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学术探讨

  • 浅述老年性失眠从肾论治

    刘凡琪;孟伟;王辉军;张建东;邹洁云;刘爱琪;王京;孙丽丽;陈雅丽;刘佳;张宁;岳利峰;

    老年性失眠是指特发于老年期的原发性失眠,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有其特有的优势。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肾密切相关,病机总为肾精气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治疗应谨守病机,审因论治,可采用交通心肾,滋阴补肾,温肾安神等治法,临床应用六味地黄丸、二仙汤、地黄饮子等补肾中药疗效突出。相关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含量以及对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以发挥作用。

    2019年06期 v.39 70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络病理论初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机及治疗

    徐文强;姜璐;曹志群;

    溃疡性结肠炎与络病之大肠络病在病理改变、临床特征等方面密切相关,基于络病理论初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认为络气郁滞、湿热蕴络、络脉阳虚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病机,治疗上以"通络"为主,结合病机,灵活选用行气化瘀、祛湿清热、温阳荣络等通络法,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2019年06期 v.39 704-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金明秀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运用药对经验

    刘淼;何文;于静;金明秀;

    总结金明秀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运用药对的经验,主要包括:用骨碎补与补骨脂以温补肾阳,强筋健骨、青风藤与莪术以通络散结,化瘀止痛、生薏苡仁与土茯苓以祛湿消肿,通痹止痛、威灵仙与鸡血藤以养血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狗脊与葛根以疏补调内,通督补肾、姜黄与伸筋草以行气化瘀,疏经通络、红花与赤芍活血通经,凉血散瘀等。

    2019年06期 v.39 707-709+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依据太阴阳明理论辨治腹型小儿过敏性紫癜

    崔洪涛;原晓风;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高发疾病,原晓风教授认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腹型紫癜是关乎本病转归、预后的重要病理阶段。本文以《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阐发阳明主外、太阴主内以及脾胃的生理功能等重要理论为指导,针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与分型论证,提出"阳明肠风型"腹型紫癜与"太阴湿毒型"腹型紫癜分型论证的学术观点,总结了辨治本病的鉴别要点及辨证用药经验。

    2019年06期 v.39 710-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贤梅教授应用五味子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经验

    曹爱玲;周贤梅;

    周贤梅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亏虚,标实为痰、热、瘀痹阻肺络。本病治疗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通络为要。在临床中喜用五味子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五味子汤出自《圣济总录》,具有益气养阴、止咳平喘、活血化痰之效,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根据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分期及症状的轻重进行加减用药。

    2019年06期 v.39 713-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华教授治疗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经验

    高悦;王国华;

    肾精是卵子发育成熟的物质基础,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是卵子顺利排出的重要条件,肝郁肾虚为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病之本,肾精亏虚尤其肾阴亏虚乃是发病之基础,精血不足,肝气郁结是其发病的病机关键。治疗上以滋肾、疏肝为大法,以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本病,临床收效颇佳。

    2019年06期 v.39 717-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量效研究

  • 丹参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潘韦韦;金美英;崔振海;刘向荣;王美玲;朴春丽;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丹参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10~37.3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丹参最佳剂量,如丹参发挥祛瘀止痛功效时,常治疗血瘀心痛、瘀血头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病、肝硬化、肾病,为10~37.3 g;发挥活血调经功效时,常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产后瘀滞疼痛,为12~30 g;发挥凉血消痈功效时,常治疗乳痈、痤疮、痈疮,为15~30 g;发挥除烦安神功效时,常治疗失眠,为10~15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祛瘀止痛常配伍三七、乳香、没药;活血调经常配伍黄芪、当归;凉血消痈常配伍金银花、桑白皮;除烦安神常配伍郁金、酸枣仁、远志等。

    2019年06期 v.39 722-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8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牡丹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吴浩然;邸莎;代丹;仝小林;

    通过搜集中医古籍及检索现代名家临证经验,总结出牡丹皮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1.5~6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牡丹皮的最佳剂量,用于活血化瘀时,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常用6~15 g;用于清热凉血时,如治疗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高热昏迷、斑疹、吐血、过敏性紫癜等循环系统疾病常用9~60 g;用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疗儿科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时,常用1.5~10 g。3)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需要,配伍相应中药,如活血化瘀常配伍赤芍、当归,清热凉血配伍生地黄、栀子等。

    2019年06期 v.39 726-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甘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刘苗;赵林华;邸莎;朱向东;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甘草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3~6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甘草最佳剂量,如甘草发挥益气补中功效时,常治疗干燥综合征、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胃脘痛、胃下垂),早泄、痛经、哮喘等疾病,为5~60 g;清热解毒时,常治疗血尿、低热、痈疮、痤疮、外感咳嗽,为5~30 g;缓急止痛时,常治疗胃痛、颈椎病、痛经、不安腿综合征、热痉挛、强中症,为6~6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补中益气常配伍党参、黄芪、白术等;清热解毒常配伍桔梗、黄芩、生地黄;缓急止痛常配伍白芍。

    2019年06期 v.39 730-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陈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邸莎;马媛媛;赵林华;

    通过搜集整理现代医家临床经验,得出陈皮具有以下特点:1)用量为5~20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选取最佳用量及配伍,如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时配伍半夏、杏仁、柴胡、茯苓等,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哮喘、冠心病、心力衰竭、呃逆、胃痛等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为6~15 g;理气健脾时配伍砂仁、青皮、柴胡、白术等,治疗哮喘发作期、泄泻、胃痛、顽固性呃逆、高血压病、内伤发热等,为5~20 g。

    2019年06期 v.39 733-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1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茯苓的量效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兰雨泽;朱向东;白雅黎;樊俐慧;宋宁;

    通过搜集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茯苓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临床用量多在3~150g范围之内。2)临床运用茯苓应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茯苓最佳剂量,如茯苓小剂量健脾渗湿、化痰止泻,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厌食症、泄泻等),临床用量多为3~30 g;中剂量利水行气、宁心安神,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失眠、抑郁症、癫痫等),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等),皮肤病(如顽固性湿疹、胆碱性荨麻疹等),临床用量多为10~90 g;大剂量利水消肿、和胃止呕,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恶性心包积液、高血压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脂症、类风湿关节炎等)临床用量多为10~150 g。3)为发挥茯苓最佳功效,临床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利水渗湿常配伍泽泻、白术等;宁心安神常配伍酸枣仁、知母等。

    2019年06期 v.39 737-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不同剂型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黄洁桦;邓小敏;陈聪;吴耿旭;田瑛;苏冬;

    目的研究不同剂型五味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临床症状疗效的差异,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浓缩丸治疗,对照组使用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与观察组总有效率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及2 h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改善血糖情况疗效未见明显差别(P> 0.05)。结论五味消渴方2种剂型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情况,丸剂与汤剂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丸剂发生不良反应少。

    2019年06期 v.39 74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芪参固托合剂治疗Ⅲ期混合痔临床观察

    金玉;黄信松;娄铁铮;杜欢;历越;高凌卉;

    目的观察芪参固托合剂治疗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Ⅲ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芪参固托合剂(药物组成:黄芪、太子参、当归、山药、党参、白术、白芍、柴胡、陈皮、升麻、炙甘草等),早中晚饭后口服20 mL,1日3次,7 d为1疗程,对照组予补中益气颗粒(主要药物组成:炙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糊精),早晚饭后口服1袋,1日2次,7 d为1疗程。对比治疗前后肛门脱垂、便血、肛门不适、疼痛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临床量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肛门不适、便血症状方面第1,3,5,7天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但在肛门脱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症状方面第5,7 d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5 d:1.85±1.13<3.25±1.25,1.25±1.36<2.25±1.45,1.05±0.67<1.58±1.37,7 d:1.22±0.87 <2.39±1.03,1.03±0.87 <1.85±1.53,0.74±0.72 <1.15±1.22)(P <0.05),治疗组降低Ig A效果更佳(P <0.05)。结论固托合剂较补中益气颗粒在改善肛门不适、便血症状方面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在改善肛门脱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症状及降低Ig A水平方面疗效优于补中益气颗粒。该方法疗效明确,安全可靠,是治疗Ⅲ期混合痔有效方剂。

    2019年06期 v.39 74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桃红四物汤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霍光;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76%,低于观察组93.02%(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1.45±0.63)(0.78±0.52),HSS膝关节评分分别为(67.64±12.58)(77.31±10.24),血BALP分别为(27.89±7.57)μg/L、(35.81±8.24)μg/L,血β-CTX分别为(0.72±0.38)μg/L、(0.40±0.35)μg/L,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48.15±12.34)d高于观察组(35.62±10.45)d(P <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63%与观察组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有助于促进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与BALP升高和β-CTX降低相关。

    2019年06期 v.39 749-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六君丹参颗粒对气虚痰瘀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李彬世;黄琳;

    目的观察六君丹参颗粒对气虚痰瘀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虚痰瘀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六君丹参颗粒(由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丹参、砂仁、檀香、水蛭、桂枝等药物组成);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使用动态血压监测2组血压变异性,评价六君丹参颗粒的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均降低,治疗组血压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血压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西药控制血压的同时配合六君丹参颗粒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小血压变异性。

    2019年06期 v.39 75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滋阴宁心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悸

    刘影哲;刘斌;潘祥宾;

    目的观察滋阴宁心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心悸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对照组31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口服甲巯咪唑片、盐酸普奈洛尔。中药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滋阴宁心法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辨证加减。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有效率7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FT3、FT4及TSH水平均明显改善,并且中药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滋阴宁心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悸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心悸、乏力等症状,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

    2019年06期 v.39 756-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活血祛湿通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肖光辉;马军礼;胡艳萍;曹连珠;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通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u/次,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尿激酶粉针剂20万U/次,加入100 mL生理盐水,患肢足背浅静脉滴入,12 h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祛湿活血通脉汤,由牡丹皮、赤芍、黄柏和薏苡仁等组成,水煎400 mL,1剂/d,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治疗疗程1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蛋白C(PC)和蛋白S(PS)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PA、PC和P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PA无明显差异(P> 0.05),PC和PS有明显差异(P <0.05)。2组治疗后PC和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P <0.05)。结论活血祛湿通脉汤可增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清t-PA、PC和PS活性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2019年06期 v.39 759-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轻度认知损害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分项相关性分析及其中医防治研究

    俞璐;李敏琤;夏明;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不同分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不同体质MCI患者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分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国际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63例MCI患者并进行aMCI(遗忘型)和naMCI(非遗忘型)分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神经心理测试量表、临床表现和舌脉,根据王琦等制订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判断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纳入的163例MCI患者中,aMCI 126例,naMCI 37例。MMSE量表中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与aMCI相关(P <0.05),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书写/叙述能力与naMCI相关(P <0.05)。MCI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患者MMSE量表中注意力及计算力的得分率最低,痰湿质患者记忆力得分率最低。结论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是aMCI较易损害的认知领域;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书写/叙述能力是naMCI较易损害的认知领域。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患者认知损害领域集中在注意力及计算力,痰湿质患者集中在记忆力。研究有利于识别MCI早期认知功能变化,为MCI中医防治提供有益线索。

    2019年06期 v.39 76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动物药

  • 哈萨克动物药炮制与传统制剂研究现状

    帕热依哈·巴合提汗;边学峰;阿斯亚·包拉提;阿娜尔古丽·开买西;张辉;

    哈萨克族医药学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游牧、狩猎为生的马背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作斗争求生存的进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游牧民们不断地积累了用天然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从而逐渐产生哈萨克药,形成了较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长期使用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类药材的过程中,通过加工(干燥,修复,燃烧,制水,锻造,致密化和发酵)和简单制剂逐步发展以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哈萨克族药物。

    2019年06期 v.39 768-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红参对H2O2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雪惠;张阳;吉世禹;赵雨;

    目的探讨红参有效成分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过氧化氢(H_2O_2)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LDH释放、SOD活性和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ROS、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红参有效成分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LDH水平下降,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受到抑制,ROS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同时红参干预后心肌损伤细胞促凋亡蛋白Bax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升高。结论红参通过降低ROS水平和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2019年06期 v.39 772-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海南苍耳子挥发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肺组织Ⅲ型前胶原含量的影响

    颜玺;郭亚蕾;薛中峰;

    目的探讨海南苍耳子挥发油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及肺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的影响。方法采摘海南当地苍耳子炒制干燥,去刺,采用回流法提取苍耳子挥发油,SD大鼠雌雄各半,共48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苍耳子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用卵蛋白致敏并雾化吸入法诱发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苍耳子挥发油给药组从第一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后第4周)至处死前每天通过喷雾给予苍耳子挥发油干预,共干预4周。取肺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C-Ⅲ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总管壁厚度(WAt/Pbm)、内壁厚度(WAi/Pbm)和平滑肌厚度(WAm/Pbm)均高于正常组(P <0.05)。苍耳子挥发油中、高剂量组总管壁厚度、内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C-Ⅲ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苍耳子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C-Ⅲ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海南苍耳子挥发油可通过降低肺组织总管壁厚度、内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C-Ⅲ含量,从而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

    2019年06期 v.39 77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愈肠栓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郑丽红;王馨;王琳晶;王楠楠;王海强;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栓组、愈肠栓组。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TNF-α、IL-1β、IL-4、IL-10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栓组、愈肠栓组DAI评分、TNF-α、IL-1β明显降低,IL-4、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柳氮磺吡啶栓组与愈肠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愈肠栓能有效改善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上调抑炎因子IL-4、IL-10的水平,从而达到缓解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2019年06期 v.39 780-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清肝降浊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胜军;丁云录;李驰坤;李晓兵;初洪波;成光宇;

    目的探讨清肝降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肝降浊颗粒高、中和低剂量组(800、400和200 mg/kg),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给药周期结束,检测血清TNF-α、IL-6、ADPN、Lep质量浓度及肝组织中FFA和TG摩尔浓度。结果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Lep、肝组织中FFA和TG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为P <0.01。在给予清肝降浊颗粒颗粒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清肝降浊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中TG摩尔浓度及升高血清中脂联素质量浓度(P <0.01或P <0.05);清肝降浊颗粒高、中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中FFA摩尔浓度及血清中TNF-α、Lep质量浓度(P <0.01或P <0.05);清肝降浊颗粒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6质量浓度(P <0.05)。结论清肝降浊颗粒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TNF-α、IL-6、Lep质量浓度、肝组织FFA摩尔浓度,升高血清脂联素质量浓度相关。

    2019年06期 v.39 783-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夹脊穴对脑损伤痉挛大鼠r-氨基丁酸受体调节机制的研究

    王雪飞;王鹏;

    目的开展电针夹脊穴对脑损伤痉挛模型大鼠r-氨基丁酸受体环境调节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损伤后痉挛模型,夹脊穴组和巴氯芬组给予相应干预7 d后,分别观察大鼠纹状体和脊髓中GABAAγ2受体、GABAB R2受体、强啡肽、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夹脊穴组和巴氯芬组大鼠纹状体和脊髓中GABAAγ2和GABAB R2表达、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或P <0.01)。强啡肽在夹脊穴组和巴氯芬组脊髓内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 <0.01),但在纹状体内变化不明显(P> 0.05)。与夹脊穴组比较,巴氯芬组大鼠脊髓中β-内啡肽含量增加(P <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可以通过增加大鼠纹状体或脊髓中GABA受体、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水平,改善动物的痉挛状态。

    2019年06期 v.39 787-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益气降浊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仁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王莹威;方慧敏;魏明慧;奚玉鑫;王博;刘璐菲;

    目的观察益气降浊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仁素及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中药组予中药治疗14 d后,运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核仁素蛋白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表达的蛋白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组的核仁素、caspase-3表达的蛋白浓度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益气降浊汤干预下,中药组核仁素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降浊汤可以提高心肌细胞中核仁素的表达,并且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益气降浊汤可能通过调节核仁素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其保护心肌的作用。

    2019年06期 v.39 790-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生半夏与制半夏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祛痰疗效比较

    黄茜;蔡陈浩;冯贤慧;甘紫胭;潘宗奇;

    目的比较生半夏和其炮制品法半夏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祛痰的疗效差异,并比较不同剂量生半夏的化痰疗效。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寒饮蕴肺组、寒饮蕴肺沐舒坦组、寒饮蕴肺法半夏组、寒饮蕴肺生半夏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寒冷环境中喂养,烟熏联合冷水浴造模,中药干预组按照不同剂量给药,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痰液分泌量。结果造模后各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活动减少,体温降低,气促,唇鼻青紫并有分泌物,喷嚏(咳嗽)现象明显,与寒饮蕴肺证相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后第15天,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造模沐舒坦组和法半夏组相比,造模生半夏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排痰量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生半夏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祛痰疗效优于制半夏组。

    2019年06期 v.39 79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壮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合成的影响

    孙英莲;王英军;

    目的观察壮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合成的影响,探讨壮骨胶囊对骨代谢、骨形成机制的作用。方法壮骨胶囊由射干、白芍等组成。实验分为对照组、壮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4.3、2.15、1.08 g生药/kg),给药组灌胃给予Wistar大鼠壮骨胶囊,对照组给于等体积水,连续给予7 d后,采血离心制备对照组空白血清及含药组血清;以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为研究对象,用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处理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IFCC速率法测定ALP活性,酶联免疫法测定BGP分泌量。结果壮骨胶囊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细胞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中剂量组48 h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同对照组比较,P <0.05),高、中、低剂量组72 h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同对照组比较,P <0.01,P <0.05);高、中剂量组含药血清作用于MC3T3-E1细胞72 h后,ALP活性、BGP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1,P <0.05)。结论壮骨胶囊含药血清具有促进骨形成作用,这可能与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加成骨细胞ALP的合成和BGP的分泌,从而改善骨代谢有关。

    2019年06期 v.39 797-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常用抗风湿中草药肾毒性调查

    张令悦;董亮;苏励;

    目的通过大数据技术研究细辛、泽泻、补骨脂和威灵仙这类被认为具有肾毒性的常用抗风湿中草药,在临床真实使用环境中是否具有肾毒性及与肾毒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5年5月20日至2016年10月1日期间,所有使用过上述药物的患者基本信息,以及用药前后的肾功能检查结果、配伍用药情况等共2046万条数据信息,在数据库解决方案搭建上,采用SQL软件从医院现有的各业务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建立分析平台,从而实现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在配伍的情况下,四味药物肾毒性发生率分别为,细辛0.89%、泽泻1.32%、补骨脂1.12%、威灵仙1.70%。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细辛肾毒性发生率为3.08%。四味药物的肾功能异常表现均以胱抑素C升高为主,约占异常人数的70%~76%,肾毒性发生率表现出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泽泻、补骨脂和威灵仙的肾毒性发生率随累计剂量增多而升高,而细辛未出现此情况。结论在临床真实使用环境中,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指导下使用细辛、泽泻、补骨脂和威灵仙这类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是相对安全的。

    2019年06期 v.39 801-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近十年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文献分析

    朱浩;王桂茂;纪清;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操作方法及选穴规律,为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规范化实践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以"心脾两虚""失眠""推拿"为关键词,对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出版的文献进行检索。排除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及治疗方法不以推拿为主的文献,对文献中的研究方法、疗效评定标准、穴位选用、手法操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52篇,其中使用最多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匹兹堡量表,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头面部穴位,频次最高的手法为揉法。结论在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选穴时可采用头面部穴位配合腹部穴位、背俞穴和经穴,在手法选取上可以选择揉法、摩法、抹法、扫散等不同手法相结合进行治疗。

    2019年06期 v.39 805-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穴位贴敷治疗风寒闭肺型晚期肺癌咳喘

    张辉;吴昊;田纪凤;任秦有;杨建刚;郑瑾;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风寒闭肺型晚期肺癌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晚期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及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具体用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2次/d,地塞米松+氨茶碱+氨溴索,疗程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肺俞、定喘等穴位贴敷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1)2组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症状评分为(2.25±1.82)分,对照组为(3.20±1.20)分,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治疗组为(8.01±5.23)分,对照组为(11.50±5.84)分,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2组治疗前后KP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具有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治疗风寒闭肺型晚期肺癌咳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9年06期 v.39 810-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

    白华;董永书;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天王补心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快捻久留针刺法,所有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3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SQI得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失眠情况均有改善,各项得分均下降;治疗组PSQI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结论使用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19年06期 v.39 813-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吞咽障碍的历史源流

    游惠;王锋;陈贵全;刘健华;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针灸治疗吞咽障碍历史悠久,对其病因的认识从脏腑及其归属经络的内因扩展到与风、痰、火等外邪夹杂,病机由"脾脉微急""肾虚"逐渐发展到"风痰上扰、肾气亏虚、精血亏耗、血虚风动、肝阳化风、心经火热、脾肾积热"。病位也从单一的脾、肾、心等发展到肝胆、肝肾、心肾、心脾、脾胃、肺胃等多个脏腑。选穴规律从单独的局部选穴逐渐演变为穴位组合,再到循经、辨证选穴。针灸方法也从点刺出血逐渐多样化、综合化。针灸治疗吞咽障碍疗效已得到证实,探索针灸治疗吞咽障碍的源流及其机制,因人制宜,辨证施治,旨在更好指导临床。

    2019年06期 v.39 816-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近10年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规律分析

    刘雁泽;曹家桢;姚琳;王富春;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全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95篇,分析整理其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主要是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同功穴"所属经脉多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同功穴"所属部位集中在下肢部、胸腹部和头颈部;"同功穴"中特定穴多选取五输穴、募穴和络穴。结论归纳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临床选穴配伍应用,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和增效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9年06期 v.39 820-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冯文林;伍海涛;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机制尚未明了。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肠易激综合征中结肠组织等处的TRPV1呈高表达,中医药可以降低TRPV1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目的。本文以中医药调控TRPV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为契机来探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优势。

    2019年06期 v.39 824-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对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贤平;张子圣;刘振雄;黄焕杰;李红毅;

    皮肤屏障对机体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异常贯穿于众多皮肤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近年来,从皮肤屏障功能角度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口服中药主要以健脾益气、养血祛风和清热解毒等治法为主,而中药外用对皮肤屏障修复同样有较好疗效,主要以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和解表药为主。

    2019年06期 v.39 827-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1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外泌体作为中药载体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冯月男;孙思邈;牛雯颖;张玉昆;卞敬琦;肖洪彬;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双分子磷脂结构,直径为30~100μm的囊状小泡,表面含有DNA、RNA、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远距离传递生物信息,因此被称为"天然药物载体",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其有效成分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治疗过程长,见效慢等缺点,限制了药物充分利用。而利用外泌体这种新型药物载体,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递送至靶细胞,更好、更快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本文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功能特点及其作为中药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9年06期 v.39 830-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寒热并用配伍治疗过敏性鼻炎

    胡少旭;曹兰秀;

    论述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分析历代医家对过敏性鼻炎的选方用药特点,提出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郁热和湿热型过敏性鼻炎,并以现代医家临床研究及治疗疗效为佐证,探究寒热并用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2019年06期 v.39 83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玉米不同部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利用现状研究进展

    杨小倩;郅慧;张辉;孙佳明;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淀粉的提取已经工业化,但其副产物玉米须、玉米皮、秸秆等仍利用不足。随着技术设备条件的优化及产业化条件的成熟,玉米副产物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其中玉米须和玉米皮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及抗氧化的药理作用,而玉米秸秆可用于生产饮料、食用菌及能源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玉米作物综合利用发展中副产物处理难的问题,阐述了玉米不同副产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利用现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2019年06期 v.39 837-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28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0 ]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设有本部、附属经开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和烧锅医院,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03张,诊疗设备先进,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建院60年来,医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质量兴院"战略,誉满杏林,被评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西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师

    2019年06期 v.39 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