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栋;席崇程;黄俊伟;王伟航;刘金涛;张宁;王维广;陈子杰;翟双庆;
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基础,从《内经》关于哮喘的论述中,挖掘哮喘与肾的相关性理论。哮喘与肾的关系在《内经》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肾的气化功能,体现在肾使周身水液气化正常,则人体无痰饮水邪为患,哮喘则不易发生;二是肾主排泄功能,体现在"肾为胃之关"的调控作用,调控功能失常使得里实,里实上迫于肺,使得肺气上逆,从而引发哮喘。并将此理论在各代表医家的论述和现代研究中阐发,进而佐证理论的可行性。从肾的角度探讨哮喘的机理,以期为哮喘的根治提供理论支持。
2021年04期 v.41 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冠宇;杨康;王宇峰;丛德毓;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中风后肢体痉挛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细胞恢复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头针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5只,实验组30只。实验组采用线栓法进行大脑中动脉闭阻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和头针组,给予相应的治疗1周,并每日观察记录改良Ashworth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等动物行为学数据。1周后对大鼠脑组织进行取材,采用尼氏染色观察缺血损伤病变部位的神经元细胞及尼氏小体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PCR检测脑皮质中的CREB、p-CREB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改良Ashworth评分增高,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增高。头针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CREB及p-CRE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头针组大鼠脑皮质CREB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结论头针调控对脑皮质内CREB表达水平,促进缺血损伤组织的神经元细胞恢复,改善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2021年04期 v.41 425-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九天;徐婧;孔柄坛;付守强;刘喜明;
通过对2种辛凉解表法概念、内涵及方药特点的分析,明确温病辛凉解表法所言之表实为上焦、肺卫及其所连属清窍部分;伤寒辛凉解表法所言之表实为三阳之表。针对病位在肺系卫分或清窍,辛凉透表以散热,病位在上焦及肺脏气分,清化凉解以泄热;针对伤寒化热后寒热轻重的不同,寒重热轻则重用辛温,热重寒轻则重用苦寒。阐释了2种辛凉解表法的用药模式、代表方剂及用药区别。
2021年04期 v.41 429-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天龙;赵继荣;陈祁青;马同;赵宁;朱宝;薛旭;蔡毅;
本研究通过系统整合传统医学对于慢性腰腿痛与肾、骨、脑等脏器及组织在解剖、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力求从多个角度阐释慢性腰腿痛与肾、骨、脑的内在联系与协调机制,以期为中医药在慢性腰腿痛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4期 v.41 43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鑫;聂维辰;陈锐;
伏脉、牢脉、沉脉、三者皆属于六纲脉之沉脉类,本文从脉象特征、临床意义两方面分析三者阴阳属性、主病特点和脉位特征,精确判断伏脉、牢脉、沉脉三者脉位,仔细辨别三者异同,为临床诊疗提供先机。
2021年04期 v.41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忠影;高蕾;王军;
通过对《通俗伤寒论》补法内容的研究,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每首方的源头及发展,并且对用药以及药物配伍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俞根初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对虚证及脏腑虚损诸证做了充分的补充,并加入温阳之剂;俞根初法遵仲景,丰富了滋补法;滋补法应滋阴、温阳并用,以调阴阳为根本,运用滋阴、温阳以达阴平阳秘,为临床提供了临证思路。
2021年04期 v.41 440-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靖文;李萌;刘震;王少丽;
慢性胃炎表现出病位不固定,易兼夹他邪,病程迁延日久等规律,与风邪致病特点相吻合。胃风理论是中医学治疗慢性胃炎的病机理论补充,可用来解释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及病变规律。以胃风理论为指导,在治疗慢性胃炎中提倡重视"风药"的应用,可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思路。
2021年04期 v.41 44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邹汶珊;魏岩;周丽雅;
探析柳宝诒治疗痰证的特色。柳宝诒将痰之成因多责于木火,临证辨治时重视调理气机,多从胃、肝着手,降肺、和胃、清木以泄痰,以斡旋枢机气化,恢复脏腑功能。
2021年04期 v.41 447-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怡瑄;张宏贤;周倩倩;马宁;闫文宏;崔霞;
抽动障碍多归属于中医"肝风证"范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形病与神伤,根据中医"形神合一"的思想,从五脏与形神的关系入手分析本病的发生,强调心肝二脏与形神关系更为密切,治疗尤重从心肝论治,疏肝泻火息风以治形,形安即动止,动止则神静,柔肝养心定志以调神,神定则形不动,通过形神兼治,以控制抽动发生,并减少多动、焦虑、睡眠障碍、情绪调节障碍等共患疾病。从传统脏腑理论上升到形神兼治,不仅是本病的治疗,更为远期管理。
2021年04期 v.41 45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魏丹丹;朱星昊;春花;宗咏花;吴宗耀;
研究发现,阴阳学说在藏医学中的应用见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并将其基本学说贯穿于藏医药学的基础和临床。藏医学中虽然关于阴、阳的直接记载较少,但研究发现多以寒、热表述,藏医学寒热学说成了阴阳学说的代名词,且在《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医学四续》等典籍中均有记载。通过对藏医药学中应用阴阳学说进行梳理发现,主要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的功能物质、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治疗和养生。
2021年04期 v.41 45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芸芸;马立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EB病毒感染继发的血液系统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刘宝文教授认为该病属"温病、温疫"之范畴,热、毒、痰、瘀是主要病理因素。辨证遵循卫气营血为纲要,结合三焦辨证,初期以实证为主,后期多见正虚邪恋,虚中夹实。强调分期论治,以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初期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中期大清气血,化瘀散结,强调早期治疗,重视兼证和变证,后期益气养阴兼以祛邪,临床疗效显著。
2021年04期 v.41 46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延华;张俊平;韩晗;韩亚光;
韩延华教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变脏腑在肝,关键病机为肝气郁滞,其次为瘀血内结、湿热蕴结、脏腑虚弱等。韩延华在临证时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兼顾清热化湿,补益肝肾,主张韩氏妇炎汤口服加妇炎灵3号灌肠联合治疗,在临床中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果颇佳。
2021年04期 v.41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熊丽辉;赵书彬;崔瑞艳;赵继福;
赵继福教授认为婴儿重症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病的关键病因是"湿""热""毒",其根本病机是湿热夹毒郁胆,临床治疗上应在利胆、清热、除湿毒的基础上加用天花粉治疗,可获得良效。对于患儿不能服药,采用母亲服药,患儿间接服药的方法,以补母救子,亦可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2021年04期 v.41 468-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包银兰;林兰;倪青;王立军;陈岩;
林兰教授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消渴病变证范畴。其特点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兼夹血瘀。临证中以中医辨证为纲,西医分期为目,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辨证为5型,病位侧重肝脾肾,抓目疾之根本,治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最终达到糖瘀同调。
2021年04期 v.41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曹路;段继昌;高磊;周丽雅;
周丽雅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30余年,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周老师认为慢性腹泻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和大肠,但与肝肾密切相关。根据《内经》:"湿盛则濡泄"的理论,认为慢性腹泻的病机关键为湿邪内蕴,治疗首重祛除湿邪,邪去则正复,故运用"以通为补"治疗慢性腹泻。
2021年04期 v.41 47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柏玉卓;王赟;范雨;
目的通过对210例桥本甲状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分析通过结甲消炎汤联合外用中药塌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中医及西医治疗疗效情况进行分析。将21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采用随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结甲消炎汤(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药物组成:夏枯草、柴胡、栀子、生牡蛎、牛蒡子、白芍、玄参、蜂房、昆布、炙甘草),水煎取汁200 mL,每日2次,每次100 mL,早晚分服。外用给予中药塌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药物组成:夏枯草、透骨草、伸筋草、红花、独活、党参)研末,蜂蜜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20~40 min。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口服硒酵母片(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 ug,每日2次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结论结甲消炎汤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可有效缩小甲状腺体积,改善甲状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2021年04期 v.41 47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郭康杰;李建超;王芮文;
目的观察并分析迎香穴透刺鼻通穴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120只患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电脑随机数字分为3组,分为常规针刺组、人工泪液组和迎香针刺组各20例,每组40只眼,其中常规针刺组的患者采用针刺眼周穴位进行治疗,迎香针刺组的患者采用针刺眼周穴位加迎香穴透刺鼻通穴进行治疗,人工泪液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常规针刺组患者、人工泪液组患者和迎香针刺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和随访阶段,与常规针刺组相比,人工泪液组和迎香针刺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均显著延长或增加,迎香针刺组也显著优于人工泪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针刺组和人工泪液组随访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迎香针刺组(P<0.05),但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泪液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常规针刺组相比,人工泪液组和迎香针刺组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迎香针刺组也显著低于人工泪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迎香穴透刺鼻通穴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眼部炎症症状,值得研究并推广应用。
2021年04期 v.41 48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丛林;李振华;石明鹏;顾铭钰;陈一恒;冷向阳;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0年8月间2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手法整复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腰椎定点透药常规治疗方案,疗程均为3周。采用腰椎JOA量表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痊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百分比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疗效评定标准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JO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切实提高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1年04期 v.41 485-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王芳;高音;薛鹏;周磊;石静资;朱世杰;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66例溶骨性骨转移癌患者,其中34例接受骨瓜(猪四肢骨和甜瓜籽)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2例接受华蟾素注射液单药治疗(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续治疗28 d 为 1 个疗程。对照组为华蟾素注射液2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8 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4周内患者KPS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2%、7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RS疼痛评分均有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及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癌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04期 v.41 48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曲笛;
目的探讨智七针联合六味地黄汤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共计8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智七针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持续治疗8周。评价2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评估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治疗前后测定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浆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低于观察组的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GMFM量表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GMFM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血清IL-6、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七针联合六味地黄汤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提高运动功能。
2021年04期 v.41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晓纹;贾子欣;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每次30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次10 mL,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14 d。统计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欧洲卒中评分(ESS)评分,血清MCP-1、CRP、TNF-α水平以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血清MCP-1、CRP、TNF-α水平以及NSE、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ESS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CRP、TNF-α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同时减轻神经损伤,改善脑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年04期 v.41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健;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Ras同源基因(Rho)/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及造模组75只。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低、中、高浓度组及双醋瑞因组,各15只。比较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关节软骨组织RhoA、ROCK1、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关节软骨组织Bcl-2表达水平较高,且白芍总苷低浓度组<白芍总苷中浓度组<白芍总苷高浓度组和双醋瑞因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关节液IL-1β、TNF-α水平较低,关节软骨组织RhoA、Rock1表达水平较低,且白芍总苷低浓度组>白芍总苷中浓度组>白芍总苷高浓度组和双醋瑞因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木瓜蛋白酶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1β、TNF-α分泌,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2021年04期 v.41 50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房丹;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法联合针刺对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血糖、胰岛素受体及ERK1/2、CaM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大鼠48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A组),给予标准饲料饲养;其余40只则为造模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饲养。造模组所有大鼠通过腹腔内注射STZ溶液、慢性孤养和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造模,建立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针刺组(D组)、疏肝解郁方组(E组)和疏肝解郁方联合针刺组(F组)。A组与B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给予临床等效剂量二甲双胍(0.18 g/kg)加百忧解(1.8 mg/kg)灌胃治疗;D组统一于每天早上10点进针刺百会、后三里、三阴交;E组给予疏肝解郁方(柴胡6 g,陈皮6 g,川芎6 g,党参8 g,白术8 g,茯苓8 g,香附5 g,白芍5 g,甘草3 g)临床等效剂量3.5 g/kg标准灌胃;F组治疗方法为针刺加疏肝解郁方。治疗7 d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PCR法检测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底物-1(IRS-1)mRNA表达,Western-blo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M、CaMKⅡ、ERK1/2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FBG、HbA1c、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IR、IRS-1 mRNA和海马组织CaM、CaMKⅡ、ERK1/2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E、F组FBG、HbA1c、HOMA-IR、IR、IRS-1 mRNA、CaM、CaMKⅡ、ERK1/2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F组FBG、HbA1c、HOMA-IR、IR、IRS-1 mRNA、CaM、CaMKⅡ、ERK1/2与D、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除CaMKⅡ表达外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糖异常,提高肝组织 IR、 IRS-1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信号传导,激活ERK1/2、CaMK信号通路调节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有关。
2021年04期 v.41 505-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孙妍;王静;侯喆;綦菲;王伟明;
目的确定麦冬润肺、生津有效部位提取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麦冬有效部位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的脏器指数、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探讨麦冬有效部位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肺组织炎症及免疫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麦冬皂苷,热水浸提法提取水溶性麦冬多糖。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麦冬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肺炎支原体肺炎滴鼻法造模,连续造模3 d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阿奇霉素连续给药5 d,其他组连续给药6 d后,进行取材,采集小鼠肺组织;采集胸腺和脾脏并立即称重,并对肺组织炎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按照最佳提取工艺提取麦冬总皂苷的含量为59.21%,麦冬多糖含量为64.38%;小鼠脏器指数显示,脾脏指数与模型组对比,麦冬皂苷中、低剂量组及麦冬多糖低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及麦冬多糖中剂量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胸腺指数与模型组对比,养阴清肺组,麦冬皂苷中、低剂量组,麦冬多糖中、低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阿奇霉素组及麦冬皂苷高剂量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见明显炎症(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麦冬多糖高、中剂量组及麦冬皂苷低剂量组的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麦冬有效部位中总皂苷及总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可使有效部位总皂苷及多糖的含量均可达到50%以上,且麦冬皂苷及麦冬多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对肺组织炎症有改善作用。
2021年04期 v.41 510-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国;姜立娟;崔巍;张鹏飞;张文风;
《伤寒杂病论》用药深受《神农本草经》影响,参考《神农本草经》原文,一方面可以还原仲景组方用药本意,另一方面将本草理论具体化,补充现代《中药学》中药物功效的不足。仲景善用桂枝治疗外感、奔豚、水湿、结证、喘咳、喉痹、痹证、虚劳等,不仅扩展了桂枝临床应用范围,还明确了其用药禁忌。文章就《神农本草经》所载桂枝的功效入手,分析桂枝的用药规律,以期指导临床运用。
2021年04期 v.41 516-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航;王姝琛;
本文采用中医文献整理的方法,通过梳理《外台秘要方》中骨折用药及相关文献,从病证与方药方面总结其运用特点。本文通过对《外台秘要方》治疗骨折方药进行分类汇总,共有续断、化瘀、止痛、补虚四法。续断法中外用以生地黄凉血充髓益骨、附子温肾逐风益骨,内服以填髓续骨、行血化瘀为主;化瘀法中瘀血留在骨节处,多用虻虫、牡丹皮,瘀血留于腹中,多用大黄,配伍桃仁、当归、蒲黄;止痛法有麻醉止痛、化瘀止痛、除热止痛之分;肾合骨,骨为髓之府,髓养骨,骨折会影响到肾的精气;补虚法是指治疗后期,亦注重补虚养骨。《外台秘要方》对骨折用药药少而精,并对预后护理禁忌加以阐述,对现代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2021年04期 v.41 519-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宿文杰;张玉尧;周媛;宋柏林;赵大庆;张鹤;
目的旨在筛选哈蟆油和牛蛙油中特异性的蛋白质,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与生长环境、冬眠及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iTRAQ结合质谱技术建立哈蟆油和牛蛙油蛋白质组数据库,通过比较两个蛋白质组数据库,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对牛蛙油与哈蟆油中蛋白质定量的数据进行差异比较,筛选到差异表达蛋白质总数为77个,其中上调蛋白质69个,下调蛋白质8个。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8个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免疫调节过程;牛蛙油中含量较高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应激反应、骨架形成等过程。结论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8个差异蛋白质可作为哈蟆油区别于牛蛙油的重要成分,同时哈蟆油的特异性膨胀度可能与含量较高的凝胶形成型黏蛋白类密切相关。
2021年04期 v.41 524-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韦宇;邵蒙苏;于同月;赵林华;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桑白皮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桑白皮用量范围为3~50 g,常用剂量为5~30 g,散剂常用0.62~3.93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泻肺平喘止咳治疗以咳喘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汤剂用量3~41.4 g,散剂用量为0.62~3.93 g;清肺胃热治疗皮肤病(痤疮、荨麻疹、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等)、糖尿病等为10~50 g;利水消肿治疗肾脏疾病、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等为6~30 g;活血祛瘀治疗皮肤病(糖尿病皮肤瘙痒、痤疮)、神志病、鼻衄,为5~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泻肺平喘配伍地骨皮、紫菀、枇杷叶;清肺胃热配伍桑叶、桑枝、麻黄、连翘、赤小豆等;利水消肿配伍茯苓、椒目、葶苈子、黄芩;活血祛瘀配伍桃仁、白鲜皮、地肤子。
2021年04期 v.41 528-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潘丽;卫若楠;于同月;朱向东;
通过对古代经典用方、名老中医及现代医者临床经验的总结,结果显示胆南星的量效特点为:临床汤剂用量为3~30 g,常用剂量为6~15 g,丸散剂用量为0.060~6.875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胆南星最佳剂量及配伍,如发挥清热化痰开窍功效,治疗心系病(冠心病)、五官科疾病(耳鸣)、精神类疾病(被迫害妄想症)等,临床用量6~15 g(丸散0.060~6.875 g);化痰散结治疗肿瘤、皮痹等,常用汤剂用量3~30 g;化痰通络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汤剂用量6~15 g;化痰定惊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等,常用量6~12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化痰开窍,常配伍陈皮、半夏、石菖蒲等;化痰散结常配伍薏苡仁、茯苓等;化痰通络常配伍白芥子、柴胡等;化痰定惊常配伍枳壳、大黄、天麻等。
2021年04期 v.41 53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郝瑞;邵蒙苏;张博荀;
本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与临床应用,总结出石决明具有以下特点:石决明的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3.75~80 g,常用剂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范围为0.74~8.28 g。临床剂量随着疾病、证型及配伍不同而变化,如治疗高血压、眩晕等循环系统疾病,可使用石决明平肝潜阳,临床用量12~80 g;如治疗偏头痛、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可使用石决明平肝潜阳,临床用量20~50 g;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使用石决明平肝潜阳,临床用量10~30(丸剂0.74 g);如治疗麻痹性斜视、角膜炎或角膜病等眼科疾病,可使用石决明清肝明目,临床用量12~30 g(丸散1.25~8.28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平肝潜阳配伍生地黄、钩藤、怀牛膝等,清肝明目配伍决明子、菟丝子等。
2021年04期 v.41 536-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姣;黄委委;陶林;张磊;杨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自我复制的能力,可借助一定诱导条件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等成熟细胞,是目前骨组织工程中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选用中药作为诱导剂,较之以往应用的化学物质和细胞因子,能选择的作用靶点更广泛,且更加廉价实用。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显著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其生理活性与细胞因子类似。本文特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促BMSCs成骨分化及其机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2021年04期 v.41 54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陵;姚春丽;王丰;刘晓慧;姜晓旭;蔡丽娜;马健;王敬贤;刘阳;
针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临床疗效显著,但机制研究尚未明确。本文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对AD的针刺效应神经机制及成果予以综述,发现针刺可通过调节AD患者认知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及局部自发活动,改善临床症状,rs-fMRI可作为AD早期预测和诊疗评价的客观手段。
2021年04期 v.41 549-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璐;张文风;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以血管损伤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治疗难度将更大。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血压水平一般可显示正常或偏高,随病程延长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症状,当此类症状出现时,肾功能已严重下降,且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而应重视对其的诊断和后续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有服用降糖类药物以控制高血压、血糖水平,限制蛋白质含量摄入等基础治疗手段,但并不能根治病症,且药物治疗易导致病情反复,需寻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本文主要从中药复方简介、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现状及中药复方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2021年04期 v.41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元仙颖;何天竺;隋殿军;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经典名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保元汤是一种具有心脏保护活性的经典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协同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近些年保元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保元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保元汤的研究与开发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4期 v.41 556-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