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佶;安振涛;田耀洲;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阻断或逆转其发生发展对肝硬化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藏药郎庆阿塔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剂,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通过对郎庆阿塔治疗肝纤维的疗效作用从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认识、郎庆阿塔的组方意义及其组分药物的药理研究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临床发现肝纤维化的病位在肝,与脾密切相关,多为虚实夹杂,且以实为主,其中热、瘀是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键因素,并认为该方对肝纤维化的疗效作用,是建立在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之上,且与辨证用药的传统中药功效理论及所含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关。
2018年08期 v.38 873-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立文;丁昭莉;赵桂刚;余成敏;段利生;李洪文;赵丽琴;许琳;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并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探讨从少阳论治慢性荨麻疹的理论依据、具体辨治方法。从慢性荨麻疹一症的发病形式与规律、病机过程等来看,慢性荨麻疹一症的发生与少阳经的关系尤为密切。治疗慢性荨麻疹应当从少阳经立论,以具有和解少阳,透邪解表作用的小柴胡汤进行治疗,方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2018年08期 v.38 87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徐鹤丹;苏颖;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雾霾的形成有描述和独特见解。从岁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以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终之气时段至2017年初之气时段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的主要城市以及全国部分雾霾易发城市中原地区城市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PM2.5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探讨了异常气候变化对雾霾形成的影响及其形成规律,认为雾霾与岁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所致的异常气候变化有关。发现雾霾易发生的时段为每年初之气、五之气和终之气,对雾霾的预测与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8年08期 v.38 879-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锡艳;陶敏慧;逄冰;刘红梅;
仝小林教授提出了"诸温内发,有表无表,皆属于伏"的伏邪理论特点。伏邪是指机体受邪后未及时发病,邪气潜藏,郁而化热,或者机体脏腑失调,从而痰、热、瘀等病理产物聚而生热,潜藏于内。诸温内发即由机体感受外邪后,邪气稽留于内,郁而化热,或素体内有蕴热郁结而成的里热证候,其发病特点是起初即见里热证候的表现,起病或有表证或无表证。结合现代医学病原微生物、肿瘤、结石等停留于人体内的病理产物或代谢产物等均属于伏邪的范畴。伏邪理论在临床中被应用于指导慢性感染性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传染病、血液病等疾病的治疗。
2018年08期 v.38 883-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晟;宋珏娴;沈仕伟;
仝小林教授在《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由情志、心理等因素所引发的运动及感觉异常的表现,如晕倒、痉挛、抽搐、口不能言,语声不清等症状,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都是由于"癔"这一思想理论。其中,"癔"便是癔症,现被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病机的核心是气机失调和痰,情志是癔症的主要诱因。治疗方面,仝教授认为,心理疗法是"治本"之法,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但无法根治。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仝教授发现白金丸治疗癔症有明显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仝氏癔症晕厥丸这一辨病方,适用于任何证型的癔症性晕厥。
2018年08期 v.38 886-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彩梅;夏亦冬;胡国华;
胡国华教授是海派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名中医,注重调理气血治疗月经病。胡教授认为气血失调是导致月经病的重要病因。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及肝肾亏虚影响气血生成及运行等因素均会导致月经失调。治疗月经病时胡教授提倡审因求本,气血亏虚型用参芪四物汤补益气血,由黄芪、党参、炒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生白芍、生白术等组成;气血运行不畅,选用柴胡疏肝散疏利气机,加用广郁金、川楝子、鸡血藤等行气疏肝活血;青皮、橘核、橘络等疏肝理气;肝肾亏虚型随月经周期阴阳变化调补,经净后加女贞子、桑寄生等滋肝肾;经间期加菟丝子、枸杞子等平补肝肾;经前期加淫羊藿、巴戟天等温肾阳。
2018年08期 v.38 890-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燕青;张兆洲;李琦;
通过对李琦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李琦教授辨治肿瘤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李琦教授认为,气机失畅是一条贯穿肿瘤患者不同病程的关键病机,调畅气机当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治法之一。临证中,李琦教授以六经辨证为纲,结合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经络辨证等。六经辨证上,李琦教授以少阳病"邪犯少阳,枢机不利"病机为主,常结合六经并病、合病的规律进行治疗。脏腑辨证上,李琦教授对于肿瘤术后和放化疗后患者,注重从脾肾论治,尤以顾护脾肾阳气为要。经络辨证上,李琦教授依据少阳位居半表半里及其循行路线,提出凡是开阖不利和病位在机体侧面的病症,皆可从少阳病论治的观点。
2018年08期 v.38 893-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陶灵佳;靖琳;臧明泉;桂奕文;张功;任建琳;
结直肠肿瘤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预防与筛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以及早期治疗是预防结直肠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亦是结直肠肿瘤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运用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控制和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前人认识和现代临床经验,认为脾肾两虚是决定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肿瘤复发的最主要因素,贯穿于结直肠肿瘤的始终。基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病因病机,选择以健脾扶正为主、燥湿化瘀为辅的中医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及术后元气亏虚、正虚邪恋而导致病情迁延、易复发的息肉等病症,可以起到明显的疗效,甚至预防其癌变。
2018年08期 v.38 897-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田丽;寿忆君;顾超;李玥;靳淼;安红梅;
目的通过研究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与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 MCI)患者的中医辨证诊治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方法对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230例符合a MCI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结果 1)以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证为主,以三证及以上最为多见;2)MMSE总分与肾精亏虚、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证均呈负相关,其中痰浊阻窍证与MMSE相关性最高;肾精亏虚证与Mo CA呈负相关;3)肾精亏虚、痰浊阻窍、肝阳上亢证均与注意和计算能力呈负相关,肾精亏虚证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瘀血阻络、肝阳上亢证与命名呈负相关,肾精亏虚证与延迟回忆呈负相关。结论 a MCI的主要证型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证,MMSE总分与肾精亏虚、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证均呈负相关。
2018年08期 v.38 90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倪英群;方朝晖;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Danzhijiangtang Capcule,DJC)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治疗时间为20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等指标及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变化的情况。结果经过20周治疗,早期DKD患者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显著改善早期DK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有效预防临床白蛋白尿及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发展。
2018年08期 v.38 905-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金继超;
目的探究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内蕴型胎黄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胎黄患儿80例,交替均等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基础治疗和降黄散熏蒸治疗,5 d为1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比较每个疗程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疗程、第2疗程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比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临床疗效也有显著提高。结论降黄散熏蒸,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水平且操作简便,依从性好,及早解除高胆红素对新生儿的损害。
2018年08期 v.38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芮宇骋;黄馥郁;周芳;顾莹;沈青青;陆牡丹;
目的探讨应用五加生化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药物流产后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给予五加生化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2组患者均连用7 d。观察流产效果,记录出血、腹痛的消失时间,随访观察患者月经复潮情况,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流产效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91.9%与对照组的流产率8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月经复潮时间、规律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患者应用五加生化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疗效确切,利于改善症状,减少出血量,缩短病程,促进月经规律复潮,安全性高。
2018年08期 v.38 911-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肖飞;任健;王明三;
目的对各个量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量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PCOS及其量表在其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对量表在PCOS中应用较多的量表有生存质量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从各个量表可以得知PCOS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明显的特征。结论量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今后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可以综合考虑量表的使用。
2018年08期 v.38 914-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超;张皞珺;刘艳莉;
目的通过对近现代名家医案中中年和老年失眠症的数据挖掘研究,分析中年和老年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症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以筛选出的258例近现代名家医案中老年失眠症为研究对象,并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纳入258例医案,其中中年人失眠症医案有189例,老年人失眠症医案有69例。2)中年失眠症高频证候依次为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痰热内扰证、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和心脾两虚证;老年人失眠症高频证候依此为心脾两虚证、痰瘀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心肾不交证和肝郁气滞证。3)中年失眠症医案中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此为肝、心、肾和胃;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依次为阴虚、痰、湿热、气虚和气滞。老年失眠医案中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次为肾、脾、心和肝;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出现在5%以上的依次为血虚、气虚、阳虚、痰和血瘀。结论通过对中年和老年失眠症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以及与症状间的分析,探究出临床上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辨证规律,为临床证素辨证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和临床诊断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2018年08期 v.38 918-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周敏;冯丽莎;徐英;
近年来,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诊断率逐年增加,并已成为老年人原发性脑出血的第二大病因和痴呆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中医对于该病的叙述甚少,对应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表现,该病可分属于中医中风、痴呆等范畴。张大宁教授根据"心肾相交"理论结合心肾的生理病理,首次提出"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融汇理解心肾相交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机制,指出心肾在人体阴阳平调当中起关键的轴心作用。对于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的脑出血和认知功能减退可使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基于"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认识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可以为深入了解该病,更好地进行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2018年08期 v.38 92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淑敏;穆双双;王方;曹菁;
目的研究松杉灵芝发酵菌丝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雄性C57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Cl_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松杉灵芝发酵菌丝(0.5、1 g/kg)灌胃给药干预。采用HE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蛋白-3(Smad-3)、磷酸化Smad蛋白-3(p-Smad-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松杉灵芝发酵菌丝(0.5、1 g/kg)组显著抑制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与纤维化模型组相比,松杉灵芝发酵菌丝(0.5、1 g/kg)组可有效减轻小鼠CCl_4所致肝纤维化病理学变化;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和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水平显著提高(P<0.01);松杉灵芝发酵菌丝(0.5、1 g/kg)组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GF-β、p-Smad-3、MMP-3、MMP-9的蛋白表达(P<0.01),Smad-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松杉灵芝发酵菌丝具有改善CCl_4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降低?型胶原基因的转录和表达,通过所含的麦角甾醇转化成维生素D2,下调TGF-β的表达,下调肝组织MMP-3和MMP-9表达,阻止肝纤维化和坏死细胞极度迁移增生等多种因素有关。
2018年08期 v.38 928-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清华;孙影;周杰;董谊;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理心汤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心肌缺血大鼠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1只雄性SD大鼠按比例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理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建立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第一天同时开始灌胃给药。8周后,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测量TG、T-CHO、LDL-C和HDL-C含量,以及AAI及AI、肝脏指数。结果理心汤高、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TG含量、明显增加HDL-C含量。理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T-CHO、LDL-C含量,且理心汤高剂量组在增加HDL-C(P<0.05)、降低T-CHO(P<0.05)方面优于辛伐他汀片组;在提高大鼠AAI指数(P<0.05)、降低大鼠AI(P<0.001)指数方面优于辛伐他汀片组。结论理心汤对动脉硬化型心肌缺血大鼠脂类代谢的影响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之一。
2018年08期 v.38 933-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健欣;李然;刘立萍;李雪峰;于世坤;冯雨菲;高宇韬;黄瀚;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左归丸组,左归丸组灌胃左归丸,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BGP)和尿中脱氧吡啶啉(D-Pyd)的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股骨组织中Ⅰ型胶原(CO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BGP的含量降低(P<0.05),股骨组织中COL1蛋白表达减弱,尿中D-Pyd的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血清中BGP的含量升高(P<0.05),股骨组织中COL1蛋白的表达增强,尿中D-Pyd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左归丸可能部分通过影响COL1蛋白表达、影响BGP和D-Pyd含量,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发挥抗骨质疏松症作用。
2018年08期 v.38 937-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娇萍;杨大业;冉国平;刘嘉颖;李佳;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平滑肌细胞收缩蛋白的影响。方法三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位组,每组20只。采用高乳糖饲料喂养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穴位组电针足三里穴,非穴位组选取足三里穴外侧5 mm区域作为针刺点。治疗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肠蠕动波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10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指标vimentin。结果各组30 min大鼠肠蠕动波计数总量比较,模型组与非穴位组大鼠蠕动波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穴位组与模型组和非穴位组比较,蠕动波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非穴位组大鼠结肠IL-1β较正常组高,而IL-10较正常组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后,与模型组和非穴位组相比,结肠黏膜组织中IL-1β降低,IL-10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有效抑制IBS-D结肠组织中vimentin的表达,而非穴位组对vimentin没有影响。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有效改善IBS大鼠结肠炎性损伤,并且对结肠平滑肌收缩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2018年08期 v.38 940-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影哲;王春晓;潘祥宾;
目的研究白虎加人参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TAOC水平及背根神经节(DRG)中TRPV1m 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白虎加人参汤组以及α-硫辛酸组。药物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TAOC水平,RT-PCR法检测DRG中TRPV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虎加人参汤组和α-硫辛酸组总抗氧化能力均升高(P<0.05),2组间比较,α-硫辛酸组TAOC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虎加人参汤组和α-硫辛酸组DRG中TRPV1 m RNA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下调(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加人参汤能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TAOC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同时下调DRG中TRPV1 m RNA的表达,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18年08期 v.38 944-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炯;叶圳;顾宏刚;蔡滨;
目的研究锦红汤对脓毒症大鼠血清炎症因子(CRP、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6组,各治疗组在造模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包括锦红汤(大黄、红藤、蒲公英)灌胃、亚胺培南180 mg/(kg·d)腹腔内注射、及联合用药,按造模后0、2、6、24 h取材,观察6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CRP、IL-6、IL-8、TNF-α)的变化。结果在观察时间内,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在造模后CRP、IL-6、IL-8、TNF-α浓度均出现了上升趋势,在模型组持续维持在高位,各治疗组在24 h时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中药锦红汤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CRP、IL-6、IL-8、TNF-α)。
2018年08期 v.38 947-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光伟;邢晓虹;孙文瑞;崔洪涛;隋欣;王伟楠;何天竺;姜铁超;
目的总结国外对蜂胶现代药理研究进展。方法对蜂胶总黄酮抗氧化、抗炎等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活性,与其他作用于心血管疾病机理研究进行归纳探讨,总结蜂胶总黄酮作用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探讨中医痰饮、瘀血、经络因素在心系疾病中的病因病机,阐发有形与无形之痰都是心系疾病的重要病因。结果瘀血日久会导致心力衰竭等危重疾病的发生,经络相关疾病多以心痛为发病热点,蜂胶总黄酮能够减轻心肌缺血范围和心肌缺血的程度,且有抗炎、抗心肌缺血等功效。结论蜂胶可以在多种心系疾病中辨证应用。
2018年08期 v.38 951-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迟鸿悦;李文影;李乐乐;黄鑫;郭云龙;刘淑莹;
目的测定人参中重金属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后,运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MS)法测定从吉林省10个人参主要种植县区采集的53份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根据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将10个人参种植区分为5个产区,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产区重金属含量差异。结果人参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Cr≤2.069μg/g,Cu≤19.061 9μg/g,As≤0.081 8μg/g,Cd≤0.216 0μg/g,Pb≤0.850 1μg/g,Hg没检出,均低于《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国际标准(ISO 18664:2015(E));5个人参产区及各重金属元素的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重金属为指标,吉林产主产区人参符合《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国际标准。
2018年08期 v.38 95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陶雪慧;何文媛;王超;於文博;
目的研究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白鲜皮、苦参、蛇床子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最佳应用剂型。方法将3味中药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制成片剂、酊剂、软膏剂,通过药理实验筛选剂型。结果 3种剂型对皮炎湿疹小鼠均有效,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复方经口无毒性。结论纯中药提取物治皮炎湿疹外用透皮吸收,在达到治疗效果,较比于其他剂型,酊剂更加方便,节约成本,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2018年08期 v.38 958-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管桦桦;樊少仪;张晓轩;老膺荣;杨志敏;
杨志敏教授倡"五脏六腑不和皆能令人不寐"之论,善于从阳虚、脾肾不足入手诊治慢性失眠。杨志敏教授认为,填精固肾,恢复肾主封藏的机能有益于部分慢性失眠患者康复。菟丝煎,由菟丝子、人参、山药、当归、酸枣仁、茯苓、炙甘草、远志,配合鹿角霜、白术共十味中药材组成,具有固肾填精,补益心脾的功效,适用于不寐病证见肾虚不固,心脾两虚者。该方药是杨志敏教授学术经验的延续,丰富了《中医内科学》应用温补药、从肾论治不寐学术思想。
2018年08期 v.38 960-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霞;王丽芬;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机理研究。方法将50例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针刺法组及醒脑开窍法组,治疗后对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残障指数组间评定,并于针刺前后观察患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冲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醒脑开窍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和巴氏指数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针刺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脉冲指数和阻力指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舒张期的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醒脑开窍法通过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使病灶侧脑缺血得到改善,血管痉挛缓解,增加缺血区血供,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018年08期 v.38 963-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易进科;徐应乐;王文科;徐鹏辉;
目的探讨汤药配合针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20例,根据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汤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2组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03)。观察组患者眩晕、颈部不适、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7.89±3.46)d、(9.41±2.98)d、(6.94±2.89)d]显著短于对照组[(12.82±5.17)d、(13.79±3.93)d、(9.88±4.70)d](P均<0.001)。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6.89±0.86)、(6.91±0.74)无明显差异(P=0.892),治疗后VAS评分(1.22±0.34)、(2.86±0.45),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无明显差异(P=0.231、P=0.909),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下降(P=0.001、P=0.030),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P<0.001)。结论汤药配合针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能促使血液黏度降低,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从而促进综合疗效的提高。
2018年08期 v.38 966-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野;刘明军;张凤瑞;
目的对循经起止取穴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探讨循经起止取穴法的一般规律。方法采用查找文献的方法对循经起止取穴法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予以分析归纳。结果经过归纳可总结为取用经脉的起端穴位或经脉止端处的穴位,可以治疗经脉止端穴位或经脉起端穴位处的病症,或取用起止两端穴位治疗经脉所循行处病症。结论循经起止取穴法可用于治疗疔毒、痹证、痛证、中风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目前针对此类经络整体性应用研究比较匮乏,可结合循经起止取穴法做进一步研究。
2018年08期 v.38 969-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亚亚;杜旭;殷克敬;
"经络别通"法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殷克敬教授在《素问·阴阳离合大论》六经"开、阖、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脏腑别通理论,创立的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诊疗方法,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多种疾病行之有效。殷老对疼痛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经络诊察,确定痛症受累经脉后,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结合经络脏腑辨证,运用"经络别通"法取穴治疗,效如桴鼓,而且取穴少而精。
2018年08期 v.38 97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晓慧;陈杨;李政杰;侯骁丹;贺文华;兰蕾;曾芳;
目的对近10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整理总结。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近1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从文献整体概况(包括文献发表年代、作者单位、发表杂志类别)和治疗方法 2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方法多样,且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的应用频率较高;研究文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高质量研究成果。结论建议今后提高科研质量,以更多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为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
2018年08期 v.38 977-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游毅;阎振国;陈卉;陆逸滢;刘笑迎;胡豆豆;王长德;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方法主要通过对近5年关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关文献进行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3个方面阐述卒中后抑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在临床上普遍得到共识,治疗手段灵活,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比较缺乏客观化、标准化;中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基础研究较为困难。
2018年08期 v.38 980-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赵小萱;陈璐;詹子琦;冯晓玲;
目的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胰岛素抵抗减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致早期妊娠丢失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寻求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整理、分析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减低致早期胚胎丢失的发生;现代医学尚未形成统一治疗原则,多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早期妊娠的丢失,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治疗重视补肾活血、健脾化痰,疗效卓著。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内膜容受性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较西医治疗,中医药具有多靶整合,整体网络的调节优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08期 v.38 984-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张金超;李萍;陈朝霞;何秀娟;林燕;
目的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总结中医外治法的用药特点,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策略。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梳理中医外治法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糖尿病足溃疡中医外治法的用药主要包括清热解毒药、益气活血药、回阳生肌药,其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安全可行。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都逐步趋于精准化,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2018年08期 v.38 989-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