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基于“淋巴玄府”探讨风药论治恶性淋巴瘤

    肖尧;付西;李蒙丽;由凤鸣;严然;

    玄府以"通"为用,以"闭"为逆,淋巴玄府郁闭是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基础,是导致气津运行失常、痰浊瘀毒胶结的关键。淋巴玄府的提出充实了中医对恶性淋巴瘤认识的微观病机理论。借风药升、散、行、动的特点,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以"通""开""透""折"为法,使玄府得通,气血得畅,痰瘀得消而脏腑自安。

    2019年09期 v.39 1121-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薄型子宫内膜发生机制及中医治疗对策

    韩亚光;韩延华;吴效科;朱小琳;

    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目前较多从促进内膜修复、改善内膜血流灌注、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组织氧分压、提升子宫内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等为主要突破口。相关的因子研究主要有EMX 2基因、整合素β3、HOXA 10基因、CD 31、TNF-α、IL-1等。中医辨证认为肾虚血瘀是薄型子宫内膜产生的主要原因,故以补肾活血为大法,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09期 v.39 1124-1127+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肠脑学说与中医“思虑伤脾”理论的关系

    肖士菊;季云润;鲜馥阳;张广中;

    多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发现,腹部神经、神经递质和肠道微生物对行为性格、精神情志、大脑发育及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故有学者提出"肠脑学说",即"肠脑系统"包括腹部神经系统和微生物,人的精神活动和情志、意识不仅与大脑有关,还与"肠脑系统"有关。中医理论中,无论是五志对应五行及五脏还是七情致病的理论都明确提到思虑伤脾,指过度的思虑、担忧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思虑过度对气机也有影响,"思则气结",甚至出现抑郁不舒的状态。探讨中医思虑伤脾理论与"肠脑学说"的内在联系,将两种理论初步整合、互补,以期为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2019年09期 v.39 1128-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殷燕云早期保胎临证思路

    洪珂;殷燕云;

    殷燕云将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的补肾调周法、"3、5、7"奇数律等思想渗透于临床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保胎治疗中,认为预培"先后天之本"和孕早期保胎是优生优育的关键。治疗中辨清缓急、补虚泻实、先后天互养、脾肾同治。妇人存在"3、5、7"奇数律保胎关卡,保胎宜早不宜迟,有流产诸症者更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调畅情志、注重胎教、衷中参西,诸法共奏母强子健之效,改善妊娠结局。

    2019年09期 v.39 1132-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陆瑾针灸治疗耳鸣

    伏云鹤;王玥;潘佳颖;陆瑾;

    陆瑾教授临证尤重病机审查,认为耳鸣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年老体虚、起居失常和外感风邪。其病性分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不足,耳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扰乱,清窍失宁。治疗以调理中焦、清肝、补肾为基本法则,运用腹针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调理中焦以升清降浊。按照神龟全息理论重用阴都穴疏调耳窍,结合常规针刺远近选穴、辨证取穴、随证加减选穴以清肝火、补肾健脾豁痰、疏散风邪,辅以耳穴压豆、鸣天鼓法敲打耳后穴位及疏导心理、畅达情志、调摄起居和饮食治疗各型耳鸣。

    2019年09期 v.39 1136-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莉辨病辨证辨体治疗代谢综合征

    姚春丽;韩宇博;刘莉;金强;隋艳波;邹国良;

    刘莉教授认为久坐多逸或过食肥甘厚味是代谢综合征(MS)主要病因,脾失健运是其关键病机,痰浊、瘀血内生既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治疗上应分清虚实,实证重视痰瘀并重,治以化痰祛瘀为主,虚证则重于补益脾肾,虚实夹杂者应虚实同治,并随其兼证的变化而选择其相应的治疗。临证重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动态观察疾病的演变,治疗上不局限于疾病表现,而是从整体观念以及治未病的思想出发,以改善患者症状为目的。

    2019年09期 v.39 1140-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董筠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

    董齐燕;董筠;

    董筠教授认为脾胃素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内在病因,湿热、血瘀、气滞、郁热为其基本病理因素,常表现为多种病理因素相兼为患。辨证上主张将中医四诊资料与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相结合,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治疗坚持"方证对应""药证对应""病证合参"的原则。用药根据主病、主症运用经方,直切病机,针对兼证及西医学现代药理研究辨证加减用药。同时嘱病人进行饮食及情志调摄。

    2019年09期 v.39 1143-1145+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景藩运用芳香化湿药治疗脾胃病

    潘玥;陆为民;蔡佳卉;

    徐景藩教授提出,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以达到健脾燥湿、化湿和胃的目的。根据湿邪特性常用辛温或苦温药化解湿邪,并根据兼证酌情加减,常用药如苍术、藿香、厚朴、砂仁等。湿邪是脾胃病关键的致病因素,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因此治疗胃脘痛、泄泻、呕吐等疾病时常运用化湿药物,使湿邪得化,气机得畅,脾胃得运。

    2019年09期 v.39 1146-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量效研究

  • 黄连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王海霞;王青;朱向东;

    搜集近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黄连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1~12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黄连的最佳剂量。如清热燥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溃疡、小儿泄泻、哮喘、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等疾病为3~120 g;清热解毒,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心内膜炎、湿疹、肛周脓肿、急性盆腔炎、下肢丹毒等为3~45 g。3)治疗的疾病及症状不同,黄连的配伍亦不同,如清热解毒配伍黄芩、黄柏、大黄等,清热燥湿配伍葛根、吴茱萸、干姜等。

    2019年09期 v.39 1150-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0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附子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杨霞;吉红玉;邸莎;赵林华;朱向东;

    根据经典名方、名老中医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附子具有以下特点。1)附子临床常用量范围为3~30 g,最大用量可至400 g(大剂量使用时配伍干姜、肉桂,且开水久煎3 h以上,不麻口为止)。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温阳补肾,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为6~60 g;回阳救逆,治疗危重疾病所导致的心肾阳衰欲脱之四肢厥逆、汗出湿冷、脉微欲绝者及阴盛格阳、元阳将脱危证者,为11.1~40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温阳补肾常配伍干姜、茯苓、白术,扶阳固表常配伍麻黄、桂枝、细辛等,回阳救逆常配伍干姜、人参、炙甘草。

    2019年09期 v.39 115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乌梅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苟筱雯;邸莎;王青;赵林华;

    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乌梅具有以下特点。1)用量范围为5~80 g,其中常用剂量为10~30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治疗息肉(直肠、鼻、声带、宫颈等部位),用量多为5~10 g;治疗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小儿脾胃失调等病,用量多为10~30 g;治疗2型糖尿病,用量多为15~2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敛肺止咳配伍五味子、半夏、橘红,苦酸制甜治疗糖尿病配伍黄连,治疗各种增生、息肉配伍僵蚕、象牙屑、鳖甲等。乌梅丸苦酸并进、寒热并用,用治寒热错杂诸证。

    2019年09期 v.39 1158-1160+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9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麦冬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郭然;赵林华;王青;邸莎;张岳;李修洋;

    整理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麦冬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为6~756 g。其中经典名方为12.42~756 g,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及现代医家常用量为6~140 g,最常用量为10~3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麦冬不同剂量及配伍:清肺润燥,治疗咳嗽、咳血、咽炎、肺痿、口腔黏膜白斑、慢性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为9~140 g,常配伍阿胶、桑叶、人参(党参)、天冬、半夏;益胃生津,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为10~30 g,常配伍沙参、生地黄、玉竹。

    2019年09期 v.39 1161-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辨治中的应用

    程媛;李志国;张亚强;叶永安;

    目的研究肝"体阴而用阳"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肝"体阴而用阳"与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相关证型前5位(含并列)是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肝血虚证、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血瘀证、湿热内蕴。结论肝"体阴而用阳"在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

    2019年09期 v.39 1165-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开郁祛痰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

    丁怀莹;王保和;

    目的观察开郁祛痰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类、SSRI类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开郁祛痰活血汤口服。治疗时间8周。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和证候积分疗效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3.4%,均优于对照组的70.3%、77.0%(均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大幅下降,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均达到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 <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开郁祛痰活血汤能够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绞痛证候和抑郁状态。

    2019年09期 v.39 1169-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差异研究

    王炳权;曹璐璐;谢美雯;张炳立;常淑枫;丁慧芬;尚懿纯;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差异。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3例缺血性卒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评分后分组,其中MMSE≥27分的患者为对照组(53例),MMSE <27分的患者为观察组(90例),并根据临床诊断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诊断为血管性痴呆为痴呆组(41例),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为非痴呆组(49例)。通过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画钟试验(Clox)、血管性痴呆证候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分。结果非痴呆组瘀阻脑络18例(36.73%)、脾肾亏虚证型30例(61.22%);痴呆组瘀阻脑络16例(39.02%)、脾肾亏虚证型20例(48.78%);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在观察组中,瘀阻脑络型的患者ADL量表评分较脾肾亏虚患者显著降低,Clox 2和MMSE量表评分较脾肾亏虚者均显著升高(均P <0.05);而Clox 1和ADAS-Cog量表评分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 0.05)。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中医证候以瘀阻脑络、脾肾亏虚为多见,且脾肾亏虚型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高于瘀阻脑络者,日常生活能力低于瘀阻脑络者。

    2019年09期 v.39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体质与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马迪;刘弘毅;陈岳祺;柳尧;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61例和健康对照组160例,采用调查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一般资料,HT患者抽取静脉血行甲功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和体质HT患者FT_3、FT_4高于偏颇体质者,TSH、TPOAb和TGAb低于偏颇体质者(均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T的发生与性别、职业、吸烟、常食用海产品和体质类型存在相关性,女性、不稳定职业、吸烟、常食用海产品和偏颇体质发生HT风险高。结论 HT的发病与性别、职业、吸烟、常食用海产品和体质类型有关,体质因素在HT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09期 v.39 1176-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凉肝清心法联合优甲乐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及对血清MCP-1、MPO的影响

    邓晨;蒲蔚荣;

    目的探究凉肝清心法联合优甲乐替代治疗甲减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优甲乐替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凉肝清心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血清MCP-1与MPO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例数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CP-1和MPO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CP-1和M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的TS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的FT_3、FT_4、TT_3和TT_4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甲减患者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肝清心法联合优甲乐替代治疗甲减患者疗效显著,血清MCP-1和MPO水平显著降低,可明显改善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

    2019年09期 v.39 1179-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背俞穴血流灌注量与体表温度的临床研究

    葛鹏飞;杨正飞;史丽萍;

    目的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初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背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的变化特点,为运用穴位进行中医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6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和红外热像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同步监测背俞穴及其旁开1 cm对照点的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连续记录30 min,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背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肺俞、脾俞、肾俞和胃脘下俞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与旁开对照点比较,均高于对照点且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 <0.01)。结论背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2019年09期 v.39 1183-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七味三芎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王鸽鸽;范秀风;陈学彬;职利琴;李浩;

    目的研究七味三芎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颈粥样硬化斑块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七味三芎汤,2组均以12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TC、TG、HDL-C、LDL-C、IMT、Crouse、中医症候积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TG、TC、LDL-C降低,HDL-C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TG、 TC、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IMT、Crouse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支架内再狭窄率11.1%,优于对照组的2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味三芎汤联合常规西药能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9年09期 v.39 1186-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

    周伟;李薇;王汝刚;林海燕;李梅;李晓栋;侯冰;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减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HBV-DNA水平及转阴情况、中医症状积分等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CD8~+、HA、LN、IV-C、PCIII明显降低,CD4~+、CD3~+、CD4~+/CD8~+水平显著升高,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各时间段的HBV-DNA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提高HBV-DNA转阴率。

    2019年09期 v.39 1190-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

    刘莉;孙旭;邹国良;韩宇博;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对于治疗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H型高血压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8例与治疗组(基础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38例,疗程为21天。结果治疗组在降压作用外,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体重指数及空腹血清胰岛素、血压水平明显减低(P <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增高(P <0.05)。治疗全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基础治疗能更好地改善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脂代谢和空腹血清胰岛素,且安全性良好。

    2019年09期 v.39 1194-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益肾疏肝方联合灌肠和微波治疗肾虚血瘀证卵巢巧克力囊肿

    刘思邈;左冬冬;郭滢;韩凤娟;

    目的观察益肾疏肝方联合灌肠和微波治疗肾虚血瘀证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肾虚血瘀证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所有患者均给予微波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孕三烯酮片口服治疗,2次/周,2.5 mg/次;治疗组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组2在治疗组1的基础上予益肾疏肝方加减,3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卵巢巧克力囊肿最大径线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74.19%、83.33%、90.32%,治疗组1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2明显优于治疗组1(P <0.05);治疗后3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A125、CA199水平、囊肿最大径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且治疗组2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组1(P <0.05)。结论益肾疏肝方联合灌肠和微波治疗可明显改善肾虚血瘀证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大小。

    2019年09期 v.39 1198-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阮小东;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hs-CRP、IL-8、IL-12及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4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酪酸梭活菌散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儿腹泻散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记录2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分析2组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TNF-α、IL-8、IL-12等指标,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P <0.05)。研究组腹泻缓解时间和发热、恶心、呕吐等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2组hs-CRP、TNF-α、IL-8、IL-12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hs-CRP、TNF-α、IL-8、IL-12等指标,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2019年09期 v.39 1202-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

    秦莉;肖向丽;

    目的分析探讨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厌食症儿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均给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并调整饮食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四磨汤进行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2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以及P物质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的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分别为(318.29±55.39)ng/L和(44.98±7.76)p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4.29±51.29)ng/L和(38.44±6.77)pg/m L(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有效提高患儿食欲,改善患儿的厌食症状。

    2019年09期 v.39 1205-1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经筋排刺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

    刘丹;郭佩鑫;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对于颈肩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等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阿是穴四周,以1 cm为间距,进行三排五列的排布针刺,针刺到筋膜层得气后留针,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方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20 d,治疗频率1次/d,30 min/次。治疗前后2组患者通过VA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的80.0%(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体征评价量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筋排刺法对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2019年09期 v.39 1208-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小柴胡汤对CFA大鼠踝关节组织RANKL、OPG mRNA的影响

    王丽敏;张林;张丽艳;谷松;高明利;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CFA大鼠踝关节组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中RANKL、OPG mRNA的表达,探讨小柴胡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将SPF级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应用弗氏完全佐剂和牛Ⅱ型胶原制备大鼠类风湿关节炎CFA动物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XCHT低剂量组、XCHT中剂量组、XCHT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组。造模后分别按照药物干预方案,2 mL/次,3次/d,灌胃,实验结束后观察实验大鼠踝关节放射学及检测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中RANKL、OPG mRNA的表达。结果小柴胡汤随着剂量的增加,CFA大鼠踝关节的影像学得到改善,逐渐增强对CFA大鼠踝关节组织RANKL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OPG的促进作用。结论小柴胡汤通过影响CFA大鼠踝关节组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中RANKL及OPG mRNA表达,抑制骨侵蚀,为其控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可能机制。

    2019年09期 v.39 1211-1215+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保护机制研究

    彭拥军;徐疏影;李忠仁;傅淑平;储继红;姜鹏君;朱冰梅;

    目的探讨电针人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损伤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Longa线栓改良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电针刺激人中、百会30 min。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V染色法测定脑水肿肿胀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CAO大鼠脑组织中ZO-1表达及以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右侧脑组织纹状体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BBB损伤程度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而电针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6 h缺血侧脑半球开始肿胀,并于72 h达到高峰,电针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24 h、48 h、72 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P <0.01);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显著低于电针组,在缺血再灌注24 h、48 h和72 h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05);电镜图示电针组较模型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小。结论电针人中、百会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神经损伤,下调脑水肿肿胀率,抑制ZO-1蛋白下降,保护脑组织内的超微结构,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损伤。

    2019年09期 v.39 1216-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9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苏木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谷胱甘肽、白介素-6的影响

    刘影哲;夏兆晨;温宇婷;王汉良;邓爱平;张忠艳;潘祥宾;

    目的探讨苏木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首先在24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余下单次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予以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成功造模后,再随机将18只大鼠分成模型对照组、α-硫辛酸组和苏木组,分别连续给药8个星期。8个星期后,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GSH、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α-硫辛酸组及苏木组的血清GSH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 <0.05),苏木组和α-硫辛酸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α-硫辛酸组及苏木组的血清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 <0.05),苏木组和α-硫辛酸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苏木可升高糖尿病大血管病大鼠血清GSH含量,降低血清IL-6含量。

    2019年09期 v.39 1221-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益智仁及其盐炙品的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李晓艳;汪慧;万超;王成永;

    目的建立益智仁及其盐炙品饮片的超高效液相(UPLC)通用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2μL。结果建立了益智仁及其盐炙品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以圆柚酮为内比参照物,标定了16个共有峰。10批益智仁样品相似度均在0.97以上,18批盐炙品中有15批样品相似度在0.90以上,4批海南益智仁和6批海南盐益智仁样品相似度在0.96以上。结论此方法迅速、简便,可用于益智仁与盐益智仁的质量评价。

    2019年09期 v.39 1225-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方中吴茱萸配伍应用规律探析

    李媛媛;司国民;曲夷;

    考据《伤寒杂病论》中配伍应用吴茱萸的4首经方及相关的6段条文,总结出:1)吴茱萸在质地上具有颗粒小的特点,故在经方中以"升"作为计量单位,并通过漂洗,配伍生姜、甘草、大枣以减低毒性;2)吴茱萸在经方中原为生用,较炮制后的干品含水量大,这是原方药量大于现通行用量的重要原因;3)含吴茱萸经方均可治疼痛,或为"连年积冷""内有久寒",或为"落马坠车""曾经半产",可伴见有"干呕吐涎沫""冷肿上气"浊阴上逆之证,也有"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等"瘀血在少腹"之证。寒气重者,需配伍生姜、干姜、附子、细辛、巴豆等温热药,瘀血阻滞者需配伍当归、芍药、牡丹皮等活血药;4)吴茱萸性偏温燥,病在血分者需配伍麦冬、阿胶、当归、芍药滋阴养血之品。

    2019年09期 v.39 1229-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针灸推拿

  • 经筋毫针疗法与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董宝强;富昱;杨智捷;石方园;王垒钞;师月;

    目的探讨经筋毫针疗法与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筋毫针组和冲击波组,各44例。经筋毫针组选取尺泽次、曲池次、手三里次等结合病灶点运用经筋毫针刺法治疗;冲击波组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并评定疗效。通过VAS量表评分、ROM评分、总体疗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ROM显著增大,疗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经筋毫针组疗效优于冲击波组。结论经筋毫针刺法能够改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肘关节活动度,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故具推广优势。

    2019年09期 v.39 123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络放血对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患者血管损伤及血小板微颗粒的干预作用

    张燕平;张国妮;焦永光;李运恒;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IS)恢复期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和血小板微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IS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加味补阳还五汤+刺络放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内动脉超声参数[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内皮素(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及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各颈内动脉超声参数(IMT、RI、PI)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 <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 <0.05)。与治疗前对比,2组治疗后血浆ET-1、v WF、PMP浓度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血浆t-PA含量均显著增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S恢复期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可明显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减轻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下调血浆中PMP表达水平,效果显著,且患者耐受性好。

    2019年09期 v.39 1237-1240+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祛风化痰通络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

    王彦红;罗莹;金嘉悦;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通络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行祛风化痰通络针刺法,对照组行普通针刺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评定分布情况相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缺血性中风患者祛风化痰通络针刺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2019年09期 v.39 1241-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

    吴九如;周世民;王宏;崔建中;陈永智;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颈椎、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提供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00例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推拿手法、针灸、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以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为评价指标,比较总有效率来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可产生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疗效明显。

    2019年09期 v.39 124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疗法的现代机制研究进展

    白如鑫;王雅慧;聂道芳;王志福;

    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也尚无治愈的方法。针对于本病,中医药疗法相对于西医疗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少两大方面。近年来在中医药疗法的靶点研究上,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近年来中药、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及临床方面现代机理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2019年09期 v.39 1247-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汪青楠;李娟梅;倪瑶;胡伶姿;张若宣;吕文良;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受寒、湿、热等病理因素的影响,治疗应立足整体,详察病机,按照补虚泻实的原则,以清、和、补等法,通过中药复方、单药、中药灌肠等不同形式的中医药疗法,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综合作用于患者。其中,中药复方以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平调寒热、健脾益气、温补脾肾等五类为主;单药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多酚类、多糖类、环烯醚萜类等;中药直肠给药充分发挥药物局部抗炎作用,使药力直达病所。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在促进肠道黏膜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方面独具优势。

    2019年09期 v.39 1251-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1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快速老化小鼠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程汝珍;张玉莲;王凯;孙伟明;徐家淳;崔远武;于臻;连韵卓;

    快速老化小鼠是一种在生命早期即出现身体各部位功能衰老现象的鼠系,且不同亚系的病理特征各异。不同亚系小鼠的病理表现多与人类衰老的病理学特征相似,因此常用于老年病相关实验的动物模型,如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等。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优势,在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疾病的基础研究选择SAM系小鼠作为研究模型,有助于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现将不同亚系的SAM小鼠特征及其在中医药治疗老年病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2019年09期 v.39 1256-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设有本部、附属经开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和烧锅医院,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03张,诊疗设备先进,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建院60年来,医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质量兴院"战略,誉满杏林,被评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西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

    2019年09期 v.39 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