背痛、痿软乏力、舌质暗红、乏力且无法负重的积分较低(P <0.05);化瘀接骨汤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骨颈、腰椎、粗隆间骨密度水平较高(P <0.05);化瘀接骨汤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PG、ALP、BGP水平较高(P <0.05)。结论 化瘀接骨汤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水平,改善骨代谢状态,促进骨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2024年04期 v.44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泽曙;上官立琴;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崩漏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人工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维持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血流阻力指数(RI)、孕酮(P)、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月经量、出血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41/41)高于对照组(87.8%,36/41)(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RI指数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P、E_2、LH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月经量、出血时间均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崩漏,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2024年04期 v.44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