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973”专项

  • 基于现代文献对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选穴及用药规律分析

    闫冰;于尚多;王富春;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小儿哮喘穴位敷贴治疗标准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纳入文献137篇,包括29个穴位、43味药物。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肺俞穴为主穴,以腰背部的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背俞穴为主;用药上,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多,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归于肺经,药性多温,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主药固定且多以生姜为药引。

    2017年06期 v.37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学术探讨

  • 郁证与干眼的相关性探讨

    朱琳;何慧琴;

    干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患,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干眼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干眼和郁证在中医病因病机方面具有相关性,主要与肝失疏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机运行失常有关。两者在分子机制方面也具有相关性,主要体现与多种性激素水平共同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两者在中医治法上皆可适当使用疏肝理气和心理疏导法,再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基础上酌情使用疏肝理气药或引经药可增加疗效。

    2017年06期 v.37 545-547+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经验传承

  • 王中男教授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合并郁证

    王若男;应达时;王中男;

    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随情绪抑郁难舒,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寐和郁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寐与郁证相互影响,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临床上常见不寐与郁证合并发病。以阴虚火旺型不寐合并郁证肝气郁滞型较为多见,王中男教授认为治疗不寐合并郁证必溯其本源,审因求本,辨证论治。治疗上以滋阴清热、解郁安神为治法,方药应用黄连阿胶汤随证加减,治疗不寐阴虚火旺型合并郁证肝郁气滞效果显著,降低了疾病复发率。现记录并整理王中男教授临床验案,根据临床分析不寐合并郁症并发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性,以期有益于同道。

    2017年06期 v.37 548-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旭教授从瘀热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李苏珊;王旭;

    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作用,并且具有针对性强,肝肾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但中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辨证分型多且繁杂,因而致使临床推广不便。王旭教授秉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瘀热致消"学术思想,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与瘀热密切相关,瘀热证候可出现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此主张从瘀热辨治本病并以清化瘀热为治疗大法。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与瘀热的关系,并佐以王旭教授以清化瘀热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案例,为从瘀热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打下坚实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基础。

    2017年06期 v.37 55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齐向华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针刺治疗郁闷不舒型失眠

    王庆庆;彭伟;张立娟;齐向华;

    失眠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且病情缠绵难愈。齐向华教授在临床治疗失眠症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治疗各种失眠症。辨治时,针对"阳盛阴衰,阴阳失调"这一失眠的总病机,齐向华教授强调病症结合,尤其善于以情志为着眼点,从心理紊乱角度出发治疗失眠,并创造性的提出郁闷不舒、烦躁焦虑等5种心理紊乱状态,而郁闷不舒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考虑到本病多因气滞所致,故临证多以行气散结为治则,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再配以针灸,以求从根本上治疗失眠症,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反映了其对不寐的认识和诊疗特色。

    2017年06期 v.37 55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康艾注射液联合西药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及抗病毒疗效分析

    李艳萍;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组联合康艾注射液。检测并比较2组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及AFP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Child-Pugh评分以及血清病毒学指标HBe Ag、HBV DNA及AF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2组间HBV DNA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恩替卡韦单用。

    2017年06期 v.37 55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珍芪降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

    林源;高海燕;郭亚菊;宋书贤;张琼;

    目的观察珍芪降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格列汀片治疗,1次/d,1片/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珍芪降糖胶囊(3次/d,4粒/次;治疗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含量;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等血糖指标含量;检测2组患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含量。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FBG、2 h PG及Hb Alc含量分别为(5.72±1.14)mmol/L、(2.17±0.46)mmol/L、(2.62±0.81)mmol/L、(6.12±0.84)mmol/L、(6.72±0.49)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T-Aoc、GSH-PX、HDL-C及GLP-1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珍芪降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血糖指标。

    2017年06期 v.37 560-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鼓气通魄汤配合脐贴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气虚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金红艳;

    目的观察鼓气通魄汤配合脐贴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气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莫沙比利联合鼓气通魄汤(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炙甘草、杏仁、郁李仁、桃仁)并配合脐贴的方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4周)。观察比较2组的短期、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便秘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随访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5%和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鼓气通魄汤配合脐贴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气虚型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2017年06期 v.37 5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

    周波;刘长英;曹克刚;

    目的从摩膏治疗偏头痛的历史发展、治疗方法及代表药物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方法运用文献查找的方法,对近年来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结果中药摩膏由于药物不经胃肠道吸收,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疗效比较安全,结合按摩和中药,增强摩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论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可祛风解表、活血化瘀、清热化湿、醒神开窍、温里化痰,有独特的疗效。

    2017年06期 v.37 568-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型研究

    王瑞婷;须义贞;梁阿娟;赵莉;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从一般情况、月经、婚育史、生活方式、环境及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年龄等诸多因素中找出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中医证型分布进行研究,找出子宫肌瘤多发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内在联系,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300份问卷调查、性激素测定及B超检查,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子宫肌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找出子宫肌瘤多发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内在联系。结果 BMI体质量指数、子宫肌瘤家族遗传史、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工作繁忙度与压力、情绪变化、常吃保健品、海鲜、吸烟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和规律作息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保护因子。子宫肌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肾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证型为主,BMI值、流产次数、情绪影响和病程长短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性显著。中医证型分布随病程长短有所差异,初期短病程多分布在气滞血瘀证型,长病程多集中在肾虚血瘀证型。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与BMI体质量指数、妊娠次数、子宫肌瘤家族遗传史、工作繁忙度与压力等因素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子宫肌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肾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证型为主,肾虚血瘀证型患者最多,痰湿瘀结证型患者最少。

    2017年06期 v.37 57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凉血解毒洗剂治疗混合痔急性发作术后脓肿的疗效及对VEGF和CD68表达的影响

    何如;达措;王亚楠;张晓敬;

    目的混合痔急性发作时血液凝结成块状形成肿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巨噬细胞(CD68)等表达水平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拟凉血解毒洗剂治疗风热瘀阻型混合痔急性发作术后脓肿的疗效及对VEGF和CD68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风热瘀阻型混合痔急性发作术后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高渗硫酸镁溶液坐浴和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凉血解毒洗剂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便血、坠胀感、黏膜、肛周脓肿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和水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68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P<0.05)。观察组便血、坠胀感、黏膜、肛周脓肿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肛门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EGF和CD6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凉血解毒洗剂治疗风热瘀阻型混合痔急性发作术后脓肿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疼痛和水肿,抑制VEGF和CD68表达。

    2017年06期 v.37 57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清热祛湿汤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陈伟丽;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湿汤治疗,治疗周期14天。治疗后比较创面情况、炎性因子水平、肛门动力学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后第14天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及肉芽组织较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BC、hs-CRP、IL-6、IL-8及ARP、RRP较治疗前降低,AMCP、ALCT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降低和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够降低WBC、hs-CRP、IL-6及IL-8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水肿、渗出,促进创面愈合,降低ARP、RRP,升高AMCP,延长ALCT,改善肛门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2017年06期 v.37 579-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妇科术后肛门排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黎秀梅;张绣;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妇科术后肛门排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13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68例,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68例,加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治疗后对肛门排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评分,对照组1分比率显著低于观察组,3分比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治疗后DAO、TNF-α、IL-6、CR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AO、TNF-α、IL-6、CRP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加显著,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妇科术后肛门排气及胃肠功能恢复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

    2017年06期 v.37 58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素在月经性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汪杏;杨紫艺;周梦媛;蔡力妍;徐韬;赵凌;

    月经性偏头痛(Menstrual Migraine,MM)是与卵巢周期变化密切相关的特殊类型的偏头痛,约占女性偏头痛的65%[1],中医认为主要与肝、脾、肾及冲任失调有关,肝失疏泄,脾虚生湿,肾精亏虚,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清窍失养而致头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与雌激素水平的改变、降钙素相关肽、基因等相关,前列腺素(PG)也是引起MM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内皮细胞,5-HT等直接间接的影响前列腺素生成多少而产生头痛。现主要针对前列腺素对月经性偏头痛的影响机制及其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2017年06期 v.37 58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周玉丽;王维清;

    目的了解某大专院校大一女生的原发性痛经情况和中医体质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痛经相关问卷及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对全体大一女生进行普查。结果该院大一女生近3个月原发性痛经率为58.8%,轻度痛经者占72.7%,中度痛经者占22.4%,重度痛经者占4.9%;该院大一女生中医体质调查结果:平和质占42.7%,偏颇质占57.3%,其中偏颇质常出现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痛经组与不痛经组在体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组常见体质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随着痛经程度的增加,平和质的比例逐渐降低,阳虚质、气虚质的比例逐渐升高。结论该校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率较高;偏颇体质占一半以上;痛经程度越重,阳虚质和气虚质越常见。通过调整偏颇体质特别是阳虚质和气虚质来进行痛经防治应得到重视。

    2017年06期 v.37 590-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动物药

  • 传统动物药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应用

    李志成;杜延佳;张红印;刘侗;张静;孙佳明;张辉;

    动物药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水蛭、僵蚕在高温炮制后因蛋白质发生变性,有些理化和生物性质会发生变化,高温炮制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羚羊角、穿山甲等名贵药材虽药效极佳,但资源有限且都为国家级保护动物。通过对羚羊角、穿山甲等名贵稀缺中药材代用品的临床效果展开论述,山羊角替代羚羊角比例分别为6.0:1与7.2:1,猪蹄甲和穿山甲在药理作用方面十分相近,为代用品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新型技术在中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冻干赋形技术、生物酶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及微囊技术等在动物药制剂中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动物药制剂在药效发挥方面的缺点,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2017年06期 v.37 59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银莱汤对食积复合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黏膜免疫的影响

    李晓菲;王云辉;甄建华;于河;刘铁钢;谷晓红;

    目的探讨银莱汤对食积复合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黏膜免疫的影响,为银莱汤药效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食积感染组、银莱汤组高中低剂量组、双黄连组、小儿化食丸组、利巴韦林组。食积感染组及各治疗组均采用喂饲高蛋白、高热量饲料结合52%牛奶溶液灌胃的方法制作食积动物模型,感染则采用FM1流感病毒滴鼻处理,并予相应的治疗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取肺、结肠组织匀浆,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结肠组织中s Ig A、IL-10、TNF-α及INF-γ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和食积感染组结肠组织中s Ig A、IL-10及TNF-α水平下降;肺组织中s Ig A、INF-γ水平明显下降(P<0.05),IL-10、TNF-α水平升高。与食积感染组比较,银莱汤中剂量组肺及结肠组织的s Ig A、IL-10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而银莱汤各治疗组肺组织中的s Ig A、IL-10水平升高较明显,TNF-α水平降低,而INF-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银莱汤各治疗组肺组织中的s Ig A、IFN-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银莱汤各治疗组与阳性给药组对比,肺、肠组织中s Ig A无统计学差异,肺、肠组织中IL-10明显升高(P<0.05),肺、肠组织中TNF-α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的INF-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莱汤可以通过促进肺、肠黏膜s Ig A的分泌,调节IL-10、TNF-α、INF-γ的合成,从而调控小鼠的黏膜免疫功能,进而发挥其抗病毒的疗效。

    2017年06期 v.37 596-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消痰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的影响

    张璇;徐晶钰;孙大志;李勇进;施俊;叶敏;裴蓓;秦志丰;魏品康;

    目的观察消痰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病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以化学干预为主的多因素造模方法,共32周。模型组再分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组、消痰和胃方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维酶素混悬液、消痰和胃方浸膏(由柴胡、制半夏、桂枝、细辛、黄连、炒枳壳、白芍、炙甘草等药物组成)灌胃,干预6周后观察胃黏膜病理状态的差异。结果与维酶素组比较,消痰和胃组能增加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质量(P<0.05),有效逆转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状态(P<0.05)。结论消痰和胃方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整体情况与逆转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状态相关。

    2017年06期 v.37 60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扶正消癥方对环磷酰胺治疗S180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

    李敏;王斌;肖思源;武璞;吕腾;刘晓谦;杨金生;晁旭;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方对环磷酰胺治疗S180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腋下接种S180的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组,环磷酰胺组(0.02 g/kg)、环磷酰胺+扶正消癥方[(0.02+1.43)g/kg和(0.02+0.36)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除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于接种24 h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扶正消癥方组按剂量灌胃扶正消癥方溶液,正常对照组、肿瘤对照组灌胃等量纯净水,每天1次,连续10 d。实验结束进行血细胞计数,统计抑瘤率、脾脏、胸腺及肝脏脏器指数,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的含量;Elisa法检测肿瘤匀浆中肿瘤特异性坏死因子(TSGF)、磷酸化蛋白激酶C(P-PKC)、端粒酶(TF)含量。结果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扶正消癥方联合给药组可明显升高S180荷瘤小鼠化疗后血细胞数量,能显著提高抑瘤率并且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减少血清中GOT、GPT的含量,减少肿瘤匀浆中TSGF、P-PKC、TE的含量(P<0.05,P<0.01),并且以1.43 g/kg效果最佳。结论扶正消癥方对环磷酰胺抑制肿瘤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并且能够减轻环磷酰胺对机体的损伤,体现出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2017年06期 v.37 604-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中医制剂工艺的通便玉蓉丸对小鼠便秘模型通便效应研究

    孟德阳;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制剂工艺的通便玉蓉丸对小鼠便秘模型的通便效应。方法购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80只体质量在18~22 g的雄性清洁级ICR小鼠,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测定便秘小鼠的大肠水分及小鼠肠组织中5-HT含量,对不同中医制剂工艺的通便玉蓉丸对小鼠大肠水分含量、5-HT含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粉末组、醇挥组、挥发油组、醇提组、水提组、麻仁组小鼠的大肠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醇提组、水提组小鼠的大肠水分含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粉末组、醇挥组、挥发油组、麻仁组(P<0.05);正常组、挥发油组、醇提组、水提组小鼠的5-HT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模型组、粉末组、醇挥组、麻仁组小鼠的5-HT含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水提、醇提的通便玉蓉丸更能有效提升小鼠的大肠水分含量及5-HT含量,从而有效促进小鼠肠蠕动,为对便秘进行更好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06期 v.37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方药纵横

  • 刺五加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黄晓巍;刘玥欣;张啸环;

    目的将刺五加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况进行整理总结,为刺五加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三十年相关文献,对刺五加叶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刺五加叶中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片(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保健食品五加参茶能够明显改善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结论刺五加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保健价值,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均有待深入研究。

    2017年06期 v.37 61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物象与其寒热药性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谢欢欢;陈晨;王鹏;

    目的探讨中药物象与其寒热药性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梳理近10年相关文献,分析"物象-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结果已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均显示"物象-寒热药性"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不同药性属性的中药组群存在物象共性特征及其规律性。基于物象的寒热药性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切实可行。

    2017年06期 v.37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豆异黄酮不同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王雅洁;陈新;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杨晶;

    目的研究提取方法、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提取p H值对大豆异黄酮各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近年来相关的中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大豆异黄酮包含的12种结构成份在不同处理方法下会发生降解或转化。大豆品种、产地、气候、储存条件等对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也有影响。结论针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p H值等因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建议根据需要选取合理的提取工艺。

    2017年06期 v.37 617-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针灸推拿

  • 孙申田教授循经透刺法治疗项背筋膜病

    于国强;代蕊;杨静秋;杨添淞;王丰;孙申田;

    现代人往往因工作压力大而出现病理性疲劳,这种疲劳适当休息后也不会消失,且常伴有肌肉酸痛、头疼、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痛、记忆力减退等等。这些多因长期固定姿势工作、且工作压力大、时间长,致使颈、肩、背部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筋膜病。孙申田教授认为该病具有筋性病因,孙教授以经筋理论为主导思想,采用循经透刺法舒筋解肌,治疗项背筋膜病可获得奇效。

    2017年06期 v.37 6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赖新生针药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王玉妹;赖新生;彭得倜;何科杰;

    赖新生教授独创的"通元疗法",为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的简称,是一种在整体观、辨证观、自然观、哲学观指导下,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尤以阴阳学说建立的科学、传统、有效的针灸循经取穴方法,涵盖了调和阴阳、养神固本、针药合璧的中医诊疗思维。赖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独特见解,强调分期治疗,扶正固本,针药合用;活用通元疗法,针刺基于督、任二脉以通督养神、引气归元,施方立于明辨虚实、病证结合,自拟"热哮方""缓解方"等,药穴互补,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2017年06期 v.37 624-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放松类手法在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万仁洪;樊一桦;王红;姜鉴航;

    在推拿手法操作过程中,因过度强调运动关节类手法对骨关节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淡化了放松类手法的治疗作用。然而放松类手法的操作到位是保证骨关节疾病疗效的前提,具有减少对患者的二次损伤,对患者更具亲和性,安全性等优势。在手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充分合理地运用放松类手法,能够明显增强疗效。

    2017年06期 v.37 62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联合润目灵颗粒治疗角结膜干燥症

    牛晓江;

    目的观察润目灵颗粒联合针灸治疗角结膜干燥症(K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K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润目灵颗粒口服治疗,B组采用泪然滴眼液滴眼治疗,C组采用润目灵颗粒联合针灸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8周后角结膜染色积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主观症状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治疗后角结膜染色积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及主观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C组患者治疗后角结膜染色积分显著低于A、B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显著高于A、B组(P<0.05),且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目灵颗粒联合针灸可促进KCS患者泪液分泌,修复角膜病变,延长小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

    2017年06期 v.37 630-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健脑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

    雷正权;王晶晶;刘娟;黄伟智;杨斌;袁海光;刘奇;高桃;

    目的观察健脑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治疗组采用健脑安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2组处方针刺后均连接电针,经2个疗程治疗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最先起效的症状。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失眠症状均有所好转,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最先起效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脑安神法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治疗组以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轻浅为特点,对照组以改善多梦、易醒症状为优势。

    2017年06期 v.37 63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医史文献

  • 《时病论》药引应用探析

    徐慕鸽;龚婕宁;

    药引是在中药方剂中能够提高方剂疗效、引导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它是在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和中药归经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运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亦常见于明清和温病医家的著作中。《时病论》是清代名医雷丰所撰医书,其按四时六气为时病分类编写,以法立方,形式简洁,井然有序,乃是首部探讨时病治疗的医学著作。在《时病论》中约有四分之三的方使用了药引,运用规范而灵活,产生了引药、引邪、增效、护胃等功效,是雷氏时病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别具特色,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2017年06期 v.37 636-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免疫及肠道菌群紊乱关系研究进展

    刘文奇;杨晓航;李舒;曹蛟;彭玉琴;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总结,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免疫相关性及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方法查找国内外最新文献,阐述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宿主易感性、免疫调节失衡及肠道菌群紊乱与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较多,与免疫和肠道菌群失衡关系密切,但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与肠道整个菌群环境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免疫学及肠道菌群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7年06期 v.37 639-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调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研究概况

    董旭;王义安;刘晓艳;

    目的梳理总结中医调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方法及用药。方法通过搜索CNKI,查找近6年来有关中医调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桥本氏甲状腺炎在中医分型论治、分期论治、单方治疗、中医其他疗法及中医调护方面的诊治研究概况。结果中医在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方面,尤其在降低T3、T4、TGAb及TPOAb水平上,较单纯使用西药有优势。结论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在治疗、调护及预防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06期 v.37 64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近5年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概述

    苏凯奇;沈艳婷;林柳兵;李勇;

    目的对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方法以"针灸、慢性胃炎"为检索词,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众多,主要通过针刺、电针、火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及综合疗法治疗,选穴大多分布在与胃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确有疗效,尤其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好。

    2017年06期 v.37 646-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前进中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师资格认证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全国中医中风急症医疗中心,全国

    2017年06期 v.37 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